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镇名医——韩伟

2017-08-28 21:10 作者:行动者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小镇名医——韩伟

韩伟与其说像个医生,毋宁说更像个运动员,板寸头、壮实的身体,五十多岁了,还能做一百个俯卧撑,20公斤的拉力器拉开二百多下。他说,在阿尔山当医生要有一个好身体。

韩伟出身于森工铁路之家,1988年在乌兰浩特卫校毕业就后到阿尔山医院当医生。阿尔山地处边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刚刚走出校门的韩伟看到当地老百姓得病之后缺医少药的困境,立志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痛苦。短短的几年练就了通科医生的本领,成了当地的名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老百姓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看中医找侯大夫,看西医找韩大夫。”

因为韩伟是阿尔山的“名医”,当地所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最后都会集中到韩伟这里,因此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的病都要看。有一年,有一个年轻妇女肚子疼,其他医生诊断为肠炎,韩伟一看,宫外孕破裂,马上转院!那个时候交通不便,温泉街到伊尔施走了两个小时,患者进医院就上手术台。医生说,再晚来二十分钟就没有命了。温泉街的小孩几乎都找韩伟看过病,韩伟也如数家珍般的记得清清楚楚。有时候在婚宴上当着众人说新娘子,你小时候我给你看过什么什么病,搞得人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林区跌打损伤的患者很多,脱臼复位、骨折康复、外伤处置的病人没少接待。沙眼、鼻炎、中耳炎、皮肤瘙痒都是小镇的常见病,每天都要看上几位。不过,韩伟最擅长的还是内科,白狼镇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头痛、呕吐、偏瘫,韩伟到她家里的时候患者已经不能清楚地叙述病情了。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经过仔细观察,根据经验韩伟判断为脑出血。韩伟在患者家中住了十多天,合理用药、精心调理,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

提高医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韩伟非常注重学习,只要有机会就到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的大医院学习。大医院的医生来到阿尔山,他就登门请教。2006年四十多岁的他,为了提高医学理论水平,到内蒙古医科大学进修一年。每年他都订阅大量的医学杂志,追逐着医学的前沿。二十年前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刚刚在北京的各大医院开展,阿尔山有一位干部要做这种手术,韩伟查看资料、咨询专家,了解这种手术的原理,给这位干部提供了治疗的建议。对肝移植、肾移植、免疫疗法等等韩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他把这些都搞明白,是为了指导这些患者的康复,对患者来说身边有这样一位随时随地都可以咨询的医生,术后康复格外安心。

韩伟在家里建了一个书屋,不仅有医学书籍,还有大量的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的书籍。他说,看病首先要了解人。对待病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着力点是不同的,专科医生着力点在“病”上,全科医生的着力点在“人”上。一名好医生,要善于倾听,患者对病情的表述受自身体验、本人经历、文化水平、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体验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询问病情也要有技巧,很多病是“问”出来的。他认为,作为医生要用“心”去看病,关心病,更要关心人。患者心理敏感、感情脆弱,需要安慰和鼓励。医生要善于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对疾病的正心态。多年来,韩伟总结出一套与林区人沟通的技巧,三两句话就能说到对方的心坎上,这可能是常说的心灵契合吧。韩伟每年都要读几本推理小说,他说,病情如案情,缜密的思维、逻辑的推理有助于判断病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知识有的时候韩伟也用在专业以外的事情上,有一位患者两口子感情不和,他借治病之际,苦口婆心地劝说、谈古论今地开导、入情入理地分析,患者的病治好了,家庭也和睦了。可韩伟不这样说,他说,家庭和睦了,患者的病就好了。很多病跟环境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医生看病不能就病论病,思路要开阔些。

作为一级医院的医生,大量的工作是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初级处置,还有专科医院治疗后的康复和护理、心理咨询、普及健康知识、疾病的预防、家庭看护等大量的基础工作。除了医生的工作之外,韩伟还要经常做很多护士的工作,打针、输液、换药、包扎、抽血、化验等样样都要做,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在忙中享受人生的乐趣,追求人生的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最使韩伟难忘的是1998年秋季阿尔山发大水,公路铁路全冲断了,成为孤岛的四十天。当时,阿尔山人出不去进不来,物资供应靠空投。灾后患者陡增,韩伟白天在医院坐诊,晚上经常出诊,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及时。遇到病人在洪水围困的村庄,还要涉水过河。他说,忙些不要紧,看见患者有病不能及时治疗是真着急呀!

患者的病治好了要感激医生,可韩伟说,其实我们应该感恩患者,医生的医术都是患者培养出来的,患者是最好的老师。患者的信任是我们的底气、患者的期望是我们的动力、患者的康复给我们带来欣慰。医生和患者是命运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韩伟说,医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良心账,所谓有医德就是要做有良心的事。韩伟一直主张基层医院的功能是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要低价看病,让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

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生,韩伟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已经融入了深深的乡情、友情亲情,和老百姓形成了习总书记说的“守望相助”的关系。在阿尔山韩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老百姓跟他打招呼,在阿尔山人的眼里,韩伟就是邻家的大哥、大叔,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韩伟帮忙,家长里短都愿意找韩伟唠唠。老百姓说,韩伟是我们的主心骨。边陲小镇是典型的人情社会,韩伟和小镇的人们其乐融融地生活着。

通过行医赢得当地老百姓的尊敬,在韩伟的家族里是有传承的。韩伟的太爷爷就是当地一位有名气的中医,韩伟虽然没有见过老人家,但 “医者仁心”、“病人不分穷富”,这些太爷爷的口头禅从小就听说过,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使他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韩伟对太爷爷的一句话一直铭记在心——“富人掏钱穷人看病”。美国梅奥诊所也有一句名言——“把富人兜里的钱掏出来补贴穷人”。100年前一个乡村医生用淳朴的语言说出话和美国顶级医疗机构的理念相吻合,说明在救死扶伤方面医者心灵是相通的。

在我国全科医生起步比较晚,2011年6月2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对全科医生提出的要求是——综合性的知识、高尚的素质、丰富的生活经验、卓越的管理才能、执着的科学精神。其实,韩伟早就成为阿尔山老百姓离不开的全科医生。

1996年韩伟职业生涯面临一次转折,他竞聘阿尔山医院院长。当时的阿尔山医院,像其他基层卫生院一样,经营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房屋年久失修,院内杂草丛生,多年拖欠职工工资,造成人心不稳,有人提议干脆卖掉算了。韩伟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家里拿出钱来修理房屋、安装暖气,解决工作环境问题。职工开不上工资,他就靠自己良好的人缘东挪西借。功夫不负有心人,医院当年收支平衡,凝聚了散失的人心,避免了破产拍卖的命运。从此以后,医院经营状况逐年好转,1998年医院还清了欠债,2000年开始医院每年都能添置一些新设备,2006年医院借助城市改造搬进新的大楼,2009年借助自治区支持蒙中医发展的政策实现了全额拨款……回忆这段经历,韩伟颇有感慨地说:像小燕垒窝一样不容易呀!

2013年节,习总书记视察阿尔山,为阿尔山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韩伟抓住机遇,跑盟里、跑自治区寻求支持,争取到了阿尔山医院改造项目。接着跑规划、搞拆迁……。因为有韩伟在当地的名望,拆迁户非常理解支持医院建设,新医院以最快的速度开工建设,现在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的医疗综合大楼拔地而起,明年就要交付使用了。面对蓬勃发展的阿尔山医院,当地一位领导说:“阿尔山医院有今天,韩伟功不可没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9688/

小镇名医——韩伟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