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绝·嵌名谢冕题诗

2017-09-27 07:35 作者:上官亲民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嵌名谢冕题诗

2016年5月25日

谢郎车驶向南开,

冕绂佩身东越来。

踏实故人迎远客,

青山绿水候天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境内。天台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天台山是浙江省东部名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绵亘浙江东海之滨。属仙霞岭分支,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华顶山主峰海拔1098米。天台山风景区主要由华顶峰、国清寺、赤城山、佛陇峰、石梁飞瀑(铜壶、华顶)、百丈崖(琼台)、桐坑溪(万年寺、桃源、清溪)、开岩景区(紫凝、寒山湖、明寒岩、九遮山)等构成;古、清、奇、幽的景观天然成趣,别具一格、各擅其胜,美不胜收。景致以石梁飞瀑、华顶归云为最。天台八景:双涧回澜、赤城夕霞、石梁瀑、桃源哓、华顶归云、琼台月、螺溪钓艇、寒岩夕照等。因为景观多自古以来说法曰: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东晋文学家孙绰《游天台山赋序》中句曰:“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视以为重。袁枚《随园诗话·卷八·五十》道曰:“文尊韩,诗尊杜:犹登山者必上泰山,泛水者必朝东海也。然使空抱东海、泰山,而此外不知有天台、武夷之奇,潇湘、镜湖之胜,则亦泰山上之一樵夫,海船上之舵工而已矣。学者当以博览为工。”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天台山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还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植物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杉木、柑橘、云锦杜鹃、竹子等;及中药材白术、茯苓、石斛等名贵药材1000余种。珍禽异兽动物有大灵猫、 苏门羚、云豹等等。云锦杜鹃是在灵气浸润之下,生长于海拔1000多米的天台山华顶峰上,面积近300亩的山间,树龄大多在400年至1000年之间,树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独具气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鹃之王”。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人文积淀深邃厚实,而且旅游的区位条件也相当优越。天台山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还诞生了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天台乌药”品质独特,是中医的“长生不老药”。“石梁”牌高山蔬菜生长在千米高山,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远销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及本省各城市,并出口到香港、澳门。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公元570年南朝梁佛教高僧智顗在天台山建寺,创立佛教著名的天台宗。公元605年隋炀帝敕建国清寺,清雍正年间重修,为中国保存完好的著名寺院之一。此也是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公元673~727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塔。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赤城山是活佛济公的故里。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天台山。唐代诗仙李白也曾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向往之情,并在天台山结庐居住,现留有太白读书堂的旧址。天台山自古闻名,王羲之、顾恺之、谢灵运、孟浩然、李白、苏东坡、朱熹、陆游、徐霞客、袁枚、康有为、郭沫若等名士硕儒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国务院确定的每年5·19为“中国旅游日”,也源自于天台山。天台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而今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

被嵌名题诗的诗人简介:谢冕,曾用笔名谢鱼梁,男,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49年8月入伍,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兼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诗探索》及《新诗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多次担任全国重大诗歌征文赛事评委。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几十年来还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东南学术》等国内外几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学术论文;几十年来还在全世界各大院校演讲。主要作品《奇迹没有发生》、《美丽而亲切的校园》、《让批评回到文学》、《守望是在山林之上》、《礼赞平凡生命》、《我只想改一个字》、《遭遇城市---读苏忠》、《简评<中华之歌>》、《诗歌在人民最需要时出现》、《寻常心境》、《那些美好情感---读叶玉琳的诗》、《相识在西双版纳》、《从“史诗”到“诗史”---读正文组诗<光辉的八一>》、《中思绪》、《“看见”荣荣---读荣荣的<看见>》、《徐志摩名作欣赏云游(序一)》、《论中国新诗》、《告别二十世纪》、《新文学一百年》、《世纪留言》、《诗人的大情怀---论犁青》、《文学的纪念(1949—1999)》、《文学是一种信仰》、《读书人是幸福人》等。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中国现代诗人论》、《北京书简》、《论诗》、《谢冕文学评论选》、《诗人的创造》、《地火依然运行》、《心中风景》、《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浪漫星云》、《西郊夜话》、《燕园问学》、《谢冕论诗歌》、《每一天都平常》、《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10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中国当代青年诗选(1976-1983)》、《徐志摩名作欣赏》、《罗门诗选》、《鱼化石或悬崖边的树》、《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青少年时代》(15卷)、《金克木散文选集》、《唐亚平集-黑色沙漠》、《中国女性诗歌文库》(16卷)、《中国百年诗歌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百年百篇文学精选读本》(5卷)、《现当代新诗诵读精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余光中经典》等。自20世纪50年开始中国新诗史和新诗理论的研究,特别专注于中国当代诗的理论批评。《在新的崛起面前》论文1980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发了关于新诗潮的广泛讨论,对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0年筹办并主持了全国唯一的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担任该刊主编至今。1989年起,在北大首创“批评家周末”,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定期研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大或热点问题,坚持十年不辍。是“二十世纪文学”理念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好像还是在家里一样》荣获1956年南京军区政治部颁发奖状。《历史的沉思》长篇论文在《当代文艺思潮》杂志连载,该文荣获1982年北京大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985年获教授学衔。《谢冕文学评论选》荣获1986年首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表彰奖。《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著荣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6届优秀研究成果表彰奖。论文《百年中国文论述略》荣获2002年《东南学术》“1998-2001年度优秀论文奖”。在2016年《中国文学网》“大好河山”中华全国诗文联赋大赛暨徐霞客文学奖征文中为“相聚天台山”首届全国诗文大会特邀嘉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3366/

七绝·嵌名谢冕题诗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