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叙述者王承吉13:军映沟的传说

2017-09-29 12:38 作者:深山愚翁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地处洪洞、汾西与蒲县三县交接处的人,大多听说过军映沟里的传说,但真正去过军映沟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季军映沟沟深林密,无路可走,再加人们都传言这里有巨蛇无数,让人望而却步;季人们没有了对蛇的顾虑,但天寒地冻,又怕猛兽出没,所以军映沟的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去该沟体验一下的人少之又少,别说道路较远的人,就是本村的村民,一辈子没来过这条沟里的人也占绝大多数。只有个别老人来过,向大家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军映沟的故事,是围绕着宋代“杨家将”里的杨六郎展开的。相传北宋时期抗击金辽名将杨业的第六子杨延昭曾在此避难。沟里有一孔诺大的石洞,当地人称作“军窑”,据说杨六郎的军队就住在这个窑洞里。这孔军窑在一个悬崖绝壁之上,从洞口进去往后走,顶部有一块石板,如果把石板推开爬上去可以进入一个更大的窑洞。根据过去,去过该石洞的人说,“军窑”的第一层是喂养马匹的,尽管千年过去了,那地板上还有马粪的痕迹,与干草腐烂的残留物。据说,“军窑”下面是“练兵场”,有人曾在练兵场附近的土层里捡到过“箭头”。传说中最神奇的是,在军映沟河的中间有一眼“石井”和一个饮马滩,特别是那眼河中间的“石井”,不论天旱永远保持着与地面一直的水位。相传,很早以前村里有几个淘气的年轻人,想测一下那眼石井的深度,不断地往里面滚石头,他们滚了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停止,结果在接近中午的时候,那眼井里冒出了五色的光,把几个年轻人吓得拔腿就跑。这个传说,更加神化了人们对这眼石井的认识,又有人说这井里有巨蛇,能把人“吸”进去,所以,来此沟的人一般不敢靠近它。

小时候,每到农闲的季节,老人们都要讲这里的故事,虽然讲了若干遍,但人们都百听不厌,再加上有些人加上自己的感受与猜测,以及一些道听途说,把军映沟描述的神乎其神。我从小就想着有一天能够亲自去一趟,但小时候一个不敢去,长大后又没有时间去,这一拖就是几十年。

十多年前,有一位好摄影的领导,惊闻此地,一定要让我做向导带他去。时值晚秋,我觉得时间还可以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我们一行四人从临汾驾车前往。说是家乡的山沟,但我对此非常的陌生,只是从儿时的故事中对此有所了解,对进沟的道路以及“军窑”“石井”“饮马滩”的位置,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还是在山下找了一位向导。这位向导当时年龄有六十多岁吧,是我的一位远房亲戚,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曾去过该沟采过药材,熟悉沟里的山路,因此,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就随他进沟。

在沟里,这几处“景点”我们都找到了,与传说所不同的是,“军窑”不在悬崖绝壁上,而在一个半山腰,确实是上下两层,但中间没有石板相隔。在石洞的墙壁上依稀地可以看见有放过火把或灯盏坑洼,以及烟熏过的痕迹,但第一层的地板上没有马粪与干草的残留物。或者说根本看不见了一层的地板,因为,上面石块的脱落已经把一层的石洞几乎填满,从一层爬上二层豪不费力。二层对外也有一个洞口,不过比较高,人是不能从此进入的,只能作“窗户”。

向导是非常有经验的,快到洞口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对着洞口方向用手作喇叭状“哎哎”的高喊。我一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喊了两声,随后他说:“好了,走吧”。我们进了洞的时候,发现许多动物的粪便,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至于那眼“石井”与“饮马滩”确实有,但石井的水面不与地平,是河水在两块巨石中间冲击而成的,周围光滑,井深而隐秘,让人觉得恐惧。我们都不敢靠近。在“军窑”的下面我也发现有石头垒过地垅的痕迹,但在已被高大的树木覆盖,看不出“练兵”迹象,倒是有许多野韭菜引人注目。

从军映沟出来,我送走了城里的朋友,独自回到了山村。记得那天晚上我突然病了,身上发着高烧,可能是烧的糊涂了,一睁开眼睛就看见我家的屋顶上挂满了人头,让我非常害怕。第二天,那身上的高烧又奇迹般好了。哈哈,这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当年与我一起进沟摄影的那几位老同志已失去了联系,今晚突然想起他们,想起这件事,于是敲击键盘以记之。心里祝福着他们。

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晚11时于临汾,窗外大雨倾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3694/

叙述者王承吉13:军映沟的传说的评论 (共 1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