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孝道的几个话题

2017-08-17 17:36 作者:公民话语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炎热的盛已经过去,初秋的热度一天一天在减退,写作的素材则是越积越多。试着开手,却总是静不下心。工作的繁杂不定时地纷纷扰扰,可惜一心二用的境界还不入门。有时想把遇到的有意义的事写几句诗表达出来,但终觉太过肤浅。考虑再三,还是慢慢写出来比较合适。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文字

参加一些国学活动时,每每有老师讲起道,甚至还有长篇大论地专门演讲几个小时,但是听着听着就有点漫不经心了。不是老师们讲得不精彩,而是太宽泛,太理论化,太道德标准化。一场演说,可能会感动一些人,使一些人的道德观念有所提升,然而,对这些课堂教化的作用,我却并不看好。因为靠这些极小的范围内的宣传和弘扬传统国学文化中的孝道,说起来非常严肃和庄重,可实际效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毕竟能走进课堂的人,和社会大众相比,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关于孝道,几乎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中,作为法律人,所接触到的很多事,都无不与孝道有关联。法律人的视角,相对其他行业的人,不是独到,而是感受最深。每接到一个赡养纠纷的案子,不用说就是儿女不孝;每接到一个家务纠纷调解的邀请,第一感觉就是总是有人不孝造成的;每看到一则老人被遗弃的新闻,总是怒火中烧;每当有人说起某老人儿女好几个,却老无所依,生病没人管,心里就会耿耿于怀。孝道,并不只是在课堂上,并不只是在书本上,也并不只是在电视剧里,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都会遇到,都会发生的事情。

以下是近段所遇到的一些和孝道有关的具体的人和事,忙里偷闲,就优先地记录下来吧!

子欲养而亲不待

就在前天,我参加了一个朋友母亲的葬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位朋友弟兄三人,家大业大,但让朋友一家人出名的,则是他们的孝顺。然而,不管家业怎么兴旺,朋友却没能挽留住母亲的性命。

朋友母亲的病,是三年前就诊断出来的——已经是不治之症。但弟兄三人不惜代价,把母亲送到省人民医院几次进行治疗,按照诊治大夫的说法,三年前就大限已到,但通过多方的努力,朋友的母亲竟然撑过了三年。这个结果,人们谈论起来,还觉得是个奇迹。

虽然有奇迹这个说法,但难以掩盖的却是另一个事实,就是朋友的母亲今年才六十多岁的年纪。

“六十多岁,要是放在以前,岁数也不算小,可是现在……你看……大岁数的人有多少?唉!真的有点年轻啊!”人们惋惜着,纷纷摇头不已!

下葬时,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嚎啕痛哭悲伤之情,让人禁不住扑簌簌落下眼泪。

我心里默默地反复念叨着: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标准的典型啊!

感恩传家

还是这位朋友家的事。

葬礼结束,中午摆宴,各方宾客齐聚,这是农村的习俗。

席间,朋友的父亲坐在我旁边,说起当天的宾客,他不无自豪地说:“今天来的亲戚,好几辈的都有。一般的人家,早就应该断了的亲戚,今天都过来了,有的我都没通知。”

在座的人好奇,都侧耳倾听。

老爷子稳稳地继续说道:“今天来的,最老的亲戚是我太奶奶的娘家人,来的人很年轻,我都喊表叔呢!

“我们家多少代人都很孝顺,亲戚都不愿意断。到过年,我走亲戚要走到过了正月十六。老亲戚多,一家走不到都不行,这是我们家前辈传下来的规矩。”

一听是老爷子的太奶奶的娘家人也过来了,大家认为不可思议,这么老的亲戚竟然还走着。

“说起我太奶奶,其实还不是真正的亲太奶奶。”

“我亲太奶奶生下我爷爷之后,因病不治就走了。我太爷爷为了我爷爷有人抚养,很快又娶了一个新太奶奶,就是我这位新太奶奶把我爷爷养大的,所以我这个太奶奶,比亲太奶奶还亲啊!”

大家舒了一口气,原来这样啊!都禁不住啧啧称赞。

现在老爷子已经有重孙子了,一大家子人。别的人家早已断了的老亲戚,他们家则还在继续着。所以,朋友母亲的葬礼过去的亲戚显得特别多。加上这位朋友弟兄们都很义气,都有自己的朋友前去吊唁,一道街坐得满满的,分不清一共去了多少人。

孝顺的家庭,懂得感恩的家庭,总是让人崇敬的。

父亲过世后的忏悔

一中年男士,弟兄好几个,他排行最小,弟兄们有的在本市,有的在外地工作。老母亲过世得早,老父亲随着小儿子生活。大哥不孝,多年不和老父亲说话,也不见面,甚至电话也不打一个。

老父亲生病了,卧床四年,都是小儿子看护。其他弟兄,见老大不近前,也不积极。老父亲病危,弥留之际,交代小儿子,他死了不要告诉老大,既然多年不认了,爹也不认这个大儿子了。

老父亲带着遗憾闭上了眼睛。小儿子办理一切后事,除了没通知老大,其他弟兄各尽人事。

半年后,这位男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听,竟是多年失去联系的大哥的声音,嗫嚅着不知如何说话。大哥不等他开口,在电话里就大哭一阵,然后埋怨道:“咱爹死了,咋不跟我说啊!”

小弟回道:“你多年都不和咱爹联系了,也不和弟兄们联系,你自己逍遥自在,你的电话也没人知道,咋跟你说啊!”

“哎……呀!我咋着说没爹就没爹了呢!”老大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从此之后,每逢过年,老大就让儿女过去看他们的小叔。

时年老大已经七十岁,小弟也已五十多岁了。

代父行孝

一年轻男士,父亲过世得早,母亲生下弟弟之后,体弱多病。他初中毕业就辍学,到附近的工厂里打工。因为年龄小,没技术,被安排干着和他体力不相称的重体力活儿。他不怕脏,不怕累,咬紧牙关,用换来的微薄工资,帮着母亲撑起这个家。

他有个伯父,可爷爷奶奶却还是要靠她和母亲来养。

有人撺掇他母亲:“你丈夫不在了,他的爹娘还有老大呢,你可以不养。”

他母亲回答:“虽然我丈夫不在了,可老大不管,不能让老人没有着落吧!”

母亲的孝顺,直接影响着儿子。

时光流转,爷爷奶奶慢慢地不能自理,他就和母亲共同伺候老人。

以后他结婚成家,遇到个妻子也十分贤惠,帮着他和母亲一起照顾爷爷奶奶。

爷爷几年前病逝了。爷爷的后事因为伯父不管,由他带着逐渐长大的弟弟跟着他跑腿办理。剩下奶奶卧病在床,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弱,日渐憔悴。

街坊邻居劝他说:“你爷爷奶奶的事,本来就应该你伯父来管,你不要这么辛苦,啥都全担。”

“我父亲不在了,我孝顺爷爷奶奶,是替我父母行孝,我认为是应该的啊!我伯父不管,是他的事。”

他的回答,街坊邻居个个夸他懂事,同时对他的伯父不明事理而愤愤不平。

渐渐地,他的孝顺在十里八乡都出了名。村里有啥大事,村民都主动选他为代表。

听说时间不长,他的奶奶也病逝了。奶奶病逝前,他和母亲、妻子、弟弟一直陪护在病床前。奶奶的后事,还是由他和弟弟办理。他的伯父,还是老样子无可救药。

以后,他的事业顺风顺水。

因为一个孝字,让很多人愿意向他靠拢,愿意找他合作共事。

深沉的父却被儿子当作不孝的借口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突然遇到一起交通事故,被送进医院。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就缺三儿子没有到场。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头上缠着绷带,嘴里无力地念叨着三儿子的名字。

几个哥哥、姐姐打电话给小弟弟,均遭拒绝。

“知道他不上路,想不到这么不上路。咱都这样了,还不过来看一眼。”大家都恨恨地说。

这个三儿子,平时就极为不孝。本来他最小,父母最疼的就是他,可他却不领情。多年了,夫妻二人经常找父母吵架,还不让父母进他的家门。

他的老父亲,年轻时在几百里之外的一家国营煤矿上班,做厨师工作。因为孩子多,生活贫困,为了多挣些钱,就主动要求下矿井挖煤。

虽然离家才几百里的路程,为了不耽误挣钱,一年才回家一次。最困难时期,曾经几年不回家一次。大家都放假回家过年,他却把钱寄回家,要求在单位值班看门。

这个情况,在有街坊劝他三儿子要孝顺父亲时,想不到他三儿子竟然说:“我小时候,他几年都不回家一次,我几年都看不见他,所以我从小都没得到过父爱。”这几句话,把劝他的街坊气得哭笑不得。

“他爸过年还在值班,为了啥?为了谁?说什么没得到过父爱,这纯粹是狗屁话。见过不孝顺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良心的啊!”众街坊知道后,人人都这么骂着评论这个不孝的三儿子。

老人的二女儿说:“我上初中时,几年看不到父亲,有一次拿着母亲给我的生活费,偷偷地买了一张汽车票,按照父亲给家里寄信的地址找了过去。到了矿上,向那里的人打听我爸在哪,正好有个人指着一个矿洞口告诉我,让我在那里等,说我爸下班就会从那个洞口出来。我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出来好几个人,都是一身黑糊糊的,我竟认不出来哪个是我爸。有个人走到我跟前,轻轻地喊我的名字,从眼神和露出的白牙之间,我才认出是我爸。从那以后,我就立志好好学习,长大了一定要孝顺我爸。那时,我三弟太小,哪里知道我爸有多么辛苦,我要不是亲眼看到,我也不会相信的啊!”

当年的老人,完全是为了养家,为了养活孩子,才这么辛苦,这么劳累的啊!

多么深沉的父爱,可在这个不孝子口里,却反而成了不孝的借口。

骂父亲光说不练的不孝子

一家杂志社的总编,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因为工作需要,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一天,突然已九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打来电话,让他回老家说事。仔细一问,才知道安排在老家照顾奶奶的儿子,竟然把老太太拒之门外了。这个拒之门外,和一般所说的不同。这位总编在老家城市里盖了两面临街的楼房,因为正好他的宅基在街角。他这个儿子被他安排在老家公安局工作,现在也是一个小领导了,平时负责照顾奶奶,多年了,平平安安,也没发生啥矛盾。这次是怎么了?一老一少怎么出事了呢?再细问,老太太则说,以前她身体好,能帮孙子看孩子,多少能干点活,相处得倒也不错。然而近段,老太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需要有人伺候了,这个孙子就开始嫌弃奶奶了。孙子把奶奶住的房间,从外面——也就是大街上挖开个门,让老太太在大街上出入,后面的门堵上,不让奶奶进出院子了。

听老太太说完,作为儿子,这位总编怒不可遏,抓起电话就大骂儿子。谁知电话那头的儿子却是满不在乎。这下他更来气,扬言要回去把房子收回。儿子也不示弱,竟说“你别光说不练,你有种过来收你的房子啊!”

儿子这句话,倒使他清醒了许多。是啊!自己已六十多岁了,还有能力和儿子生气吗?越想越泄气,一下子瘫软在沙发上了。

第二天,这位总编打电话请一位律师朋友面谈。

律师朋友给他分析了儿子的情况,帮他出主意怎样对付这个不孝的儿子。

两人商量的结果,就是让这位总编回老家,找儿子工作的公安局的政委,请政委帮忙处理。

这位总编及时赶回老家,找到了儿子工作的公安局的政委,事情倒是很轻松地解决了。

不孝顺的人,都有他的弱点。

奶奶岁数大了,没啥用了,就赶出来;父亲也老了,斗不过他了,就得意忘形,有恃无恐。殊不知父亲的老脸面,有时还真的管用,斗不过年轻气盛的儿子,却可以借力儿子的领导。于情于理于法,领导出面是应该能处理得了的。否则,社会就更没有秩序可言了。

常说五行是相克相生的,对于不对头的事,总是有克服的办法的。

小结:几个小故事,都是发生在身边或朋友身边的事,一点没有虚构的成分。

作为晚辈、儿子,孝顺老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任何借口可言。

有人看待父母如同看待乞丐,好像老人吃他的饭,让他赡养,是向他乞讨一般。没想想你是怎样出生在这个世上的。怎样长大成人的。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法律也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有的老人子女众多,到需要赡养时,子女却互相推脱。其实,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义务,第一不能推脱;第二也推脱不掉。

虐待老人、遗弃老人是犯罪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虽然父母有一点办法,是都不会起诉子女的。但等到触犯众怒时,法律也会直接介入的。

现在的老人,就是以后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就是子女的榜样。

不孝的行为,认真调查的话,会有很多。要不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不孝的问题上。

中国的国情,特别是广大的农村,老百姓总体上并不富裕,如果子女不孝顺,不愿赡养的情况下,很多老人是无法幸福度过晚年的。有的老人因为子女不孝,忧郁而死;有的老人因为子女不愿出钱为老人治病,让老人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有的老人遭子女遗弃,而不知怎么办;有的老人遭子女虐待,痛不欲生。种种迹象都真的存在,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所以我认为,学什么本事,不如先学会孝顺老人;事业再兴旺,不如让老人满意;拜各种仙道、佛、菩萨,不如对自己父母好点;炫耀什么成绩,不如让别人看到你的父母高兴。

暂时说到这里吧!说是小结,却又没有总结出什么。

作者 宋建宇

2017年8月17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7974/

关于孝道的几个话题的评论 (共 15 条)

  • 雪中傲梅
  • 心静如水
  • 雪儿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东湖聚李胤德
  • 沧海一笑
  • 紫色的云
  • 雨袂独舞
  • 鲁振中
  • 晓梦芳菲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为老师的孝情深深感动,赞!在心底有个声音时时提示我写写有关亲恩的文字,笔浅,一直不敢写,生恐自己粗劣的笔丑化、怠慢了这人间挚重。华夏美德传承了几千年,惟孝为先,不孝或散漫于孝道的人,根本谈不上为人,一切的理由都是牵强的借口。话多了,见笑了。学什么本事,不如先学会孝顺老人;事业再兴旺,不如让老人满意;拜各种仙道、佛、菩萨,不如对自己父母好点;炫耀什么成绩,不如让别人看到你的父母高兴。问好老师,祝创作愉怡!
  • 浪子狐

    浪子狐点喜欢!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