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故乡的摆龙湖

2017-07-11 13:30 作者:霆宇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故乡的摆龙湖

故乡的摆龙湖,我的故乡在祖国的滇东南,是远近闻名的高原水乡,故乡的胸怀镶嵌着一颗璀璨的蓝宝石,它就是被誉为“云南的千岛湖”——摆龙湖。

故乡的摆龙湖群山环绕,山中有水,水中有湖,碧波万顷,风光旖旎,湖面呈扇形分布,湖中有7座小岛和3个半岛,岛上林木茂密,候栖息,四季鸟语花香,水中两座大岛形似双龙摆尾,故称“摆龙湖”。

摆龙湖流传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还没有什么摆龙湖,现在的湖底下是一个山坡,山坡上有一个村寨叫摆落村,村里一张姓人家有三个姑娘,由于村子常年干旱缺水,大姐二姐都嫁到远方去了,家中只有小妹不忍心离开年迈的父母,依然守候在家。有一天,一个叫阿龙的小伙子路过摆落村,巧遇张小妹,两人一见钟情,小伙子便留了下来。为了找水解救乡亲,小妹和阿龙找尽满山遍野,终于在一座大山脚下找到了一个有水的山洞。他们欣喜若狂,可阿龙却一不小心滑进洞里的水潭,张小妹急得在洞口直叫喊,坐在洞口伤心地哭了七天七,却始终不见阿龙的身影,最后她跳进了洞里。从此,大水从洞内涌出,淹没了附近的山野,形成了今天的湖,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人,就把这个湖称为摆龙湖。据说,湖中的七个小岛就是当年张小妹哭了七天七夜的见证。

摆龙湖宏伟的堤坝上,记载着一部战天斗地的辉煌历史。1956年10月,中共八届二中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刘少奇作的工作报告,正式通过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乘风破浪》的社论,再次强调“多、快、好、省”的方针,并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这篇社论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赏,从此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摆龙湖就是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风行年代建成的。原来,摆龙湖是个人工湖,原先不叫摆龙湖,而叫红旗水库。1958年大跃进时期,16岁的父亲参加了红旗水库的修建,他对我讲述过当年修建红旗水库的真实故事。那时候,为修建红旗水库,从全州八县各村各寨抽调民工几十万人,每天人山人海的奋战在大坝上。那时没有挖掘机、压路机和运输车辆,民工们凭借锄头和铁锹凿石掘土,用箩筐和扁担搬土清基回填,用人拉着大石碾子夯实堤坝,连续奋战近二十年,到1976年基本完工。国家先后投资1721.56万元,群众投劳共 549.42万个,每年都有数万人奋战在大坝上,硬是用一双双肉掌筑起了高30.36米、底长58米、顶长260米、宽196.75米的防浪墙和堵水大坝,创下了战天斗地的人间奇迹,为让后人铭记不忘这段辉煌的成就,故将此水库命名为红旗水库。后来,为提高对外宣传的知名度,才将红旗水库命名为“摆龙湖”。

故乡摆龙湖建成后,成了丘北的母亲湖,特别是通过2011年除险加固后,堤坝更加宏伟壮观。国家相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摆龙湖堤坝下建设了小型发电站,沿着下游的曰者、八道哨、双龙营、锦屏、平寨等乡镇修建了朝四面八方延伸的干支渠,灌溉农田千万顷,将甘露送进千家万户,让幼苗茁壮成长,让丘北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摆龙湖经过50多年来的封山育林和涵养水土,属国家一级水体,不经任何处理即可直接饮用,故有“清水之源”的美称。湖水波光粼粼,环湖四周和岛上植被繁茂,花草幽香,郁郁葱葱,岛上白鹭、野鸭、大雁栖身繁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泛舟湖中,清风拂面,神清气爽,远望青山为屏,绿水托着蓝天白云,近观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让人赏心悦目。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摆龙湖成为国家级著名的水利风景区。目前已开发出各种自然工程、人文景观20余处,景区内设有宾馆、采摘基地、游船、餐饮山庄、自助游营地等多处旅游接待设施,辅以周边众多的民族风情,成为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娱乐、垂钓的理想之地。景区不仅提升了丘北县水利生态旅游知名度,也彰显了水利的观光休闲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丰富了普者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我爱故乡的摆龙湖,它的神奇,它的历史,它的美丽说不清,道不完。

(2015年6月14日发表于《文山日报》)

作者:霆宇,原名钱荣俊,苗族,生于1975年12月,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丘北县财政局职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过散文诗歌小说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8210/

故乡的摆龙湖的评论 (共 6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浪子狐
  • 江南风
  • 魏兵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