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书为友

2017-11-29 17:30 作者:闫睿杰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闫睿杰

我家里的书不算多,但也不算少。每当我拿起一本书来读的时候,总有人问我:“书对你的影响肯定很大吧?”但我也不能够准确地说明书对我最大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只觉得阅读就是一个知识累加的过程。几乎人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当然是没错的,但是它所给我带来的感觉却是读书如交友一般,时而让我快乐,时而让我烦恼。

小时候,我对连环画最感兴趣,因为那些只有文字没有图画的书我是读不太懂的,也是容易腻味的。随便一本连环画就能激发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总是仔细地端详着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然后煞有介事地思索着隐藏在那表情之下的秘密。一本本的连环画倒是赋予了我充足的想象空间,盯着图片,我往往可以身临其境,想象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是给这个人物安排一个新的故事情节。还有,通过看连环画,让我有了一个画家,我开始对色彩和人物的形态产生敏感和直觉,从此之后,我的眼里和心里便有了一个艺术的世界。

要说我真正的与书结缘,那就是中学时代的事了。上了初中二年级以后,我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因为生病的缘故,于是我自发性地找书来读,我想,书中一定有能够解释我问题的答案。甚至有段时间,一见到书就忍不住想要把它们带回家,晚上要抱着书才能睡着。每次翻开书页,闻到浓重的墨香时,我就暗自窃喜,默默感叹:“读书真好啊!”渐渐地,阅读就变成了我的兴趣爱好,于是我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这方面,从而把学习功课看得无关紧要了。

所有的书都能让我产生兴奋的情绪吗?当然不是。当我从“书痴”的状态中冷静下来,才发现文字有时如江南,牵愁载怨,渲染悲情;有时又如急速狂风,凶猛犀利,好不痛快,让我忽而潸然落泪,忽而激昂爽朗。所以,只有那些在不同时期,契合我心境的、能使我产生强烈共鸣的书才可以让我兴奋,才能深刻而持久的对我产生影响。这培养了我读书的一种感觉,一种即将要进入文学圣殿的奇妙而独特的感觉。

其实,读一本书,实际上是在读作者的心,感受着作者的感受,洞察着作者的悲喜,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想法不同,故而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有两个:首先是在阅读初期,秉持全盘肯定的态度,若说得再直接一点,就是自己的思想很容易跟着别人走,像这样看的书多了,思绪反而容易混乱。其次,当我明白了读书要带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时,我是在不停地和书“对着干”的,如同朋友之间会产生矛盾、冲突、争论和误解一样。有时我也需要正视心中的疑惑,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要让人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吗?如果继续按照前者的套路读下去,那么我想书带给我的烦恼肯定不少,但如果选择后者那样的读书方式,自我的存在感就会变得相当强烈,甚至因这种强烈的存在感而滋生出欢乐和喜悦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读书的类型是不断在变化着的,但是小说和名家散文却从未离开过我的阅读范畴。一开始读安妮宝贝、张晓风、贾平凹、东野圭吾的作品,后来读余华、林清玄、周国平、毛姆的著作较多,其他的各种杂志我只是随便翻翻,对于媒体宣传的八零后作家的畅销书几乎是置若罔闻。对于以上几位作家,我始终心存感谢,因为在我最迷茫无助的时候,他们充当了我的人生导师,同时让我逐步拥有了对美的鉴赏力,能够鉴赏一本书的优与劣,知道什么地方是精华的,什么地方是粗浅的,而一旦见识过了真正意义上的经典之作,就再也不想为那些肤浅庸俗的书本浪费时间了。

但是,至今我还在为自己没有仔细地阅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而感到非常后悔,我也知晓直接读名著是获得智慧的窍门,却不知为何,面对名著,我总是望而却步,心生敬畏,没有勇气同伟人大师们做一次灵魂的对话,生怕亵渎了精粹。或许有一天,当我彻底抛开心中的杂念,不再与小作家们周旋和较汁儿,我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探究名著了,只是希望那时还为时未晚。

人世间知音难寻,能在书中找到一个亲密的知己,那是相当幸运和幸福的事,不过,再优秀的知己,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达到相看两不厌的境界,才能使生命的情趣永不消褪,所以,读哲人的书,还需走自己的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1219/

与书为友的评论 (共 9 条)

  • 紫燕之约
  • 程汝明
  • 荷塘月色
  • 王平如是说
  • 王东强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鲁振中
    鲁振中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