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咣当咣当的话语”

2017-10-31 08:48 作者:白鸟群群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些诗是我一次次变回小虫、小才写成的”

“……很幸运那时候作业很少,也没有电脑、补习班之类”

“20世纪的孩子们,赢得了机器却失去了星辰、月亮、山脉、河流和整个大自然……” (西北乡村诗人波眠的话)

前年岁末,远在西北县城西和的甘肃乡村诗人波眠,邮寄给我一本他新出的诗集,而且是儿童诗集,名《最好的奖品》,读后,一直想说几句,却因健康的缘故一直拖下来。

首先,这本诗集名字我很欣赏,诗歌,不就是对一个诗人最好的奖品吗?近天命之年的他还在写诗!而且写了数部诗集后,又写了一部与孩子有关的。其次,我已经很久没读到一部好的儿童诗了,说实话,我心里对儿童诗隐隐有点偏见,我觉得一般所谓“儿童诗”,写得既不适合成年人读,也不适合孩子读,不伦不类——可见儿童诗歌之难写,既得要成年人来写,又要有童心不泯,这在一个飞速变动心灵迷茫疲惫的世界里,是容易的事情吗?但阅读波眠的这本诗集却没有这个困惑——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诗集的封面上,是一些细碎的小野花、小野鸟等的图案,翻开目录,看看标题——

“甲壳虫的草原”“白鹤”“百足虫”“雷”“溪流上的花瓣船”“彩虹”“小松鼠”“萤火虫”“蛇”“小蜜蜂”“豪猪”“花脸戏”“乌鸦找水”“韭菜园”“小人在静静地站立”“一根丢失的羽毛”“皮影戏”“和奶奶看电影”……呀,这些我们久以忘却的“童年片段”,被诗人一一小心地寻回。

-

波眠在“后记”里说:“写作这本诗集,这与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关……”

-

据我印象,乡村诗人波眠的童年及少年算得幸福:是在甘肃西和县的一个普通乡下成长的,那里物产基本丰富,家里勤劳,不穷不富,父母双全,环境幽美,草长莺飞……故在他以前的几部诗集《黄雪地带》《波眠乡村诗选》等之中,都有很多故乡的影子。

他记录的是一个消失、或正在消失,而有些东西一去不返的乡村,他对那里怀念而惆怅,感叹而无奈,祝福而忧虑,满足而遗憾……,那是一个美丽中国的美丽乡村缩影——

“沟壑中清凉的酿造厂里

堆满了绿色的酒瓶子

天的手臂揭掉瓶盖

槐花啤酒沫一样

滋滋冒出来

-

才是真正饮酒的人

不仅自己喝足了

还一小桶一小桶的

带回巣房” (《槐树林》)

-

波眠回忆自己写作与童心有关诗篇的历程:

“我读到一些分行的成人诗,意境却越来越小,套用的浮词滥调越来越趋同,空灵的想象力越来越丧失。”

“当我偶然读到一些孩子们的诗,那种单纯、清新、自然的诗趣让人喜,让人欣然而乐”……

-

若专论“儿童诗歌”我可能是门外汉,但我还是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诗歌就是诗歌,不一定非得分为儿童诗或非儿童诗,它既可以儿童阅读,更可以成年阅读;而跟着童心美丽的诗篇,“返回自然”,恢复从前的单纯心灵,去除机心,世界将因此增添爱意和温暖。这些诗歌使我想及童年,隔着迷茫岁月,可惜我的童年因失去母亲,竟有点像高尔基笔下的命运,涩与苦的部分更多,所以我写不了童心的诗歌,也很羡慕波眠的父母,带给他一片快乐童年的天空。

“波眠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谭旭东),借着阅读他的诗篇,我的心灵与灵魂也得到片刻的休息、慰藉。

-

-

回忆起来,我与波眠已经认识交往20年了,时光真快啊,那是1996年的天我才40多岁,在北京八里庄鲁迅文学院进修一年,因散文集《京华遇诗人》交换发行(当年流行作者间互换新书),而收到波眠从甘肃邮寄的诗集《黄雪地带》(东北的雪都是白的,北京几乎不下雪,只有黄土高原、陇南一带,才有“黄雪”,既雪花落在黄土丘陵上衬托出的颜色)

那时他在兰州西北大学进修中文,这本诗集是我很久想看到的那种,很兴奋,读后想及几点:1、去写你熟悉的、去写你生活于其中的,去写你懂得的;2、现代诗也大可逆“先锋派”而动——那里过于专注于抽象精神,忽略鲜活生活、制造干瘪缺乏滋润色泽的语言……(针对当年某些现象所思)。

-

波眠这些年写的大体都是短诗。我觉得篇幅上说,短诗适宜,是当代诗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曾几何时,我们看见到处是“长诗”“大诗”的提倡,令人莫名其妙?)(我不是说长诗不好,不,而是说要找到“艺术本身”——)

-

波眠的乡土诗篇里,他一直试图描摹它的家乡,他忠于他的家乡,怀恋他的家乡,此情可嘉,诗人从故乡田垄里捡拾“遗落的麦穗”(联想法国画家米勒的绘画《拾穗者》)。他写的一直是:生活,生活!以及对城市的正确认识(那里不是“天堂”),对“空手归来”的打工仔的怜悯,对乡村生活的正确态度(这些年似乎有种隐隐误导:鼓励人们“逃离”美丽乡村?),对故乡与土地采取庄重,尊重,不过分矛盾的态度……还是来让我们藉此寻找真正的“艺术之泉”吧!

-

在我认识的诗人雅士中,能做到诗歌、书法、绘画都精通,“三位一体”的实在不多(贵州诗人吴若海书法好,广东写生态诗歌的华海,书法亦洗练)——这可能是比较起古典和历史来,为当今文化的不足或衰落导致?古人以“琴棋书画”为基本功——但乡村诗人波眠给我的感觉,却是一个“多才多艺”文人(西和县,为苏东坡曾想去旅行的古代“仇池古国”,有千年文化脉络,古代民间七夕“鹊桥会”传说就本于西和,那里至今民间的民歌、剪纸等,都可搜集),几乎什么也不缺的乡土才子,这实在应得益于他深广醇厚的乡土文化培植。

顺说一句,在临近县、乡镇两级地方,你会写诗,没人大在乎你,但你会书法、国画,别人则刮目相看,会这“两技”有实用价值,有时还能成为文人雅士的“生存辅助”技能呐。……

-

波眠不仅诗歌好,书法更好,曾在村里多年担任村长的老父亲,最为他每年节回乡时刻,给全村人免费书写门上的春联而得意,每次他年三十他都写到掌灯才回家吃饭……他的书法也是从小的功夫,是从硬笔书法学起,变化出自己的诗人特点,他的国画也有模有样,虽然是中年后学的,是他把诗歌的想象加上对艺术理解涂抹而成。

-

-

我个人很欣赏波眠这种野生野蔓、自学成才的“乡野秀才”之类人物,他既可写那种人人认同的正规隶书、楷书等,也可“放马南山”散漫笔墨,自由任性涂鸦,“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清• 赵翼),他的书法有的很淘气,像一乡下野孩子,但有生机有灵气,我以为中矩是书法的根基,而每个人的活波个性才是生命。……

再来欣赏波眠自己的诗句吧——

“说好了风雨再大

也不靠在别人家的墙上

说好了污泥再深藕要清白的

说好了日子再紧

也不会把花当柴烧”(《别》)

-

“农妇说要记着这些羊,

羊的操守羊的拥挤”(《农妇》)

-

“多年以后

我闻到我的两只手

亦然有农具味……

但我生活得随波逐流

我已经没有勇气

把以庄稼为敌的杂草

拔出来晒干”(《多年以后》)

-

“我永远是半瓶墨水

咣当咣当的话语是想让你

写出又黑又亮的字来”(《写给玄玄的诗》)

-

“诺大的草原

其实是一只甲壳虫的”(《甲壳虫的草原》)

-

波眠的几本诗集,要联系起来看,就弄清了他《最好的奖品》儿童之心的诗篇来历,这是一次深度向人生早期的挖掘,繁华开尽,人会想及幼嫩之初……

-

-

多年来波眠给我邮信的信封,均是他自己印制的“诗人信封”,很朴素,但内藏精美及特点,是大信封,里面能装下一本书的,下落款“响纸斋”(他自解,是书页在那里哗啦啦作响)(在国内我极少看见诗人自己印制个性信封,只有对诗歌爱到极点才会印)

若干年前,我因民间采访“大地访诗人”一事,曾与同行的记者孙伊斌,进到他的挂有自己书写“响纸斋”门匾书房,那是陇南县城的一座平房院落,干净整洁,物必有序,仿佛一个农人在城里精心耕耘(世界的一切纷乱与此无关),院子里夏种花菜冬栽竹树(西和属于甘肃南部,距离四川更近,气候温和些不似甘肃北部的多风沙)他的不远的邻居,住着他的好友远近有名的西部中年书家乔升文……

遗憾的是那次西和之行,波眠因交通事故脚部受伤在休息,不然我要约他一起回一趟乡里,看一下他的父母,而他的当年尚健在的老父亲如今已经仙逝,我当时还心想应在县里买点什么糕点送他好?唉。……梁实秋晚年曾叹息“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在这里,我想说,读诗,读好诗,不要让往事轻易成烟啊!……

2017,1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7521/

“咣当咣当的话语”的评论 (共 10 条)

  • 王东强
  • 心静如水
  • 榆木疙瘩
  • 雨袂独舞
  • 王平如是说
  • 鲁振中
  • 浪子狐
  • 雪儿
  • 紫燕之约
    紫燕之约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并推荐!祝创作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