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舌尖上的宜昌(11)

2017-09-26 09:43 作者:宜昌石头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宜昌(11)

十一、过早

宜昌人把吃早餐叫做“过早”,既不像北方人就是一碗面,而是面、粉、粥、包子、馒头、蒸饺、豆浆、豆花、大饼、油条等等琳琅满目;也不像江浙人一天三餐都泡在大米饭里,而是即便是在家里炒剩饭,也必须打鸡蛋加强营养、放葱花提高嗅觉,也许还会有一些花花绿绿、泡得滋润、淋过香油的泡菜佐饭才行;还不像广东人那样吃早点,弄一大桌菜,既浪费又繁琐。宜昌不过就是一个路边小摊,围着一帮赶着去上学、上班、上街买菜、上公园晨练的食客,摊主动作飞快的用一个塑料袋装干的,另一个盛稀的,交钱走人,麻利干脆。

别的地方在对于早餐的问题上似乎就是随意地胡乱吃一下,填饱肚子就行,可在宜昌美食中,最有特色的偏偏就是这个很不起眼的“过早”。前年,“汉板板(宜昌人对武汉人的鄙视称呼)”声称吃遍武汉三镇的早点,可以28天不重样。《三峡晚报》的记者做了个调查,说在宜昌过早可以24天过早不重样,几乎被宜昌好吃佬的吐槽给喷死,因为说的既不全面又不专业:“一看就不是宜昌本地的!”

宜昌过早的中心就是天天见“面”。如果说武汉人早上都喜欢吃热干面的话,那么宜昌人过早很多人都喜欢吃红油小面。虽然红油小面是由四川、重庆等地流传过来,在北门附近登陆宜昌并发扬光大的,但发展到现在,红油小面似乎变成了宜昌的城市记忆之一。看过纪录片《重庆小面》才知道那座山城人将一碗貌不出众、名不见经传的面条用至少十七种作料淋漓尽致的反映出“小”中之大,“小”中之妙。而宜昌人吃红油小面,也不单单是光吃面了,或加上一把煮得恰如其分的黄豆、或添上几块很有嚼头的牛筋头、或加上一勺油光水滑的肥肠、或舀上一些气味浓郁的牛羊杂碎汤、或增加一个煎鸡蛋,既内容丰富,又风味独特。

吃面的去处实在太多,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红油小面的招牌,如果不是城市形象、城管执法,随便一个早点摊下的面条也许就是一个经典。一般说来,吃红油小面除了北门附近的那些面馆,就是福绥路那一带了。其他的面条,比如强华里的豆豆面;致祥路的文子面、抻条面;胜利四路的肥肠面、肉丝面;夷洞天的鸡汤面;二十二中的兰州拉面;中山路附近的热干面、干拌面都各有各的拥趸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是在仁寿路的那个小小的破旧的面馆,每天早上六点多钟,门口马路上就已经有了不少的吃面者,两个塑料凳,高的搁面碗,矮的当座位,不论是谁全是一样,有些重庆板凳小面的意思。经过那里的车和行人,看见的几乎都是食客的后脑勺,有的老人会喝一瓶小酒,慢悠悠的品味其中滋味;有的年轻人吃得飞快,放下碗也走得飞快;有的中年人会吃得满脸通红,一边用餐巾纸擦着嘴边的红油,一边去提身边放着的公文包,抬起脸来的时候,才会惊讶的发现那可是一个不小的政府官员。

宜昌的过早以面食为主,除了各式各样的面条,也有馒头、包子、花卷、油条、烧饼,还有湖南来的米线、广东来的肉粥;山东来的千层饼、京城的酥饼、武汉的面窝、山西的煎包,自然离不开宜昌本土的炸糍粑、发糕,以及多年都没有吃到过的顶顶糕,还有被列为宜昌特色小吃的油脆。宜昌比较有名的包子店还真不少,年前还评选过十佳,我儿子楼下的那家不二家的包子也在其中。现在的评选很假,可以用钱收买是不争的事实。我一直认为,好吃不好吃得看包子店门口是否有人排队耐心等候,还有一点,就是越涨价越卖得好越有名。

小桃园是宜昌的名店。那个以“笼中蒸白玉,桃园独飘香”为广告语的小桃园包子是由餐饮界的前辈陶柱云1981年创立的,以皮薄、馅嫩、汁多、味道鲜美而远近闻名。他们店里的蒸笼是我当时所在的竹器厂生产的,他的女婿小覃又是我当时的好朋友,所以,我不仅是小桃园开业时的嘉宾,也经常是那里的座上客。我们的友谊持续了很久,也就见证了小桃园从九码头的那第一家店到解放路的进一步扩张再到遍地开花的小桃园加盟分店,如今想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小桃园的那一次宴请离宜的江浙人,也许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告别。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3266/

舌尖上的宜昌(11)的评论 (共 10 条)

  • 雪中傲梅
  • 东湖聚李胤德
  • 心静如水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 江南风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雪儿
  • 鲁振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