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海波澜遇见岛

2017-09-26 13:25 作者:张春耘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岱山很近,因为我就在宁波;岱山很远,因为她在茫茫大海里,中间还隔了好几个岛。到岱山很偶然,是源自于一个朋友的活动邀请,当时我正赋闲在家,但没成想这次偶行因置身大海深处,却给了我看似平静实则波澜的如海内心很多的感悟与思索,这是出发前没有想到的。

我们是中午启程的,一路高速车奔,摆渡激浪,伴随着谈天说地、看海观山,旅途飞快,感觉到确实今非昔比:原来现在的岱山并不是想象的与自认为的那么远,与常去的普陀山也相差不多。我想此前之所以没有去岱山,主要还是主观想当然的原因,毕竟不方便是过去的不方便。如今有了跨海大桥,舟山也名副其实成为了去诸多海岛的摆渡之舟,不必再辗转反复耗费太多时间于路途,而且未来会更加便捷,因为岱山也将有自己的大桥对外直连,让时间更为缩短。路上的轻松,让我不由想起了已掩埋脑海久矣的“蜀之鄙有二僧”的文言课文:目标的远近其实不在于距离,而关键在于是否行动:行才能知远不远,知近更近;不行则不仅觉远更远,而且可能还会误近为远。

到达岱山时大约是下午三点左右,入住在了一家海景宾馆。酒店虽在海边可并没有碧水金沙的外环境,不过周边俯仰即是渔家码头,空气中也充满着很浓郁的海的咸味,让人在一呼一吸间便能侵润在海的气息中,别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触。说实在的,浙东沿海尤其是在近海,除了少许山屿沙滩,多是混沌的黄浊、杂乱的塘堤,与想象相差甚远,但这才是真实的普遍存在,也更是一种天然大智若愚的韬晦藏拙:因为正是这种黄,才有了这里各种海鲜的鲜嫩美味与海产的丰盛富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生活中很多是不能兼得的,有得必有失,有所为必有所不为,而关键在于自己的选择与需求,角度不一样所观所得所感也就不一样。当然,岱山身处深海岛屿众多,碧水金沙的海湾还是不少的。

在宾馆放好行李稍作休息,我们就到了古蓬莱十景之首的鹿栏晴沙。虽然通过简介已知道其因鹿栏山下而得名,但我还是很好奇疑问:是否曾几何时有好事者或仙翁放鹿围养于此?鹿栏晴沙有三四公里长,因沙色呈铁灰色,沙质细腻偏硬可行汽车,素有万步铁板沙之称。因当时非周末,天色也晚并渐阴沉,已没有什么游人,这也让我们独享了整个沙滩,感觉尤其的放松与自在。海水一波一波的涌来,赤脚一步一步的漫行,虽不柔软但特实在,真的就像踩到了地板之上,甚至留不下可辨的痕迹。我不禁感触:沙子是渺小的,但也是细密的,因有水而结实,这其实不正像我们无数的普通人一样吗?虽然个人微不足道,但只要有共同的道德如水和信念如泉,就一定能团结坚强,经得起困难的碾压;否则就算是身比石硬,也会形如散沙在外力作用下而难以自持自立。

我从烧烤的地方慢慢一直走到了海坛。海坛是近年来新建,是海洋文化节的主会场,也是祭祀大海的场所,每当休渔开渔时节,渔民都会集于此感恩海洋。与过去不同,如今由于技术的发展,不仅船的抗风浪能力大大增强,而且天气预报也准确超前,安全已不再是主要问题,更多的是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枯竭不能持续的问题,相对于捞而言:休更为重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社会进步人力提高无疑是好的,但一定要有自我的约束,科技发展让人能捞到更多的鱼,但也让鱼因此而衰,甚至让很多鱼类难见踪迹,使人不得不舍近求远并越走越远。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都有个平衡在,过犹不及,否则受伤害的最终还是自己。海坛之上定海神针金光闪闪,高高耸立,气势不凡,足有三十多米高,底部缠绕着四海龙王,下注“海不扬波”四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常给孩子讲的孙大圣在东海龙宫喜获金箍棒的故事。登上海坛,数公里的沙滩尽在眼前,遥望远处海中的鸡冠礁,可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颇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情境,让人感觉“幸甚至哉”,只不过世易时移,今天人们来此更多的是为了轻松身心,而很少有歌以咏志的自我加压,但我想这也许更接近生活的本然,毕竟有志之人并不需要太多的常立志。漫游于沙滩,不觉已是傍晚,天上乌云浓重,间杂有电闪雷鸣,俨然是“黑云压城城欲催”的情形,让人不由的忐忑不安,毕竟听到大海发出了低沉咆哮的巨大内力,感觉狂风暴似乎转瞬即至。可事实上风雨一直很小很细,我不知道这是天气有意的小题大做,还是因定海神针无意的使之大事化小了,但我觉得这似乎也在启示我们:很多生活的压力其实也是如此,往往看起来很大,可一旦主动面对了也就小了,正如一句名言所说: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也不过是灰色而已。得之心而寓之酒,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感觉自己既收获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与众乐乐,也有“在乎山水之间也”的独乐乐。

第二天一早,我依然保持着外出走走的习惯。穿过一个小蒲门的小渔村,上行不久到达了附近的山上。山并不高,一侧是蓬莱公园,一侧是老年乐园、高显庙和善庆庵。后来,我才知道这里叫磨盘山,与要去游览的又叫磨心山的摩星山都是磨字开头,似乎是在告诉人们:岱山虽然路途一波三折,但岱山好事多磨。行走于或体育锻炼、或漫步轻舞、或烧香拜佛等各年龄段的人群中,我不禁想起路上看到的或穿梭补网、或晒鱼晾虾众多更早起的渔民以及还在宾馆席思上睡梦休息的同伴:同样是早上的时光,但人们的所作所为却各式各样;不过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生命的演绎,实质上并无区别。万千殊途,始起各因,人本微尘,尘终归于土,因此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所要的也许不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过多感慨,而是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安分守己的平常心,只有这样才能过好每一天,让生命在现实的磨盘社会与神往的蓬莱仙境中间得到岁月的平衡与平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早餐后,我们出发直奔摩星山景区。其月平岗为岛上最高处,主要景点是慈云极乐禅寺,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该寺自建经历代尤其是近年修葺扩建,现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远远望去,薄雾缭绕的黛色山巅之上,一幢彩色的宝塔巍然耸立,宝塔周边是米黄的建筑群,掩映在一片浓郁的绿色之中,犹如海上的布达拉宫。从停车场拾级而上,左侧为梵谷清音洞,洞外有放生池,经过高高的台级步入蓬莱佛国门楼,左侧为鼓楼,右侧为钟楼,中间为玉佛殿:主供白玉卧佛,两侧为形状大小各异的十八罗汉,上方为主殿三圣殿:气势宏大,内奉高大的镀金西方三圣。也许是因时间尚早,也不是旅游和佛事旺季,空旷的寺院很是寥寂,除了偶有几个信徒在虔诚膜拜念念有词,只有一些儿的叽喳声不时回响。主殿后面是老的慈云庵,虽然非常狭小,只与一普通人家的院落相仿,但别有一种岁月的沉淀之美、沧桑的沉静之韵蕴含其中,甚至我觉得比前面金碧辉煌的新殿更能触动心灵,因为这里毕竟是此处源头所在。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不忘初心与一见倾心吧。无愧亭与望海亭是一对并联的双亭,置身其中,俯瞰远处,顿觉一览无余,一切杂念荡然无存。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其实就视野而言,在于心而不在于眼,在于所作所为是否能无愧于心,无愧自然天地皆宽,万事通达;反之,一个人若有负于他人或社会,其必难以摆脱沉重的负担与羁绊而难以致远。玉佛宝塔高大挺拔,我盘旋而上,不仅层层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岛城美景,更承前启后的领悟到:人不仅要宽度,也要有高度:没有高度,也无法做到宽度!由宽至高的思考,让我也不禁联想到此处摩星山与磨心山的两个名字。我觉得这里也许本只有一个名字,只是人们理解不同而赋予了不同意义的文字。前者主要说山之高,伸手即可摘星辰;而后者则因极乐寺更有磨心成佛得极乐的哲理在里面:人生风雨路,坎坷再所难免,折磨痛苦亦属正常,在大彻大悟达到极乐之前,虽所见是苦所感磨心,但只要不半途颓废沉沦,就一定会不断进步而达到巅峰。不磨脚难摩星,不磨心无极乐,上山固然劳累辛苦,但是景色赏心悦目;磨心固然痛苦,但给人的不止是性格棱角的打磨,更是烦恼的消化与内心无所碍。

从磨星山下来,我们就回到住地码头去出海捕捞。第一次做渔民,乘风破浪,处处新奇。在预定海域,当一只只活蹦乱跳因贪食诱饵或误入歧途的鱼虾蟹贝从网笼中捉出来,我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乐不可支。不过,虽然我们感觉已收获很大,足够饕餮盛宴大朵快颐了,但在渔民的眼里并不多。船老大告诉我们:一方面是近年鱼少了,另外为了渔业的可持续,所用网眼也大了很多,而且小的鱼蟹一般也都放掉。原来,看似平常的渔具也已有了渔家的自我约束,可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上下游的人呢?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没有贪婪就没有危机,任何的环境与生态保护,都不是单环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始至终每个层面都要有相应的克己为公;否则都是杯水车薪而于事无补。天意不可违,自然不可欺,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其难必不久矣!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为了国家、民族、人类,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铭记的,也是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自然资源如此,道德思想也是如此。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山夫如何,东海云缥缈。

青螺水上浮,传是蓬莱岛。不求长生药,来此愿逍遥。

鹿栏晴沙到,金针定海啸。祭坛虔诚绕,天地有教条。

莫要过度捞,取舍须有道。否则美佳肴,越来会越少。

沙尘聚一道,可撑铁板脚。乌云雷叫嚣,风雨其实小。

日出有晚早,生活自知晓。岁月若静好,即是不得了。

摩星见天高,磨心消烦恼。玉佛塔上瞧,一览有千岛。

凭海临风眺,顿感无尘嚣。无愧最重要,有求内心找!

出海去捕捞,拉笼蟹虾跳。白煮无须料,好吃忌贪饱。

心海波澜时,遇见岱山岛。仙凡相比较,人间处处好!

从岱山回来,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刚爬过的山东老家的泰山。岱山为什么叫岱山呢?岱山可是五岳独尊泰山的称谓呀!而此处远在海中,不论大小还是高低都相差甚远,人们将其作为心中求长生不老之地命名为蓬莱仙岛似乎还可理解,毕竟此处过去确实是世外方域,非一般人可以到达,莫非这里也与泰山有着久远只不过已被淡忘的特殊联系?我一直认为:名字从来都不仅仅是符号,更是深意的愿望与寄托。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其实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何曾不像一个岛,一个人的心海深处何尝不是有三岛:一处是先辈故乡,一处是现家居处,一处是未来所往。不知不觉,自己在外面漂泊已多年,也有了小家庭,可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父母日渐年迈,熟悉的故乡在时光流逝中逐渐生疏,这几年来这三者似乎总在我心海中波澜起伏而时常磨心。古往今来,从中原到九州,从黄河到南海,人们不断的开疆拓土,也总在不断的迁徙融合。世间没有绝对的静好岁月,也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作为蓬莱仙境,岱山也曾流离于大陆,与世隔绝,是一群群人背井离乡,让其由过去缥缈虚无的所谓仙境变成了充满人烟的凡间;又经过一代代人不断付出,由浸润艰难困苦的凡间变成了安居乐业的仙境;如今,其又成为了国家海洋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其未来必将让更多的人向而往之。可以说:神人俱羡的岱山,是仙境与人间的融合,是大陆与海洋的融合,是现实与理想的融合,也更是此处为之奋斗的人们他乡与家乡的融合。年深外境犹吾景,日久他乡即故乡,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乡,家乡,故乡,三者也许就像海岛与大陆的关系,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转化改变。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许现在的他乡,也是先辈的故乡;现在的家乡,也是后辈的他乡;先祖的故乡也许又成为后辈的家乡┉┉,因为社会总在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由大陆走向了大海,将来也许还会走出地球村,走向更广漠的宇宙,那里也许还有新的“东海蓬莱,岱山仙岛”再等待着我们的后人,那时现在的岱山也许就是未来蓬莱仙境的故乡!我想,在沧海未变桑田之前,泰山也许就是今天的岱山;在不远的将来,岱山也就会是今天的泰山。思于此,我觉得因为遇见岱山岛,我波澜的内心在逐渐地海定而波宁。(张耘2017年7月14日宁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3297/

心海波澜遇见岛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