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歌麦浪: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017-12-04 14:32 作者:王艾迎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王艾迎

在中国北方,自古以种植小麦为主。每到时间,不论是皇上,还是达官贵人,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乡村妇女,都会把最关注的事情放在那金黄金黄的滚滚麦浪上。为什么呢,大约是《孟子》“食色性也”观点的教诲吧,也是个人生存、国家安定使之然也。

《资治通鉴》记载,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唐玄宗带着太子李亨和其他皇子们来到宫苑中收割自己种的麦子。这一年,唐玄宗已经49岁,在当时可以算是一个老人了。他对儿子们说,“这些小麦将来要用来祭祀祖先宗庙,所以不敢不亲自去收割,并想借此使你们知道种庄稼的艰辛”。他还把收获的小麦广泛送给侍臣,并对他们说,“过去我派人到农田里去察看庄稼的长势,大多得不到实际的情况,因此我亲自耕种收割,现场观察虚实。”唐玄宗亲自耕种和收割小麦,既是对皇子们的教育,也是对大臣们的警告,让他们养成勤俭、民、务实的风气。他这种良好的作风,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形成,塑造了一个贤明皇帝的形象。

无独有偶,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十分关心民众的疾苦。大约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五月,年已61岁的乾隆皇帝离京巡幸,看到农民们割麦,诗兴大发,成诗一首,共16句,名曰《割麦行》。内容为:“迤南割麦收逮齐,迤北割麦今姑兮,合家竟日咸毕力,尚有余粮连亩栖。腰镰手铚躯偻走,惫矣精神各抖擞,十年一遇可辞劳,遗秉滞穗由他取。前驱警跸无烦词,赤子宁避其父过,为之望哉为之喜,范云萧缅安藉他。别有老农茆屋叹,不烦重问情自见,幸兹割麦逢饱秋,持鬻却苦价太贱!”对于这首诗的艺术性我们暂不评论,但对割麦的辛苦却进行了一定的描绘,“合家竟日咸毕力”描写了农民割麦是一家老少齐上阵,“腰镰手铚躯偻走,惫矣精神各抖擞”一句,写了农民半蹲着身体,疲惫地向前挥动着镰刀,“前驱警跸无烦词,赤子宁避其父过”,表明了皇上的随从没有惊动正在忙碌收麦的老百姓,最后一句“持鬻却苦价太贱”,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讲出了“谷贱伤农”的感叹。从整个诗歌的立场来看,乾隆皇帝不愧是爱民如子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写割麦内容的不在少数,但最为有名的是唐朝白居易写的《观刈麦》一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首诗共26句,用当时的民间语言完整地描写了农民割麦、拾麦的天气、动作、场景和作者的感叹,是一个诗画合一的组图,看之赏心悦目,听之如泣如诉,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震撼。就是放到前些年,它的描写仍然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就是在今天,对于不同层面的读者,也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前些年,在陕西关中一带,有个奇特的现象,就是甘肃的麦客到陕西成群结队割麦。不敢说关中的家家户户叫过麦客,但多数家庭叫过麦客帮助夏收,应该不是什么问题。1984年第三期《当代》杂志上,刊登了邵振国写的短篇小说《麦客》,把甘肃麦客到陕西收麦这个社会现象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获得了全国第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三十一年过去了,这个以关中千阳、麟游为背景的短篇小说让人记忆犹新,老辣的麦客吴河东、憨厚的小麦客吴顺昌、聪明伶俐的少妇水香,让人难忘。邵振国此后一发不止,写了长篇小说《月牙泉》等文学作品,成为国家一级作家,而今任甘肃省作协主席之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现在关中等中国北方又开始割麦了,辛苦进行手工割麦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在滚滚的麦浪里,在丰收的金海里,主要挥动的不再是镰刀,而是昼夜不息运作的割麦机,它们集团、巡回式作战,把农民带进了丰收的喜悦、幸福的殿堂,那种挥汗如的夏收一去不复返了。

但那些手工割麦的历史和故事谁能忘记呢?它们不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1769/

诗歌麦浪: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