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街与墨池(3)

2017-07-09 02:39 作者:宜昌石头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新街与墨池(3)

三、改变风水

范成大的《吴船录》说得最明白:“(峡州)有尔雅台,相传郭景纯(璞)注《尔雅》于此,台对一尖峰,曰郭道山,景纯所居也”。历史文献对那个文学家、训诂学家和风水大家曾经在宜昌居住、注释《尔雅》并无异议,如“尔雅堂,在州治”;“郭道山,在夷陵(宜昌)县西南五里,晋郭景纯结庐于此,其基犹存,有一井一钟”;

不过,那个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文学家、著名训诂学家的郭璞更是一个风水大师,精通天文、历算、卜筮,除了家传易学之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更重要的是跟着一个精通卜筮之术的异人学习的时候,得授九卷《青囊中书》,由此不仅通晓五行、天文地理、卜筮之术,还能掌握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可惜就是被他的门人赵载将那九卷《青囊中书》偷了去,心术不正的家伙还未来得及阅读,那部传世之作就被无名之火给自行焚毁了。可见得《增广贤文》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人考证出,郭璞是在东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携妻带儿到巫山看过当官的父亲、因为战乱回不了山西而寓居在宜昌的(史料记载,东晋时的宜昌就叫宜昌)。花了十八年的功夫,专心为《尔雅》作注释,写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百科性质的词语工具书。二十二年后,也就是大约在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才离开宜昌东下建邺(南京)的。由此说来,他一定随身携带了为官太守的父亲原本打算转移回家的巨额银两,而他本人曾经在那个蛮荒之乡的临沮县(宜昌市当阳县西北)当过县令的传说似乎也有可能,更重要的是,他对宜昌风水修正而做的一系列努力也变得十分可信。

《晋书》记载,相传当年那个风水先生郭璞在宜昌,除了著书立说,注释《尔雅》,闲来无事,也肯定走遍了宜昌的山川河流,察看过宜昌的地形,就山川形势相度,分配五行,发现唯独中央地势卑下,于土德为弱,自然是缺土,便叫人不远千里用牛车运来中州的黄土,对照阴阳的向背角度,在如今的三江口附近(外国语小学)堆垒建起了两个土台以镇之,借以抵消山川与五行不相符合的缺陷;因为精于阴阳五行,选择临江高阜处建台,可以就着那土台行祭月之典,使之配合和谐得宜,也正是体现“南火北水安其位,东木西金处其隅……中央以居”的意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关于那座尔雅台,陆游在《入蜀记》中写到过自己游览峡州(宜昌)尔雅台的情况:“遍历尔雅台、锦障亭,亭前海棠二本,亦百年物。尔雅台者,《图经》以为郭景纯注《尔雅》于此。” 《舆地纪胜》在【荆湖北路峡州】条下尔雅台的时候也说明:“尔雅台,《方舆记》云,郭璞注《尔雅》于此台上,见有郭璞先生塑像。”而那本权威的《宜昌府志》是这样载述的:“尔雅台在城西北隅所堂街。《图经》云:晋郭璞注《尔雅》处,旁有明月台,前有明月池。故老佥云,峡州旧城为璞流寓时所相度,就山川形势,分配五行,独中央地势卑下,于土德为弱,因自中州辇土至峡,相阴阳向背之宜,特建二台镇之。”

历史就那么恰如其分的把改变宜昌风水,提高宜昌形象,创立宜昌文化,改善宜昌生存条件的诸多重任全集于一个远古的风水先生之手,而那个风水先生恰好就是集历代中国风水之大成,废除八宅风水术,奠定了中国风水理论基础,受到历朝历代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中国风水鼻祖于一身的郭璞,这就是宜昌之幸。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6940/

新街与墨池(3)的评论 (共 3 条)

  • 浪子狐
  • 紫色的云
  • 梦见花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