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亲烙的大饼

2017-06-14 17:18 作者:吕瑞杭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母亲烙的大饼

卧床的母亲虽然不能在为我们烙饼了。但我一闻到饼香就情不自禁的想起当年母亲烙的大饼。那种大饼的香味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与日俱增。

我小的时候,每每母亲有了空闲,她都会为我们改善一下伙食,烙上一些大饼,那可是我们的最

母亲先把和好的面醒一会,利用这个空闲备菜,找一些麦秸之类的柴草。母亲的经验是麦秸之类的柴草上火快,熄火也快,锅温不是持续升高的,这样烙出的饼火花好,起层,口感好,吃着香而不腻。一家人的饭食母亲一人可以搞定。母亲把醒好的面非常利索的用手撕成一块一块的,一般一块就是一张饼。拿一块面在面板上揉搓一会儿,用擀面杖擀开,再一层一层卷住,再擀开,均匀地撒上盐粒,再一层层卷住,再擀开。把麦秸烧热的锅里撒上半勺花生油,用擀面杖挑起大饼的中间,麻利的摊开在大锅里,右手叉开的五指缓慢的旋转大饼,感觉到下面的油面有火花了,旋转自如了。把半勺花生油均匀的撒到上面的饼面,捏住饼的边缘快速的翻转,加上一把麦秸,降低了锅温的大锅继之升温,再缓慢的旋转大饼。大约一根烟的时间,一张外焦里嫩,层次分明的大油饼出锅了。那饼的香味立刻会勾起我的食欲。母亲将烙好的大饼一张一张码好,码齐。末了,用菜刀在最上面的饼上划一“十”字切开,分成四叶,端至饭桌,让我们慢慢的吃。 我有时饿的不行,等不到母亲把饼烙完,就将第一个大饼对折。抛开对折线,从双层的边缘大口的咬下去,只大大的两口,把对折的双层大饼咬成了一个“山”字。母亲见状说:“别烫着了,够吃的。”

母亲边吃饭边给我们讲画饼充饥的故事。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类似于望梅止渴。

母亲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吃饼的故事。古时候,有个人很懒,他的母亲出门时给他烙了一张大饼,怕孩子吃不到饭,就把饼弄个洞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他的母亲外出回来后,孩子饿死了,那张饼只有靠近嘴的周围少了几嘴。比喻人懒到了极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母亲烙的那种大饼的香味有时候可以飘得很远,引来不少小伙伴直流口水,母亲也会趁机给他们一二叶,邻居的大婶们也直夸母亲的手艺好,手艺精。烙出的大饼香。

母亲的手很巧,还会给我们烙发面饼,葱花饼,鸡蛋盒子饼等。母亲烙的鸡蛋盒子饼完整无损,不流油,不漏菜,火花刚好,吃着不老不嫩,香甜可口。一黄一绿看着让人嘴馋。我现在还喜欢吃饼,因为它富含着亲情味。

母亲的手艺很多,不仅是做饭,还有她做衣服做鞋的技术也很好,纺线织布做的更好。前来向母亲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帮助,直到学会为止。

母亲的乡性很好,为人处事落落大方,从不与人计较得失,不找人便宜,每每闲下来,愿意找母亲做活的人一帮接着一帮。

而今,母亲卧床了,需要静养,虽然不能为我们烙上可口的大饼了,但她那心灵手巧、处事大方的为人原则却留给了我们及下一代。我们沿着母亲的足迹,走向生活工作的每一个地方。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感恩您,我亲爱的母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2133/

母亲烙的大饼的评论 (共 2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荷塘月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