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树底下好乘凉

2017-07-20 20:45 作者:建梁洲  | 2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 大树底下好乘凉

在我的人生路上,在漫长的记忆长河里,让我刻骨铭心的东西实在不多,用于咀嚼回味的东西也似乎模棱两可。说心里话,真能够魂牵绕的,或者说让我牵肠挂肚的是两棵大树,非常确切的说是两棵大杨树。时间过去半个世纪,这两棵高大挺拔的大杨树仍巍然屹立在我的脑海里,枝繁叶茂在我的记忆中,根深蒂固在我的心田沃土之上,经久不衰,阔叶蓊郁常青。

我的故乡有一个非常美丽动听的名字,叫灵山。灵山实际上是一座山,山不算高,也就是一百多米的高度,可它很奇特,很有名,是京东的八景之一。灵山的东面与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紧密相连,南西北三面的山脚下都有清泉翻涌。山顶上矗立着一座辽代宝塔,宝塔下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刹灵山寺,古寺西侧的山根下生长着两棵参天的大杨树,乡亲们习惯地称呼它大青杨。这两棵大青杨相距百米,呈南北两端排列,分别叫南杨和北杨。

家乡的两棵大杨树很古老。小时候,听我爷爷跟我讲,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爷爷跟他说,这两棵大杨树就很粗很壮很茂盛很古老了,是谁栽的?究竟生长多少年了?谁也说不好。老人们传说下来到很神奇,说是唐王李世民征东时在此安营扎寨时栽的。这么说来,两棵大杨树为唐太宗亲手所栽,从时间上看,也有一千多年了。话说回来,传说总归是传说,史书上没有记载,翻遍县志也没有记述,总而言之,这两棵大杨树很古老到是千真万确的。

家乡的这两棵大杨树很有名气。高大,干粗,树冠遮天,远近闻名。可以自豪的说,在北京,在北京方圆百里之内,在同一类型的树种之中,我家乡的这两棵大杨树是王中王。早年间,从这里南到天津北到长城古北口,南来北往的客商提起灵山两棵大杨树无不啧啧赞叹。刚解放那会儿,据从北京回来的家乡人讲,站在北京朝阳门的城楼上往东方眺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灵山的这两棵大杨树。描述的也很形象,两棵大杨树像两把遮天的绿伞撑在起伏的燕山山根儿下。他们说得兴许有点夸张,平心静气的侧耳细听都能听到杨树阔叶的沙拉沙拉声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灵山脚下的这两棵大杨树的高度有十层楼高,实际目测也在三十米左右,北杨比南杨还高出两三米。说起树冠,北杨也比南杨扩大了一圈,面积都在两千平方米左右,也就是三亩多地。用高大挺拔、蓊郁苍翠、遮天蔽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况且还有点心笨笔拙之嫌。竟说树的高大茂盛了,那么树有多粗呢?小时候在灵山庙会上亲眼所见并亲身试验。南杨是十个小伙子手拉手勉强合围,也就是说这棵树的直径有六米多。北杨比南杨更粗,十二个小伙子没拉上手,有人叫我过来牵一把手才合拢成围。好家伙,不拢不知道,一拢吓一跳,粗算起来这棵树的直径也有七米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家乡的这两棵大杨树很奇特。这两棵杨树除去方圆百里无可比拟之外,还有四大奇特之处。

奇特之一,两棵大杨树的树根之下都翻涌着清泉。南杨靠根部的西侧有小孩胳膊粗的两个泉眼,北杨西北侧的树根下成爪状,每个根爪之下都有一眼泉水涌出。

奇特之二,两处杨泉北涩南甜。南杨树下的泉水微甘爽口,北杨树下的泉水微微苦涩冰爽怡人。南杨泉水紧邻公路,南来北往的行人大都饮用此泉解渴,家乡的人一般不喝此处泉水。要问这是为什么,因为北杨泉水益寿延年。特别是到了三伏天,北杨树根下的泉水就成了乡亲们的宝贝。人们肩挑手提来此取水,因为这泉水冰凉冰凉,和现在冰镇的矿泉水差不多,微涩之中稍带甘甜,生津止渴,滋心润肺,解暑利尿,益寿延年。长期饮用北杨泉的乡亲,活个八九十岁的比比皆是,百岁老人在当地绝不新鲜。

奇特之三,北杨树下季无蚊虫叮咬。听起来是奇闻,说起来是笑谈。南杨大树下,每到晚,特别是夏季,蚊虫小咬飞蛾萤火虫,嘤嘤嗡嗡,翁嗡哄哄,袭人扑影。北杨则不然,到了夏日的晚上,乡亲们陆陆续续来到树下歇凉,无论男女老少没有一个手拿扇子的。大树下的凉爽尽人皆知,因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嘛,而无蚊虫叮咬绝是一大特色。树底下的人每天起码也有百八十的,或坐或卧或躺,人味汗味杂味,加之暑热熏蒸,若大的树荫下竟没有蚊虫作乱,实在让人费解。有人猜测,八成是北杨的根叶是苦涩的缘故,当太阳白天熏蒸暴晒之后,晚上杨树就会挥发苦涩异味,蚊蝇虫子哪敢近前。有文人分析,北杨树下泉水太冰太凉,冰凉之气氤氲成侯,蚊蝇虫子只能退避三舍。还有人解释,古往今来,乡亲们来树下消暑歇凉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大小孩子芽儿谁也不准在树下乱扔一星半点垃圾,就是一张小纸片也不成。互相监督,相互自觉,自成传统和习惯。分析来研究去,多少年来这一特色仍是个谜。

奇特之四,两棵大树分男女,干儿干女计无数。南杨为公树,北杨是母树。传说两棵大树是唐太宗所载,不但能消暑纳凉,还能消灾避祸,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成功的事例数不胜数,所以,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逢初一十五烧香磕头上供的络绎不绝,带领儿女磕头认亲的不计其数。不怕笑话,小时候,我就认了南杨为干北杨为干妈。那是有天晚上,我到邻村看电影走丢了,迷迷瞪瞪的怎么也找不着家的方向,就在我急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在我抓耳挠腮无计可施的关键时刻,晚风频吹树叶哗啦啦的响声使我惊醒,顺着风吹树叶的声响急切望去,辽阔的星空下那两棵大杨树帮我找到了家。

家乡的这两棵大杨树招财也招人。两棵大杨树树冠绿云一样,遮天蔽日,凉爽喜人,是家乡人的风水宝地。特别是到了夏天,这两棵大杨树下比如今的海滨浴场还热闹。南杨的位置紧靠三平公路,赶集的上店的,走亲访友的,做买卖的,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赶大车的,紧走慢赶都来到大树底下歇脚纳凉。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杨树下自然成了停车场小商场。人马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围树而歇,绕泉而凉。卖吃的卖喝的卖瓜果梨桃的,卖针的卖线的卖锄镐木锨的,人来车往,小商小贩,应景而生,人欢马叫,吆喝声声,这大树底下自然成了集贸市场。两棵大杨树真招财,树叶子一响钱就来。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那几年,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日,就是灵山的热闹集市,两棵大杨树底下就成了集贸市场的核心。两棵大杨树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也给农村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了令人欣慰的变化。评剧团来了,他们在大杨树下搭台演戏;马戏团来了,驯兽表演,花样翻新,夺人眼球;皮影在树下开锣;魔术杂耍魔幻无穷;就连当时农村最稀罕的电影也在大树下放映。除去大集的日子,平常时日,无论中午还是晚上,两棵大杨树下都是乡亲们的休闲娱乐消暑纳凉的天然广场。特别是三伏天,骄阳似火别说,闷热难耐也别讲,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巨大的树冠如同绿云遮空蔽日,大树底下凉风习习,爽快怡人。每当晚上闷热难耐之时,这两棵大树下树泉翻涌,阵阵凉气沁人肺腑,孩子大人手捧树泉喝两口解暑消热,洗把脸,擦一把汗,不嫌凉,把脚丫子泡在泉水里,不由得浑身打个机灵,满身的暑气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听着树下泉水叮咚作响,闻着大杨树枝杈上的蝉鸣语,说着家长礼短,谈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神仙般的悠闲自在表现在乡亲们的谈笑风声中。

家乡的两棵大杨树招灾也惹祸。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准确地说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二年夏天,那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夜晚,漆黑的夜空乌云翻卷,闷热的空气让人窒息,电闪道道令人胆寒,滚滚雷声由远及近,眨眼之间,炸雷就在头顶轰鸣,吓得在大杨树下纳凉歇伏的人们四散而逃。就在人们喜盼一场雷睡一晚上凉快覚的时候,北杨出事了。一声霹雳震天响,下句应该是文革时的时髦词“拨开乌云见太阳”,可接下来的是,北杨往西北方向伸展的巨大枝杈被炸雷给劈断了。北杨生长三根枝杈,最长最旺最粗的巨枝被雷竖劈,犹如巨人断掉一只臂膀,心疼的人们奔走相告,唏嘘哀叹,有些老人心疼的泪流满面。记得当时有个老人悲愤交加,仰面朝天,声嘶力竭的对天狂吼:“老天爷啊,你咋这么不开眼呀!”

天灾,人不胜防;人祸,天亦感伤

这一年的秋后,两棵大杨树刚刚躲过天灾,人的灾祸又接踵而至。节令还不到霜降,两棵大杨树就早早的掉光了青黄的阔叶,几片还没有掉落的叶子仍在秋风中瑟瑟抖动,似乎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惊天的秘密。而大树下一脸茫然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第二天的清晨,随着一声声巨型伐木锯的刺耳轰鸣,随着一声声树木枝杈落地的噼啪怪响,生长了上千年的参天大杨树轰然倒地,巨大的树干是由两台履带式拖拉机拽倒的。听在场的人讲,县里盖大礼堂急需两棵大杨树做建筑材料,说这是目前形势的需要,这是革命的需要,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派斗争的需要……。听在场的人又说,聘请来的东北林场的伐木工人都心疼,他们说伐木多年,也没见过这麽粗这么壮这么高耸入云的大树,砍伐这样的大树太可惜了,简直就是造孽!也许树有天知,随着伐木锯的凄惨轰鸣,从树缝里流出的不是锯末,而是殷红殷红的血沫子,带着一股股的血腥味儿。这时的天空阴沉可怖,似乎有一场大雨要倾缸倾盆,还是颤抖的树枝在过度悲伤,不时地洒下一片泪雨……。

当乡亲们陆陆续续来到现场,好多人都哭了,比死了亲娘老子还揪心,还裂肺,还悲痛欲绝!那场面,挥泪如雨,撼天动地!我当时还小,但也上了小学,看到在场的人们悲痛又悲愤的样子,小心地抚摸着倒地的粗大树干潸然泪下,幼小的心灵里默念着,这辈子再也见不着干爹干娘了…….。

以后的以后,北杨的地盘上盖起了酱菜厂的厂房,大杨树无迹可寻。南杨的空地上成了长途汽车站,孤零零的站牌就竖在大杨树生长的地方。每当我上下车的时候,我都要在此徘徊,是回忆?是怀念?还是悲伤?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家乡的两棵大杨树仍然枝繁叶茂在我的心中,永远凉爽着我的身,永远悲伤着我的心。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在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人无言,泪有语,树亦有魂?

我,仰天长啸!

2017年7月20日改毕。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2591/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评论 (共 28 条)

  • 绝响
  • 雪中傲梅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倪(蔡美军)
  • 浪子狐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雨袂独舞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阅读!
  • 鲁振中
    鲁振中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吴小虎

    吴小虎“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这两棵高大挺拔的大杨树仍巍然屹立在我的脑海里,枝繁叶茂在我的记忆中,根深蒂固在我的心田沃土之上,经久不衰,阔叶蓊郁常青。” 一篇震撼人心的力作!欣赏,点赞!

    赞(0)回复
  • 肖洁

    肖洁欣赏佳作,问好文友!

    赞(0)回复
  • 王平如是说

    王平如是说人无言,泪有语,树亦有魂? 我,仰天长啸!大树底下好乘凉!喜欢建梁洲先进的佳作美文。 文笔简洁优美,真情流露,感人肺腑。欣赏!推荐阅读!问好!

    赞(0)回复
  •  胡侃瞎周

    胡侃瞎周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鲁振中

    鲁振中欣赏!借物抒情,情感唯美。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念之情,不乏历史的厚重感。本文描写细腻,抒情自然,视野开阔,气象万千是难得一见的佳作!问好!大赞!

    赞(0)回复
  • 红彤彤的曙光

    红彤彤的曙光欣赏美文,问候文友,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吴小虎:谢谢小虎朋友留墨。问好,祝夏怡!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肖洁:谢谢肖洁文友赏阅。问好,祝快乐!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王平如是说:谢谢王平好友的一路支持和关注。你的评赞是我感动。向你学习,思维敏捷,创作丰收。遥握,问好!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 胡侃瞎周:谢谢荐读。问好!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鲁振中:谢谢老弟的精彩评赞。你的关注和支持给我信心和动力,使我一如既往苦心创作,很累并快乐着。问好老弟,祝天天快乐!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红彤彤的曙光:谢谢老朋友的评点和荐读。一路走来有朋友支持真好。问好,祝夏怡!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谢谢各位编审老师的审核和推荐。在炎炎夏日里,真诚的问一声辛苦了!

    赞(0)回复
  • 崔勇(笔名:清心)

    崔勇(笔名:清心)欣赏,问好老师,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崔勇(笔名:清心):谢谢清心朋友赏读!问好,祝大作连连!

    赞(0)回复
  • 杨国鹏

    杨国鹏往事如梦心中藏,圣树遮荫好乘凉。《大树底下好乘凉》以忠实之笔记述了家乡两棵恩泽后辈的古树,那是受益群众心目中的圣树,是列祖列宗无私奉献精神的活化石。作者饱含感恩深情对其详细记叙和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圣树惨遭天灾人祸,又让读者扼腕叹惜。——既恨自然之无情,又怨迷乱了心性的人类之愚蠢和凶残。唯愿梁兄这篇佳作能留给后人:圣树不死,精神永存!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杨国鹏:诚谢鹏弟精彩评述!知我者,国鹏也!这两棵树,我想写已经有好几年,可是难以下笔,不忍触碰。到了今年天气最热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两棵大杨树,那是我心中的参天圣树,永远让我好乘凉!

    赞(0)回复
  • 临水轩主人

    临水轩主人很震撼

    赞(0)回复
  • 建梁洲

    建梁洲回复@临水轩主人:谢谢朋友赏赞!问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