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碗粥的情感

2017-07-16 23:34 作者:透明的鱼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位故人曾经说,母亲和他的距离就是一碗粥由热到凉的距离。很费解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放到这位故人的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却是清晰又感人。

我的这位故人从小喜欢喝粥,只要有时间,母亲每天都会给他熬各种各样的粥。婚后,他和母亲分开住,但是相距不远。每次,只要母亲做了好吃的粥,必定要送去一碗给我的这位故人,好多次他怕母亲辛苦,告诉母亲不要再送了。母亲却坚持说:“没事,反正离得不远,回去后碗里的粥也就凉了,正好喝。”一个伟大的母亲把最真挚的就这样淡淡地放进了一碗再平实不过的粥里面。

文化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在4000年前就开始食用,2500年前开始药用。粥作为一种传统美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粥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滋养,发展的中华文化又不断为粥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和内涵。

粥这种食物,可能因为食料的不同决定它的地位,也反应出它的食用群体的差异。但是有一点是不更的事实,权贵阶层不仅能够享用,贫穷人家也能够进食。

粥对于穷苦人家来讲就是糊口,维持生命,具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据《宋史》记载,范仲淹小的时候家里面比较穷,粮食不够了就吃稀粥度日。《红楼》的作者曹芹晚年贫困潦倒,因而也有“举家食粥酒长赊”的诗句。在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的年头,人们只要能吃上一碗粥,也是一种让人激动地要流泪的幸福,这个时候的粥对于人们来说,有诉不完的沧凉。

粥对于达官贵人来讲就是养生或者药用,这是更高层次的食粥,具有了较多的附加价值。《红楼梦》关于粥的记载有六、七次之多,比如第四十五回,薛宝钗就讲:古人说“食谷者生”,劝林黛玉服食“燕窝粥”,每天早晨用上等的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煮粥用的器皿)熬出粥来,比药还强,最能滋阴补气。这就是达官贵人食用的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在古代,粥最接近的和最能引起共鸣的还是穷苦人等。因人因时的不同,普通大众食粥的苦与乐也尽显其中。因此,每当社会动荡、衣食无保时,“施粥”赈饥会成为人们最受欢迎、也为中国历代所继承的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赈济方式。那个时候,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直接在路边给需要救助者提供饭食,也就是施粥,成为慈善活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今天喝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与人之间在食用意义上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人们对它的喜爱有它自身物质的价值、文化的意义,还有粥所蕴含的包容:五谷杂粮,各类干果,甚至红白肉都可以放到一起熬煮,有色有味,还可以用来养肝护胃美容等等,这也为我们修身立德提供了参考。特别是吃腊八粥,除了有佛教的纪念意义之外,这里面还不断被我们后人赋予了温暖、和谐、健康、合作、淡泊、感恩等意义。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不仅传承了美食,更是传承着美德。

我的这位故人的母亲在熬粥的时候,脑子里肯定会反复念叨着粥里面要添加的食材:加点核桃仁可以健脑,加点红枣可以补血,再加点桂圆肉、葡萄干┄┄,恨不能每次都把所有的关心疼爱加进去。

终有一天,我们的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们熬粥,需要我们端一碗热乎乎的粥送到母亲面前的时候,我们双手端着的 碗里面同样也不仅仅是一碗粥,更多地也是对母亲的感恩、回报和祈福。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0786/

一碗粥的情感的评论 (共 2 条)

  • 浪子狐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