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街与墨池(36)

2017-08-17 09:13 作者:宜昌石头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新街与墨池(36)

三十六、小伙伴们(上)

刚刚走进西陵竹器厂的大门,就有人在办公室里高声叫喊:“路华,电话!”

喊话的那个人叫家新,是路华当年的小伙伴。文革时在北门外正街外的小河(三江)的沙滩上玩耍时捡到一个铜雷管,敲打之中轰然爆炸,他因此失去了右手和左手的一根指头,被人们戏称为“一把手”。因为上过中学,也有文化,路华进厂时他已经工作一年了,年龄也比他大一点,在日韩剧中路华应该叫他前辈。

当时家新在西陵竹器厂当出纳,加上那个时候厂里年轻人很少,再加上两张破旧的办公桌相对而立,路华自然就和他迅速的熟悉和要好起来。有段时间里,他们两个人甚至形影不离,家新经常骑着厂里配发给他的那辆自行车带着路华走遍了这座城市和近郊,很多地方都留下过他们青的笑脸和无忧无虑的身影。

那段时间里,路华生活得很充实,厂里的工作总结,请示报告,办刊文章,公社广播站的约稿,加上众多朋友的回信使得他经常不得不加班加点的趴在办公桌上写作。那时也正是电力紧张之时,城区经常停电,路华就点着两支蜡烛,借着昏暗的烛光继续疾书,家新也经常留下来陪着自己的小伙伴,或者歪着头练练钢笔字,或者蹲在地上修他的那辆自行车。事情过去了近半个世纪,路华还是经常被当年的那幅画面所感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快到中午的时候,如果不出意外,西陵竹器厂的办公室里准时会出现一个男青年的。他会很主动的和王厂长打招呼,扔一支烟给郭会计,在路华的嘴里插上一支,自己嘴里也叼上一支,从路华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到饭菜票,轻车熟路的到后面食堂里去给路华以及他自己买饭吃,他们都喜欢吃粉蒸肉,喜欢吃汽水肉,也喜欢吃广椒炒肉,两个人臭味相投,这就是路华当年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小伙伴逢贵。

路华曾经在1980年用文字描写过他对这个小伙伴的印象:看样子像个工人,因为他戴着一顶呢布制作的工人帽,然而他那长长的,垂过衣领的头发却泄露他不会是态度严谨的工人,只会是眼下时髦的青年罢了;他的眼神有些深沉,但不算含蓄,属于那种具有教养却不愿珍惜的范畴;瘦削的脸庞,身材结实,尤其是那双修长、有力的手,证明他打过架,受过苦,翻过剧院的围墙,也捉弄过女人;他的手指前端被尼古丁熏得蜡黄,一支接一支的抽着香烟,虽然大多是劣质的;他穿得并不好,就是周末,还是披着一件洗的退色的棉短大衣,可在他的言语里,却始终向往着纯涤纶,长毛绒,还有香港走私来的紧身尼龙衫。

其中有好些年的时候,路华与逢贵亲密无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宜昌话所说的那种“可以换脑壳的朋友”。他其实是路华弟弟的同学,却不知为什么却反而和路华打得火热。有一段时间,路华也是嬉皮士,哪里好玩哪里去,哪里热闹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有一段时间,路华也是一个文艺男,就拉着逢贵到处找电影看,当时影剧院里所放映的纪录片,戏曲片,故事片一部不拉。好就好在那时的电影票便宜,要是放在现如今,想都别想。

那个时候,解放电影院看电影,人民剧院(光前街)看歌舞剧;工人文化宫(福绥路)看样板戏是路华的最,天知道他和逢贵看过多少遍《刘三姐》,以至于可以把歌剧《江姐》的所有唱段都能从头唱到尾;他们喜欢到处找人吹牛聊天,从国内国际形势,天知道从哪里传出的小道消息,当然还会开始谈女人;他们也喜欢到处找当时城区所有好吃的,下馆子吃吃菜喝喝酒很满足,虽然收入不多,但那时餐馆的价钱真的不贵,每一次都能吃的心满意足。

时至今日,每当走到学院街到中书街转弯处的那栋用半截砖盖起的两层小楼的时候,路华还是会抬眼望一眼二楼掩映在梧桐枝叶之中的那扇小窗。虽然时过境迁,虽然物是人非,可那曾经是属于逢贵的房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7805/

新街与墨池(36)的评论 (共 12 条)

  • 浪子狐
  • 雪中傲梅
  • 雪儿
  • 心静如水
  • 东湖聚李胤德
  • 王平如是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沧海一笑
  • 紫色的云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