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月是故乡明

2017-07-22 16:10 作者:花样年华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鲁德荣

弯弯的眉月,总是钟情在沧桑的阡陌里把我尘封的记忆悄悄地钩起;盈盈的玉盘,总是醉心在多彩的脑屏上将我深藏的镜头匆匆地回放。一幅幅,一幕幕,一段段;画面,场景,故事。嫦娥说,那是故乡的印记,那是往事的珍藏,更是美好回想。是啊!仰望如钩似镜又时常给我慰藉和欢愉的明月,哪能不让人怀想那魂牵萦的故乡?

时光的磁带,倒回1980年11月23日。云淡天高,日丽风和。一队队身着崭新棉军装胸戴大红花怀揣报国志的热血青年,正从四面八方向荆门火车站集结。傍晚。随着“呜——呜——”的汽笛声响,一列黑色的闷罐车满载着躁动的青和金色的梦想,依依不舍地缓缓离开生我养我的地方。渐渐地,渐渐地,一轮满满的皓月也悄悄地挂在了东方那无际的天幕上。今晚的月亮好圆呐!一个激动的声音感叹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嘛!

是的!我们正是去圆我们的人生梦想。列车风驰电掣地撕扯着空气“簌簌”作响;车轮不知疲倦地狂吻着铁轨“咣当咣当”。我走,月儿也走,儿时的月儿追赶着为我照亮前行的路。列车呼啸北上,穿秦岭,越黄河,驰骋千里把我们送往“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塞北边疆,送入人民解放军这所光荣的大学堂。气温随着纬度的增加而漫漫降低,米饭伴着地域的变化悄悄换成了馒头。初的南方虽不觉寒意,但北国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飘”。

打小未曾远游,随着兴奋的消退,渐渐萌生对家乡的眷恋。不知道这恋情的浓淡是否与时空成正比,只晓得不遂愿时总是那故乡的明月给以抚和慰藉。遥远的乡土,是父母温馨的怀抱和世代生息的老屋,更是育儿成长的摇篮。有人说,历史把最悲壮的篇章留给军人书写,生活把最枯燥的旋律交给军人弹奏,命运把最艰苦的道路指给军人跋涉。“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滚打摸爬,让一身又一身的臭汗和疲惫成为人生历练难得的附加值。

月儿督我守边防,时儿明查,时儿暗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部队驻扎在贺兰山北端与腾格里沙漠结合部,履行着守卫祖国北疆大门的神圣职责。可知道,陆军第20师,是一颗来自湘鄂西的红色种子,是一匹跃进大青山的抗日铁骑,是一支横扫大西北的剿匪劲旅,更是一支对党忠诚热爱人民的文明之师。然而,这支具有光荣传统和卓著功勋的英雄部队,在尔后的百万大裁军中服从大局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序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阑人静的时候,那最是想家的时候。或伫立哨位,仰望那似眉的新月独自静思;或相约丘岗,共邀那高悬的皓月畅谈乡趣;或蜷缩被窝,凝视那窗前的霜月各揣遐想。迷人的故乡,青山氤氲,蝉鸣唱;碧水潋滟,稻花飘香。那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那两情相悦的出对入双,羡煞早已长大的囡囡无处诉说衷肠?心仪的人儿,别迷惘,莫彷徨,天涯共此时,沐浴这亲昵而柔美的月光。心中的月亮,照在边关,更照在远方的家乡。

漫步故土幽深的香径,透过翠竹枝头的明月,仿佛回到曾经播撒青春、耕耘希望、成就梦想的第二故乡。32年过去,老部队虽然不在了,但激情的军旅岁月和独特的塞上风光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和无尽的念想。月色下的驻地,山势嵯峨峭壁千仞,岩石裸露怪石嶙峋,大漠无垠飞沙肆虐。那“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顺口溜正是对那千古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也考验和磨练了一代又一代的忠诚卫士。

举头望明月,那朦胧中的素影,海市蜃楼般地再现了险峻的山川、浩瀚的戈壁、无垠的大漠,还有那纵横交织的战壕和星罗棋布的暗堡。瞧!瞧!瞧!背倚山丘,坐北朝南,红砖粉瓦的营房;实兵演习中,对抗正酣的指战员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的战斗队形;阵地上一字排开望不到头的130加农炮正昂首挺胸地注视着纵深目标。

借得蟾宫,临窗远眺,宁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另有一番诱人景色。贺兰山深处,经声滔滔香烟袅袅,庙宇楼台古朴神秘,塔亭殿阁色泽斑斓。贺兰山东部,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沙湖,远山近水蓝天白云,碧波荡漾金浪起伏,沙鸥翔集野鸭成群,苇影婆娑波光粼粼,诚然一处幽静、清新、圣洁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2999/

月是故乡明的评论 (共 1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