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舌尖上的宜昌(15)

2017-10-02 08:57 作者:宜昌石头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宜昌(15)

十五、宵

不管怎么说,吃了晚饭,酒醉饭饱的客户可以分成各种类型:稳重型的会在走出饭店的时候彬彬有礼的和我们告别,说一声“明天公司见”,我们就会叫公司的司机送他们一程,其余的人就是宜昌童谣里唱得那样:“天上一朵花,各回各的家!”闷骚型的客户就会低声的问一句:“还有什么节目?”我们自然心领神会,也知道那里的发廊、洗浴中心、足道馆、按摩室有客人需要的那种服务,就会找一家自认为保险、不会被突击搜查的那类小店,和女老板谈好小姐“全套服务”的价钱,然后付款走人,留下客人在那里独自快活。

如果是老熟人,又是大宗生意,人家又兴致勃勃,就只好舍命陪君子,到那些夜总会、歌厅、舞吧、会所去欣赏宜昌的夜店生活。有人喜欢唱歌,我生来五音不全;有人喜欢跳舞,我从来避之不及;有人喜欢玩桌游,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看热闹总是可以的;有人喜欢看演出,就在那些场所里不只看过多少过气的大腕、小有名气的二流歌手和名不见经传的小鲜肉的登台表演。等到走出夜店,就到了宜昌人的“宵夜(夜宵)”时间了,就又得再吃一顿,再喝一些酒。

宜昌的夜市摊就和夜店一样,是宜昌夜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值得浓墨重彩加以渲染的一幅众生相。老宜昌人没有喝下午茶的习惯,却有在午后跑到原来的陶珠酒楼买几个“接堂包子”过过馋瘾的习惯;老宜昌人也没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每天都要在家里吃点零食、喝点茶水,或者在街上宵完夜、吃得肚儿圆才能安心进入乡的。

夜市摊自古就有之,史载最悠久的宵夜食品莫过于用凝青茶叶煮出来的茶叶蛋和用酱色的卤水卤出来的豆腐干,茶叶蛋可以饱肚子,在卤好的豆腐干的表面上斜斜的切下几道刀花,然后加上用酱油泡过的辣椒、泡菜、酸豆角等调料,又辣又酸又咸,这就是宜昌口味。老人和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顶顶糕,就是将大米粉、糯米粉、红糖放在一个特制的小型木圆筒内,盖上盖,蒸上七八分钟就可以了,因为出炉的时候要把那个木制的小圆筒放在同样特制的小木棍上,将蒸熟的顶顶糕顶出而得名的顶顶糕就是宜昌特色小吃里一道挡不住的诱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宜昌的炕土豆是从土家人那里学来的,没什么特色,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就是很有耐心的在一口平底锅里反复翻炒,慢慢就变成外焦里嫩了,却不知怎么就成为女生的最,一个个翘着兰花指、用竹签吃炕土豆的模样也是一种小家碧玉的美。想起了一首长阳山歌是这样唱的:“情哥来得稀,没得么之(长阳话:什么)吃,炒一盘包儿菜(长阳话:包白菜),烧几个大洋芋(长阳话:土豆)。”

宜昌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早餐品种同样可以是宵夜的好东西。比如我就很喜欢在宵夜的时候去吃宜昌地道经典早点小吃里的京果条。那是用糯米制成的,外表形似油条,比油条要短得多,油炸出锅后会在一种粗砂糖中滚上一遍,炸得金黄的京果条就变了一副模样,吃在嘴里既有油炸的脆嫩,又有白砂糖那甜甜的感觉,非常好吃。

宜昌历史上是个过载码头,所以最早的夜市摊就出现在沿江一带;后来,陶珠路成了宜昌最大的集贸市场,夜市摊就在那条街两边低矮的平房的屋檐下笋般的出现了,后来因为解放路要改造成步行街,就把那一大片的民房全拆了,夜市摊就分散到葛洲坝的步行街、三江桥头的樵湖岭、东门到北门的路边、隆康路的街头巷尾和CBD后面的汉宜路上去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属于宜昌的背街小巷。

宜昌第一街的解放路改造由于定位失误,虽然花了血本却依然人气不旺、生意寥寥,和后起之秀的CBD、万达根本无法比,就不得不把陶珠路又恢复成原来的夜市,就在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形成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陶珠路白天行人不多,可是一到夜幕降临,街边的人行道上就摆满了桌椅板凳,拉起了电灯,还有流行音乐,越到夜深食客越多,到打烊的时候,一地的狼藉、一地的油污。

宜昌夜市摊的特征就是:户外经营、通宵达旦,吃的是美味佳肴,扔的是一地的垃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3980/

舌尖上的宜昌(15)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爱
  • 文生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 诗心云卿
  • 东湖聚李胤德
  • 雪中傲梅
  • 王平如是说
  • 紫色的云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