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学札记(2017、10、24)

2017-10-24 17:32 作者:天地飞鸿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严忠贵

今天的语文课,学的是《〈庄子〉故事两则》。几个重点字词,师生进行了讨论:如“惠子相梁”的“相”字,属于词类活用,在这里作动词,相当于“做宰相”。而“吓”字,都念hè,不过一处是模仿鸱发怒的声音,另一处“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却为动词,解释为“恐吓、吓唬”。提到“搜于国中”,有同学知道“国”是国都、京城的意思,还以《岳阳楼记》里“去国怀乡”为证。这属于古今异义现象。还有多义现象,如“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前者是“固然”的意思,后者解释为“本来”。

文章进行分析,也蛮有意思。前一则,让学生谈谈读了之后的感受。学生热议的一是比喻贴切,以鹓雏喻志向高洁之士,以鸱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二是人物形象的鲜明对照:惠子,贪图高官厚禄,无端猜忌;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为“腐鼠”;三是庄子用讲故事绕着弯子骂人,既尖锐痛快,又余味无穷。讨论第二点时,有同学联想到了李斯与韩非子、孙膑与庞涓,还起兴简要介绍了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不仅使同学们拓宽了视野,而且理解更为透彻。尤其是有位同学参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大胆质疑:惠子是小人吗?或许《惠子相梁》有借题发挥的可能,其实庄子批判的矛头是借惠子直指鸱类小人。我大为赞许,表示我也有这种想法。

对第二则故事的分析,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的辩论,谁是胜者?”同学们的讨论相当激烈,有的认为庄子占了上风,理由有惠子没了下文,哑口无言了;理由有庄子很机敏,在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能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梁换柱,即偷换“安知”的概念,化解了惠子的发难。有的认为惠子胜,因为从逻辑上看,庄子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我笑了,说听了你们的争论,觉得在座的都挺像惠子的,而不像庄子。同学们很是诧异,于是我娓娓而谈: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化一(《庄子·齐物论》)”,他认为鱼乐,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是用审美的眼光欣赏濠水游鱼的结果;而惠子是名家一派,好辩,对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所以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这个故事其实是道家的认知态度与名家的认知态度的一种碰撞。最后我开玩笑地说道:有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像惠子那样较真,还是学学庄子的机敏、诙谐、逍遥。同学们也会心的笑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6606/

教学札记(2017、10、24)的评论 (共 9 条)

  • 诗心云卿
  • 紫燕之约
  • 荷塘月色
  • 剑客
  • 雨后青藤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