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堡川工地上的铁姑娘们

2017-11-18 10:33 作者:李剑锋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看过《红灯记》,就会想到铁梅,铁梅有句话:年龄十七不算小,为什么不能帮助爹操点心,好比说,爹爹挑担有千斤重,铁梅你应该挑上八百斤,正是这句话,激发了多少年轻姑娘巾帼何须让须眉、敢同日月争光辉的壮志豪情,让她们在各行各业中顶起了半边天。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石堡川水库建设热火朝天,参建公社以营为单位,所属村子组成连,数十来万人投身到石堡川水库的大会战之中。各营十七八岁姑娘自愿组成“铁梅排”或“铁梅班”,在工地上,以铁梅命名的班排有二十多个,这些姑娘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迸发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工作激情,成为水利建设的生力军,这些姑娘青年少,乐吃苦头,善打硬仗,越是艰险越向前,你追我赶,成为石堡川工地上战斗力强的代名词。

安里营段庄连的“铁梅排”有四十六名姑娘,平均年龄不到十八岁。七零年腊月,北彭衙双曲拱桥台要打井柱眼。当时该地域地层复杂、土质坚硬和料石子多,原来打井柱是用机器钻,还得有一辆汽车为钻机运料,一个月才能钻三个井柱眼,要花费七千多元,耗时六百多个工日。铁梅排姑娘们承担此项任务后,针对井下地方小,大工具用不上的实际,找来瓜铲、小撅头挖,拿饭盒装土,出土时没有辘辘,她们用手拔,井眼打到五丈深时,氧气不足,人蹲下干一会就憋得头晕眼花,喘不过气,她们便轮换作业,下去干一会,又爬上来透气,有次一班曾晕倒了四个人,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姑娘想了个用风箱、皮管每二十分钟给井下送一次空气的办法,解决了井下供氧不足的问题,三班倒,连轴转,按时打成了三十二个井柱眼。

在工地,铁梅排处处打头阵,事事打先锋。她们参加了双曲拱备料和打桥基任务,炸石备料中,铁梅排常常是上工星满天,下工星满天,中午吃饭不下山,数天寒天身穿单衣还是汗流浃背,地冻三尺丝毫不影响打眼进度,由开始一付钎子打三尺深,提高到打一丈零五寸,她们虎口震裂,血滴钢钎,理也不理,石场距工地四五里,路窄坡陡,她们斗志昂扬,你追我赶,每辆车子由三人减到两人,载重量由八百斤上升到一千斤,日工效由三趟增加到六趟、十趟,甚至达到十七趟。在那场备料中,拉土平均每人每天拉到七八方,拉石头一人一天达到一千多斤,砸石头每人每天能砸六百多斤,最多时砸到一千四百斤,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是这些姑娘们艰辛与付出。

在桥台打地面板时,要求砂石水泥搅拌和打模必须连环作业,一气呵成,这些铁梅排姑娘分成两班,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八个姑娘负责合浆,三个钟头人工搅拌了四十四盘灰浆,其中铁梅排的权兰花、王花、黄玉叶嫌穿高靴子不方便,脱掉鞋祙光脚干,水泥蚀破了脚,他们仍坚持到底。其它姑娘来回穿梭送料,这些农村姑娘胆大心细,她们抬着一百六七十斤的沙浆,无攀缘地往返在高达五十多米,宽不到二尺的凌空拱肋上来回送料,面不改色心不跳,连多年的老技工也佩服不已。

一九七三年冬天,安里营发动了“大干八十天,打成两座坝”的战斗,铁梅排姑娘们一致表示“一人要顶两人用,一人要干两人活”,她们坚持早上班,晚下班,沟上边挖土活最重,男子尖刀排要换她们,这些姑娘说“铁梅排干啥活都要干到底,就不兴半途而废,坝上需要多少土,我们就供多少土”,铁梅排每班六个钟头,二十多人供土五百多方,一方土装六辆架子车,五百多方至少要装三千多车,每人平均拉一百多车,七十五天的紧张战斗,铁梅排没有一个人缺班,不少人人手磨烂了,腿跑肿了,眼熬红了,但没有一个叫苦喊累,怨天尤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火车开得快,全凭车头带。铁梅排排长权拴芹,更是拖不垮,累不倒,从仓库背水泥,十八个钟头,一百斤水泥,她一个人背了三百五十多袋,相当于四辆东风牌汽车装载量,在她的带领下,铁梅排的姑娘们她们发出了“水利不成不下山”的誓言,毅然剪掉心的长辫,每个都扎起一个短刷刷,干起活更加利落精干。

七三年双曲拱的工地,水比油贵,工程的用水要靠几十个人从十里外的水泉专门拉运。一次大后,天色黑严,铁梅排连动手,桶抬、脸盆端,连饭碗也拿来舀水,把村里坑坑洼洼的积水倒进了蓄水池,一夜抬了四十多方,第二天,营里负责人见他们满身泥水,了解水池变满的秘密,命令她们休息,铁梅排的姑娘们异口同声道:“晚上算晚上的事,白天有白天的活,抬水就是为了干活,不干活要水干什么”,在工作休息期间,铁梅排的姑娘利用降雨,先后四次蓄水,水量达到一百一十多方,节约工日四百多个。

那是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严冬夜晚,铁梅排姑娘听到连长在隔壁房子为北彭衙双曲拱工地施工急用两个土窑而进度慢的事发愁,便一个一个爬出被窝,拿上工具,冒着严寒黑夜,跑到工地打土窑,从晚上十点到第二天六点,便打成了两个宽两米,高两米,深四米的土窑,解决了冬季施工工人取暖问题。

就是这些十七八岁的姑娘,在施工中,有多少个青年突击队和她们开展过许多次对手赛,较量的结果没有一次不是铁梅排领先,她们历经风雨,有两个人加入了共产党,十四个人加入了青年团,让青春年华在石堡川工地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在石堡川工地,还有一个响当当的“铁梅班”,班长是澄城县庄头公社姑娘樊焕芳,扎着两个小辫、满脸喜笑。1971年3月,山岭隧洞施工传来噩耗,民工樊新录在施工中因石块塌落身亡,樊焕芳正十八岁,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她在村民帮助下,草草安葬父亲,立下“水库不修成不结婚”的誓言,拿起父亲生前用过的钢钎,戴上安全帽,悄悄走上了父亲离她远去的地方……

那时严冬还未退尽,经过简单培训,樊焕芳带领十二名女青年组成“铁梅班”,投入到二号洞战斗中,做为一名炮手,初先樊焕芳和她的姐妹们连纸炮也不敢放,几经磨炼,她们个个都锻炼成一名一次能点30眼炮的爆破手。同时她虚心向解放军学习,刻苦钻石技术,创造了爆破石块不出洞,做砌洞用料石的新技术。工作中她们拣重得挑,那里艰苦到那里去,用实际行动驳斥“女人不能进洞,不能当炮手”的旧观念,顺利完成了二号洞八百五十米的爆破任务。当时工地上雷管缺乏,她们还自学技术,制造雷管一万多个,除满足自己用外,又上交两千多个,支援了兄弟连队。

同旧的观念决裂,樊焕芳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在石堡川工地,她首次发出了《彻底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做破除买卖婚姻的带头人》的倡议书,时值春节,虽然下着大,她们敲锣打鼓,去公社各个大队宣传买卖婚姻的坏处,并向婆家退还彩礼,说明退礼不退婚,她还耐心说服婆家四次推迟婚期,立下了“水利不成、决不结婚”的誓言。

樊焕芳父亲去世,家里七口人,在家里她是长女,在工地她是爆破行家里手,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支撑。七二年春节,组织照顾她三十元,她把钱退了回去,建议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组织照顾她家一台缝纫机,她推辞了,让组织把它分给比我更需要的同志;山岭隧洞完工后,组织让她到公社煤矿当工人,挣工资弥补家中不足,她知道毅然说“我还没有完成父亲未完的任务,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当水利上逃兵”,又投身到石堡川建设;在一次帮风钻组接风管时,风管突然爆炸,樊焕芳被炸得失去知觉,之后指挥部给她评定伤残等级,她拒绝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樊焕芳和“铁梅班”成为了水库工程建设的一面旗帜,她们事迹被排演成戏剧《战地红花》,一时间传遍了工地,为水库建设者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樊焕芳在战天斗地的石堡川工地加入了共产党,当选为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4年的《人民日报》对樊焕芳的事迹作了专题报道。

时过境迁,在世纪之未,一次偶然机会,我有幸见到心中敬仰的铁姑娘樊焕芳,她只有1米55的个头,微胖稍黑,完全一幅普通的农村妇女形象,在这个省级小康示范村,大多数人已经住上了二层小楼,她仍住在两孔窑洞里,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然而她同许多朴实的澄城人一样,把青春奉献给石堡川建设,似乎忘记了在石堡川工地呆过的岁月,无怨无悔生活,她和那些铁姑娘才是值得我们最尊敬的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9668/

石堡川工地上的铁姑娘们的评论 (共 7 条)

  • 一夫当关
  • 浪子狐
  • 王平如是说
  • 魏兵
  • 鲁振中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