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街与墨池(4)

2017-07-10 04:05 作者:宜昌石头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新街与墨池(4)

四、从天然塔到洗墨池

因为有了郭璞注释《尔雅》,宜昌就有了尔雅台;有了尔雅台,就形成了尔雅街;有了尔雅街,自然就有了尔雅书院;有了尔雅书院,就有了宜昌八景中的“雅台明月”,也就因此名噪了数百年,可惜在那个台、那条街、那个书院消失之前,国人还在为一日三餐操劳奔波,懒得管这些,要是放在如今旅游蔚然成风的时代,那个地方不是黄旗飘飘、游人如织才怪呢。

既然有了那个近乎传奇人物的郭璞,既然有了那个因此赋予了传统文化的尔雅台,也就会有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或是路过此地、或是寓居此处、或是慕名而来的到那座高台来吟诗作词,抒发心怀。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的南宋诗人王十朋在《尔雅台》一诗中说:“隐迹江山郭景纯,学兼儒伎术通神。虫鱼草木归笺注,何害其为磊落人。”那个朱元璋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叫同,当过明代吏部尚书的詹同在《尔雅明月二台》中说得更透彻:“尔雅台前草木疎,明月台前月影孤。试问当年著书者,二台留得此间无。”

郭璞初到长江三峡一带的时间为公元297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文献记载甚少,就连那个尔雅台都有宜昌和乐山两处真伪之争,不过郭璞运土堆垒高台以补这个地方地势低下缺土之遗憾,似乎在理论上更站得住脚一些。这样一来,位于宝塔河处的那座天然塔也是为了改变“客山”磨基山欺凌“主山”东山这种不利的风水而建的,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奇怪的是,那座宝塔隔江相对的五龙山就如同那座磨基山面对东山“客欺主位”一样,有五峰连峙,苍翠欲滴,状若五龙蜿蜒临江的五龙山,明显压住了宜昌江北这边的风水,所以相传为晋代风水大师郭璞看见了,经过凝思苦想,掐指一算,就想出绝妙一招,宝塔就是为了镇住江对面的风水而始建的,那座宝塔建成后,每当朝阳初起时,塔光山影倒映江面,宛如一条巨型钢鞭直指江对面的五龙山上,因而又有“鞭打五龙”之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更奇怪的是,这座塔历经磨难,先是到了明代崇祯末年,大学士文安之(宜昌人)把已经残存的原塔拆除后准备建新塔,不知为何未能如愿;到了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宜昌土著也越来越感觉到江南的风水过于强势,就捐款集资想在原塔基处重建宝塔,可惜部分有钱人眼光短浅,部分穷人又囊中羞涩,“屡建屡圮”,到头来仅建塔基二级。

直到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才由当时的士绅徐经业、王永言等10余人群策群力,捐资重建了那座塔高43米,八棱七层的砖塔,门楹刻的“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也就是建塔的本意。值得怀疑的是,郭璞先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给宝塔取一个江郎才尽似的干巴巴的“天然塔”的名字,他一定会给宝塔取一个意在培地脉、壮文峰、制客山、镇水口的好名字。

宜昌与郭璞有关的还有献福路与新街附近的那座洗墨池,据传是郭璞注释《尔雅》时洗笔砚所用的,那就更值得怀疑了,从尔雅台到洗墨池距离在一里开外,而那条长江却近在咫尺、下坡既是;再说尔雅台和明月台边还有明月池(有人考证说,明月池就是洗墨池,似乎是无稽之谈),水多的是,单单为了洗笔砚而奔波这么远,是不是“放着河水不洗船”的翻版?是不是宜昌人所说的“打起条胯(光着身子)游三峡——日大瞎(峡)”?

不过,祝穆的《方舆胜览》“峡州”条中载有“砚池,在州南,昔郭景纯注《尔雅》,汲小于此,有黑水出焉”。《湖广通志》的“荆州”条也载有:“郭璞,《晋书》列传,字景纯,闻喜人,旧志云:‘晋末避地夷陵,今有尔雅、明月二台,其东有洗墨池。璞所注《尔雅)处。”《宜昌县志》则信誓旦旦的说有洗墨池,位置“在城内县学前,晋郭璞注《尔雅》,洗墨于此。宋苏轼、黄庭坚相传曾于此学书。至今池水墨色。”

历史资料都是把洗墨池与尔雅台、明月台联系在一起,绝不像现在所以讹传讹造成墨池巷里的那个小水荡就是郭璞的洗墨池那样有些不可思议,可奇怪的是,尔雅台早就不存在了,尔雅街也在很早就拆掉了,明月台更是如果不是翻资料一点印象也没有,唯独墨池巷的那个洗墨池却在其后一直存在了很久,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下去。那个天然塔是一种风水、一个景观,而洗墨池衍生而出的墨池巷、墨池书院所造就的墨池历史却是一种宜昌所特有的文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7066/

新街与墨池(4)的评论 (共 3 条)

  • 心静如水
  • 鲁振中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