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导师周建忠先生

2017-09-08 10:01 作者:知来先生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者简介:施仲贞,博士,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古人云:“行为世范,学为人师。”在美丽的南通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教师。他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勤勤恳恳,孜孜不倦,身上尽显学者的风范,心中充满园丁的情怀。他就是原南通大学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周建忠先生。

周先生是当代著名楚辞研究专家。他成名很早,三十多岁时,章太炎助手汤炳正先生就称他“是一位相当有气魄有毅力的开拓者,但又是一位非常深邃缜密而又审慎谦虚的探索者”。

周先生看起来瘦小,但他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和不服输的精神。他出身于贫苦家庭,干过繁重的农活,年轻时当过农民,练就出一副吃苦耐劳的体魄。十几岁时,他被家人送到木工师傅那里当学徒。不料,刚干完几天的活,他因左撇子而拉断一把锯子,就被木匠师傅遣送回家。于是,他下定决心“用一支笔打出一片天地”。周先生下班回家忙完杂事后,本已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可是他却要坐到书桌边,正式开始看书、写文章,乐此不疲。他要求自己:每天最早在半十二点睡觉,一般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至于通宵达旦地坐着看书、写文章,也是常有的事。他说:“记得有一次深夜三点钟时,‘天空’的‘空’字,我写了一个‘穴’字,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醒来已是晨鸣唱、霞光满天。每次搬家,周围几幢楼的住户很快就会发现,那漫漫长夜的一线光芒,正来自我的窗口。”周先生的灯下苦读,一时成为大家的趣谈。 

三十余年来,周先生始终坚持楚辞本体研究与楚辞学史研究“同步进行”,在楚辞研究领域作出了执著不懈的探索和可圈可点的贡献,从而为当代楚辞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一方面,他仔细考察楚辞本体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积极运用出土文献与传统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从而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扎实细致的探究。另一方面,他立足于古代、近现代楚辞学史,重点着眼于当代楚辞学史,从而勾勒出整个楚辞学史的发展进程。他的很多学术观点,在楚辞学界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至今,周先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出版《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兰文化》、《楚辞考论》、《楚辞讲演录》、《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等10余部楚辞研究专著,发表170余篇楚辞研究论文。同时,他还从事楚辞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创办世界上第一个楚辞研究与教学的专业网站。

2005年,我如愿以偿地跨进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门,攻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开学的第一天,张采民老师负责召集第一次全体师生见面会。周先生当时正好出差在外,而没有参加见面会,我不免有所失落。于是,我就很想拜见周先生,但又害怕见到他,因为总觉得他是大学的副校长,一定很难接近,心里惴惴不安。没过几天,正当我想去见而又不敢去见他的时候,由于周先生的来电邀约,我终于鼓起勇气到南通拜见他。在寒暄了几句后,周先生问道:“你以前毕业于什么大学?”我听后立刻紧张起来,因为自己此前压根儿就没有读过正规大学,心里暗想:“这回一定会被周先生看不起了。”当我硬着头皮简述了自己的自学经历后,周先生不仅没有丝毫嫌弃之意,反而慰勉有加。周先生看着我,脸上露出了笑容,亲切地说道:“一个人的成功在于和时间赛跑。人与人的竞争在于将来长远的较量,并不在于眼前一时的高低……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渴望不断超越自己。”我先是一愣,接着就明白那是周先生宽慰我的,激励我的。我随后如释重负,原先累积的焦虑和不安,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从那一刻起,周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

 周先生坚信,学术研究应当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只有依靠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学术传承,才能不断推进学术发展。否则,就会造成学术中断。他惋惜地说道:“这种学术中断,是最令人痛心、伤感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大部分弟子都毫不犹豫地选择楚辞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对象,已有多人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

周先生有许多重要的科研项目要做,但他却始终坚持每学期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他曾深情地说道:“我的生命就是为了上课而来。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喜欢讲课,带着强烈的成就感、陶醉感,可以综合前贤,指点江山。”在讲课过程中,周先生会紧扣课文,善于想象,触类旁通,或穿讲一些历史人物和当今人物的逸闻趣事,或穿说他自己的一些人生阅历,深入浅出,趣味横生。

有一次,周先生举屈原为例。他认为,屈原之所以在政治上会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和身边的同事处理好关系;而一个人能否成功,成功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跟身边的同学或同事关系融洽与否。于是,他谆谆教导道:“一旦确定考入哪个学校学习,你就再也无法选择身边的同学;一旦确立进入哪个单位工作,你就再也无法选择身边的同事。如果你与身边的同学或同事关系不好,你可能会在学习或工作中处处碰壁,因此失去很多好机会。”

还有一次,周先生讲了孔子批评弟子向子借伞的故事。他说:孔子之所以要阻止子路向子夏借伞,就是因为孔子非常了解子夏十分财而不愿意借东西给别人用,如果一定要去借伞就会让子夏很难受,暴露出他的小气吝啬的天性,为人不善。最后,他告诫大家:“做人不能强人所难。”对于周先生的上课风格,陈亮师兄曾动情地说道:“周师从活泼泼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先贤的行迹中提炼智慧以审视当下,然后自然亲切地告诉你。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周先生认为,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教师不能止步于给学生上课,而应当更加自觉地担负起传播文明、普及文化的责任。自2015年以来,他专门为南通大学文学院学生开设了“古典诗词创作讲堂”的选修课,亲自指导学生创作古典诗词。同时,他还牵头成立“曙汛诗社”,不定期地组织学院师生参加诗词唱和活动,并多次为师生的佳作出版内部刊物,推荐媒体发表。他的这些举措,一直受到广大学生和年轻教师的一致好评。此外,周先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韩国高丽大学、延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玄奘大学、复旦大学等海内外单位邀请作学术讲座,并经常到江苏省各类中小学去给青年骨干教师作培训,包括偏僻的农村小学、初中。 

周先生在弟子们面前,常常以自己的治学经历体会教导他们:“治学如做人须严谨,绝不能心存侥幸,心生惰意。应当有漫长阅读、大量阅读、深度阅读,时时处于沉醉、吸收、冥会的亢奋状态;但阅读若过多地出于找资料的功利之心,又会往往导致沮丧、苦闷,因为有时读了三五本,看了十几天,可能一无所获,甚至本来清楚的问题反而糊涂模糊起来”,“写作论文的过程就是要将自己的理解与发现表述出来,要经得起检验与推敲,实际上是一个鉴别淘选、去伪存真、去粗求精、沙里淘金的过程。没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的心态、高度集中的精力,是无法完成这种特殊劳作的。无论耗费多少心血,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有大胸怀,无怨无悔”。贾捷师妹在留学韩国延世大学期间,周先生就曾多次提醒她要注意学术积累和学术训练,不仅要积累韩国楚辞文献资料,而且要深入思索并撰写相关论文,最终她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得以成功立项。

平时弟子们提交给他的论文,不管写得怎么样,周先生都会认真审读,常常看到半夜时分,并一一指出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或是谋篇布局,或是遣词造句,或是标点符号。有的文稿被他改得面目全非,它上面的修改笔迹就像蜘蛛网似的,纵横交织在一起。他常常对弟子们说:“文章写好后,不要急于投稿、发表,而要多通读几遍,多修改几次。”除了直接修改弟子们的论文外,周先生还会给他们推荐一些与他们所写论文相关的中外名家的论著,并把自己收藏的论著带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借鉴名家的写法,从而让他们受益匪浅,长进不少。

1978年,周先生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担任班主任。当时班级比较特殊,不仅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年龄也差别很大,再加上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学生之间难免存在许多矛盾和纠纷。周先生在细致分析学生们的情况后,循循善诱,成功引导学生们专心学习,相互关爱。至今,许多学生仍然对他敬重有加,与他保持着联系,互致问候。有一次,周先生曾看到平时好学的袁同学在课堂上睡觉,连当晚的自习都没来,于是他就特地到宿舍去看袁同学,结果却发现袁同学已昏迷了。身材瘦小的周先生拦腰抱起这位身高一米八的学生,在其他两位情绪慌张的同学的协助下,艰难地将这位学生扶上车,护送至医院,及时抢救了过来。事后,他不禁感慨道:“那是一种爆发性的力量,我作为老师,应该勇于担当。”

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本科生,周先生都一直坚持予以经济资助。他回想道:“我出身贫寒,对饥饿、寒冷有切身而且长期的感受;我的弟弟们读大学的时候也是非常困难的。”后来,当周先生觉得自己有能力回报社会、资助他人时,他就当仁不让。他语气平和地说道:“我每学期不管在哪个班级上课,我都会资助四个学生,课代表帮我找他(她)认为比较困难又愿意接受资助的同学。这是我自己形成的一个惯性,只要有能力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到底是哪些本科生接受了他的资助,周先生是从来不过问的,他从来不与被资助的本科生交谈,因为他担心一旦过问或面谈就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对于自己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他每年也会资助他们,或用于购买书籍,或用于参加学术会议,或用于出国访书,或用于改善伙食。至今,他用于资助学生的钱,加起来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2008年,我顺利地考入苏州大学,继续追随周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开学后不久,周先生来电让我去他办公室。我一到办公室,他就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我,笑着说:“奖学金,祝贺你考上博士!”当我接起那个装着5000元的信封时,内心感激不尽,也深感沉重!要知道,我当时连第一年1200元的住宿费还没有交上。

对待青年教师,对待进取的教师,周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他总是保持着平易近人的态度,扶持新秀,甘做人梯。周先生认为,青年教师,由于阅历和学识的限制,难免会遇到挫折,因此对待他们要多宽容,多鼓励,多奖掖。他经常说:“在我年轻时,曾得到很多老先生的指点和帮助,如高中班主任蓝田先生,南京师范大学叶晨晖先生、吴锦先生,单位老领导王湛先生、陆文蔚先生、朱双六先生,等等。没有他们的提携,我就很难有今天的成绩。”周先生提及这些老先生时,眼睛放出光芒,话语充满感情。在和青年教师聊天的时候,周先生绝不以领导和长辈的身份居高临下,而是以同事和朋友的身份平等对待,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给青年教师传授一些经验。他经常为青年教师作序,资助他们出版专著,推荐他们发表论文,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如青年才俊王育红教授、顾友泽教授、刘成才副教授、千金梅副教授等。时间一长,很多青年教师有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有重要的事也愿意请他帮忙。从韩国延世大学毕业的千金梅博士,来到南通大学工作后,作为周先生“青蓝工程”的徒弟,耳闻目睹着周先生的为人处世,她由衷地赞叹道:“若人生中有这么一个人值得去学,那人非周教授莫属。一辈子可拜为师的人就在眼前,我们太幸运,别人是求之不得的。”

周先生与人闲聊时,喜欢说笑而不曲意逢迎,出语幽默而机趣横生。只要经他一说,很多枯燥的材料便变得生动了,很多陈旧的话题便变得新奇了,很多无聊的事情便变得好玩了,时常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有一次,一位青年教师因职称评审未通过而找周先生诉苦,周先生微笑地说道:“在我看来,学位、职称、项目、成果,尽管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都是早早晚晚的事。如果活到八九十岁,早一年两年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一件事情的走向,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就像一炷沉香点燃之后,我知道它会散发馨香,但是我们无法预测在某个特定瞬间,它会飘向哪里。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爱惜自己,顺应自然。”

每当周先生召集弟子们聚会或聚餐时,他往往会自己先讲一件有趣的事或一段有趣的话,然后鼓励每个人轮流讲一件有趣的事或一段有趣的话,或按照入门的先后顺序,或根据年龄的大小排列,竭力为大家营造一种自然灵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他时常对弟子们说:“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是没有什么生机活力的。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我们都不能成为书呆子,要懂得寻求生活的情趣。”若有人说了什么好笑的事或好笑的话,周先生也会放声大笑。他的笑声是爽朗的,是发自肺腑的,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周先生白天工作很忙,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还得经常抽空接待各种各样的人。每次亲友、同事或学生来访时,周先生就会亲自为他们沏上一杯好茶,亲切地与他们交谈。周先生休息时,喜欢独坐在沙发上喝一杯咖啡。他开心地说道:“我把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休息上。而品着苦中带涩的咖啡,有一种陶醉感,有一种人生况味,即使不喝,在疲倦时打开瓶盖,放在鼻下闻一闻,就有一种清闲、愉悦、飘逸的心境。”

周先生平时比较注意仪表。一旦出席什么正式场合,他一定会西装革履。他说:“一个人的衣裳可以表现他(她)的素养,应当要注意整洁、得体,既不要过于华丽而显得低俗,也不要过于陈旧而显得寒碜。”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兴高采烈地带着我女友,去南通拜访周先生。令我没想到的是,周先生表情十分严肃,眼睛从上往下仔细打量了我一番,然后当着我女友的面,非常严厉地批评道:“你穿着拖鞋、运动衫去见我,实在过于随便……希望你日后注意礼节!”过后,周先生又特意发给我一份关于礼仪常识的邮件。周先生经常是笑眯眯的,很少批评人,但他却多次劝告弟子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说道:“受到别人的批评是人生之快事。一个人、一部书或一个观点受到批评,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们的存在价值。没有人批评是可悲的,不能接受别人批评的人难以进步。但是,对于类似‘三七二十’的批评不要争执,置之一笑可矣。”有一天,周先生叫上陈亮师兄、贾捷师妹和我一起去他办公室。那一天,周先生很有兴致,先把每个人的衣着略评了一下,接着又说道:“你们已经参加工作,要更加注意衣着打扮,不能像做学生时那样随便……瘦的人不要穿黑色的或竖条纹的上衣,胖的人不要穿白色的或横条纹的上衣,牛仔裤不要配西装上衣,背有点驼的人不能穿圆领的上衣……”刚说完,周先生就起身打开柜子,从中拿出他出访英国时购买的三件礼物分别送给我们,一件衬衫,一条围巾,一根领带。

周先生承认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如同他所研究的屈原。不管做什么事,他总想做出名堂来。对于那些做事草率的人,他是不喜欢的。周先生常说:“我觉得,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这样才有价值与意义”,“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做一件事,要做到学理上应该、情感上愿意、思想上深邃”,“要学会吃亏、愿意吃亏、主动吃亏,付出不图回报”。有一次,我陪同周先生去邮局,给一位楚辞爱好者邮寄他的几本专著。当周先生准备给那几本书题字签名时,却发现专用的签字笔已经墨水不够用,于是他就立马回办公室拿来一支新的签字笔。等周先生认认真真地题字签名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在那几本书上盖上两个印,一个是真名的印,一个是笔名的印。随后,他又亲自用牛皮纸把书包裹得方方正正,并把捆书的那根细绳也剪得整整齐齐。后来,我跟纪晓建师兄提起过此事,纪师兄说:“周师的做人,不是平常之人学得了的。哪怕是一点小事,他都从不马虎。”

作为教师,周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始终以广博的学识教导学生,以丰富的阅历启发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关爱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而这,正是“风化育桃李,三尺杏坛写春秋”的真实写照。

(首发于公众号“壹学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1153/

我的导师周建忠先生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