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2017-08-28 08:57 作者:张关林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请将不讲逻辑的文言文,移出语文教科书》。我始终认为语文书中的古文太少,此文居然要“移出”“不讲逻辑的文言文”,岂非越来越少?于是想起前几年突然听到小学语文书要删掉所有古文的消息,其原因大约与此文有关。于是我便非常虔诚地读了起来,以求“醍醐灌顶”。

但是灌顶的不是“醍醐”,却让尿液溅了一身。何以见得?此文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他认为文言文“不合逻辑”的论点。

第一,庄子和惠子关于“子非鱼”的辩论,此文作者认为全文都是“不讲逻辑的诡辩,并无其他”。

古文如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不知道作者从哪里看出“不讲逻辑”的。庄子根据鱼的“出游从容”,认为这些鱼应该很快乐。这当然是从人的经验出发的结论,属于“借物喻情”,不是对鱼的科研结论。就像关在牢里看着飞过的大雁说:大雁真TM幸福呀!但是惠子来抬杠了,把庄子的感叹当做一种发现,于是提出“子非鱼”的质问。庄子顺着他的思路,提出“子非我”的反诘。惠子立刻抓住庄子的漏洞,推论道: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感受,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会知道鱼的感受。到这里为止,这场辩论是惠子赢了。为什么惠子会赢,因为庄子的反诘方式错了,他是顺着惠子的套路走了。但庄子醒悟后,立刻从另一条路去反诘: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这句问话包含了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快乐这件事,你只是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而已,那我告诉你,我是在濠上看着他们出游从容的状态才知道的。庄子的第二次反诘使得惠子无话可说,结果是惠子输了。如果惠子像作者一样,说“安知鱼乐”的“安”有好几种意思,你干嘛只理解为“怎么”的意思呢?如果惠子如此无赖,根本就不配跟庄子辩论了:你给了空子让人家钻,还好意思去质问人家为何要利用这个空子?

这个故事充分表明了古人的话语机锋之犀利,作者却斥之为“不讲逻辑的诡辩”。这篇古文为什么一直非常流行?“子非鱼”几乎成了文化人的日常用语,难道中国人就特别喜欢“不讲逻辑的诡辩”么?在日常生活中,抬杠式的质问还少么?尤其在外交场合,基本都是诡辩。如何应对这种质问,是一种智慧,这个故事就在教你这个智慧:如果你顺着对方的思路不能取胜,那么就应该寻找对方话语的漏洞,利用漏洞来加以反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二个论据是,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时,他自己没有充分证明其正确性,所以也属于“不合逻辑”的。呵呵,作者好像生活在纯粹的逻辑中,任何话语都需要充分证明才“合乎逻辑”。你对小孩子说:“路滑,当心摔跤”,这也是“不合逻辑”的说话,因为你没有证明“路滑”和“摔跤”具有因果关系呀。天时,地利,人和,是决定胜负的三个要素,原则上孰轻孰重,早有定论。作者居然举出“清军入关,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毫无人和可言,却能势如破竹”的例子,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不合逻辑的。作者的幼稚简直骇人听闻,他居然认为所有的定论是不能有例外的:如果你说年轻人生病是常事,他就说,这话不对,因为我家邻居也是青年,他生一次病就死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说句难听的,简直没有丝毫的人生体验,却厚着脸皮来妄谈“逻辑”。

第三个证据更像在说话,居然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胡说:谁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真理?完全“不合逻辑”嘛。为什么?因为有些坏事是不会变成好事的!天哪,这家伙如果把“定论绝对不能有例外”的原则套在所有的话语头上,那么人类所有的话语都是不合逻辑的了。而且,他把“祸福相依”如此睿智的辩证法,仅仅理解为一件事性质的转化:这件事一开始是坏事,后来变成好事,这才叫祸福相依,如果不能变成好事,这句话就是胡说。殊不知,祸福相依不仅包括事件本身的性质转化,更包括人们的处理方式。说这个人幼稚还真是抬举他了。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极可能在教育界很有势力,不然为什么教育局会根据他的观点删掉所有的古文呢?

上面基本可以证明这个人属于妄想“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那类人。但为什么会“昏昏”到如此地步呢?我以为,是中国象形文字和西方拼音文字的差异使然。

现在世界上除了中国,其他重要国家都使用拼音文字。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象形文字本身不带有语言的逻辑形式,而拼音文字离开了语言的逻辑形式就寸步难行。语言的逻辑形式,就是语法。中国数千年来,学生都不学语法,因为汉语没有语法,它是以形表意的文字;但这不等于汉语句子没有思维逻辑。拼音文字全靠语法来表意,所以使用拼音文字,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逻辑强迫症:就是无论什么表述,必须要符合语法逻辑。例如马致远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汉语的思维逻辑表达得非常清晰,没人会体会不到这是两组景物的对照。每组景物各举三个意象,这三个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读者是一目了然的,不需要借助语法。但把它译成英语就一定要借助语言逻辑了。英语是:“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再把英语译成汉语,就是:“在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方,盘桓着归的乌鸦;在靠近茅屋的一座小桥底下,流淌着一条小溪”。明白了吗?问题是,假设马致远的天净沙是以后面的汉语译文形式出现,恐怕现在没人会记得的。

语言逻辑即语法,是拼音文字的特征,因为拼音文字是在人类语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人类的思维逻辑需要通过语言逻辑来体现,否则表音的拼音文字就无法表情达意。但象形文字是与人类的思维一起发展的,所以来不及含有语言逻辑的印记,而是通过表意的文字及其语序和语气词来体现思维逻辑,就已经足够。这就是中国象形文字的特征:语言逻辑即语法很弱。但许多人根据拼音文字发达的语法,而汉语几乎没有相对应的语法,就认为中国文化整体缺乏逻辑,这是混淆了“思维逻辑”与“语言逻辑”的概念。

中国文化由于象形文字的特点,其思维逻辑就朝具象化方向发展,不很在乎实际的事理逻辑。比如绘画,中国画为什么会有不合实际的散点透视?这是因为绘画的目的借助事物来表意,不是反映事物的实际状态。但西洋画绝对不会有散点透视,因为散点透视完全不符合具体事物的逻辑关系。由于长期使用表意文字,使中国人养成一种具象思维的习惯,以生动活泼的具象来替代有点枯燥的逻辑推论。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最后写道: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其中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只有煌煌具象与涛涛气势,而秦始皇读了之后立刻收回逐客令,这是“不合逻辑”的文字能做到的吗!

现在受了西方文化教育的中国人,不要妄自菲薄,以表面的语言逻辑来拷问中国文化,那无疑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想要不碰壁,其可得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9555/

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的评论 (共 9 条)

  • 春暖花开
  • 浪子狐
  • 襄阳游子
  • 王平如是说
  • 芙蓉秋水
  • 雪儿
  • 雪中傲梅
  • 心静如水
  • 东湖聚李胤德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