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舌尖上的宜昌(6)

2017-09-21 09:17 作者:宜昌石头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宜昌(6)

六、就地取材,要么价廉物美,要么图个新鲜

宜昌饮食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要么价廉物美,要么图个新鲜。所以宜昌人酷吃野菜。比如野韭菜与大田里栽培的韭菜形体不同,叶片非常宽,味道也比种植的韭菜更加浓郁,被誉为“菜第一美食”。杜甫的“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和苏东坡的“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就是赞美的野韭菜的美味。野韭菜鲜嫩味美,营养丰富,吃法也很多,既能与很多菜品比如河虾、豆干丝、青椒、鸡蛋混搭炒制,也适合做包子、饺子和春卷为馅,对于我来说就是百吃不厌。

“节节根”的学名应该叫鱼腥草,那个宋代的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苏颂这样写道:“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而宜昌的土著人因为其根茎一节节的,所以就被形象称为节节根。这种野菜是宜昌人餐桌上的常客,只有一种做法,就是凉拌。不过多是人工栽培。野生的节节根自然是“一岁一枯荣”,到春天的时候才变得汁水丰富、清脆爽口。

不过就和本人吃不惯腊肉一样,我实在是受不了节节根那种浓烈的中药味,每到酒楼饭店,总有人点这道菜,看着大家争先恐后大嚼特嚼,我一点也不羡慕,始终心如止水。有一次终于遇到了一个知己。那是一个来自河南平顶山煤矿的客户,想订购我们公司生产的皮带机,业务谈得顺利,自然带到西坝鱼街吃鱼。老板殷勤地奉送一碟节节根,那人夹起一根,仿照其他人的做法,嚼了起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和我一样吃不得那股味,连吐带骂,拍桌子打板凳,就只差把那家鱼店给砸了,河南人的狂野全国闻名,老板只好再三赔罪、自认倒霉,满座大鱼大肉和酒水全部免单。我就突发奇想,以后还可以故伎重演。胖胖的唐主任呵呵一笑:“你以为人家是王凹凹(宜昌传说的二货)吗?下次上节节根的时候不知道先问一声吗?”

宜昌还有在春天吃野蒿、到阳春三月去郊外挖马齿苋的习惯。报上选了几条挖野菜的路线,不是到桥边、土城就是到官庄、龙泉,其实没必要跑那么远,在夷陵广场乘27路公汽去点军紫阳,漫山遍野都是;也可以在夷陵饭店坐3路车去浇二,未来的平湖半岛的山上、江边到处都是春花灿烂、野菜疯长,既可以赏花还可以挖到货真价实的野菜,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宜昌也有三月三吃荠菜(宜昌话叫“地米菜”)应节气之说,只是那个被列入野菜之列、如今因为出口而身价百倍的蕨菜几乎全是远安种出来的,算不得野菜,不吃也罢。本人基本上对这些野菜都是敬而远之,不伸筷子的。喜好的不过就是吃野芹菜(学名叫水芹菜)炒肉丝,吃起来清香扑鼻,回味悠长;但绝不能炒腊肉,那又犯了本人的大忌,所以说,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宜昌人,即有自己大众化的一面,也有“刁嘴(宜昌话里的偏食)”的一面。

谷雨之后,宜昌的香椿树就开始在温暖的春风下绽放出嫩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时令野菜“春天芽(宜昌话‘芽’后面还得加一个连音‘儿’)”。这道菜时节不到难觅踪影,过了时节就会变老,味同嚼蜡没法吃,就得趁谷雨过后的那上十天,或爬上树去“扳”,或站在树下用绑在竹竿上的镰刀去“砍”。将那种香味浓郁的嫩极了的春天芽或者稍稍用开水焯过,用盐和油凉拌,或者用来炒鸡蛋,满屋都是那种好闻的香气弥漫,吃在嘴里口舌生津,胃口大开。只是春天芽和节节根一样毁誉参半,好者热爱,不好者避之不及。我家老爷子生前就好那一口,简简单单的凉拌以后,除了给他的长孙夹一筷子,其余的就一个人美美的吃下肚,最后连剩下的一点盐水也喝下去,那种心旷神怡的神态至今历历在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2729/

舌尖上的宜昌(6)的评论 (共 15 条)

  • 浪子狐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雪中傲梅
  • 鲁振中
  • 淡了红颜
  • 倪(蔡美军)
  • 王平如是说
  • 紫色的云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东湖聚李胤德
  • 襄阳游子
  • 绝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