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默默地守护

2017-07-03 16:50 作者:小懂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汉的琴音曾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唐的华章曾在这里书写,地处于广阔的平原地带,一直替陕西守护着东大门,它便是陕西渭南,而我的祖太爷也出生在这片土地。

祖太爷出生于此,在广阔的平原上生活多年,这里的许多东西早已侵染了他的灵魂。民国年间,祖太爷已近不惑之年,忘却了是何种理由,祖太爷离开了这里,一路北上,徒步来到了陕北黄土高原,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祖太爷娶了祖太奶,祖太爷定居此后养育了一个亲生儿子,另外还抚养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的亲生父亲曾因当土匪死于他乡。祖太爷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关乎家族能否在村里立足以及长远发展问题;其次便是家人的温饱问题;最后则是孩子成长教育问题。为改变家族形象,走出生活困境,祖太爷毅然选择当起了教书先生,时常到本村或其它村给孩子们去教书识字,以此换回五谷杂粮来维持家庭生活。除此之外,祖太爷义务帮本村或临村书写村民所需要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太爷渐渐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做了一家之主。家族的形象、生活大有改观,孩子们也相继成家立业。

自从祖太爷离开故土后,便与故土的亲人失去了联络,时隔十五年后,祖太爷回乡探望亲人,两鬓早已花白。起初,故土的人并未识得这位失去多年联络的亲人,不久祖太爷便回到了黄土高原,带着沉重的心情而归。祖太爷的半生与教书结缘,因教书开始,由教书结束。

多年之后,祖太爷白的胡须一直在风尘中摇曳,手中还挥舞着毛笔在发黑的书桌前抄写着百家姓、药书等书籍,时常站在硷畔上望着这个依河而落的村庄,脸上露出淡淡的忧伤

祖太爷的故事告一段落,太爷爷的故事又翻开了。那年,因修三门峡水库,渭南朝邑开始了移民大搬迁,故土的宝太太爷也随之迁移到了蒲城安置区,宝太太爷当时担任大队书记。次年,太爷爷带着全家六口人来蒲城投亲,并且安家落户。太爷爷本想着脱离出门就得爬山的现状,然而事与愿违。那年,由于安置区人均口粮有限,整个生活水平都比较艰辛,太爷爷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带着全家人回归黄土高原。自此,两地之间便失去了联络,多年之间,杳无音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太太爷、太爷爷也相继去世,宝太太爷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寻找到黄土高原的亲人,去陕北延安走走,看看远方的亲人是否安好,可是事与愿违,宝太太爷的遗愿最终落到女儿的身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打听消息,苦苦寻找,都丝毫无任何消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恰巧老姑的弟弟的大学同学也来自陕北延安,并且和所要找的人正是同村。渐渐地开始了书信往来,直到电话、短信往来。期间,爷爷与大大(大伯)一家去了祖太爷曾经生活的地方,感受了那边后人的生活场景。

二零一六年的秋天,年迈的老姑终于带着家人来到陕北延安看望亲人,双方白发苍苍的老人,热泪盈眶,互相诉说着过往。老姑、爷爷步伐蹒跚,由宁弟与刚弟以及双方后人搀扶着来到祖太爷、太爷爷的坟前,老姑落下了沉重的泪水,她用哽咽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秉承父愿,多年来苦苦寻找,终不负父亲所托,我坚信父亲和你们要是还在世,看到后人能够重逢,肯定会特别欣慰。而今我终于来到了这里,实现了父亲的遗愿,父亲也可以安息了!”坟前原本叽叽喳喳的麻雀此刻也默默无语,仿佛也为老姑甘当一个忠实的听众。

老姑临别之际,我给老姑递上了一份后人的名单,她看到我们安好,便踏上了回家的行程。黄土高原的秋风拂过老姑的脸旁,她露出浅浅的微笑,渐渐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外。

不论缘分深浅,该告别时当告别,该相逢时当相逢,惜缘便好,能够彼此默默地守护这份跨世纪的亲情,不是已经够好了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5353/

默默地守护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