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绝·嵌名李建华题诗

2017-07-03 11:53 作者:上官亲民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嵌名李建华题诗

2016年9月19日

写月如同李白吟,

读朋如品建溪

今宵如此华光出,

风景如常看几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

月,即月球,俗称月亮,美称月宫、玉兔、光、素娥、望舒、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月球可能形成于约50-75亿年前在形成于地球出现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普遍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月球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天然卫星。月球平均直径约3476千米,赤道圆周公里,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 27.32天;月球因为没有大气的保护昼夜温差大分别为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60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月球距离地球千米。月亮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但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一样大,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潮汐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陆地,帮了很大的忙。地球形成之初,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减小了温度差,分出明显的四季,从而适宜居住,才有了人类。最早观测并获得地月距离数据的人是公元前180年的小亚细亚人伊巴谷,通过简单的仪器计算并记录的数据是37万千米,同时发现了岁差现象。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7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块9英寸乘7英寸的不锈钢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纪念这次登陆及为有可能发现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资料。尤金·塞尔南则是最后一个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务的成员。6次的阿波罗号任务及3次无人月球号任务(月球16、20、24号)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样本带回地球。在2004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提出于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欧洲航天局及中国亦有计划发射探测器前往月球。欧洲的“Smart1”探测器于2003年9月27日升空,并于2004年11月15日进入绕月轨道。它将会勘察月球环境及制作月面X射线地图。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嫦娥三号着陆器目前工作状态良好;巡视器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出现异常不能行走,尚未恢复但依旧存活。2015年4月17日,中国科学家通过“玉兔”月球车的探测范围在月球表面雨海盆地,研究了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填补了美俄对月球地质研究的空白。2016年1月5日上午,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等。此次成功命名,是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22个。2016年11月14日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为35.6万千米,比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近了2.8万千米,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此时月亮视直径最大。月亮是中国文化的密码,月亮在世界各国各族中都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的显赫地位。中国在清朝以前是农耕社会,农耕生活是“靠天吃饭”的。农业种植年复一年明确的周期性,要求对历法、气候、天象、季节有明确的了解;需要掌握晴雨规律的农民,是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了解未来的气象情况;月亮不仅告诉人们现在的农时,月亮也告诉人们未来的日子可能是阴还是雨,所谓“月晕而风,日晕而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打灯”、“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阴”……都与月亮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人从远古时候还发明了天干地支纪年方法,以六十甲子轮回的方式循环不断;中国的历法为一种阴阳合历的特殊形式,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年,以大约十九年七闰的方式调整年与月的差值。因为有历法,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完整记录到现在。“月者,阴之宗也”(《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大戴礼》),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太阳总是圆的,而月亮变化不居,中国人于是对月还有特殊命名:朔、望、晦;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牙儿、一钩新月、一轮满月。月亮是多神崇拜之中国人的祭拜对象之一。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扩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有“拜月亭”。随着文明发展,人们对月亮的敬畏心理逐步减淡,观赏心态逐步加强。据记载赏月始于唐朝,《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因为月亮在中国还产生几个传统大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的宁静感,月亮圆缺规律稳定的秩序感,月光的柔和、婉约、含蓄感,月光之下万物的朦胧、蕴藉、淡远感,都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趣相合,中天皓月引发心灵感应,凝聚文化认同。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月亮纵览古今,可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对故乡的怀恋。几千年的古老农业文化中,月亮留给这个民族以至为深远的影响,“农耕·故乡·月亮”是中国文化三位一体的核心,农耕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故乡是中国人的生存环境,月亮则是这种生活精神的代表,三者紧密相联。中国人对生命哲理的表达,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追问与慨叹,不用说,更是与月亮紧紧相联。月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在不断的放大,国家的团圆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代表领土完整。这种团圆意识很是宝贵,因为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强调个人与亲人、朋友和周围人的团圆,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这种群体意识,造就了中国人的整体感、集体观,造就了中国人的人伦责任感。月亮作为人类情感寄托的投射对象,以诗歌为主体的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这一情形直到五四新文化大举进入以后,工商业发展导致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文学景观方为之一变,歌颂月亮的作品大为减少。月亮入诗举几个例子,最早见于周朝诗歌集《诗经·国风·陈风·月出》,之后见于东汉《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有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有名篇《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静夜思》等,张若虚有名篇《春江花月夜》,杜甫《月夜忆舍弟》有名句“月是故乡明。”苏轼咏月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被嵌名题诗的诗人简介:李建华,男,1961年9月生于甘肃合水,祖籍河南商丘,现居宁银川。就职于长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写作,至今在《诗刊》、《青年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报》、《绿风诗刊》、《诗潮》、《朔方》、《飞天》、《关雎情诗》、《新华文学》、《中国文学网》等刊物与文化网站发表诗歌作品400余首。多篇作品入选《中国诗歌精选》、《诗歌精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飞天>60年典藏》、《中国新诗240首(1918-2008)》、《中国爱国主义诗歌经典》、《中国诗歌选》、《宁夏诗歌选》、《中国实力诗人作品选读(1940—2015)》、《小学生朗诵诗100首》、《中国世纪·中国梦----大型主题诗歌朗诵集》等选本。代表作品《矿难之后》、《小汽车》、《伐木者,醒来吧》、《摔倒的世界》、《永恒的闪电》、《你知道吗孩子》、《青藏铁路是两行长诗》等。已出版诗集《高度与重量》等3部。在征文大赛中获奖众多达40余次:荣获《飞天》“镍都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一等奖,荣获《诗刊》、《绿风》诗刊联合举办的“中国诗人西部之旅”征文三等奖,荣获《诗刊》“中山全球通杯·改革开放颂”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诗词学会、宁夏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歌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诗歌大赛一等奖,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天元”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荣获2014第二届《美丽中国·美丽家园----上海诗歌大赛》二等奖,荣获《关雎爱情诗》2015年度奖“十大实力诗人奖”。出席了2016年“相聚天台山”首届全国诗文大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5223/

七绝·嵌名李建华题诗的评论 (共 8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江南风
  • 倪(蔡美军)
  • 紫色的云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东湖聚李胤德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