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乡巨变

2017-07-11 13:30 作者:霆宇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故乡巨变

我的故乡在远离城市的大山深处,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居住着我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特别是山坡上的那座祖祖辈辈居住着的那座小木屋,一直伴随着我渡过美好童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居住过的那座小木屋真是一穷二白,茅草做的屋顶,篱笆做的墙壁,竹条编成的大门。走进屋里,左边是厨房,三个石头支撑着一口大锅,篱笆墙壁上挂着一个破竹箩,里面放着几个土碗和几双竹筷子,厨房的旁边是一个猪圈。堂屋右边是牛圈,牛圈的旁边放着一张床,床上垫着一张草席和一张褴褛的被褥,一家六口人挤在床上睡觉,狂风暴的袭击是家常便饭。

大锅饭的时代,故乡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生活十分艰苦,条件十分恶劣,故乡是个“一缺二不通”的地方。一是无水。故乡有一句俗话:“有心到老寨,先把清水带,水贵如金无处买,儿渴水飞不来”。一年四季半年缺水,吃水要用骡子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驮。一天早上驮运两桶水就到正午,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二不通是电不通和路不通。小木屋里没有电,到了晚上,天只能靠星星和月亮为我们点灯,天只能靠着柴火发出微弱的光为我们照亮,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拉拉家常。小木屋的前面是一座座大山,与外面连接的是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骡子是最好的运输工具,乡亲们用骡子把自己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驮运到集市上去卖,换回家里必须的生活用品。上一次县城难于上青天,乡里的许多老人和小孩从未见到过汽车是什么样儿。

改革开放30年来,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建设上来,相继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使故乡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免去了各种农业税费,乡亲们还领到了各种惠农补贴,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政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故乡的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故乡的小木屋旧貌换新颜,茅草屋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百色的墙壁,红红的琉璃瓦,门前宽阔的马路,故乡变成了人间天堂。小木屋里有了电,楼上楼下安装了电灯,屋里增添了电视,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世界和全国各地,通过电视了解到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同欢乐,共奋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党的十大七大胜利召开以来,我国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如今的故乡,公路修到了家门口,一天两三趟班车从家门口路过,乡亲们不再为生产出来的东西运不出去而发愁,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到达县城,一天的时间就能到达省城,乡村处处是隆隆的机械声,打破了故乡几千年的沉静。故乡还安装了手机塔,乡亲们的腰杆挂上了手机,坐在家里就能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连放牛娃上山放牛也用手机邀约伙伴。故乡实施了载水工程,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小水窑,在水窑里装上一只小电机,用水时能直接把水抽到水缸里,乡亲们不再为没有水喝而发愁。

回顾过去,看现在,故乡昔日历经的风风雨雨,仍让我记忆犹新,更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故乡的小木屋。展望未来,故乡的建设任重道远,乡亲们正朝着社会主义的“小康”目标迈进。

(2009年10月1日发表于《文山日报》)

作者:霆宇,原名钱荣俊,苗族,生于1975年12月,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丘北县财政局职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过散文诗歌小说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8211/

故乡巨变的评论 (共 7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浪子狐
  • 江南风
  • 魏兵
  • 沈秀云
    沈秀云 推荐阅读并说 茅草屋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百色的墙壁,红红的琉璃瓦,门前宽阔的马路,故乡变成了人间天堂。小木屋里有了电,楼上楼下安装了电灯,屋里增添了电视,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世界和全国各地,通过电视了解到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同欢乐,共奋进。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