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南辕北辙之新得

2017-09-12 22:50 作者:刘若虚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这么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南辕北辙。

故事讲到魏王打算进攻邯郸,季梁听到这事后匆匆忙忙的赶回来,面谏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见到一个人驾驶着大车向着北方行驶,他告诉我说‘他要到楚国去,’我跟他说‘你既然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行驶呢?’他说‘因为我的马好啊,’我说‘马虽然好但是这并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充足,’我说‘即使路费再多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车夫很善于赶车,’我说‘你的车夫越会赶车你离楚国越远啊!’今天魏王你想要成就霸业,想要得威信于天下,依仗着国家的强大、士兵的精锐攻取邯郸,想要以疆土辽阔来奠定威名,那么大王您这样的行为越多,反而离成就霸业越远,就像那个向北行驶而去楚国的人。”

读这则成语故事的时候突然感觉季梁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人,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仔细看故事中季梁与那个奇怪的人的对话,发现似乎他们之间的问答似乎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意味,季梁告诉他说既然你要去楚国为什么向北走?这个疑问句显然是说,你去楚国而向北走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对此我感到非常的诧异。而那个奇怪的人回答却是因为他的马好,他的盘缠够用,他的车夫善于驾驶。此时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事情,假如你做完一道数学题,看到身边一个同学走过来,你叫住他问道:“同学你看我这道题做的好不好?”你这个同学看完之后一皱眉头说道:“同学啊你这道题是怎么怎么的做错了.”那么如果你认同这个同学的解释,你就会说谢谢你,原来我的方法是错误的啊。如果你不认同你这个同学的说法,你就会向这个同学解释,自己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是因为什么而正确。

显然这个奇怪的人的情况属于后者,他是在辩解,而辩解的目的自然就是希望季梁能够认同他的做法,他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即便向北走依然可以到达楚国。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奇怪的人的理由,他认为他的马好,盘缠又多,车夫的驾驶技术又好,这三点理由都指向一个共通的答案,就是他认为这将是一次长时间的旅途!天啊!有没有一点震惊的意识到他要做什么?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

我相信他的目的就是要向麦哲伦一样进行一次环球旅行!所差的是麦哲伦乘船是东西方向的航行,而这位奇怪的人打算乘车环球旅行走南北方向,许多人此时一定会质疑这才是什么时代?怎么那么早就会地圆学说呢?其实那个时代还真有,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就提出了地圆学说,而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我们,那个时代在天文和地理方面就一定会比别的国家落后吗?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奇怪的人显然不认识季梁,但是他却告诉季梁说嘿,你看过我要去楚国但是却向北走,显然他明白这点,他平白无故的拉着一个陌生人去告诉他,这是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而这种表现欲就是为了表现他的这次旅途是不同寻常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到楚国去而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下面我们再看季梁借助这个故事来劝谏魏王,希望魏王不要靠攻城略地这种方法来实现王图霸业,季梁认为魏王用攻占土地的方式来成就霸业,只会离真正成为霸主越来越远。那么攻城略地的方式是真的不能成就霸业吗?当然不是,秦国不就是靠攻城略地统一的六国嘛!季梁这样劝谏魏王是因为现在魏国的国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像未来秦国那样可以横扫六国的实力,所以此时发动战争不如韬光养晦壮大自己。所以现在就靠战争的方式图谋霸业,只会离霸业越来越远!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季梁举这个例子的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魏国如果要想通过攻城略地的手段达成霸业,虽然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现实操作就要遇到无数的困难。正如那位奇怪的人,理论上向北走同样可以到达南方的某个点,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遇到的困难同样无法计量。所以说季梁的这个比喻实在是太恰如其分太入木三分了!也许有人要说也许季梁不过是瞎编出这么一个故事来骗魏王的呢?我觉得当然有这种可能,但是即便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通过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季梁使魏王明白了这个道理,达到了劝谏魏王的效果。证明故事所包含的哲理是深得魏王赞同的。

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理我认为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比如说在当今,美国就如故事中的魏国,在军事上它根本不具备横扫地球上其他国家的实力,但是如果它仍然坚持以武力方式维持“世界霸主“地位,那么他的国力,他在世界上的威信都将极大的消弱,以至于最终将慢慢的被历史所淘汰。而台独却是一门心思走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路线,这样做只会让它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只要它能掉过头就会发现目的地近在眼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1739/

读南辕北辙之新得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