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境由心生沧海横流

2017-09-10 10:05 作者:热雨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 “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哪,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哪,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哪;太阳托出了金盘盘哪,月亮勾起了个银弯弯,天河里舀起一瓢水啊,洒得那星星挂满天哪。”

○ 老腔表演里所用的乐器,比如板胡、大号、手锣、梆子、月琴等等,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 “周秦汉,几千年,咱脸朝黄土背朝天。里面黄河清见底啊,通天的大路咱走长安……咱盼了一年又一年,咱盼了一辈又一辈啊,盼得那巨龙把身翻哪……抬望眼,看今天,长风正破浪,沧海挂云帆,梦想架起那七彩虹啊。”

○ “圪梁梁,土塬塬,不怕汗珠子摔八瓣,老百姓盼的是日子甜……希望种进那黄土地啊,只盼着结出个金蛋蛋”。

○ ——2016晚,一首秦腔老调红遍中国,这不正是当代中国孜孜以求的中国梦吗?

○ 他们不能就地演出,信口歌唱,即使一屁股坐在地上或者石头上也不在乎。乐器呢?真是“土里土气”的,连板凳、扫帚估计都可以稳操在手,拿起来载歌载舞,这些无不令人动容。演出的人员也是简单至极:一个人主演,抱着唯一算得着“高大上”的乐器——月琴,自弹自唱,将“生旦净末丑”全部担当;再找几个人帮腔,帮腔多则5人,少则2人。全身心忘我的投入表演,疯狂的夸张动作,声嘶力竭般的呐喊吼叫,伴随着唢呐声的呜咽,带着陕北信天游一样的激情、粗犷、雄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老腔的“老”还体现在装备老。一把木质的月琴,是老腔最主要的乐器,带着乡土气息的唢呐、弦乐、铰子、堂鼓,甚至是板凳、烟斗、饭碗、砖头等,这些古老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可以成为表演工具。

○ 随性,淳朴、自由、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是老腔令人神往之处。原汁原味,朴实无华,音乐艺术与生活生产融为一体,这正是以老腔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 苍莽苍凉,悲壮的气韵里流动着的是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精神气质,这是老腔等民间艺术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 金庸在观看老腔皮影戏后,不禁兴奋题词:“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止。”张艺谋等文化艺术界的“腕级人物”也都从老腔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打造更多更好的精品。

○ 老腔以其独特的魅力顽强地生存着,许多民间艺术却逐步走向消亡。当艺术生长的土壤发生变化,民间艺术该如何保全自己,这值得我们深思。

○ 当名利的枷锁让人们不堪重负时,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老腔”拨开风尘,横空出世,以其硬朗坚忍的生命力唤醒现代人对传统之美的认识与体悟。

○ 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的艰难岁月

○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道:“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

○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有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

○ 于是我们看到了令人落泪的一幕——

○ 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然后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描写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

○ 鲁迅也是一只书虫。在南京读书的时候,考试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为了读书,他居然卖了奖章,换回几本心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天深寒冷时,他就边嚼辣椒边看书。

○ 我们在K歌房里纵情高歌,在网络游戏里组队杀怪,再在朋友圈疯狂点赞,但就是没有人在闲暇时间里翻开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我们忘了古人凿壁借光时对知识的渴望,忘了古人为书而奔走天涯的历程,忘了各种文化浩劫也浇灭不了的对书的热枕。

○ 然而,我更偏爱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的阅读方式,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纸质书本的演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烙上了许多的文化记忆

○ 宋代释普贤济《五灯会元》里云:“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 我总喜欢抱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慢慢地陶醉于一字一句之间。温暖的阳光烘热我的身体,唯有文字才可让我有力量穿透现实的沉重,觅得心灵的平静。

○ 翻阅书本,让视线在黑字白纸间跳跃。翻阅《不上补习班的第一名》,我感受到一个自强的生命在生活中奋进的气息,因此,我学会了自强,自勉;翻阅《卒子过河》,我看到了一个坚持不懈、忧国忧民的身影。

○ 我在书中阅读,让灵魂变得更加高尚,我如饥似渴。

○ 病卧在床,难免孤寂,偏偏你又要远行,不由得嗟叹。不能到河桥上送你,但那时江边的垂柳会临风依依,含无穷惜别之情。这番离别,你将路经孙楚的故乡,舟行屈平投水地,正好可以缅怀两位高贤啊。

○ 默默注视远去的河水,一遍遍吟诵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体会着“嗟”的意蕴。一个“嗟”字,既吐出了诗人与知己离别的惆怅,又流露出了为故人宦海沉浮的感伤

○ 黄昏时分,我立在夕阳里,一遍遍吟诵李益的《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体味着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借写乐声而写乡情,由一关山想到天下万山,将一己之乡情,升华为广大戍守将士之乡愁,这就是悲悯情怀,这情怀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是对苦难的分担和化解。

○ 我喜欢在唐诗宋词中徜徉,我要用中国文人的情怀“滋润”自己,做精神世界的贵族!

○ 纪伯伦曾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 海子在《四姐妹》中曾这样说:“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 “凡心所向,素履所在,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南怀瑾舍喧嚣,取学问,终摘得万仞山上的佛学“灵芝”,白云苍狗,你掌控不了所有,也无须吸纳所有。

○ 韩愈在《谢自然诗》中写道:“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

○ 犹记得贵州一大三学生杨艾菁,通过微博接力,用一对价值200元的戒指,为贵族山区的孩子换来了一栋教学楼。可见,在高科技的帮助下,人与人的距离不再遥远。

○ 可曾听闻1998年的那场全球电脑病毒风暴?这场共造成全球6000万台电脑瘫痪、30万台电脑中毒,损失高达五亿元的“电脑大屠杀”是台湾大学毕业生陈盈豪的无心之举。因过分迷恋编写程序,没有正确处理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陈盈豪最终酿此大祸。

○ 这是过去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而如今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我们的内心渴求的又是什么?

○ “西忆故人不见可,东风吹梦到长安……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州……”李白曰:“黄鹤楼,曾送孟浩然之广陵,可惜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尔如此崇敬我,岂不闻此句乎?

○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 泱泱华,早就有“以文会友”、吟诗作赋的习惯。而热何曾印得青山第一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举步维艰。

○ 如果只读过《沁园春·长沙》而不去看看“橘子洲”的南国风光,那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也不过是一句响亮却空洞的口号;如果只看过梭伦的《瓦尔登湖》而不真正亲临那碧波荡漾的湖水,那么,读者也永远不会体会到梭伦为何会如此淡然,如果只读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去领略泰山风光,那么我们自身的境界可能永远都会在泰山脚下。

○ 在这纸醉金迷的世界中,多少人向往着物质丰富,而将精神财富弃之不顾,何其愚蠢。而热捧书卷,访名师。面朝书海,春暖花开。

○ 反观那沉陷红尘之人,失去书籍的滋养,野蛮的本性无从制约,终而沉入历史洪流中,为人们所惋惜。如那可悲的江淹,年少有为,受尽赞赏,一时号为江郎。而在成人之后,骄傲自负,不修诗书,终而才尽。

○ 一人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兴衰可以从阅读中体现出来。

曾经有一部大陆和台湾联合投资的电视剧,导演就是采用推陈出新的方法,让此剧红极一时。该剧原故事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导演采用古老神话和最新动画巧妙结合的方法,利用黄梅戏的原始曲调,改编成新的歌舞唱腔,借用叶童女明星来“反串”男主角许仙,取新剧名为“新白娘子传奇”。正是在这样传统“陈”的基础上,融入、添加了创新的元素,从而达到了“出新”的效果。该剧热播后,收视率一直稳居傍首,商家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 孔子他老人家“厄于陈蔡之际”仍能“讲诵礼乐不衰”,一如既往地担当着救世育人的责任,那是因为他有着一份深知自己的行为是“应乎民意”的理智;印度宪法之父安倍卡率领遭受歧视的达利特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时,说“我生下来时是印度教徒,但我死时绝不是印度教徒。”

○ 乔布斯之所以能带领“苹果”公司一路领先,实现iPod超越MP3鼻祖索尼,用iPhone甩掉手机霸主诺基亚,用iPad挑战IT巨人微软和英特尔,就是因为他拥有永远止境的创新精神。比如,他坚持在一款iPhone智能手机上取消所有物理按键,以一块大屏幕取而代之;他要求产品尽可能傻瓜化,从而诞生了连小孩子都能使用的新款智能手机,引领了科技的潮流,成为了行业翘楚。

○ 众所周知的开侠小说鼻祖金庸,在创作遇到瓶颈时,选择了去哈佛大学深造;林清玄在一段时期,感到人生困顿迷惘,就停止写作,到深山中闭关三年,最终收获了另一番人生体验:“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太深的流连,反而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只是双脚,还有未来。”

○ 2016年春节晚会上,那陌生的“乐器”,那非凡的“音韵”,那酣畅激荡的气势,那发自灵魂深处的嘶吼与呐喊,让我们不由得被华阴“老腔”的艺术形式所震撼,但是这种震撼过后,我们却深深感受到,承载着传统载域文化的一条条小船,正在渐行渐远,很多珍贵文化的流失令人感伤。

○ 我相信,在一个人身上戴久了的物品,会沾染人的习气和情感,不能随便丢弃,我们要珍重这些物品,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或许它们已经具有了灵魂。

○ 文化流失所反映出来的是文化灵魂的缺失,“老腔”不是唱给别人听的,而唱给自己的生命之歌。世间万物,只有融入人类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

○ 安徽的地方特色戏曲黄梅戏,作为徽派的文化名片,同样经历过凤凰涅槃般的洗礼和更新。当地著名歌星慕容晓晓,唱了一曲加入了流行歌曲元素的《黄梅戏》,没想到也是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流行歌曲把黄梅戏《女驸马》中的“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这一段经典的旋律加入其中,从而演绎出地方戏曲和流行节奏的刚柔结合之经典绝唱。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田野是他们的灵感之地,扶犁耕耘是他们的灵感之源。

○ 板凳、梆子、枣木,这些原始器材便是演奏一支“老腔”最简单的乐器。面色厚重的老艺人一声嘶吼,带领观众领略陕西独特的民俗息息。

○ 民间艺人上台表演时,无论是“砸板凳、挂烟袋”,还是五六个人边弹边唱,都不加任何修饰,洋溢着农业文明的传统风格。

○ 这种最具原生态的曲调,让“老腔”成为了黄土高原上的绝响。“老腔”,千年一叹,咏唱出了最本质的生活艺术,流淌的是传统文化最醇厚、最新鲜的血液。

○ 这从黝黑胸膛里流淌出的腔调,经过了上千年的代代相传,而被传承下来的又何止是“老腔”,更是八百里秦川不灭的慷慨激昂,更是先民们历经风霜坎坷却从未改变的信念,这陕西的“老腔”,又何尝不是中华的民族之魂所发出的永不屈服的呐喊。

○ 读《文化苦旅》,我学会不仅要赞美祖国的大好山河,更要有对文化灵魂深沉的向往,它说:“孺子可教,这是山水美景与历史底蕴的完美组合,使它们成为一篇一篇让炎黄子孙警醒的文章。”

○ 那文字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在读者眼前构建了一个鲜活的世界。数载求学涯,数载阅读历程。阅读,已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 袁枚说过:“读书好处心先觉,立深时道已传。”因此,我们应该去追求一种宁静。在我看来,我们阅读纸质书籍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纸书能让人心静,让人安心读书。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字的传承载体从甲骨到竹简再到纸,纸的使用,在立等可取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每个捧起一本纸质书籍,心中难免会升起对文化的景仰。纸质书以一种最原始、最本真的姿态,将文化呈献给读者。

○ “苦读百卷经史不止为功名之贤,学问里自有传承和坚持。”《书香年华》一歌中如此唱道。

○ 恰如毛姆所言:“为乐趣而读书。”在那浩如烟海的网络数据资料中,我们所能接触的不再只是名著,也不需再为怎样得到一本好书而发愁。麦考利曾言:“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 《活着》让我明白了人的渺小和生命的不屈,《平凡的世界》让我看到了梦想与坚持的力量,《三体》让我懂得人类是如何脆弱,地球是如何富贵。

○ 阅读可以是纸质书本的阅读,透过纸质书本,与古今圣贤对话。

○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意思是说,人是软弱的,像一棵柔弱的苇草一样;但人又是会思想的,有了思想,这种软弱就变为了强大。我想,深阅读应该就是让自己拥有这种强大的重要方式之一。

○ 我打开《千年一叹》,随余秋雨先生一同踏上人生之旅的行程,探访神秘美丽的文明发祥地。

○ 无论是美丽的爱琴海或是作为希腊象征的巴特农神庙,都给人蓝色的享受。

○ 至于那些大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滞留在千百年前对人生的思考已无法用现代的词藻形容。余教授在爱琴海边的石柱上找到了英国大诗人拜伦的刻字,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刻字在石柱的底部,而且是恭恭敬敬用小写字母讯息去的。较之后来那些张扬地用大写围绕在它们四周的跟随着,拜伦的敬畏之心不更令人敬佩吗?

○ 希腊的文明是健康的、闲散的,当读到希腊人的快餐也要一小时才能上桌时,我不禁笑了,为这种民族独特的生活节奏。

○ 随即,我拿起一旁的笔,在页边空白处留下我稚嫩的感叹:可惜的是,这种文明衰弱了,因为它过于闲散,过于与世无争。

○ 就这样,我读着纸质的《千年一叹》,在书页的空白处留下我有形的感悟和思考,阅读和发表同在,似乎自己也渐渐变得厚重起来。

○ 孔子曾说过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有人笑谈:世上有三个苹果,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在牛顿头上,第三个则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 笑归笑,乔布斯对“苹果”的贡献可是无人能及,他非凡的创造力令世人膜拜。可是,即使是乔布斯,他也在他的行囊中准备了暂时用不上的东西呢。

○ 大学期间,乔布斯并不醉心于学术研究,反而到处乱转,学习书法,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不学无术、整日无所事事的家伙。谁曾想到,在乔布斯带领苹果崛起时,他把学到的书法知识完美运用到计算机上,这才有了变间距字体,并且广受好评。

○ 假如乔布斯当年没有准备这一手,苹果产品的光芒或许会黯淡一些吧。

○ 孟尝君是战国时的名人,手下门客无数。他曾经收养过两个门客,一位会学鸡鸣,一位会钻狗洞,除此之外,别无他长。而对孟尝君收养这两个门客的行为,其他门客都很不理解,纷纷要求孟尝君开除他们,但孟尝君力排众议,毅然留下了这两个门客。

○ 哪曾想,后来正是这两位门客救了孟尝君一命:那位会钻狗洞的门客帮助孟尝君偷出了秦王的白狐裘,而那位学鸡鸣的门客则学公鸡啼叫,让守城人提早打开了城门,这才使得孟尝君顺利出逃。假使没有这两位门客,孟尝君恐怕就要早早离世了。

○ 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和数学研究,在此期间他发现了自己在科幻小说创作方面的天赋。他对自身冷静客观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以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

○ “如果没有给你奇迹,你就去自己创造奇迹。”尼克·胡哲如是说。

○ 这是江一燕云雾的第九个年头。我很欣赏她的率性,当其他公众人物大张旗鼓地给慈善机构捐款时,她独自一人默默地走进大山教书讲课;而当世人都将目光聚焦于巴黎的繁华热闹时,她又倔强地“炫耀”起深山中的快乐来。你们宣扬的俗滥我不说,你们未经历的温暖我一定要说——这便是江一燕的个性所在。

○ 无意中翻到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位钓叟,除此而外,满卷皆虚空。

○ 这叫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全卷只细心勾勒几处物像,其余只是略作铺陈,甚至不沾点墨,由此,画面意蕴便从有限的二维纸面延展成了无限。

○ 而留白艺术则是对前人的颠覆,南宋的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其擅长留白,细想也是,前人已留下不胜枚举的详尽山水,若是他俩也回复这条老路,恐怕只会多两个平庸无名的山水画家,却少了丹青史上的“马一角”和“夏半边”。

○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复制”国内外地标性建筑的“新建筑”层出不穷,神州大地上各种“世界著名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国内的天安门、故宫、天坛到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建筑,都可以在中国大地上寻找到它们的“孪生兄弟”们,以致有国外记者嘲讽道:“在中国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

○ 我不服气,是有原因的。回望高中三年生活,凭借阅读《古文观止》所积攒的功底,我的参赛作文几乎年年得奖。无论是省“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中学生征文”还是“中国小作家协会”全国大赛,于我而言,都是小菜一碟,胜者的骄矜让我一度以为作文无需刻意,一切率性而为即可。

○ 譬如钱钟书与杨绛,既有文化味和书卷气,又有国学级的涵养,虽然他们活着时断然否认自己是“XX大师”,但他们的心境却让人们仰望到永远。

○ 法兰克福是德国一座文化书城,每年都要承办许多国际书展,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书商云集这里,一些窃书贼也浑水摸鱼大展“身手”,以致大量图书丢失。其中,戈德同版社首当其冲,受灾最为严重,一次书展下来,统计出的被偷图书目录让人眼前发黑,这让戈德曼的员工苦恼不已。如何遏制这股窃书逆流,戈德曼的老总突发奇想,他让手下员工们搜集资料,然后以硕大的海报将“被偷窃次数最多的十大德文书籍”张贴在书展的黄金地段。此举一出,一下子吸引了大量书商前来订货,这让“戈德曼”成为这次书展上最大的赢家。

○ 个性是人文的标尺,彰显我们的青春印记;个性是时代的烙印,诠释我们的诗样年华;个性是智慧的眸子,印证我们的孜孜以求。

○ 学无止境。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便是最好的证明。齐白石本是木匠,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后,风格再度变化。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其独特的流派与风格,彰显了他的个性。

○ 美国的金门大桥以建筑奇伟、气势恢宏而著称于世。在金门大桥附近有一座刻意模仿它而建造的大桥——弯曲大桥,除外观外,其宽度、使用价值等均胜于金门大桥,但知名度却远逊于金门大桥。原因何在?有人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第一和第二的区别。”那么真正的区别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内涵和创造意义吧。

○ 当别人都着纶巾、持羽扇,立于楚王座下,痛拍栏杆,直欲把胸中丘壑吞吐时,庄子却指着沼泽里的乌龟淡然说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在别人都在高谈阔论,个个都想一显身手的时候,庄子却几近于无话可谈。他断然推却了这个在世人眼里可以大做文章的时机,在别人无话可讲的寂寞归隐中,发现了抟扶摇而上的大鹏,了悟了超然物我之外的蝴蝶,洞彻了生死荣辱的至理。

○ 不从众、遗世而独立,循着心灵的指引做好自己,庄子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巍峨的背影。

○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个精妙的比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而在我看来,言外之意即拒绝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当敢于反抗,做一条逆流之锦鲤。

○ 一位著名作家近日在自己的一篇作品中写道:“在宁夏的西海固,在贵族的偏远山区,在四川小凉山的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的羔羊……”这位作家用很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他很欣赏的“很穷但很快乐”的画面。

○ 古谚云:“负天下之名者,而天下之谤恒随。”李贽提出的“庶人非下,侯王非高。”“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作家三毛也曾经喟叹:“这世界不只是一个面相。”何来审美疲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1400/

境由心生沧海横流的评论 (共 13 条)

  • 江南风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紫色的云
  • 雪中傲梅
  • 倪(蔡美军)
  • 浪子狐
  • 东湖聚李胤德
  • 鲁振中
  • 王东强
  • 晶湖
    晶湖 审核通过并说 不从众、遗世而独立,循着心灵的指引做好自己,庄子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巍峨的背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