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遥远走来的碎片(9)

2017-06-17 04:03 作者:宜昌石头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遥远走来的碎片(9)

九、1762(下)

史料上是这样介绍那位曾经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11-1799年)当过几年东湖县(现在的宜昌市)令林有席的:“东湖古称彝陵,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几经战乱,甚为破败。林有席上任后,即修缮城垣,疏通沟渠,修复庙学,悉心治理,案无存牍。同时组织人员,编修县志。公余即与士学谈议古今,严义利之辨。不久即政通人和,县民曾立碑以纪其德。”

林有席(1713~1804)是个读书人,加上又是进士出身,所以上任以后就主持修订了乾隆版的《东湖县志》,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他的诗词也写得不错,比如那首《重游东山望县治形胜》:“双溪环抱夹夷陵,城枕东山几再登。欲广千间万间厦,炊烟断处接层层。”就是记录的宜昌古城当时的景象;而那首《望仙人桥》写到的:“浮桥烧断见仙桥,仙吏江关不可招。十二荆门双棹人,飞凫未解学王乔。”就是写的宜都的历史。林有席的那首《绛堂补植红梨》无疑就是一首佳作:“要从绛雪觅芳踪,晴光返照栏杆紫。堂开坐客知何处,花信几番莫我顾。”写的十分传神。

林有席是个读书人,自然就有文人的儒雅之气,也有知识分子的复古之心,他在任的时候,就主持恢复了宜昌古城内的尔雅台。那个很有些神通的葛道人曾经在此著书的高台由于年代久远、其间废而复、复而废,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詹同买舟入峡,曾经慕名寻访过尔雅台,他在诗中写道:“尔雅台前草木疏,明月台前月影孤。试问当年著书者,二台留得此间无。”可见得一直保存到宋朝的尔雅台已经不复存在了。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林有席一到任就在倡导扩建文庙的同时,也对尔雅台进行了恢复重建;在他之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新任东湖知县刘浚鉴于尔雅台年久“颓废略尽”,又一次召集邑绅商议募资重建。新台建成后被命名为尔雅书院,尔雅书院就和墨池书院、六一书院一起并列为宜昌教书育人的三大书院。六一书院消失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墨池书院消失在日寇占领时,倒是尔雅书院早就不见踪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拓宽万里长江第一坝的三江航道的时候,那座尔雅台被隆隆的挖掘机彻底挖的连影子都没有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过,这个知县在宜昌最为人记住的无疑还是他主持重修的至喜亭。

那座最初由北宋峡州知州朱庆基主持修建的至喜亭原本的位置位于宜昌古城西塞门(镇川门)外的江边上,那个被贬到宜昌,在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任夷陵(宜昌)县令的宋代大诗人欧阳修,在那座亭竣工落成之际,洋洋洒洒写下了506字的《峡州至喜亭记》。理由自然是“地以人胜,人以言存。”到了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峡州知州李芳把至喜亭移到了东山之上;到了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东湖知县林有席,将那座明楼移花接木、又移到了位于西坝江边的黄陵庙旧楼,并亲笔题写至喜亭的匾额,在楹柱上,这个知县还写下了一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八十字的长联:“急峡高岗盘蜀道,自黄牛佐,山至此陵,水至此夷。思明德而赛神功,试看天际风帆,片片落迤西一坝;雄藩重镇压荆门,溯白起开秦,郡还改府,府还改县,履升平而怀往迹,遥指江头云树,人人说至喜有亭。”

与林有席同修《东湖县志》的诗人严思浚,曾经这样描绘当年的至喜亭的景致:“江干垂柳复杨枊,斜日青帘豆酒香。至喜亭前箫鼓沸,从郞更赏大端阳。”只不过到了1983年,宜昌市政府出于旅游宣传的需要、重建至喜亭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把至喜亭迁到了远离城区的西陵峡口,自然就使得那座古亭多了几分寂寞;再到了2015年,在建的庙嘴长江大桥莫名其妙的突然变为至喜长江大桥,引起网上一片吐槽声。

这样的变化无疑都是长官意识,不过并不是从林有席开始,明朝的李芳才是始作俑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2515/

遥远走来的碎片(9)的评论 (共 4 条)

  • 荷塘月色
  • 浪子狐
  • 雨袂独舞
  • 鲁振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