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汉语的奇葩现象

2017-09-21 14:45 作者:陈宣章  | 1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汉语的奇葩现象

陈宣章

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组合性最强的语言。一个汉字往往可和不同汉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表示多个意向;有的语意正说、反说都行,并且有些词还可以颠倒用,不但意思明白,而且词义有趣多变。汉语就像浩瀚海洋博大精深,文富义繁边涯莫测。许多人穷尽一生都探不到它的究竟。语言、文字是思想交流、记录的工具。汉语是活的,千万年的发展壮大,已使它能表达宇宙中绝大多数的已知、未知事物,最复杂曲折的思想,最抽象幽深的哲学或者最狂妄骄横的谵语。

汉字有一字多义、异字同义、一字多音、异字同音,汉语还有许多奇葩现象,使汉语魅力无穷。只要你留心,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汉语奇葩现象。

一.有趣的反义词。

1.反义同用:季章荣学兄不慎脱群,最近又入群。他也没有参加海医六二毕业五十周年聚会。这里有一个奇葩的语言现象:季兄明明是会议、聚餐没有“入席”,为什么说他没有“出席”?汉语中,“入”与“出”反义,“入席”与“出席”却含义相似:“入席”指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各位;而“出席”指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没有参加会议则叫做“缺席”。“脱群”“入群”很简单,没有“脱欧”“入欧”那么复杂,也没有“脱裙”“入裙”那么随意。所以,汉语丰富的词汇、多变的使用方法以及所表达的丰富含义是其他语种所无法比拟的。明明一对反义词,用在同一句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非但不相反,反而是相近或相同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反义同用现象还有许多: ⑴“中国女排大胜日本队”和“中国女排大败日本队”。虽然“胜”与“败”反义,表意却相同。⑵“好容易”和“好不容易”,虽有—个“不”字,但意思相同。类似的还有好不厉害、好不迅速、好不自在、好不热闹、好不容易、好不爽快、好不正经、好不要脸、好不倒霉、好不痛快等等。⑶“了得”与“了不得”,按《辞海》注释,前者指“有能耐,本领高强”,后者是“异乎寻常”的意思,如“他的本领真了不得”,虽有—个“不”字,两者意思并不相反,而是相同。⑷“有”与“没”反义。“这次活动我差点没去成”和“这次活动我差点去成”所表达的意思却相同,都是“没去成”。⑸“差一点”与“差一点没”。说“差一点打破杯子”和“差一点没打破杯子”,意思都是否定的,说的都是没有打破杯子。“差点儿”与“差点儿没”也一样,说“差点儿闹笑话”和说“差点儿没闹笑话”都表示没有闹笑话;说“差点儿摔跤”和说“差点儿没摔跤”都表示没有摔跤:这类表达含有庆幸的意味。⑹还有“就差”与“就差没”,“难免”与“难免不”,“小心”与“小心别”,“除非…才”与“除非…不”等等。

另外,我们既可以说“…以前/之前“,也可以说“没/未…以前/之前”。鲁迅《杂忆》:“当罗先珂在日本未被驱逐之前,我并不知道他的姓名。”鲁迅《无常》:“当还未作鬼之前,有时先不欺心的人们,遥想着将来,就又不能不想在整块的公理中,来寻一点情面的末屑。”鲁迅还有一篇杂文,题目就是“未有天才之前”。曹聚仁《鲁迅评传》:“在‘左联’未成立以前,鲁迅曾自述其处境”。朱东润《杜甫叙论》:“在杜甫未入长安以前,他对于当时的政治现实还不够理解,甚至还很不理解。”中共六大党章第12章第44条说“同时在未经决议以前,党内的一切争论问题,可以自由讨论。”

吕叔湘先生认为,汉语里的这种奇葩现象是由“否定作用的模糊化”引起的。

2.反义另用:⑴“前”与“后”是相反的方位词,但“前途”、“前景”也表示“后”的意思。例如:“前人栽树”、“前朝皇帝”,一个“前”字可以表示前、后两个方位。⑵“坐”与“站”表示不同的姿势,但明明“站”在电梯里,却说“坐电梯”。⑶“雄”与“雌”性别相反。“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吉祥,“凤”为雄,“凰”为雌。但是,“龙凤”并列时,“凤”却表示雌。女孩起名时,常常用“凤”字,例如:王熙凤、张银凤、李玉凤等等。一个“凤”字竟能表示两种相反的性别。

3.反义“糊”用:“生”与“死”反义。为什么英雄人物去世后,讲他活着时的先进事迹,总是讲他“生前”如何如何,而这明明应该讲“死前”才对啊!

“救”是让濒临消亡的人或物重新恢复生气所采取的行动。例如:抢救病人、抢救历史文物等等。可是,一幢大楼不幸被火烧,为什么要去“救”火,而不是灭火呢?

二.语序现象:汉语很讲究语序,语序不同可发生各种情况。

1.两个意思相近汉字组成的词,颠倒过来意思仍然不变。例如:讲演→演讲、觉察→察觉、依偎→偎依、喜欢→欢喜、缓和→和缓、互相→相互、代替→替代、问询→询问、并吞→吞并、煎熬→熬煎、整齐→齐整、奋发→发奋、质朴→朴质、寂静→静寂、妒忌→忌妒、容颜→颜容、情感感情别离离别、久远→远久、和平→平和、虚空→空虚、语言→言语、登攀→攀登、如何→何如等等。

2.两个相关联的汉字颠倒后,意思仍相近或相关。例如:积累→累积、半→半夜、胆大→大胆、少年→年少、白→白雪、质变→变质、开放→放开、焰火→火焰、水井→井水、痴情→情痴、蜜蜂→蜂蜜、黄金→金黄、报喜→喜报、向导→导向、毒蛇→蛇毒、虫害→害虫、油菜→菜油、彩色→色彩、画笔→笔画、肉猪→猪肉、云彩→彩云、奶牛→牛奶等等。

3.两个意思相近汉字组成的词不能随便颠倒,否则含义明显不同。

⑴词性发生变化。例如:产生→生产、实现→现实、相面→面相、气节→节气、官宦→宦官、愿意→意愿、人名→名人、上马→马上、人情→情人、乡下→下乡、带领→领带、当家→家当、调情→情调、乱动→动乱、发挥→挥发等等。

⑵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如:故事→事故、计算→算计、好不了→不好了等等。

⑶用途发生变化。例如:羊圈→圈羊、铺盖→盖铺、铁锤→锤铁、门锁→锁门、锅盖→盖锅、瓶塞→塞瓶、牙刷→刷牙、床罩→罩床、手套→套手、口罩→罩口、鞋垫→垫鞋、水车→车水、风扇→扇风、鱼网→网鱼等等。

4.两个字以上的词也有这种情况。

⑴曾国藩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但是打一仗败一仗,尤其是鄱阳湖口一役,险些送掉老命。他不得不上疏皇上表示自责:“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结果皇上不仅没责备曾国藩屡打败仗,反而嘉奖了他。语序调整表达的意思大不相同:“屡战屡败”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是常败将军;“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两者是相反之意。

⑵“不得了”和“了不得”意义不同:前者是“非常严重的,会导致很严重的结果或后果的”之意,如“成绩不夸跑不了,缺点不找不得了”;后者是“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之意,如“山沟里通了火车,在当地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⑶“命亡日本”说生命在日本结束;“亡命日本”说在日本逃亡。意义不同。

⑷也有语序变了而意思保持不变的情况。例如:“你看不看报”与“你看报不看”,表达的意思并无不同。

⑸“有什么吃什么”与“吃什么有什么”。如果对阔佬说“吃什么有什么”,而对穷人说“有什么吃什么”,那么就是势利小人的市侩嘴脸。

5.语序变化的“字易位”,使意思微妙变化。江西、湖南、四川三省的人爱吃辣椒,一个地方比一个地方厉害,所以就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

⑹著名学者闻一多名言:“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说”与“做”易位表白自己与众不同,反映截然不同的态度,回味无穷。

⑺王维诗句“长河落日圆”,如改成“河长日落圆”“圆日落长河”“长河圆日落”等,启功先生认为,它们虽有艺术性高低之分,但语义上并无差别,句法上也无不通之处。

⑻1931年,于右任先生一次酒后作书赠来宾。有个客人得了一幅还要一幅,于老信笔一挥,写了六个字:“不可随处小便”。弄得此公啼笑皆非,尴尬至极。当时,被誉为“三原才子”的王陆一见客人窘态,即为之解围。他把六字拆开来装裱,一拆,就成了佳作:“小处不可随便”!一时传为书坛佳话。由此可见汉语语序的魅力。

三.一语多解:

1.有时候,一句明显有问题的句子,放在特定的场合下却是没有问题了。例如:“我是女孩,她是男孩。”两位母亲刚生小孩。她们抱着自己的小孩,在一起谈笑。他人问:“你们生的都是女孩吗?”一位母亲说:“不,我是女孩,她是男孩。”

2.《那年花开月正圆》第37集中,图尔丹看周莹雷厉风行、精准地处理事情,不由得心生佩服。可他是本地最大的商人,从未被打过、关过,这个账不能不算。图尔丹叫来四位大力士,让周莹上场,随便敲晕场上任何一个人就放过她。沈星移担心周莹应付不了,想要替她上。毕竟跑江湖卖艺和真正的练家子,有云泥之别。如周莹上场,她的花拳绣腿很有可能受伤。周莹却已有主意,说自己没问题,抡起棍子就上场了。就在大家都为她担心时,她用力倒打自己额头,一棍子晕倒在杏怀里。原来,这就成所说的“打晕场上的任何一个人”。

3.汉语双关语:造成语言的含蓄、幽默,增强感染力。一是巧妙利用汉词的多义、同音特点,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二是理解双关语要抓住“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个关键,即双关语暗含的意思才是文字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双关语有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红楼》“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就是语意双关。“三春”表面指暮春(或者孟春、仲春、季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东边日出西边,道是无晴还有晴”则是谐音双关,“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4.成语一语多解:成语是联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桥梁。归类比较成语中的一字多解,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讲话写文章时语汇丰富,表达恰当,同时也有利于掌握文言词语(特别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具有费时少、印象深、收效快的优点。成语的一字多解,形成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望词生意。例如:“不赞一词”本指文章写的很好,没有一处可以修改。容易被理解成“没有一句称赞的话”。请参阅何养岩《成语中一字多解二百例》。

例如:“空穴来风”原来比喻消息或传闻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多指消息传闻没有依据。“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比喻流言经众人传播,足以惑乱视听。现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四.词语搭配:这是汉语最奇葩的现象,常常令老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有些主谓结构中,主语反而是动作的承受者,例如:“信写好了”;“苹果已经吃了”。

2.有些动宾结构中,宾语反而是动作的发出者,例如:“来客人了。住了一个人”。

动宾结构的语义尤其丰富。“洗衣服”中,是对衣服发出动作;“照镜子”中,动作与镜子没有任何关系,镜子只是动作的一个工具;“写一本书”中,动作之前根本不存在“书”,书只是动作的结果;“写一条狗” 更令人摸不着头脑,其实“一条狗”指的是文章内容;还有“吃食堂”、“踢后卫”等等说法就更奇怪了。

3.汉语中的主语倾向于“有定”:说“客人来了”时,大家都知道客人是谁,正等待他的到来。如果说“来客人了”,则表示“有人突然到访”,大家原不知道来的人是谁。

4.汉字“白”也很有意思。在“白跑一趟”中,“白”表示没有收获;在“白吃白喝”中,“白”表示没有代价。“白”与“雪白”近义,“衣服是白的”与“衣服是雪白的”相同,但它们的语法功能有很大不同:可以说“不白”、“很白”、“白得很”、“白一点”,却不能说“不雪白”、“很雪白”、“雪白得很”、“雪白一点”。

五.有时汉语没有统一的逻辑性。例如:“小老鼠是大老鼠生的”;“小老虎是大老虎生的”。但是小老婆不是大老婆生的。

六.“回文”现象:句子可以正读,也可以反读,而且正反读是完全相同的句子。例如:《道德经八十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易经•系辞》:“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回文手法见于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等等。回文联,例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心清可品茶;茶品可清心。”江苏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

回文诗词有多种形式:

1.通体回文: 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清•陈琼仙曾以秋天景物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秋宵吟》。其中一首《秋月》是首茶诗:“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倒读为:“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茶诗中,最有名的为清•张奕光《梅》:“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倒读为:“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2.就句回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略。下同)

3.双句回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4.本篇回文: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5.环复回文:先连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6.玉连环:回文的一种,产生较早。据说三国时曹植既有玉连环作品《镜铭》。晋代玉连环作品较多。玉连环多题于酒杯、镜背、砚台等物品之上,形势相对简单易做,虽可左右旋读成句,但很难成为较为完整的诗作。玉连环一般为八字环形排,以四言读,无论从哪一字读起,向左或向右皆可成句。东晋•殷仲堪《酒盘铭》:

7.锦字回文: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因得罪苻坚手下大官被流放到流沙县。夫妻天各一方,其妻苏蕙特地在一块锦缎上绣840个字,纵横20几个字的方图,可以任意地读,共能读出3752首诗,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之情。

七.“顶真”:也是汉语的奇葩现象。

1.诗文中的顶真。

⑴在一句中间的上下两字相扣。例如: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

诗中的“城”“水”、“愁”、“花”字,既作前面动词的宾语又充当后面成分的主语。这是比较特殊的顶真,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在韵律和形式上都给人以美感。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更著名。李清照:“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⑵句子与句子间的顶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2.顶真曲子。清•华广生《白雪遗音》的曲子:“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戏挂丝条。条结玲珑香拂手,手中有扇望河潮。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桥边水畔种碧桃。”此曲从头到尾句句相连,用上一句句末的字作为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一气呵成。曲子末尾的一个“桃”字又回复到全曲的第一个字。

3.对联中的顶真联,不但使对联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而且使要表达的内容更耐人寻味。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

⑴字顶真联。“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⑵词顶真联。“年年喜鹊待红梅,红梅吐芳迎红日;岁岁捷报入春联,春联含笑迎春风。”

⑶句中顶真联,即在句中断续处顶真。“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⑷句间顶真联,即在各断句间以字词顶真。“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⑸句句顶真联,即在各断句间以整句顶真。“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上望千古流,流楼共千古;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里合人月印,印影同给一人月。”

顶真联还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有个好吹牛拍马者大富翁送寿联:“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做寿之日,喜得富翁眉开眼笑,但竟无人能对下联。一穷秀才对出下联:“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气得富翁七窍生烟,令人拍手称快。

⑹顶真有时在不自觉中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公交车上的一件小事:

女:“哎哟,踩了我脚,疼死了!”

男:“死了还能说话?真好玩。”

女:“玩什么玩?踩了我的脚应该道歉!”

男:“道歉是应该的,但你何必这般夸张?”

女:“夸张就不应该吗?你怎么不想想你的脚力有多重!”

男:“重是重了点,但我不是故意的。”

女:“是故意的,我就不这么客气了,一定要你赔偿。”

男:“赔偿什么?大不了,你也踩我一脚。”

女:“一脚不行,最少踩两脚,因为我的力量小……”

八.汉语中,有时候因为“标点符号”的位置变化,意思完全相反。例如:“中国队败了日本队,得了冠军”与“中国队败了,日本队得了冠军”。最著名的是:“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与“今年正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古汉语中,因缺乏标点符号而产生语言歧义的现象比比皆是。最滑稽的是:一个吝啬的富人准备请一位私塾先生为其子女教书。当问及伙食标准时,私塾先生写下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富人将其理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便请了这位先生。但教书第一天,当私塾先生看到席上只有一碟青菜时便勃然大怒,称其原意已经十分明确,是指“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九.虚实并用。杨绛先生说,汉词往往两字并用而一虚一实(《走到人生边上》)。

1.“鬼神”二字往往并称。子思《中庸》第16章:“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其中“鬼”字虚而“神”字实,“鬼”是陪用,“鬼神”即“神”。孔子《论语•颜渊》:“敬鬼神而远之。” 其中“鬼”字实而“神”字虚,“神”是陪用,“鬼神”即“鬼”。因“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见,无所不知,它就在你身边,根本无法躲开。“敬而远之”,你能做到吗?

2.“风雨”二字往往并称。《易•系辞》:“润之以风雨。”从“润”字看,“风”是陪用,“风”字虚而“雨”字实,“风雨”即“雨”。不然,“风”何以“润”?

3.“难易”二字往往并用。《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从“至”字看,“易”字是陪用,“易”字虚而“难”字实,“难易”即“难”。

古诗文常常遇见这种偏义复词。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从史书中举出八例:“爱憎,憎也”,“得失,失也”,“利害,害也”,“缓急,急也”,“成败,败也”,“异同,异也”,“赢缩,缩也”,“祸福,祸也”。他认为,“言憎而并及爱”,是“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

俞樾认为,这类“因此及彼之辞,古书往往有之”。《古书疑义举例•卷二》从经书中又续举七例:“因老而及幼”,“因车而及马”,“因父而连言母”,“因昆而连言弟”,“因妹而连言姊”,“因伯而连言男”,“因败而连言成”。

古典诗歌中,偏义复词更为普遍(常常为了凑字足句)。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从汉魏诗歌续举17例:“死生,死也”,“东西,东也(或西也)”,“嫁娶,嫁也”,“松柏,松也”,“木石,木也”,“公姥,姥也”,“作息,作也”,“父母,母也”,“父兄,兄也”,“弟兄,兄也”,“洒扫,扫也”,“冠带,冠也”,“西北,北也”,“西北,西也”,“存亡,存也”,“丝竹,丝也”,“弦望,望也”。余冠英认为,这类词的辨别往往关系到诗歌的正确理解,“似乎不为无益而且还可能是饶有兴趣的事情”。

今天,我们仍在用这类词。⑴褒贬。“有意见要当面提出来,别在背地里随意褒贬人。”其中“褒贬”就是“批评指责”,“褒贬”,贬也。⑵国家:“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国家”,国也。⑶好歹:“万一他要有个什么好歹,那可叫我怎么过活!”“好歹”,歹也。

偏义复词有两类:⑴同类语素构成,如“鬼神”“风雨”“木石”等等。⑵反义语素构成,如“难易”“褒贬”“存亡”等等。

汉语是虚词特别丰富的语言,这是汉语特性决定的。虚词比实词还重要,它担负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汉语的实词是开放性的,而虚词是封闭的(总数不过1000个左右)。掌握几百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学好汉语的关键。因此,汉族人要提高文化水平和语文修养,外族人要学习汉语,都不能不重视虚词的运用。

文章必用虚词才能成文。清•刘淇《助词辨略•自序》:“构文之道,不过实词虚词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实字虚字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柳柳州(柳宗元)所由发哂于杜温夫者邪!”

虚词还有许多奇葩现象,例如“一词多性”:指一个词汇包涵两种词性。如果一种含义是实词而另一种含义是虚词,常常会发生语义歧义。

1.“小心地滑”:即可理解为“地面上有水、比较滑,走路时要小心防止摔倒”(“地”是实词);也可理解为“滑过去是可以的,但要小心”(“地”是虚词,用在溜冰、滑雪场所)。严格地说,这类词是“同形词”而不是同义词。

2.某诉讼的关键证据“借条”写明:“张某借高某人民币元,今还欠款4000元。” 由于“还”是多音字,不同读音又代表不同词性、不同语法,竟然产生语义歧义。“还”作实词,表示“今还欠款4000元,还有欠款元。” 而“还”作虚词,表示“今还欠款元,还有欠款4000元。”

这种一词多性现象多发生在单音节词,如将单音节词用双音节词替代,往往能排除歧义。

十.惯用语:格式比较固定,具有一个特定意义和强烈的修辞色彩,例如:眼中钉、钻空子、耳边风、炮筒子、狗腿子、台柱子、敲边鼓等等。

惯用语虽然比较固定,但定型性比成语要差些。“无孔不入”是成语,“钻空子”是惯用语。我们可以把“钻空子”拆开说“钻了一个空子”“钻了我们的空子”;却不能把“无孔不入”说成“无一孔不入”,更不能说成“无我们的孔不入”。

使用惯用语时,应注意辨析意义,弄清感情色彩。如:“磨洋工”和“泡蘑菇”意思相近,一个偏重于工作时拖延时间;一个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在“你快说去不去,别泡蘑菇了”中,就不能把“泡蘑菇”换成“磨洋工”。

惯用语贬义较多,讽刺味较浓,使用时要分清对象。如“放冷箭”“顺竿爬”之类的词,只能用在反面事物或否定的事物上;“打头阵”“唱主角”就不一定有贬义意味。

十一.准确表示模糊时间的有趣词汇:凌晨(零时到6时的一段时间)、黎明(天刚亮时)、拂晓(天快亮时)、清晨(日出前后)、早晨(从天刚亮到八九点钟)、上午(清晨到正午12点)、中午(白天12点前后)、下午(从正午12点到日落)、晚上(日落到深夜的一段时间)、傍晚(临近晚上)、黄昏(日落到星出前)、午夜(夜里12点前后)、夜间(天黑至天亮)。

所以,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表意最丰富,组合性最强。

十二.四声与对仗。汪曾祺先生认为,汉语两大特点是外国语言所没有的:四声、对仗。

1.四声。“心直口快”“风调雨顺”“吞云吐雾”“花团锦簇”“三足鼎立”“深谋远虑”“好自为之”“好事多磨”“汗马功劳”“含沙射影”“害群之马”“破釜沉舟”“年深岁久”“如汤沃雪”“如蚁附膻”“如堕烟海”“如虎添翼”“如花似锦”“花红柳绿”“花好月圆”“厚古薄今”等等成语,读起来四个调都有,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简直就是美好的享受。外国语言没有平上去入四声,大体只相当于中国上声和去声。

2.对仗:指按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出自宋•王溥《唐会要•百官奏事》:“百官及奏事,皆合对仗公言,比日以来,多仗下独奏。宜申明旧制,告语令知,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听仗下奏。”及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对仗要求: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字面要相对,词语词性相一致;词语的“词汇意义”要相同。对仗运用有宽有严,因而有各种类型(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串对等名目。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对仗还产生了汉语的奇葩——对联,这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中,最特殊、最有趣的是“无情联”,基本规则是: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例如:“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蹊跷的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什么意思?上联是“缺衣(一)”,下联是“少食(十)”。还有横批“南北”,是“没有东西”。

清朝,临池王半朝为人狡诈霸道,为显示他家有文有武,建造一座功德牌坊,请蒲松龄题副楹联。蒲松龄题“三朝元老”四字,然后写下一副楹联:“;悌忠信礼义廉。”王半朝以为是称颂王府的,就请有名的工匠把这副楹联刻在牌坊上。大家仔细一琢磨,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上联隐“八”,即忘(王)八;下联隐“耻”,即“无耻”。整个楹联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

袁世凯窃取民国总统,请国史馆馆长王闿运为一楼阁题一联。王闿运脱口说道:“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意思是“民还是这样的民,国还是这样的国,有什么不一样呢?”题额曰:“旁观者清”。袁世凯听了十分尴尬。后来,章炳麟认为此对联过于含蓄,讽刺不够入骨,在上联补一句“何分南北”,下联补一句“不是东西”,整幅联意变成:“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

1940年大汉奸汪精卫成立伪政府时,有人送了一幅对联:“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此联看上去是夸赞汪精卫,实际上上联中的“盖世”与“该死”是谐音,下联中的“罕见”与“汉奸”是谐音,连起来就是:“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楹联的趣话很多,请参阅甘桁《楹联百话》,不再多赘述。

十三.谐音: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它广泛用于谜语、对联、广告、歇后语、古诗词等。谐音也易引起语义歧义,产生笑话。

谐音对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大字,哪个汉书? ”

谐音歇后语:“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谐音古诗词:唐•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其中,烛与嘱,围棋与违期为谐音

谐音笑话:新任知县要挂帐子,吩咐师爷:“给我去买两根竹竿。”师爷误听成“买猪肝”,急忙去肉店对老板说:“新任县太爷要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老板马上称了两个猪肝,又奉送一副猪耳朵。师爷想:“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回县衙后,师爷禀报:“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知县很生气道:“你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十四.汉语的凝聚力。

汉语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和文字之一。汉人对人类文明进步、社会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埋没的贡献。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汉字是人类一绝,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13.7亿人;而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约7.28亿人,却有45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国人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虽然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方言(有时候,邻村可能就方言不同),但我们使用的是同一种文字;而欧洲国家大多各有自己文字。

法国文学名篇之一,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告诉人们:“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汉语和汉字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所以,秦始皇的“书同文”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三国演义》开篇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并不确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就会发生革命,表面上是“合久必分”,实际上是为了新的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形成“分久必合”。世界总的趋势是“合”,当生产力极大发展后,私有制、国家都会消亡,世界进入共产主义大同。2017.9.2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2775/

汉语的奇葩现象的评论 (共 1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