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怀念那个剜核桃的年代

2017-07-20 16:34 作者:狂草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怀念那个剜核桃的年代

●张宏旭

今天,看见邮政系统工作的六弟在微信圈内发了几张青皮核桃的照片,并且给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兄弟姐妹都邮寄了一盒核桃,一种莫名的小激动涌上心头,不仅勾起了我对核桃的那份浓浓情结。

核桃是一种坚果,外裹着一层厚厚的青皮,在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一直被这层皮包裹着,直到彻底成熟后,这层皮才开始脱落,而核桃的采收期在青皮变黄,尚未脱落之前,这是核桃的最佳采收期,以保证核桃的产量和质量。收早了,核桃仁没有长饱满,收迟了,核桃仁会变黑,核桃也会变黑,就会影响它的品相。

我出生在伏牛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生态好,有好多的野生核桃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在吃核桃这一方面,就发生了很多耐人寻味、勾人回忆故事

“六月六,灌满油”,“七月尽,核桃挨棍”。这是我们老家描述核桃成熟季节,两句比较有名的谚语。一到农历6月中旬,树上一串串青皮核桃压低了树枝,散发着诱人的成熟气息。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儿时那群喜欢吃核桃的小伙伴们就坐不住了,时不时溜到核桃树下,摘几个,急不可待地想尝一下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经常看到五、六爹还有三哥拿个自制的剜核桃刀,坐在树下剜核桃吃,因为当时我还不具备剜核桃的能力,所以只能跟在他们身后讨要着吃。他们一边给我分核桃仁,一边让我选择性地扮演角色。总是说:“队长有权,会计有钱,撑死保管,饿死社员,你当什么?”我根本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随便选。结果选队长总是权力失效,选会计口袋里没钱,选保管他们说我太小,管不住,选社员已经看着他们吃掉了一个,只能等到剜下一个才能吃到。所以选来选去,虽然自己也没少吃,但是总会伴随着大家欢快的笑声,看着地上一大堆被剜空内容的核桃壳,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大概是在我9岁的那年吧,我跟着三哥和他的一群发小,到一个叫做西沟的地方去放牛。刚好赶上核桃成熟的季节,他们就提议在山上烧核桃吃。说实话,青皮核桃烧起来吃要比生吃味道好多了,但是烧制的过程却比较麻烦,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他们几个大的小伙子,找了一个背靠石堰的地方,开始搭建“核桃窑”。用3个石头搭起一个灶台形状,上边铺了一块薄石板,在石板上用小石块垒一个正方形的坑,再用和好的泥巴讲上边糊起来,把事先摘下来的青核桃装进坑内,再采来一种叫做“地柏芝”的苔藓植物,铺在核桃上,用泥巴封住顶部。在石板下生火烧制,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左右,在连烧带蒸的作用下,挖开顶部,里边的核桃全变成了灰黑色的,砸开以后,核桃仁特别的好剥,用手一捏,一层黄色的外衣就掉下来了,白色的核桃仁儿也变得颜色加重,吃起来那种味道真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在搭建“核桃窑”的过程中,为了能在烧熟以后多品尝一点美味,我也是跑前跑后给他们帮忙。出力的活我干不了,只能干些采地柏芝之类的轻活。但是,那次我却为了能采到更多更新鲜的地柏芝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刚刚艰难地爬上一个大约有一丈多高的石坡,正在采的有劲,忽然,“嗡”的一声,一群大黄蜂席地而起、扑面而来,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反映了。只知道接下来的便是哭爹叫娘的喊,双手抱着头,感觉满头都像针扎了一样的疼痛。三哥大声的叫着让我赶紧下来,也顾不了那个石坡到底有多高,一下子便跳了下去。他们几个大的立即脱了上衣开始不断的在我头上摔打,与大黄蜂大干了一场。没多大一会儿,黄蜂散尽,感觉到头晕恶心,难受极了,耳朵、脸、嘴巴、胳膊全都肿了,眼看快烧熟了的核桃是吃不成了,三哥把我送回去,找到当村医的表哥抓了些药,后来我都不记得到底怎么样了,直记得表哥跟三哥说:“拧的可不轻,数了一下至少有28下。”

在我的记忆里,三哥是最会制作剜核桃刀和剜核桃的人,奶奶是最会把核桃吃出花样的人,老师是最会检查暑假里是否吃核桃的人。

三哥制作的剜核桃刀,其实就是一个大铁钉。他用老虎钳把钉子尖端部分折成一个90度左右的弧弯,然后放在石板上,用斧头用力的砸外部边缘的地方,砸薄了以后,先在石板上粗略的把它磨平,然后再在磨刀石上磨出一个刀刃,这样核桃刀就做成了,接下来剜吃核桃便成了我们舌尖上的一种享受。三哥剜核桃的技艺不知道是跟谁学的,他总是不让我自己使核桃刀,老给我举例说“:谁谁剜核桃不小心都剜住手了,血都冒的有一寸高。”但是他却从来都不惧怕,那时候我吃的核桃几乎都是他给我剜出来的。就连他剜核桃的样子,后来也渐渐的被我偷偷学会了。他总是右手拿着核桃刀,左手拿起核桃,在手里转一下找准被掰掉核桃柄的断缝,转到断缝竖立的时候,刀尖对准断缝用力一插,就把刀尖插入核桃里,然后左手握住核桃,右手攥住刀把,左右一拧,只听“啪”的一声,青皮核桃就成了两半。接着,拿起一半核桃,用核桃刀紧贴着核桃壳的内壁插入后,旋转一圈儿,再稍稍用力向上一剜,半个核桃仁就被整整的剜出来了。这时,只要你用拇指和中指的指尖掐住核桃仁外面那层薄薄的、黄白色的夹木轻轻一剥,就露出了里面乳白色的核桃肉,再用指甲剥去一层黄色的表皮,随后放在口中一嚼,甜丝丝的,脆生生的,浓浓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正因为它独特的香味,不断让我们的舌尖生津,那个时候经常会想,只要让吃核桃,不让吃饭都行。

大人们的观点却跟我们大相径庭,他们总说:“核桃隔饭,不能多吃。”开始真的不理解什么叫做“隔饭”,只是想着这么好吃的东西,为啥不让吃?后来才知道所谓的“隔饭”就是核桃吃多了,吃不下饭了,这可能是香的吃的太多了,别的食物都乏味了的缘故吧。

奶奶虽然赞同大人们的说法,但是她除了经常提醒我们吃核桃注意安全,别剜着手,别从树上掉下来之外,却从来不阻拦我们吃核桃,并且还经常的把核桃变换着花样让我们吃。

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给我玩猜谜语的游戏,经常念叨的就有关于核桃的谜语。至今我还能记得几段。像“长寿果子像脑袋,轻轻一敲脑袋开”、“隔子隔、柜子柜,柜里坐着四姐妹”、“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的一床疙瘩被。”比喻既形象,又朗朗上口。歪着脑袋猜谜语,读者顺口溜玩耍,我们一天天在快乐中长大。稍大些,攀爬核桃树又成了我们的一大乐趣。一个个“小屁孩”,穿着开裆裤,比赛爬树,常常磨破了裤子,磨破了肚皮,但我们却乐此不彼。还有就是玩自制的核桃飞机。选一枚品相好的核桃,上下打两个洞,偏旁打一个洞,插进一截园竹筷,上面横搭一根木棒,然后从偏旁的洞,将线绳缠在竹筷上,用力一拉,一松一紧,上面的木棒就像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飞速旋转。玩着这样的飞机,我们不知道有多么快乐!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挎上书包走进学校,但同核桃的联系仍然如胶似漆。暖花开,我和小伙伴放学后,到核桃树下,捡拾一篮一篮的核桃雄花穗,晒干后让母亲用沸水焯一下,调着吃或作为饺子、包子的馅料,味道十分鲜美。“麦上场,核桃满瓤”,剜吃嫩核桃成了我和小伙伴舌尖上的享受。我常和小伙伴放学后,拿着用铁钉自制的“剜核桃刀子”,左手戴手套,右手用力将核桃撬成两半,然后在核桃瓢里旋转一下,嫩核桃就落在手心里,撕去嫩皮,飞快地送入口中嚼食,那口感香香的、脆脆的;像杏仁但比杏仁香,像花生和榛子,却比花生和榛子脆。唯一遗憾的是核桃青皮流出的汁液染手,常把手染成乌黑的颜色,怎么洗都洗不掉。很容易被村里护秋员和老师发现,挨骂和批评是常有的事,但我们如“馋嘴的猪八戒---记吃不记打。”白露前后,核桃青皮开裂,坚硬的果子熟了,我们用石头砸核桃吃。这时候的核桃特别香,我们常常吃的肚疼拉稀,蹲在厕所上起不来,大人们说,那是贪吃多了。

小时候早早的就开始剜刀剜核桃,直到打下来晒干吃,各有各的味道,到开学的时候怕老师检查手,天天在磨石上洗手,呵呵呵呵,还是小时候好……

早晨提着篮子出门,傍晚回到家时,薄薄的猪草下会是偷来的苹果或着核桃。一群伙伴们在一起攀比谁的核桃刀更精致,谁的剜核桃的技术更高。两人搭成一伙,你剜着我吃,如果吃的没剜的快时,便要交换角色。所以一把好刀和一个好的手法,才能吃到更多的核桃。核桃是吃的满嘴流油,连家里饭也不想吃了。可是那青皮核桃的汁液,把一双手染得比老鸹的爪子还黑,即便逃过家长的处罚,可怎么面对即将收假后那老师严苛的目光。于是,想用各种方法消除罪证,手上裹着宽大树叶、草叶防止手被染黑,用梨核去擦拭双手,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那磨刀石上,把双手上的黑渍磨去。

山上有很多的核桃树。我们偷偷地爬上一棵茂密的大核桃树,然后摘下许多青皮核桃,用衣服包起来。两个人座在一个大树杈上,表兄开始给我剜起核桃仁来。那核桃刀很简单,只是一根筷子粗细的钢丝,把一头捣的扁扁的,尖尖的,形状像扑克牌中的“方块”,另一头挽个把儿就成了。表兄总是不让我自己使核桃刀,生怕我剜了手;或者让青皮核桃的汁儿溅到眼里,蚀了眼。我看着表兄拿着核桃刀,对准青皮核桃的屁股一插就把刀尖插入核桃里,然后左手握住核桃,右手攥住刀把,左右一较劲,只听“啪”的一声,青皮核桃就成了两半。接着,又拿起一半核桃,用核桃刀紧贴着核桃壳的内壁,转着圈儿一剜,半个核桃仁就被整整的剜出来了。这时,只要你用拇指和中指的指尖掐住核桃仁外面那层薄薄的、黄白色的皮轻轻一剥,就露出了里面乳白色的核桃肉。拿一块放在口中一嚼,甜丝丝的,脆生生的,浓浓的异香让人回味无穷。吃完青皮核桃,两人的小手连同手指甲都被核桃外面那层青皮的汁儿染成了古铜钱的颜色,嘴唇也成了黑紫黑紫的。回到家里,大人一看就知道又去摘核桃吃了。

上午,徒弟带来十来个核,是西边山区和丘陵区接壤处出产的,皮薄个儿大,当零食吃,越嚼越香。

核桃是咱汾阳的特产。中医说吃核桃可以补脑子的,为啥?你看那核桃仁坑坑洼洼的,跟人的大脑有几分相似,吃啥补啥,就是这个道理。此话也不可尽信,我吃了好几个,还是傻乎乎的,呵呵,玩笑话。偶尔有那好象没长成的桃仁,发黑的,俗话叫‘瞎子’,吃起来有点甜丝丝的味道,能遇到这么一颗那就又香又甜吃全和了。

小时候,放暑假住到农村奶奶家,小伙伴们几乎人手一把剜核桃的刀子。我很羡慕的,爷爷给我做了一把,别人是用8号铁丝做的,我的是用细钢筋做的。有三寸长,像个小镰刀,刀头和刀把90度弯曲,刀把长,刀头两边开刃。用的时候,将刀头对准青皮核桃的顶端凹处扎进去,一拗,‘啪’一声,核桃就均匀地变两瓣了,再用刀头顺着核桃的硬壳的边转一圈,一个完整的、半圆形的桃仁就‘脱颖而出’了。

小孩们放假没事,帮家里放羊是主业,但偷吃核桃也是不可或缺的副业。上核桃树必须穿长袖衣服,因为树上常有一种汾阳土话叫‘嘞嘞’的毛虫。被它触到的皮肤总有一道红,火辣辣的疼,人手还不能摸,一摸更疼。所以上核桃树也有一定的小风险的。

记得有那么一天和叫‘四儿’的小伙伴边放羊,边偷打核桃吃,吃到一半时,隐约见远处人影一闪,觉得不对劲儿,就把吃剩的核桃都堆到他跟前,对他说:"都给你吧,我肚子不舒服,茅房去。"说罢,就溜到远处的一个地楞下的草丛中观察。果不其然,四儿正大坐在地上大快朵颐时,树的主家来了,这小子慌忙将剩下的核桃、皮扔了一些。树主人二爷霹雳般夸张地叫嚷:"做甚咧?嗯?把祖爷们半树核桃都吃了!"但见这小子带着哭腔、可怜巴巴地祷告二爷:"二爷爷,我又没吃。"二爷的眼瞪得有牛眼大:"没吃?口角里还吃的流白糊糊咧!"我在草丛后听的‘咯儿咯儿’直乐。这小子告二爷:"又不是我一人偷吃,还有牛牛咧。"二爷说:"我就看见你一个人,滚,再遭害祖爷的核桃捣折狗的腿!"四儿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我说:"***,你个叛徒!"四儿委屈地说:"你狗的才是叛徒,偷跑也不吼我一声?"我就学他那求饶的可怜样儿,把他逗得也哈哈笑起来。

其实,那时在农村孩子们偷吃个瓜桃李果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用二爷的话说:"种谷儿、糜黍儿还遭害咧,何况是能吃的瓜果,猴狗的们就是鸟性,撵走就对啦。"

一过白露,打完核桃。村里就有人拿着长杆和布袋出发了,看核桃树主家有没有忽略过的地方、树底下有没有漏捡的核桃。京话管这种行为叫‘捡漏儿’。汾阳话叫‘团园’,果园的园。有时见有运气好的人能捡半口袋,有几十斤。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过去的事总是美好的,只能略带惆怅地回忆了。

白露到,打核桃”。这是黎城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农谚俗语。这不离白露节还有十余天,到生产资料门店购买竹竿的庄户人,成群结队、熙熙攘攘,庄户人老早就为打核桃做着准备工作。

黎城盛产核桃,古来就十分有名。当地人亲切地把能给他们生活予以馈赠的花椒、核桃、柿子、枣称为“黎城四大宝”,可见人们的喜爱之情。生长在太行腹地黎城的核桃,99昆明世界博览会被评为“铜奖”,又由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美誉。有了这块“金”字招牌,黎城核桃身价倍增,用老百姓的话那是“大树上挂喇叭----名声在外”。黎城的核桃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每年出口创汇在1000万美元以上。一到采收季节,外地客商涌至黎城,争抢收购黎城的核桃,价格一年比一年高,“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由当初的三、五元,一路飙升涨到二十多元,成了黎城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作为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黎城人,谁不为家乡有这样的“摇钱树”、有这样的名优特产而自豪呢?

黎城核桃果实个大,呈长圆形,果壳稍薄,虽然表面较粗,但出油率却极高,民间常以“长寿果”赞之。不但蛋白质含量极高,还含有维生素、钙、铁、胡萝卜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是我国核桃中的上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多种微量元素,有抗衰老、保护葡萄糖利用、保护心脑血管、镇咳平喘的作用。经常食用核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治疗疾病。难怪青年人吃了身体健壮,老年人吃了手脚利索,儿童吃了健康活泼。

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给我玩猜谜语的游戏,经常念叨的就有关于核桃的谜语。至今我还能记得几段。像“长寿果子像脑袋,轻轻一敲脑袋开”、“隔子隔、柜子柜,柜里坐着四姐妹”、“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的一床疙瘩被。”比喻既形象,又朗朗上口。歪着脑袋猜谜语,读者顺口溜玩耍,我们一天天在快乐中长大。稍大些,攀爬核桃树又成了我们的一大乐趣。一个个“小屁孩”,穿着开裆裤,比赛爬树,常常磨破了裤子,磨破了肚皮,但我们却乐此不彼。还有就是玩自制的核桃飞机。选一枚品相好的核桃,上下打两个洞,偏旁打一个洞,插进一截园竹筷,上面横搭一根木棒,然后从偏旁的洞,将线绳缠在竹筷上,用力一拉,一松一紧,上面的木棒就像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飞速旋转。玩着这样的飞机,我们不知道有多么快乐!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挎上书包走进学校,但同核桃的联系仍然如胶似漆。春暖花开,我和小伙伴放学后,到核桃树下,捡拾一篮一篮的核桃雄花穗,晒干后让母亲用沸水焯一下,调着吃或作为饺子、包子的馅料,味道十分鲜美。“麦上场,核桃满瓤”,剜吃嫩核桃成了我和小伙伴舌尖上的享受。我常和小伙伴放学后,拿着用铁钉自制的“剜核桃刀子”,左手戴手套,右手用力将核桃撬成两半,然后在核桃瓢里旋转一下,嫩核桃就落在手心里,撕去嫩皮,飞快地送入口中嚼食,那口感香香的、脆脆的;像杏仁但比杏仁香,像花生和榛子,却比花生和榛子脆。唯一遗憾的是核桃青皮流出的汁液染手,常把手染成乌黑的颜色,怎么洗都洗不掉。很容易被村里护秋员和老师发现,挨骂和批评是常有的事,但我们如“馋嘴的猪八戒---记吃不记打。”白露前后,核桃青皮开裂,坚硬的果子熟了,我们用石头砸核桃吃。这时候的核桃特别香,我们常常吃的肚疼拉稀,蹲在厕所上起不来,大人们说,那是贪吃多了。

收获后,前些年核桃经漂洗晒干,主要用于外贸出口换取外汇;近几年只用清水洗洗,保持核桃本色,就可以出售。除外销,也出售给本县两大核桃加工企业飞鹤乳业和三泰科技作加工原料,或直接卖给上门收购的外地商贩,核桃俏的很。庄户人除出售外,每家每户都要留一些,或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或留着哄孩子,或留作馅饼、月饼、桃酥的馅料,隔一段时间解解馋。到了天,感冒咳嗽父母就会在火里烧几颗,让儿女趁热吃下,马上就不咳嗽了,比“仙丹”还灵。

高中毕业以后,我虽没有考上大学,却幸运地被招聘为乡镇干部,作为林业大县、核桃之乡,带领乡亲们种核桃、管核桃是乡镇干部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进入乡镇班子,分管林业工作以后,每走一个乡镇,我都围绕“建设核桃大县”的目标,认真落实县里核桃栽培的优惠政策,并同乡亲们一道挖坑、栽植、浇水、管护核桃,虽然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却为农民栽下了富根。仅核桃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千元。乡镇工作三十年,我为自己没有虚度光阴而欣慰。

核桃成为农民的“摇钱树”,改变了庄稼人的日子。乡亲们用核桃的辛苦钱盖起了楼房,安装了暖气,购置了家电;孩子们喘着红红的录取通知书走入大学;大人们欢天喜地迎回了漂亮的儿媳妇;一切的一切都留下了满山遍野、默默无闻的核桃的功劳。啊,家乡的核桃,你让庄户人挺起了脊梁,圆了致富的想。

又是一年白露节,又见核桃压枝低。目睹庄户人满载希望拉运核桃的大车小辆;耳听长竹竿在高大茂盛的核桃树上“咔哒咔哒”的击打声,仿佛悦耳的交响乐回荡在苍茫的黎城大地...

青皮核桃

文/徐祯霞

秋至,核桃熟了,喜欢吃青核桃的人就有些坐不住了,他们从树上摘下一个个青涩的核桃,急不可待地想尝一下鲜。于是,初秋的时光便也有了一股涩涩的香香的味道。

核桃是一种坚果,外裹着一层厚厚的包皮,在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一直被这层青皮包裹着,一直到彻底成熟后,这层皮才开始脱落,而核桃的采收期在青皮变黄,尚未脱落之前,这是核桃的最佳采收期,以保证核桃的产量和质量。收早了,核桃仁没有长饱满,收迟了,核桃仁会变黑,核桃也会变黑,就会影响它的品相。

要论吃核桃,却是在核桃青皮的时候,这时的核桃仁香甜鲜嫩,入口生津,是最好吃的。只是这时的核桃要吃到嘴有些不容易,青皮与果核还没有开始分离,想吃到鲜美的核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爱吃青皮核桃的人总会想出一些办法。

青核桃不比干核桃,是砸不开的,它外面有一层厚厚的绿皮,一砸黄绿色的浆直往外冒,溅到脸上或者是衣服上,稍倾就会变成黑褐色,并且是洗不掉的,这是人们怯的。于是就有人想出办法,将筷子粗的细钢筋一端砸扁,握成弯形的核桃刀,在找准核桃蒂处的位置,用足力气,一下子将青核桃撬开,成为两半,然后再拿着核桃刀沿着核桃壳的边缘处将核桃仁掏出来,将它掰成四半,分发给身边的人吃,对于这种轻易吃不到嘴的东西,一个人是不好意思独享的,见者都有份,于是一个青涩的核桃,让很多的人都有了一种香香甜甜的喜悦,人若是多,不够分,就会多剜上几个,尽量地让每一个人都尝到,对于孩子,总会多给一点,看着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的内心有多么地渴望,空闲的时候,就会多摘上一些,在一个稍微平坦的地方,慢慢地剜着,给孩子们好好地过一个嘴瘾。

可孩子天生贪嘴,对于这少许的吃食是不能满足的,他们背过大人,就自己跑到树上,摘下一些青皮的核桃,三五伙伴跑到河边,拿着在河边的石头上磨,没有完全成熟的核桃皮和核桃壳结合的很紧,一下是磨不掉的,非得一点一点的磨,转着圈的磨,一个核桃要磨上好久,才能磨出白白的核桃,但这些孩子在这个时候却是特别的有耐心,磨上一个又一个,核桃磨出来了,可一个个手却变成了老鹰爪子,黑乎乎的,可他们并不在乎这个,黑就黑吧,只要能吃上鲜美的核桃,可不管这些,磨好后,找一块大石头,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慢慢地砸着吃,这是农村孩子暑期记忆最香甜最深刻的时光。

当然,青皮核桃还有另外一种吃法,也是非常诱人的。将能掐出来浆的玉米烧熟,就着剥好的核桃仁吃,把核桃仁掰碎,掺在玉料粒里,吃起来香甜美味,清爽可口,吃一口,香味半天还留在嘴里,这种吃法虽然费事费时,但人们还是乐此不彼,每年核桃下来的时候,总要在某一个午后,做着一些麻烦的一点的饭食,诸如蒸馍,煮肉豆角之类的饭,好能有机会烧玉米棒子,这时候,屋子里就会聚集好多的人,做饭的,烧玉米的,剜核桃的,等吃的,因为一种吃食,让一家人都团在一块,那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很甜美,尽管每个人一般只能吃到半截玉米,或者还会更少,但是都很快乐很开心,人们将此谓之“尝鲜”。

这是童年的记忆。

前两天,在城市的街上看到这种青皮核桃,一个农村的妇女提着篮子在卖,不时的会有人上前去问,怎么卖,怎么吃?那个妇人一点点说给他们。当然,现在不用再自己再那么辛苦地制作核桃刀,用一柄小钢刀就足可以让青皮核桃撬开,但是这些青皮核桃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唤醒了我童年那些简单快乐而又无邪的时光,那些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生活,那些与核桃有关的温馨甜美的岁月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时光不能倒流,但儿时那些平实而意趣无穷的记忆却让人内心丰盈,有记忆的人生终归是幸福而温暖的。

又是一年核桃熟了,老家的核桃还是那么多吗?在那个毛泽东曾经号召学习每家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原生地,在记忆中曾是核桃的海洋,满眼的树,满院的核桃,曾经忙碌了多少人,又曾经欢乐了多少人,在那个经济穷困的年月,我家的布匹以及我们身上的衣服,还有柴米油盐钱,都是从核桃上来的,而如今,我离核桃已远,离那些青绿的核桃树已远,唯有记忆永恒

小时候男孩子们最喜欢过暑假了,大热天的光着屁股在沙堆里挖地道、修城堡,河里满是巴掌大的鳖呀贝壳呀螃蟹呀赶着趟呢,随随便便能逮好多哩,再找些枯树枝支几颗大石头,洗净了鱼呀蟹呀什么的放在烤得滚烫的石头上,不一会儿滋滋地蹿着香味儿。上了油的核桃这时候在油亮油亮的绿叶丛探头探脑,满树满树都是绿得发亮的核桃,铆足了劲儿把寸把长的钢钉子锤锤砸砸,放在火里烧了烧,弯成月牙似的刀片,在小手心里攥紧,从核桃蒂后嘎吧清脆的一扭,白生生的上了油的果仁,拼上石头上烤的半生不熟的鱼鳖虾蟹实在是馋嘴的东西。

手上被核桃油染得黑油油的,回家常常怕大人说道,一排排圪蹴在河里用石头磨手,一边用沙子当成洋碱(肥皂)搓。回到家大人少不了要问一晌午到哪里去了,家里的猪饿得翻圈了,老母鸡的蛋又被老鼠叼跑了,往往有的挨了打,第二天还是溜到河里、爬到树上去,像现在的这些个孩子逛网吧似的挺上瘾,没准儿遇着个令营觉得其乐融融,口袋袋里塞满了系列的膨化食品,都是激素之类的食物,全没有我们的童年的有趣儿。

很长时间没回老家去了,河里的沙呀石头呀都被拍卖了,震天的轰轰隆隆的机器作响,一寸长的鱼儿都找不到了呢,孩子听说原来河里的鱼鳖什么的,愣是还以为我们说谎。到了夏天也想不着树上绿油油的核桃还能鲜嫩着吃,里听着风在山上的林子里呼啦啦地响,心想也许童年的时光再找不回来了吧,那山,那水,那核桃的白生生的果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2374/

怀念那个剜核桃的年代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