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陕北印象(组章)

2017-07-24 08:36 作者:秋歌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之一:陕北醉秋

陕北于我的印象,就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和深沟大壑,荒凉、贫瘠、落后。

但是,这次到陕北,却出乎我的意料,尤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陕北那浓浓的秋色。

从西安乘汽车到黄陵,经牛武、富川、洛川到宜川的黄河壶口瀑布,现代化的交通使陕北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顺畅,当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车窗外的景色犹如流动的画廊,让车内的人不时发出情不自禁的惊叹,不少人频频举起相机一阵猛拍。

陕北秋天的风光,像绚丽的油画,又像泼墨写意的国画。蓝天白云之下,黄土高原浑厚朴实,排排窑洞的壁上窗前,挂着层层叠叠的金黄玉米,在秋阳下为陕北农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房前屋后高大的柿子树,铁铸般的黝黑枝干上是繁星般的红红柿子,在高原强烈阳光的照耀下,如节日盛典上的灯笼,晶莹透亮。大片大片的苹果树硕果累累,阵阵清香随风飘来。山野里,牧人身边牛群流动,羊群似。塬下的溪流映照着陕北婆姨健美的身影,她们爽朗的笑声和远处牧羊人那高亢悠长的信天游在秋风中久久飞扬。

路旁冲天的大树,是茅盾先生为之动情,为之讴歌的白杨树,那树依然挺拔,虽然绿叶已化作金黄,却又似身披金色铠甲,一阵风过,叶片纷纷脱落,化着无数彩蝶翻卷飞舞,向世界展示着生命最后的动人舞姿。绵延不断的山岭上,千姿百态的树木,五彩缤纷,炫人眼目。有一种树,枝干上的叶已落净,唯有树尖还有一丛黄绿色的叶子傲立于寒风之中,仿佛要与即将来临的严抗争,展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更有那树树红叶,如火似炬,既不随风飘摇,也不掉下叶子,而是让那裹着火焰般的身躯在肃杀的秋色中挺立,挺立,即使北风呼啸飞雪漫卷,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形象,要在自己创造的烈火中得到永生。在陕北秋天的广袤旷野里、深深沟壑中,每一棵树仿佛就是一个精灵一道风景,即使最后一片叶子掉下,她也要让自己的枝条化着唐诗宋词中如烟柳丝般柔美的诗情画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过去看一些画家所画的陕北风光,总觉得那是艺术家笔下生花,但是到了陕北,我才觉得陕北的秋色其实比画家所画的不知要美多少倍,任何画家的作品都没法与那真实的景色相比,任何人为的色彩都无法表现出那秋色的绚丽,任何词句都无法表达出那秋色的迷人。陕北的秋色真正能让人感受到什么叫做鬼斧神工,什么叫做天工巧成。

有人喜南方的秋天。不错,南方的秋色确实也有迷人之处,温柔,细腻、含蓄,但却不免小气,总给人一种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欲说还羞的味道,让人观之不过瘾。过去读唐诗,常读一些描写秋景的诗句,诸如“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清枫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更有“秋天无留景,万物藏光辉。落叶随风起,愁人独何依”等等 。这些诗句往往让人生出强烈的悲秋情绪,而当我看了陕北的秋色之后,才觉这些诗句实在过于消沉。我一直认为这些诗句也许更多描写的是南方秋景,而不是北方秋色,更不是陕北的秋色。其实,真正的北方秋色更多的是欢快、是明朗,尤其是陕北的秋色浑厚大气,它红就红得让人心跳,黄则黄得明亮闪烁,绿就绿得生意盎然,黑则黑得扎实深沉。它不羞涩,不遮掩,潇洒朴实,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陕北高原大川那粗旷坦荡的情怀,全无那种悲切伤感的愁绪。其实,我也读过不少描写北方秋色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过去觉得它不错,但当我亲身感受过陕北的秋色之后,再去对比那其中的韵味,才感觉文章似乎缺了一点浩然大气,少了一点阳刚之美。

我到陕北时,正值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和全国各地一样,黄土地上到处都在纪念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电视台也在播放与长征有关的影片。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北上,进行战略大转移。在历经无数的艰难困苦之后,于1936年的秋天进入了陕北。此时的陕北,已看不到红艳艳的山丹丹了,却有着绚丽灿烂的缤纷秋色,满山遍野的红叶迎接了这支历经磨难而又坚忍不拔的红色铁流。我想,当那满山遍野的灿烂红叶与漫卷于猎猎秋风中的三路大军红旗交相辉映时,人们的心情该是何等欢畅喜悦,那热情奔放的陕北秋色一定会深深印在他们记忆里,成为永恒。从那时起,宝塔山下,延水河边,一个伟大的政党就在这里走向成熟,一支伟大的军队便在这灿烂的秋色中发展壮大起来,终于在山丹丹的怒放中走向了共和国的诞生,创造出了中国革命史、世界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当饱经苦难的人们在无边红旗的海洋里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是否曾想到遥远的陕北此时已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富于诗人浪漫情怀的他,也许正神思飞越,将眼前开国大典上无边的旗海,与陕北那艳艳的秋色融和了起来。

看过陕北秋色,一个思绪在我心中久久萦绕: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生命之初,而在她的结束之际。这时的生命为了展示自己的活力,总是以最丰富、最多彩的方式来给自己留下一个绚丽夺目的结局,同时为下一轮生命的诞生留下不朽的记忆。

陕北老乡告诉我,近些年陕北实行了退耕还林,禁伐禁牧,千百年来的水土流失现象已逐渐得到改善,山林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植被更加茂盛,这为黄土高原生态的改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这种生态的变化又将使陕北的秋色更加浓烈,更加淳厚。

陕北秋色确实迷人,但我又总觉得这一个“迷”字似乎不能准确表达出陕北秋色的浓烈醇厚,用什么词更好呢?哦,应该是“醉”!这陕北的秋色就如黄土高原特产的西凤酒一样,让每一个饮过它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都能感受到一种大气磅礴,都能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深深眷念。

之二:黄土之艺

在陕北,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样多的人会对这块黄色的土地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意?为什么那样多的作家眷恋这片黄色的土地?茅盾的《白杨礼赞》,贺敬之的《回延安》,吴伯萧的《北极星》,无数饱含深情的优美作品至今还脍炙人口,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而创作之源在哪里?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我因此常常在想,除了这些人当年有着激昂澎湃的革命热情之外,是不是还与这片土地上的磅礴大美有关系呢?

说到陕北,就不能避开历史政治,因为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片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土窑洞的灯火映红了天”。确实,陕北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去陕北的一路上,萦绕在我脑海里的都是宝塔山、延河水、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这样一些从小就在课本里熟悉了的名字,每参观一处,心中就涌起阵阵激动。毫无疑问这与我当年所接受的教育分不开。就像诗人贺敬之在那首脍炙人口的《回延安》中所描写的:“多少回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您,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我不能说我对陕北的感情有贺敬之那样浓厚,但贺敬之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对我们这代人的熏陶,却使我们有着对陕北的强烈渴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那优美的旋律,使我们对陕北充满了梦幻般的的眷念情结。

在延河边,一位陕北老汉,头包一张白羊肚毛巾,身穿一件白羊皮褂子,腰扎一根红色腰带,脚打红色绑腿,肩挎一个红色腰鼓,手拿一把三弦琴,膝上绑一副快板,遇到游客就放歌一曲信天游,在粗犷的歌声中潇洒地扭起陕北秧歌,那腔调,那舞姿,让人不禁为之喝彩。这样的民间艺人在陕北有很多很多,他们走街串巷,在南来北往的人群中,特别是在外来的游客面前演唱,那腔调地道淳朴,是真正的信天游;那奔放优美的舞姿,让人拍手喝彩、留连忘返,真正使人感受到了陕北那独特的文化与民俗风情。曲唱完,秧歌扭完,众人便纷纷给钱。其实这些人要的钱也不多,一元、两元随你便,看你大方。有人对此不甚理解,说这些人是乞丐。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这些陕北艺人与大城市街头弹着吉他,唱着流行歌曲的自由歌手一样,无可非议。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地道道的民间艺人,在默默地传承着陕北古老的文化,让悠扬的信天游响遍了全国,没有他们,我倒觉得这陕北的韵味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

在王家坪当年朱德同志住过的窑洞前的院坝里,几位陕北的老乡为我们表演了一场地地道道的陕北秧歌、塞北腰鼓。这几位陕北汉子,一副典型的传统打扮,威武精神,豪气十足,边唱边舞。他们唱的是:“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那歌唱得奔放热烈,舞也扭得酣畅淋漓,腰鼓更是打得欢快至极。我们这些游客都被他们的舞姿所感染,忍不住纷纷加入到秧歌的行列,一个个跟着有模有样地扭起来。一时间,那氛围那情调,实在让人有一种入乡随俗,返朴归真的感觉。

前一阵子,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上,山西歌手阿宝以其独特的陕北民歌风格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被誉为“原生态”歌手。其实在陕北,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出类似阿宝这样的歌手来,其腔调,其韵味在我看来绝对称得上地道的原生态。为我们开车的赵师傅,就是一位这样的民歌手。在我们的热情邀请下,赵师傅一边开车一边放开嗓门为我们唱了几首陕北民歌,陕北民歌那特有的韵味于是弥漫在车厢里,引来我们阵阵狂热的掌声,不少游客情不自禁地跟着赵师傅一起唱了起来。在信天游的旋律中,一路上长途旅行的疲惫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听着车内粗犷、悠远的歌声,望着窗外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情景交融。散文家吴伯萧先生《歌声》中的一段话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是哪一首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的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先生的见解在我心中激起了共鸣

在杨家岭的窑洞中,我看到了名扬海内外的陕北剪纸大王。这是一位朴实的陕北妇女,一张红色的蜡光纸在她手中几剪几剪就变成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让在场的人们看得赞叹不已,纷纷叫绝。象这样的窗花,在陕北随处可见,窑洞的门上,窗户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旅游商店的柜台上,在小商小贩的手中随处可见。这些窗花,或人物,或动物,或山水田园,造型各异、简洁明快、夸张风趣,内容十分丰富,很能体现出陕北人那种特有的情调。

在当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的地方,我久久伫立。在我的心中,这里就是中国新文艺的圣地。六十多年前,就在这样一个今天看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院坝里,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尽管在不同时候都有人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而我却始终认为《讲话》的方向没有错。《讲话》所表达的文艺创作的基本原理不会错。这些年来,我也涉足了文艺创作这块领域,就我自己的创作体会而言,毛泽东所强调的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帮助。《讲话》使延安这片热土上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象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秧歌《拥军花鼓》、《兄妹开荒》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还有诸如《王贵与李香香》这些叙事诗等。在我的中学时代,这些作品几乎让我着迷。特别是陕北民歌中的精品象《走西口》《蓝花花》,随时都可以哼它几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脑海里似乎陕北民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走进黄土地,就不能不说到黄土地上的作家。黄土地上的作家当年曾被文学界称为“陕军”,他们的作品就如那莽莽黄土高原一样,浑然大气,凝练厚重;又似九曲黄河一般,澎湃汹涌,荡气回肠。而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与生活密切,尤其是反映了黄土地上的儿女们世世代代与命运抗争,追求幸福人生的真情实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这些作家的笔下得到了真实的表现。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作家中,远的不说,当代文坛上有两位作家是十分令我敬仰的。一位是已去世的路遥,一位是今天还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陈忠实。当年的路遥以其中篇小说《人生》成为全国首届中篇小说奖的获奖者,又以其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成为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而陈忠实则以自己的长篇力作《白鹿原》步路遥之后尘成为又一位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站在路遥就读过的延安大学校门前,我回想起当年刚参加工作时读路遥的《人生》时的情景。那时,我们的文化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我们比较多的文化生活就是阅读小说。当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后,我们争相阅读,而且读得非常投入,甚至是痴迷。小说中高加林的人生追求与坎坷,巧珍的淳朴痴情,都曾让我们那帮年青人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激动。有人甚至说,今后找老婆就要找巧珍这样的人。这些话在今天听了似乎很幼稚,很好笑,但从这话中也可以想见当时路遥的《人生》其艺术魅力是何等打动人心。可惜路遥英年早逝,他的墓地就选在延安大学的校园里。这位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作家,又回到了他就读过、生活过的母校校园内,在这里安息。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我没能去拜谒这位我所喜爱的作家的墓地,但我相信,路遥已经成为延安大学师生的骄傲,更成为激励后来学子对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力量。

伫立宝塔山上,眼前反复出现的是激动人心的塞北腰鼓那豪迈舞姿;漫步延水河畔,耳边久久回荡着的是那凄美婉转的《蓝花花》歌声。莽莽黄土地,汤汤延河水,孕育了陕北高原灿烂的艺术之花。如果天地有大美的话,我要说,这大美就在这万年黄土地上。

之三:窑洞情思

到陕北,去延安,就不能不说到窑洞。在我心中,写窑洞写得最好的是吴伯箫先生。在他的散文集《北极星》里,就有-篇文章叫《窑洞风景》。在这篇文章中,吴老用他丰富的阅历、独特的笔调、生动的文采,将延安窑洞写得极为抒情

我最初知道窑洞这个词是在小学的地理课本中。那是我的孩提时代。刚识得几个字的我常常喜欢找书看。我的父母是乡村小学教师,乡村教师要包班,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什么都教。一次,我在他们的教材中寻到了一本小学地理课本。从那课本中,我知道了窑洞,也从插图中了解到了窑洞是什么样子,记住了介绍窑洞特点的一个词 “冬暖凉”。随着年龄的增加,学识的增长,尤其是在我的少年时代,政治的作用很大很大,窑洞这个为中国共产党的崛起起过重要作用的词,自然在我的印象中越来越深,我对窑洞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不过,这些了解还仅仅是在感性的角度,象乘火车到北方,看看沿途山坡上的窑洞,从文学作品、从影视中了解人们是怎样在窑洞中生活,真正实地接触窑洞却没有机会。这次到陕北,我终于实地看到了窑洞,亲身体验了窑洞生活。

住窑洞,是陕北人的居住习惯,也有人说是当初人们为躲避战乱而形成的习惯,他们往往依山就势在黄土高坡的崖畔上凿洞而居。陕北的黄土既粘又韧,土质好。只要削平崖面,即可开挖而成。窑洞除了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外,还有施工简易,省工省料,经济实用的好处。当地人介绍说,陕北的窑洞一般为一丈二尺宽,两丈到三丈深。除少数土窑洞有小门、顶窗者外,绝大多数都开有大门大窗。这门窗的样式还做得十分别致,窗户的格子造型和图案非常丰富。在窑洞中,布置也十分有特色,对门的里面就是一个炕,或者炕就筑在窗台下。有些炕的里面还加了一个平台,用来放箱子、被子或其它杂物。炕上的席子是用高粱秆或者芦苇编织的满炕席。陕北老乡讲,这种炕席非常柔软。现在的窑洞主人常常把自己的窑洞打扮得漂漂亮亮,五颜六色的炕围子与现代化的家具使窑洞这一古老的居住环境变得别具一番风味。导游还引导我们看了窑洞灶台,这种称为蛤蟆口灶的灶台,灶火与炕相通,冬天除了煮饭还可烧炕取暖。

导游告诉我们,最初的窑洞都修在较高的山崖上,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特别是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人们逐渐将窑洞由高山上向缓坡移动,在相对平坦的地方修筑石窑或砖窑。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窑洞景观。据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窑洞群在今天的延安大学校园内。当我路过延安大学时,朝里望去,果然校园内的崖畔上有很多很多的窑洞,排列相对整齐,在下午的阳光照耀下特别引人注目。我想如果到了晚,所有窑洞的灯火都亮起来,那景象一定非常迷人。

窑洞风景迷人之处还在于窑洞的主人常常在自己的窑洞前种上一些树木,最多的是枣树、柿树之类。每当秋风渐起,树上果实也慢慢成熟,尤其是那柿子熟透之后便红得晶莹耀眼,柿叶经风霜浸染也渐渐变红,于是黄色的窑洞又平添一道美丽动人的景致。而在窑洞的门前、壁上密密匝匝、层层叠叠挂着的束束金黄玉米棒和串串鲜红的辣椒,更是将窑洞装点得如童话世界一般,让人流连往返。

这就是陕北的窑洞,黄土高原上独特的风景。

在延安,我参观的窑洞主要在杨家岭、王家坪这些地方,这都是当年中央领导居住的窑洞。这些窑洞颇具代表性。象毛主席住过的杨家岭窑洞,就在一条山沟的北面山坡上,较为隐蔽。这里据说有十四孔石窑,接口石窑十九孔,山腰上还有一百孔土窑。主席从1938年11月到1943年初就住在这里一处十分普通的窑洞中。洞前有一小院坝,前面是一道低矮的围墙,形成一个小院,院内有三孔接口石窑。所谓接口石窑就是指在窑洞挖好后,为使窑面美观,用石头将窑面砌上。主席就在这里办公和居住。据介绍,在这窑洞里,主席曾写下四十多篇著作。其中有大家熟悉的《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等。解说员告诉我们,1940年底,毛主席在这里接见过从前线回到延安将赴党校学习的部分干部。当时,主席指着窑洞风趣地对这些干部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也是在这杨家岭的窑洞前,毛泽东曾接见著名的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那次谈话中,他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英明论断。阅读《毛泽东文集》,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相当一批重要文章就是主席在陕北窑洞的油灯下写出来的。

在离开延安的那天,导游特意安排我们去壶口瀑布旁边的袁家窑洞吃了一顿饭。这袁家窑洞是文革中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居住过的,现在早就没人住了。于是当地人就将这里改造成了一家农家乐旅游饭店,所有设施都按照当年知青生活的原貌加以恢复。据说来这里就餐的人还特别多,尤其是当年曾在陕北下过乡的知青更是常常到这里来寻访故旧,追思青年华。这餐饭是典型的陕北风味,大盘大盘雪白的馍馍,香喷喷的金黄小米粥,还有火烧、枣糕等,虽然这些食物在今天看来确实不算什么,但在黄土地上窑洞这样的特定环境里,我们却吃得十分惬意,别有一番风味。

汽车驶上高速公路,我们告别延安踏上了归程,黄土高坡上层层叠叠的窑洞渐渐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心中的窑洞情思却变得越来越浓烈。

之四:壶口抒怀

清晨6点多钟,天还未亮,我们就早早起了床,按照导游的安排,今天要去看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这之前,我曾见过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的壮观,确实令人惊叹,那么作为中国第二大瀑布的壶口瀑布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天渐渐亮了,我们的车也快到黄河壶口。从车窗朝外望去,可以看见宽宽的黄河河滩和主河道上缓缓流淌的河水。汽车在一片很大很宽的河滩前停下来,导游说,壶口瀑布到了。带着满腹疑虑,我们下了车。站在河岸放眼一望,前面一道深深的峡沟,阵阵涛声从那里传出,团团水雾不断涌起。难道这就是我们想看的黄河壶口瀑布?这与我们在电视上见到的壶口瀑布那磅礴的气势完全不同。

真的,如果将壶口瀑布与黄果树瀑布相比,壶口瀑布无论其宽度和高度都不如黄果树瀑布,没有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浪漫感觉。黄果树瀑布能让你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看见它,为它赞叹。而当你站在远处看壶口瀑布时,只看见千里黄河在两岸青山的石谷中静静流来,全无那种大江东去的豪迈气慨,黄河是那样深沉,平静。然而,当走近瀑布,我的感受发生了变化,三百多米宽的江流在这里骤然收束为不足六十米的江面。江水一改前面的平静,突然呼啸奔腾起来。当它奔腾到黄河壶口处时,狭窄的河床将浩浩河水汇聚在了一起,深沉平静中蓄积起来的无穷力量突然爆发,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跌入落差约20多米的大石潭。顿时,千丈巨浪冲天而起,河水如巨壶沸腾,澎湃激荡,团团水雾扑面而来,雷鸣涛声震耳欲聋。那气势令岸边观瀑者惊心动魄。千百年来,汹涌的激流将黄河这段坚硬的石头河床冲成了一条长达十几公里的深沟,黄河之水就沿着这深沟奔涌而出,逶迤东去,让人想起李白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著名诗句。于是世上便有了“天下黄河一壶收”的说法,而这“一壶收”也就成了古老黄河上一道壮丽奇特的宏伟景观。

面对壶口瀑布的冲天巨浪,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一支抗敌演出队来到了壶口,当他站在壶口瀑布处,诗人的心被瀑布壮景所震撼,万丈狂澜激起了诗人无限联想。望着汹涌激荡的黄河壶口激流,诗人想到祖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惨遭蹂躏,中华民族正处在最危险的时候。悲愤之中,咆哮的黄河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决定以黄河为背景写一个表现中华儿女不屈精神的作品。在那段日子里,滔天的黄河巨浪、与激流拼搏的黄河船夫、黄河两岸青纱帐里的抗日健儿、与敌搏斗时挥舞的长矛大刀……幅幅画面不时在诗人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一首中华民族的不朽诗篇《黄河颂》就在这滚滚黄河边诞生了。著名音乐家洗星海在读了这首组诗后,为诗中所表达的民族大义、爱国激情深深触动,欣然为这首诗谱曲,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就在这黄河岸边诞生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表现中华民族强烈民族精神的组歌,从此响彻黄河两岸,长城内外,鼓舞着亿万中华儿女为民族尊严而浴血奋战,壶口瀑布也因此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斗争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笔。

在壶口瀑布所在地,有许多景致值得浏览,如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起伏,总是露出一点点的“龟石”、镌刻着北魏徐亘沄所书“卧镇狂流”四字的孟门山巨石、还有纪念人类最早的祖先伏羲兄妹的伏羲庙遗址,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孟门夜月”等等。然而,在我眼里真正值得一看的还是那大气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壶口瀑布。因为它展示了大自然宏伟的力量,昭示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品格。

站在壶口瀑布前,一种感慨如潮涌起:大自然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了一个壮丽奇景,而这奇景又化着鼓舞这个民族奋勇斗争的力量源泉,这奇景更成为一种世代传承,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神奇的大自然,伟大的壶口瀑布!

之五:拜谒黄帝陵

五千年前,正是史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也即人们所说的远古洪荒时代,一位叫公孙轩辕的人在黄河之滨出现了。他率领人们开发农业,研制医药,他创造了指南车,让人们穿上了衣裳,烧陶器铸铜镜,发明文字创制音律历算,还制造了干戈舟车。据《轩辕黄帝传》记载,在轩辕氏时代:“耕者不侵畔,渔者不争岸,抵市不预,价市不开,鄙商旅之人相让以财,外户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记述为我们留下了一副动人的和谐社会景象。正如人们所说,轩辕朴素的造福为民的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炎黄子孙,同时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个性。

是的,轩辕黄帝开启了华夏文明之源,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的功绩为世人景仰。黄帝去世后,人们将他葬在黄土高原一处碧波荡漾,青山长绿的桥山之巅。于是这里便成为历朝帝王和百姓寻根问祖祭祀朝拜的神圣之地。他的陵墓“黄帝陵”被称为“中华第一陵”。每逢清明重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从四面八方齐聚与此,隆重祭祀这位民族的祖先,追寻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明。黄陵祭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标志。因此,作为炎黄子孙之一员,到陕北不去拜谒黄帝陵,在情感上总有一种深深的遗憾。

多年来,我一直盼望能拜谒心仪已久的黄帝陵,这个愿望终于在金秋十月实现了。

沿着高高的石梯来到座北朝南的黄帝庙,在其门前,一方形砖砌影壁书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题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在黄帝庙的大门门额上有“轩辕庙”三字,字系原国民党陕西省主席蒋鼎文所书。而最令游客肃穆之情油然而生的,是庙内那棵高大的黄帝手植柏。这棵古柏又称“轩辕柏”,历经五千载风霜雪,依然那样苍劲,那样葱郁,傲然屹立在巍峨黄土高原上,真可谓俯视天地,注目苍生。那树盘根错节,虬龙缠绕,人称“世界柏树之冠”。仰望参天古柏,以手轻抚树干,缅怀之情胸中涌起,思古之意绵绵不绝。庙门正北是一名曰“诚心亭”的过亭,走过“诚心亭”,前面是又一过亭:碑亭。碑亭上有对联曰“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里”。亭中分别刻有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题词或祭文。蒋介石所题为“黄帝陵”,另一则为毛泽东为黄帝陵所撰祭文。

在黄帝陵,我看到过许多饱含深情的祭文,读到过不少内涵隽永的优美诗词。其中最让我深为感慨的就是这篇毛泽东为黄帝陵所撰的祭文。这篇祭文作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五日,即1937年的清明节,时值西安事变第二年,此时的国共两党已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所以才有了“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的说法。可以看出,这篇祭文明确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大义,与全国各界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建立一个富强民主共和国的诚挚愿望。

经过碑亭就来到了黄帝庙最北处的人文初祖大殿。这是历史上供奉黄帝的地方。殿中神龛内有轩辕黄帝的浮雕石像,像高3。9米,宽3.3米,据说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放大刻制而成。这座大殿的门额大匾上的“人文初祖”四字为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所书。我到这里时,正有一批台湾同胞身着黄色祭拜服装在殿前焚香膜拜,看着他们那虔诚认真的样子,我不禁想到,炎黄子孙血浓于水,无论什么样的阻挠都无法割断两岸同胞血肉相连的亲情

在人文初祖大殿的背后,不久前建起了一个总面积达平方米,非常壮观的祭祀广场和轩辕殿。轩辕殿内有轩辕黄帝石像,在殿内和祭祀广场上安放了编钟编磐等近百余件祭器。整个大殿和广场的设计浑然大气。飞翘的屋檐、叠立的斗拱、简洁古朴的屋脊使整个建筑宏伟庄严而又古朴肃穆。尤其值得一看的是主殿“轩辕殿”,它由三十六根圆形花岗岩石柱围成一个方形空间,屋顶中央是直径十四米的圆形“天光”。设计者精巧地以此映衬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理念,充分展示了“黄帝明堂”的风貌。整座建筑以浑厚朴实的黄土高原为背景,宏伟庄严古朴肃穆,充分体现了以汉风唐韵为明显特征的优秀传统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祭祀大殿两侧安放有黄帝陵龙魂大钟和龙威大鼓。据介绍,龙魂大钟由锡青铜浇铸而成,高3.8米,最大直径2.39米,重13吨。整个钟体精雕细琢,撞钟时声音洪亮无比,犹如巨龙轰鸣。

龙威大鼓重750公斤,鼓面直径2.5米,鼓帮直径2.7米,鼓高1.5米,与龙魂大钟相得益彰,显得威风八面。

我到黄帝陵时正值2006年重阳节的第二天,传说九九重阳这一天是黄帝升天之日。就在重阳这天,黄帝陵举行了丙戌年重阳节海内外中华儿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据说,这一典礼之隆重堪称空前。我们虽然没能赶上这次盛典,但能在这时拜谒我们的先祖,也觉无比欣慰。

我们沿着山路去谒位于桥山之巅的黄帝陵。现在到黄帝陵不需走太多的路,电瓶车很快便将我们送到了山腰。下车登山,沿途漫山遍野的翠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导游告诉我们,这桥山上大约有松柏八万余棵。

走过“下马石”,经过“汉武仙台”,继续前行即到了桥山之颠。平坦的黄土地上,一座祭亭赫然在目。祭亭红柱绿檐,微翘四角,显得那样精致华丽。亭内一碑,上刻 “黄帝陵”三字。字系郭沫若先生手笔,大气磅礴,很有韵味。碑亭之后树有一“桥山龙驭”的石碑。传说这就是当年黄帝乘龙飞天处,而石碑后面的土丘就是我心仪已久的黄帝陵。

黄帝陵四周古柏参天,苍劲挺拔,透着一种深深的历史沧桑。面对中华民族的始祖之陵,此时我的心中涌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是激动,是崇敬,是虔诚,那情景就像多年在外的游子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闪闪泪光模糊了周围的一切。山风吹动陵前的苍松翠柏,发出阵阵松涛声,眼前的一草一木在我心中似乎都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昔日躁动的心在这里顿时变得安宁起来。我仿佛觉得自己进入了时空隧道,数千年来的历史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让人感到一种空前的肃穆。此时此刻, 我的耳边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歌声与眼前的景致十分贴切,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黄帝陵前,香烟袅袅,烛火闪闪,南来北往的人们用这种方式庄重地寄托自己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缅怀之情。我默默地点燃一束香火对着黄帝陵跪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毕恭毕敬地将香火高高举过头顶,向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顶礼膜拜。一拜、二拜、三拜,在我心中,这每一拜都是那样神圣,那样深情,更是那样真诚。有人敲响了黄帝陵前的大钟,洪亮的钟声在黄帝陵上空悠悠回荡。此时,黄土高原上的秋阳是那样明媚,天蓝得那样清澈,云白得那样纯洁,我的心灵也仿佛在这空灵的境界中得到了净化、升华,浩然之气充盈于胸。

悠悠钟声里,我独自绕黄帝陵缓步而行,瞻仰这里的一草一木。倏然,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这样多的人会不远万里,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到这遥远的黄土高坡上来瞻仰一个远古历史人物的墓冢?为什么不同政见、不同信仰的人能相聚于此,抛弃成见,表达心声,共赴国难?这就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大义。一个民族应当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是维系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无形纽带。有了这纽带,民族才会兴旺发达;有了这纽带,国家才能万众一心;有了这纽带,事业才会繁荣昌盛。轩辕黄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几千年来,黄帝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意志力量的象征,他那伟大无比的感召力,已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无论有何艰难险阻,炎黄子孙都会在这里寻求到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正如黄帝陵前那副楹联所写:“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是的,有黄帝英魂壮民魂,每一位真正的中华儿女都将做到“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华国脉一定能永远传承。

告别黄帝陵时,我在那里要了一袋“中华土”,又从路旁的古柏上采下一枝散发着清香的柏枝夹在我的笔记本里,我相信这幽幽清香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3412/

陕北印象(组章)的评论 (共 17 条)

  • 春暖花开
  • 东湖聚李胤德
  • 雪中傲梅
  • 绝响
  • 浪子狐
  • 晓梦芳菲
  • 心静如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倪(蔡美军)
  • 红彤彤的曙光
  • 文甫
  • 人间烟火
  • 你i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鲁振中
    鲁振中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佳作
  • 秋歌

    秋歌为什么这样多的人会不远万里,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到这遥远的黄土高坡上来瞻仰一个远古历史人物的墓冢?为什么不同政见、不同信仰的人能相聚于此,抛弃成见,表达心声,共赴国难?这就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大义。一个民族应当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是维系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无形纽带。有了这纽带,民族才会兴旺发达;有了这纽带,国家才能万众一心;有了这纽带,事业才会繁荣昌盛。轩辕黄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几千年来,黄帝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意志力量的象征,他那伟大无比的感召力,已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无论有何艰难险阻,炎黄子孙都会在这里寻求到无穷的智慧与力量。正如黄帝陵前那副楹联所写:“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是的,有黄帝英魂壮民魂,每一位真正的中华儿女都将做到“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华国脉一定能永远传承。

    赞(0)回复
  • 秋歌

    秋歌在我的中学时代,这些作品几乎让我着迷。特别是陕北民歌中的精品象《走西口》《蓝花花》,随时都可以哼它几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脑海里似乎陕北民歌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