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绝·嵌名吴海斌题诗

2017-11-20 19:13 作者:上官亲民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嵌名吴海斌题诗

2016年12月13日

吴咏声中临水涯,

海棠花处到君家。

斌斌客至未忙进,

先立门前赏落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

海棠,别名解语花、海红、子母海棠、小果海棠;蔷薇科是乔木,高可达3~10米;树皮厚,灰褐色或暗褐色,有纵裂缝,创伤处常渗出透明树脂;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芽卵形,先端渐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叶柄长1.5~3厘米,具短柔毛;托叶膜质,窄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内面具长柔毛。花序近伞形,花两性;有花4~6朵,花梗长2~3厘米,具柔毛;苞片膜质,披针形,早落;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长3毫米,比萼筒短或近等长,先端急尖,全缘,外面无毛或偶有稀疏绒毛,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萼片比萼筒稍短;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花白色或稍带红色,在芽中呈粉红色;雄蕊20~25(30)枚,花丝长短不等,长约花瓣之半;花柱5,稀4,基部有白色绒色,比雄蕊稍长。果实近球形,直径1.5~2厘米,果皮红色,果肉黄白色,成熟后有2~5室,每室含种子1~2颗,种子扁卵圆形,浅紫红色至红紫色。有宿存花萼,略突出,萼片两面被毛,萼筒外边被毛。气微香,味甘、微酸。果梗细长,先端肥厚,长3~4厘米。花期3~5月,果期8~9月。海棠生长在海拔50~2000米的平原或山地;性喜阳光,适宜在阳光充足的的环境生长,如果长期置于阴凉的地方,就会生长不良;极为耐寒,对严寒及干旱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可以承受寒冷的气候,一般来说,海棠在零下15℃也能生长的很好,完全可以放在室外,不过如果特别寒冷,比如零下30℃后,就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有些种类还能耐一定程度的盐碱地,但以土壤深厚肥沃,PH5.5~7.0的微酸性至中性黏壤中生长最盛;忌水涝,萌蘖力强;深根性,生长快,树龄长。海棠树姿优美花烂漫,入秋后金果满树,芳香袭人。海棠类是观赏花木(虽然其中不乏果实有很高食用价值的品种);海棠花虽然是没有香味,但是它还是有着良好的净化空气作用,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硝酸雾、光气都有较强的抗性,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更是突出,所以在中国,经常会把海棠花种植在城市街道绿地和作为矿区的绿化,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把它摆放在装修后的房间,根据室内的空气状况,购置一盆至数盆海棠花,在欣赏之余,有效的清除家居的有害气体。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吸附烟尘,把空气中的污浊清除,放在家中可以常保干净舒适的环境。同时,它还可以摆放在书桌电脑附近,吸收地磁辐射,吸附电脑附近的灰尘,帮助保护身体健康,更护你的眼睛。海棠花多种植于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园林、道路、学校等。海棠也宜孤植于庭院前后,对植天门厅入口处,丛植于草坪角隅,或与其他花木相配植;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取“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花是制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装饰之用。家居环境中的落地长窗、漏窗、门洞、铺地等的构图,常常是美妙的海棠图案。海棠花含蜜汁,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可为糖制酱的作料,风味很美。果实除生食外,果实可酿酒、做蜜饯,做果酱、果醋、果酒、果丹皮的上好原料。八棱海棠果也可以切开晾成含水分30%的海棠干,储藏期可长达3年,以备深加工为休闲食品。海棠干加蔗糖冲水饮用,口味酸甜,含有浓郁的鲜海棠香气,且清凉泻火,健脾开胃,具有很好的食疗保健作用。还有一种更特殊的冷冻食用方法,就是吃完全冻实的海棠,其味道更鲜美爽口。海棠种仁含油率35.99%,出油率30%,无异味,果实油可供工业用制肥皂,加工去毒和精炼后可食用,也可供医药用;树皮含单宁15%,可提制栲胶。海棠树木材质地坚实,较重,能耐磨损和海水浸泡,不受虫蛀食,适宜于造船、桥梁、枕木、农具、家俱、雕刻等用材。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研究证明,海棠的花、根、果实均可入药。海棠果营养价值可与猕猴桃媲美,以“百益之果”著称,是药食兼用食品;海棠含有糖类、多种维生素及有机酸,可帮助补充人体的细胞内液,从而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海棠果中维生素、有机酸含量较为丰富,能帮助胃肠对饮食物进行消化,故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积腹胀之症。海棠味甘微酸,甘能缓中,酸能收涩,具有收敛止泄,和中止痢之功用,能够治疗泄泻下痢,大便搪薄等病症。海棠中蕴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等,可供给人体养分,提高机体免疫力。木瓜海棠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治腰酸背痛、降血压。现代医学证明:木瓜富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能抗菌消炎,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抗衰养颜,驱风止痛消肿。《本草纲目》、《中华本草》、《中华药典》、《大观录》等医书都有海棠药用的记载。海棠主要分布于欧洲大陆、北美洲、亚洲。中国是海棠的分布中心,具有丰富的野生海棠资源;苹果属海棠全世界是35个种,中国有22个种;木瓜属全世界是5个种,中国均产。欧美等发达国家从18世纪开始陆续从中国及其他中亚国家引进海棠原生种并培育出上千个新品种。海棠根据不同的植物分类主要有五种:一、蔷薇科苹果属海棠,包括垂丝海棠、河南海棠、湖北海棠、陇东海棠、山楂海棠、西府海棠、沧江海棠、西蜀海棠、三叶海棠、海棠花、变叶海棠。二、蔷薇科木瓜属海棠,包括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倭海棠、海棠。三、葫芦目秋海棠科秋海棠,包括四季海棠,球根海棠。四、柳叶菜科倒挂金钟属灯笼海棠,包括短简倒挂金钟,白萼倒挂金钟等。五、报春花科仙客来属仙客来,又称萝卜海棠。海棠本种常见栽培的有两个变种,即:1、“红海棠”,花型较大,粉红色,重瓣,叶较宽大。2、“白海棠”,花白色或微有红晕,重瓣。常见的品种有: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西府海棠”,又名小果海棠,据说是因晋朝时生长在西府而得名。小乔木,叶长椭圆形,伞形总状花序,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花形较大,4~7朵成簇向上,梨果球形,红色。原产中国辽宁、河北、山西等省。西府海棠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甚美观,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北京故宫御花园和颐和园的西府海棠久负盛名。颐和园乐寿堂内的海棠原植于北京西直门外将乐寺中。由于娇艳俏丽,每逢四月花期,游人络绎不绝。慈禧太后听说后便命人把它移植到颐和园内,似美人被深锁宫苑,直到清王朝被推翻以后才得以与一般游人见面。“垂丝海棠”,小乔木,幼枝紫色,叶卵形或椭圆形;3~4月间开花,花有半重瓣和重瓣之分,红色,4~7朵一簇;花梗细长而下垂,故名垂丝海棠;梨果倒卵形,稍带紫色。产于中国西南部。垂丝海棠植于水边是中国传统的配置方法,小庭院可在建筑前后对植、列植,或于围墙边、庭院一隅栽植数株。垂丝海棠多用于江南及西南各省,以云南最盛,据《滇中》载“云南的垂丝海棠高数丈,花色鲜媚异常,为人间尤物。”上海的公园、路边也常见其倩影。“贴梗海棠”,又称皱皮木瓜;落叶灌木,高1~2米;叶卵形或椭圆形,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无梗,故名贴梗海棠;花粉红、朱红或白色,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黄色或黄绿色,芳香。产于中国华北南部、西北东部和华中地区,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贴梗海棠花朵三五成簇,可谓“占春颜色最风流”,黄果芳香、硕大,可入药。贴梗海棠为良好的观花、观果花木,适于庭院角隅、草坪边缘、树丛周围、池畔溪旁丛植,也可密植成花篱,还可制作树桩盆景。海棠本种为中国著名观赏树种,栽培在中国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浙江、江西、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海南、台湾等,海棠种植比较少;东北南部,内蒙古及西北也有;缅甸有分布。宝鸡、乐山等市将海棠定为市花。河北怀来盛产海棠。四川向来有“香海棠国”的声誉,不仅栽培广泛,而且久负盛名,古籍中有“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的记载。湖北发现最大的海棠群落,国内也属罕见。这里海棠的树形和花均小于其他地区,香度明显要高,显著特点是花苞带粉红色、花朵白色,4~6瓣。这种海棠的垂直分布为海拔1600~2500米。神农架大小千家坪平坝面积约亩(其中小千家坪约3500亩、大千家坪7500亩),遍布同一海棠树种。武汉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潘明清介绍,鄂西山区是湖北海棠分布较为丰富的地区,确切地说,当地发现的这些海棠应叫“神农海棠”。海棠古称“柰”,“柰”指中国原产的绵苹果,起源于中国新疆的伊犁地区,据中国科学院张新时院士1973年研究认为:在距今20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新疆野苹果的繁衍即达极盛时代,这些极为丰富的新疆野苹果类型为中国苹果---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辽宁省抚顺市曾发现类似古鄂海棠的叶化石,这显示早在始新世时中国已出现古苹果属植物( 钱关泽,2005)。海棠的栽培历史悠久,有3000年左右的时间。《诗经·卫风·木瓜》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中的“木瓜”、“木桃”、“木李”全都是属于海棠类的植物,它们在古时候常常被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品。据考证,木桃为木瓜海棠或贴梗海棠,这是迄今为止能找到的关于海棠最早的书面记载。汉代时期,海棠就已经进入皇宫内苑中,据《西京杂记》(公元3~4世纪间)记载:当时“上林苑”中的各种果树,都是“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柰三:白柰、紫柰、绿柰……棠四:赤棠、白棠、青棠、沙棠……”,柰是指苹果属植物。这四株海棠非常得汉武帝的喜爱,于是便种植在汉武帝的林苑之中。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记载:“亭奈厚朴……沙棠乐褚……攒立丛依……,”其中有“椁、柰、厚朴”等,根据后世的仔细考证,发现“柰”就是指中国绵苹果及小果类苹果属植物,也就是海棠。《晋书·石崇转》记载:“崇有别馆在河阳之谷,位于今河南洛阳西北金谷涧中。”“金谷园”是当时的荆州刺史石崇建造的,园中种植了很多海棠。石崇非常喜爱海棠,只是海棠盛开大多没有花香,让他以为憾事,甚至他曾经对盛开的海棠叹道:“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这说明海棠花的观赏价值已经开始得到汉晋人的喜爱和重视。晋代郭仪恭《广志》对“柰”及其加工方面有所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 ……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栽有“柰”。梁朝诗人沈约诗中写到过“野棠”。唐代,海棠无论是在文化发展还是种植范围,甚至是观赏价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飞跃。唐德宗贞元年间贾耽担任宰相,编著了一本《百花谱》,书中赞美海棠为“花中神仙”,这本书是最早使用海棠这一称谓的作品。书中还提及四川“海棠无香,惟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海棠无香,惟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独靖南者有香,故昌州号‘海棠香国’。”此后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与声望日益突出。成都大面积种植海棠花是在杜甫去世60年之后,是节度使李德裕把她引入成都的。唐朝宰相李德裕在《平泉山居草木记》中记载了他在平泉山居中所植的奇花异卉:“木之奇者有:天台之金松、琪树,稽山之海棠、榧、桧……”这是较早记载园林中使用海棠造景的文章。唐代大诗人贾岛《海棠》诗有“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的佳句,称道成都锦江两岸的海棠花。据北宋乐史释惠洪《杨太真外传》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说明皇宫里种植海棠较多。因为“海棠春睡”,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唐代有一个人曾担任钱塘令,他叫罗隐,南宋诗人咸淳则称呼他为罗江东。罗隐曾经亲手在县署种植海棠花,北宋诗人王禹偁写过一首诗《题钱塘县罗江东手植海棠》,其有“江东遗迹在钱塘,手植庭花满县香。若使当年居显位,海棠今日是甘棠。”的赞美。随着岁月的流逝,唐朝所种植的海棠植株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流,但是所留下的海棠品种、种植技术和对海棠花的喜爱会一直流传下去。五代后蜀孟昶在蜀地封燕王,燕王宫盛植海棠。南宋诗人陆游任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官时写下了《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中有“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燕宫最盛号花海”句,称颂成都海棠花繁茂之极,以燕王宫最盛,有“花海”之誉。宋代,虽然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文学成就、栽培技术等方面日益突出是在唐朝,但是海棠花却是在宋代才达到鼎盛时期,在宋代研究海棠的书籍层出不穷。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就是《海棠记》和《海棠谱》。在中国宋朝时期,海棠不但深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宋代的帝王对海棠花更是特别的钟爱,不管是宋太宗、宋真宗、还是宋光宗都留下了许多题颂海棠的诗篇,因此海棠的名声更大了,使得喜欢它的人也随之增多。宋光宗《观海棠有成》:“东风用意施颜色,艳丽偏宜著时。朝咏暮吟看不足,羡他逸蝶宿深枝。”沈立《海棠记》中记载:“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独步于西州矣。”从上述记载中已经显示出了海棠“百花之尊”的风范。《海棠记》书中对海棠的栽培情况也有记载“今京师、江淮尤兢植之,每一本价不下数十金,胜地名园目为佳致”。这就告诉我们在当时,海棠的栽培面积很广,而且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一株海棠居然在当时没有低于十金的价格,由此可见一斑。宋徽宗在1117~1122年间,在京城开封东北造“艮岳”。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又于洲上植芳木,以海棠冠之,曰:‘海棠川’……堤外筑垒卫之,滨水莳碧桃、海棠、芙蓉、垂杨,略无隙地。”在宋代已出现了以海棠命名的景点。当时人们对于海棠的特征习性了解很深,宋代文人雅士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至今此树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1982年宜兴在原址重建海棠园。范成大的《吴郡志》:“莲花海棠,花中之尤也。凡海棠虽艳丽,然皆单叶,独蜀都所产重叶,丰腴如小莲花。成大自蜀东归,以瓦盆漫移数株,置船尾,才高二尺许。至吴皆活,数年遂花,与少城无异。”这说明宋代蜀都已有重瓣海棠,并已开始利用盆栽法进行园林花木引种驯化,还说明宋时已出现海棠盆栽和盆景。宋末元初战火不断,举国上下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战火的打击可是海棠就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海棠依然长盛不衰,元代海棠仍然深的人们喜爱,栽植的热情丝毫不减。四川的海棠栽培著称于全国,孔迩是明代的文学家,著有《云焦馆纪谈》,其中有一段描写“元末明玉珍据蜀,其子明升用大足县香霏亭前的海棠花焙茶,茶味极香醇。”这说明元代四川大足的香海棠栽植仍盛。以种植海棠著称于世的不只是四川,江西信州也是大面积的种植海棠。元代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高克恭,他不但会画画而且还很会做诗,他在《过信州》诗中有“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的佳句。在诗中写出道信州官道两侧栽种无数海棠的情景。元·牟巘《和刘朔斋海棠》中有“锦里宣华思旧,杭州定慧起新愁。”诗句,称颂杭州的海棠。元·陈普《邵武泰宁途间一路海棠》诗称述福建邵武路旁种植海棠。明代,海棠是园林配置中的常见树种。海棠在明朝遍及全国各地,可谓是无处不在。花园、道路、庭院、寺庙等处都留有海棠的足迹。明万历文坛领袖王世贞在江苏太仓筑“弇山园”,取其名神仙居所。园中大多栽种海棠,并作《弇山园记》称其景:弇山堂“之北,海棠、棠梨各二株,大可两拱余,繁卉妖艳,种种献媚。……每春时,坐二种棠树下,不酒而醉”,娱晖滩是“垂柳、绯梅、蜀棠交荫”。明代王献臣所造拙政园内的“海棠春坞”是海棠造景保存至今的优秀实例。明代栽植海棠非常的兴盛,在北京最出名的主要是以城内的报国寺和韦公祠两个地方,有诗为证“凤城西南报国寺,海棠双树芷幽邃。”和“燕京此花驰声价,韦祠为最此为亚。”清初·张远《隩志》中记载:“京师多海棠,初以钟鼓楼东张中贵宅二株为最,嘉(靖)隆(庆)间数右安门外韦公祠,万历中又尚中贵宅所植,高明区中允大相诗‘解家海棠帝苑边,开时车马日喧闹。’是也。”王象晋《群芳谱》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贴梗海棠,丛生,花如胭脂;垂丝海棠,树生,柔枝长蒂,花色浅红;又有枝梗略坚,花色稍红者,名西府海棠;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这四种海棠虽都属蔷薇科的春花树种,但非同属植物,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系木瓜属,垂丝海棠和西府海棠系苹果属。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成为构成春季景观的主体。张谦德《瓶花谱》一卷,《瓶花谱》中评西府海棠为二品八命。高濂《遵生八笺》、袁宏道《瓶史》中都认为海棠为理想的瓶插植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对海棠的药用做了记载。清代海棠的栽培种植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但海棠的种植仍很繁盛。清·陈淏《花镜》载:“海棠之有垂丝,非异类也。盖由樱桃树接之而成者。故花梗细长似樱桃。”清顺治朝进士、浙江海盐人张惟赤去官归家建私园“涉园”,清·叶燮《涉园记》载其园中“退思轩”时曰:“前轩庭海棠六七株,扶疏摇曳,皆百余年物”。清乾隆年间,江南文坛领袖袁枚在金陵小仓山构筑私家园林“随园”,园中多处栽植海棠。其孙袁起《随园图说》描写到:“廊外西府海棠二株,花时恍如天孙云锦,挂向窗前”。晚清胡恩燮在南京建私园“愚园”,俗称“胡家花园”。邓嘉缉《愚园记》称赞园中海棠是:“编竹为藩篱,海棠八、九株,花时嫣红欲滴,为‘春睡轩’。”苏州和扬州的私家园林中都广植海棠。苏州环秀山庄园林辟有“海棠亭”景点。《扬州画舫录》中被评为康熙间扬州八大花园之一的“影园”,是明末郑元勋的居所。郑元勋《影园自记》中记载:“堂下旧有蜀府海棠(即西府海棠)二,高二丈,广十围,不知植何年,称江北仅有,今仅存一株,有鲁灵光之感……趾水际者,尽芙蓉;土者,梅、玉兰、垂丝海棠、绯白桃;……岩下牡丹,蜀府垂丝海棠、玉兰、黄白大红宝珠茶、磬口蜡梅、千叶榴、青白紫薇、香橼,备四时之色。”可惜当时被称为“江北仅有”的这株西府海棠古树现已不复存在。清朝时期的北京海棠种植仍盛,清光绪《顺天府志》提到慈仁寺海棠已衰败,而西直门外法源寺则大盛,花时游人络绎不绝,上有轩额称“国香堂”。乾隆末至嘉庆时法源寺海棠仍著称,翰林院编修洪亮吉有“法源寺近称海棠,崇效寺员繁丁香”诗句称道。清代北京极乐寺的海棠也很有名,有很多文人骚客对其称赞,具有代表性的是《同润臣仲穆至极乐寺看海棠因游万寿寺》、《甲申浴佛日偕同直出西直门至极乐寺》、《极乐寺海棠初开置酒会客》等优秀的作品。此外,皇家园林颐和园和皇宫御花园及中南海西花厅也植有海棠。进入近现代以后,作为传统花木的海棠更是得到了广泛种植。在公园、机关、学校、工厂、风景区,都能够看见其芳姿。海棠花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还能够带来经济上的效益,中国很多地方已经广泛的对海棠花进行栽培和研究,为很多花农创造了很大的经济财富。海棠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多有使用,但海棠花文化的系统研究目前在国内尚较少,对海棠花文化的研究仅零散见于某些花文化的综合论述中。舒迎澜在《古代花卉》一书中,对海棠花文化有单独一节的介绍,对海棠古代的栽培历史、典故传说、诗词歌赋进行了概述。何小颜在《花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从文学的角度描述了海棠的发展历史,突出展现了海棠在宋代观赏植物中的重要地位。在周武忠的《花与中国文化》中,关于海棠花文化的研究散见于全书。刘志强《华东地区海棠品种资源与园林应用研究》,对古人关于海棠的记载、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李厚华、赵冰合编的《中国海棠》,应该是目前对海棠花全方位记载与论述的著作。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它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悲伤情感。花语就便有“苦恋”了。每到阳春三月,海棠花开了。初开时有如胭脂点点,开成后则渐成缬晕明霞,花落时又像宿妆淡粉。加以叶茂枝柔作映衬,确实娇妍动人。海棠的花朵较小,但繁花累累、重葩叠萼,一时间花团锦簇,一树千花,引人入胜,令人陶醉。海棠花窈窕春风前,“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海棠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诗人画家笔下,海棠娇媚却不娇气,“嫣然一笑竹篱间”,俨然已成为美女的化身。赞美海棠花的诗作很多,历代都有名作与名诗人。唐·郑谷《海棠》:“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郑谷写出了至今为人所称道的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艳丽妖娆的风姿神采,海棠让诗人郑谷看不足、写不完,饮酒赋诗,流连忘返。宋·刘子翚《海棠花》:“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初种直教围野水,半开长是近清明。几经雨香犹在,染尽烟脂画不成。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形容海棠似娴静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而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难怪唐明皇也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了。北宋咏海棠诗中最有名的当数苏轼于元丰七年谪居黄州所作的《海棠》,其诗曰:“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首海棠诗脍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杨贵妃的妩媚,苏轼则反其意而行,以杨太真之风流喻海棠的明媚。诗人以花拟人,写出爱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实是惜己,借以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陆游在赏海棠花时,其兴致之高、之狂,也可算入痴迷者之列了,因爱海棠获“海棠癫”的雅号。“衰翁不减少年狂,走马直与飞蝶竞。”对花的痴迷也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了。《花时遍游诸家园》共十首,是陆游在成都时为海棠而写的组诗,其中诗曰:“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干日正妍。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还写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有时竟然赏花至深夜仍不愿归去,诗曰:“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更甚的一首诗曰:“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诗人深谙花性,担心海棠的娇美不堪风吹日晒,便连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请求多借些阴天,好让海棠常开不衰。《海棠歌》里唱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他认为海棠之美连扬州牡丹也比不上。其他咏海棠句子,“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词《如梦令》,词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简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称。宋·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诗中也写到海棠。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二:“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海棠未开时韵致更佳。清·龚自珍《梦中作四截句》:“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句子“海红”就是海棠。《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很多人并不知道该诗中的“落红”之“红”正是海棠散落之花瓣,海棠被作为“断肠花”已经多次触动诗人的情怀,作者借海棠落花成泥表达了包地涵天的胸怀和甘愿牺牲自己而薪尽火传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感动了无数仁人志士。海棠与海棠故事在古今小说中也多出现!元·白朴《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第四折剧中李隆基叹道:“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直接用海棠花指代杨贵妃,表达了唐玄宗在深宫中独自怀念死去的杨贵妃时的荒寂凄凉、乐极哀来的心境,其中也寓含了作者本人在国破家亡后的思想感情。元·王实甫《西厢记》一剧名存史册。它是根据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而成,表现男女主人公张生与崔莺莺冲破礼教家规的束缚、终结连理的故事。在第三本第二折中张生云:“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写活了张生急于晚上见到莺莺,恨时间过得太慢的心情,用“海棠花下约”代指与佳人约会。清·曹雪芹《红楼梦》中有十五回提到海棠,既有具象的海棠,又有以海棠命名的诗社酒令等,可见曹雪芹对海棠充满感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怡红院作如下描写:“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这组园林小景将植物与人物的性格结合起来,富有诗情画意,既反映了园主人贾宝玉的顽石本像,又与他“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性格不无关系。红学家指出在《红楼梦》里海棠还象征着史湘云。在第三十七回探春发起结海棠诗社,结社后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咏白海棠七言律诗,众人各作诗一首,湘云一人作两首诗,且被众人评为冠军。湘云咏白海棠诗中有:“蘅芷阶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前句写出了海棠的栽植环境,后句指出了海棠的应用形式,地栽盆栽均可。整首诗所描绘的海棠形象与湘云的性格遭遇暗合。在第六十三回,怡红院众丫鬟为宝玉设宴庆贺生日,请来众位小姐,大家行花名酒令,湘云所抽酒筹又是海棠,红学家解析,湘云所抽海棠为其“本命花”。在《红楼梦》中,海棠除象征湘云外,对贾府的兴衰也有所暗示。秦瘦鸥(1908~1993)的长篇小说《秋海棠》。此书在沦陷区读者中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并被改编成多种形式,长期在各地上演。小说描写了京剧艺人秋海棠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倾注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厚同情。秋海棠避居乡下时,其居室挂楹联一副:“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本联集引古人词句,巧嵌主人艺名“秋海棠”三字,深婉曲折地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以及对安恬生活的向往,颇有深意,极富韵味。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海棠花》,是一篇美文。唐以前的绘画以宗教画为主。到了唐朝,花画渐渐脱离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题材。自此海棠或为画面主体或作陪衬常出现于花鸟画中。五代时期,南唐花鸟大家徐熙平生不仕,而所画又多江湖村野间物,故有“徐熙野逸”之称,与黄筌的“黄家富贵”形成对照,开创了五代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玉堂富贵图轴》为徐熙的传世作品,绘有玉兰、海棠、牡丹等,以海棠谐音“堂”,“玉堂富贵”后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常用配置形式。宋代佚名《海棠蛱蝶图》、图中花瓣先以墨笔双勾轮廓线,中锋行笔,线条圆润流畅。然后在花瓣外侧上部略点胭脂红,旋即以清水将色彩晕染开,最后罩上一层白粉,为海棠花亮丽的色调增添了几多妩媚意韵。叶片用工整的双勾填色笔法表现,作者根据叶片受光照程度的不同而填染以石绿、墨赭等颜色,从而充分表露出叶片“清如水碧,洁如霜露”的美感,显示出画家细致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写实功底。元钱选《八花卷》绘有海棠等八种花卉,笔法精工细密,敷染明净秀媚,且富文人画古雅的气质,是元代花鸟画的代表。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即唐寅画有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配有诗《题海棠美人》,诗曰:“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海棠也是美好和理想的象征,与丑陋现实作鲜明对比。清朱耷(八大山人)画笔下,尽为残山剩水,或为“白眼向人”的鱼鸟,但他对笔下的海棠却含情脉脉。在他的《题海棠》中,描绘了自己踽踽独行于曲折的溪水边,看到“泛泛落花娇”,竟希望“人心得如水,相随过河桥”。正是娇艳的海棠花瓣随水而逝,使朱耷产生心如溪水伴随着美丽的海棠花淌过河桥的想法。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晚年画有《海棠春睡图》。关于海棠的传奇故事:唐宋歌咏海棠的文人墨客众多,但独不见杜甫的海棠诗。四川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当地的各种花卉,却无一首歌咏海棠的诗篇,后人屡疑之。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王安石也提到:“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吴中复认为海棠姿色妖冶,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诗曰:“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陆游则分析杜甫有海棠诗,但已失传。北宋还传出第三种解释:杜甫不写海棠诗是讳其母乳名之故。这一无稽附会之谈,遭清代学者李渔的抨击:“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总之,杜甫为何不吟海棠备受文人猜疑。海棠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钟爱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广植西府海棠。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自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来自祖国蕴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热情问候,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喜爱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张大千听说百里之外种有名贵的垂丝海棠,为求购数本,甚至愿意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衣裳。”这足见他对海棠的热爱。1958年,张大千以一幅《秋海棠》荣膺纽约国际艺术协会世界伟大画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作《海棠春睡图》赠与四川老友,画上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并题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和老友的思念之情。

被嵌名题诗的诗人简介:吴海斌,男,1972年生,浙江省台州市人。天台县作家协会会员。诗人,作品散见报刊与网络诗歌平台。在2016年《中国梦文学网》“大好河山”中华全国诗文联赋大赛暨徐霞客文学奖征文中为“相聚天台山”首届全国诗文大会台州市诗人代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0023/

七绝·嵌名吴海斌题诗的评论 (共 10 条)

  • 鲁振中
  • 诗心云卿
  • 春暖花开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WXX
  • 雪儿
  • 子羽枉然
    子羽枉然 审核通过并说 感觉不在读诗,一眼所见,还以为是文辞赏析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