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亲的家教

2017-08-11 19:56 作者:闫振田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父亲的家教

良好的家风是父母带出来的。我的父亲一辈子沉默寡言,不善言语,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他很少指责我们,也很少反复叮咛,而是以他的榜样作用让我们懂得做人的规矩和道理。

我上小学四年级那年,开学时,父亲给了我5元钱让我到学校交学费。我把钱往书包里一塞就到学校里去了。进了教室,只有一个同学坐在那里。我把书包放在坐位上,去上厕所,回来掏钱交学费时,钱却不翼而飞。刚才那个同学已不见踪影。我像丢了魂似地,哭着跑回家,向父亲述说丢钱的事,并一口咬定是那位同学偷去了。让父亲和我一块去找老师,向那个同学把钱要回来。父亲一听说我把钱丢了,很吃惊,也很生气。但一听我说向那位同学把钱要回来,半晌没吭声。我拽着他往学校走,他不肯去,反而说:“你又没抓住人家的手脖子,怎么能断定是人家拿的?要不是那个同学拿的,不是冤枉人家了吗?就是这个同学拿的,这个钱也不能要。你这一要,他背上小偷的名声,还咋有脸上学?不上学,这一辈子不就完了吗?”他叹了口气说:“算了算了。”说着又掏出5块钱递给了我,并一再叮咛,到学校后再不要提丢钱的事。

像这样的事,我遇到过好几次,父亲对这这些事情的处理,让我懂得了对人要宽容,要会替人着想。

1962年农村实行“土地包到户”时,我父亲从区卫生院退职回家种地,我家里还常备一些急用的药。人们都还记得父亲曾经是个看病的“先生”,遇到小病小伤,常来找他瞧瞧。离我家五里路的沈楼村有个孤苦老人,姓王,腿瘸,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精神不正常,常发颠痫症,人们给他起个外号“王神仙”,“王神仙”以乞讨为生。每当颠痫发作时,常常跌得头破血流。因为他没有钱到卫生院包扎,常常到我家来,找我父亲给他包扎。有时候正在吃饭,他血流满面地来了,他常年不洗澡,浑身散发着难闻的臭气。我的侄女见他来了,一怕他“疯”,二嫌他脏,都赶紧躲开了。可是父亲总是把饭碗一放,立即给他清洗伤口,在伤口上撒上药粉,然后包扎好。“王神仙”无以回报,总是在父亲面前跪下,硬要磕个头才走。1977年,父亲病故时,“王神仙”在霍丘县讨饭,当他讨饭回来,得知父亲病故,在我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像死了亲人一样放声大哭数日,哭着叫着:“好人呀,好人呀,我咋不替你死呀!”后来还是我家人反复劝说,他才回去。

1962年,我们村来了一个讨饭的,很年轻,还带着老婆孩子,住在邻居家的磨房里。半里,男的发起了高烧,不停地哼哼。父亲听到后,立即披衣下床,到磨房里查看,发现病人浑身发烫,屁股上生了个毒疮,又红又肿,病情很重。父亲立即拿来一些消炎止疼药让病人服下,止疼退烧。天亮后,父亲又跑到候营村请来他的好朋友中医外科的王先生为这个病人开了刀,将毒疮里的脓液全部放出来,这个病人才转危为安。父亲又将我家很少的一点粮食送给他们调养病人。数日之后,那个讨饭的能拄着棍走路了,他向父亲告别返乡时,泪流满面,感谢父亲的“救命之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父亲去世已经40年,他的形象已在我的脑海里模糊,但这一件件往事,却像是被刻进了心里,任时间冲刷而历久弥新。父亲以他乐施好善的言行,培养了儿女们的同情心、宽容心,也养成了我家宽容善良的家风。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日报社 闫振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6995/

父亲的家教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