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铜雀台诗社咏物诗之探讨小记》

2017-10-18 01:08 作者:明山才子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17年10月14日上午8点,我和清风明月江南永年诗友开车一起到邯郸学院实验楼三楼会议室参加铜雀台诗社论坛研讨会议。

邯郸学院是邯郸市著名文化基地和有名院校。门口"邯郸学院"四个金字向我们示意。

想当年,我也是该校(当时为邯郸师专,2004年升为邯郸学院)一学员,与今环境大不同。如今学院内环境优雅,成排柿子树上的红柿子硕果累累,像红灯笼一样挂满青枝,在绿叶衬托下耀眼夺目。我们不由多看几眼。9点钟我们赶到会议室,楼上巳有30多来自邯郸各县区及邢台部分诗友早巳坐在座位上等候会议开始。我们先登记,并向各位挥手致意。 会议室西墙上悬挂铜雀台诗词论坛红色金字横幅标语,东墙上为投影。

大会于9点半开始,由社长栗泽甫主持。

第一项为每位诗友站起来通名报姓,来自何方,笔名叫啥等自我介绍。有市内的,有大名,武安,肥乡,永年,滋县,临漳,邢台等诗友。

第二项进入讲课阶段,题目咏物诗探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先由石民老师讲课。

一、先讲咏物诗概念和特点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特点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描述对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1]

著名咏物诗作

【唐】骆宾王《咏蝉》

【元】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明】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为有暗香来。)

【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唐】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其五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骆宾王 《咏鹅》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

咏物诗的特点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2]

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如:古诗中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等咏物诗。

又如左河水的《咏棉花》:“不恋虚名列花,洁身碧野布云霞。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暖万家。”短短四句托物言志特征明显。

充分运用形象思维

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二、写诗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具有此类特点。

形象思维都是经过理性思维烛照过

想通过一首诗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内涵,作者是应当明白的。在形式上怎么才能表达好这样的思想内涵,用什么样的构思和章法安排,这也离不开理性思想。当然,这样的思维,有些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写诗,不仅要有对诗的感觉,而且要掌握写作的要领,对所写内容本身的规律及诗的文本要求,要有熟悉的掌握。只有从理性上理解了,认识了,才能从形象上更好地感觉和表现。

诗都是物情交融的产物

上述三首诗都写到蝉,也都表达了情。虽然有的是直接表达,有的是曲折表达。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的物就会苍白无力。情中有物,物中有情,情物交融了,才是咏物诗应有的境界。

三、咏物诗与迷体诗的区别与联系

咏物诗有作者寄托,迷体诗无寄托。迷体诗反映了情趣,特点等。

石老师还列例举证,并且以作示范。

随后赵国山老师也从古今咏物诗及自己创作讲杂感

屈原"橘颂"应为最早咏物诗。

两位老师讲后,各位诗友讲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女诗人说,写咏物诗得融入自己。我也说了两句,写咏物诗应有创新,不能袭古人之意,应有自己独到之见解。比如歌桃李与牡丹,夏写荷花,秋咏菊桂,冬唱梅雪,都应观物融情,借物寄意,力求创新。

最后栗会长作了总结,咏物诗分两种,包括有寄托与无寄托。并强调在寄托中,一种钻进事物里面,一种为站在物之旁边。比如于谦(石灰吟),为作者12岁写,于谦以自己的悲壮一生践行了少时之想,巳留清白在人间。而骆宾王(咏鹅)就是站在湖边观鹅之动作而写。属于无寄托之咏物诗。

并以自己作品(咏桂花)示各位:幽径深深绿杂黄,轻风扑面识天香。一从月离村后,万里清新心上霜。

前三句好理解,首句说桂花之形态(绿叶黄花),第二句写感觉(天香),因月中有桂,故写天香。三句为转,第四句作者表达清新孤独之境。李白写地上霜,他写心上霜,化用而递进,确有新意。

大会于12点结束,随后部分诗友到滏阳河畔酒店聚餐并合影留念。

此次会议,进行了探索,增强了交流,加深了印象,明确了目的,学习了知识,确为一次有意议之活动,铭文记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5696/

《铜雀台诗社咏物诗之探讨小记》的评论 (共 5 条)

  • 春暖花开
  • 南国孤鹰
  • 浪子狐
  • 倪(蔡美军)
  • 紫燕之约
    紫燕之约 推荐阅读并说 认真学习了老师的这篇作品,研讨会纪要的内容非常丰富!对学习诗歌写作的人很有帮助!欣赏并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