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青的故事(九)

2017-06-12 07:14 作者:丹枫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知青的故事(九)

这回说说忠宝的故事,他本来是我们上一届的学生,因病休学一年,才和我们一起毕业下乡。他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国字脸型,很英俊,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中等身材,写得一笔好字,唱歌非常好听,典型的男中音,极富磁性,很有魅力。记得1965年节前,我们排练文艺节目 到公社各个大队演出,有大合唱“东方红”,舞蹈“游击队之歌”“小簸箕舞”,男生小合唱“我是小会计”,对口词,快板,山东快书,于国民的笛子独奏“金蛇狂舞”“彩云追月”“喜洋洋”,赵全明的独唱“我为祖国守边疆”“我是贫农好后代”,获得阵阵热烈掌声,押轴戏是忠宝和静云演唱的二重唱“大雁有了落脚的地方”,歌词是:大雁落脚的地方,草原花又香,春风轻轻吹得那冰化,溪水淙淙淌······观众的掌声,口哨声,经久不息,他俩只好又唱了一首“敖包相会”,观众还是不答应,那时农村文艺生活比较少,根本没有时间去市里看演出,也看不起,我们点里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才济济,说拉弹唱,样样俱能。我们的春节慰问演出,受到全公社领导和社员一致好评!

农村的生活虽然又苦又累,但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照应,互相关心,总算慢慢适应了,过了想家关,劳动关,我们也由乳臭未干的丫头小子,各个出落得如花似玉,高大强壮。一晃,三年过去了,到了1968年天,征兵开始了,不招女兵,严格的政审和体检,青年点只走了三名男生,有德田,洪玉和忠宝。送行的时候,我们都哭了,大家从上初中到现在,在一起七年啦,特别是下乡后,整天吃的是一锅饭,干的是一样活,尤其是刚下乡那会,女生根本什么都不会也跟不上趟,男生经常帮我们接垄,真的令我们好感动!如今到了分别的时候,有千言万语感激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再说他们到了部队,前途就有了保障,我们这些人真是前程未卜,还得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知何时是个头?

他们到了部队经常来信,总说在国防施工,想必也很累。但是对我们下过乡的人来说,这点累算什么,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由于表现突出,很快入党,提干,还到军校进修。三年复员后,忠宝分配在丹东医药公司上班,享受工程师待遇,很令人羡慕。时光如流水,转眼几年匆匆而过,忠宝已经快三十了,我们家孩子都上学了,他还没对象,点里同学都结婚了,他是最晚结婚的男生,后来,老邻居给他介绍了一个手表元件二厂的姑娘,长得很漂亮,在市内住,他们很快就结婚了,婚后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他是最早单位分到房子的同学,是最幸运的人。后来医药公司改革,他带薪离职回家养花,在市郊买了二亩地,盖起了两栋花窖,规模很大,养的杜鹃花 销路不错,都卖到了山西太原。就在他掌握了养花技术,一路畅销,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后,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春节前,他在太原卖杜鹃花,本来已经谈妥价钱准备出手回家过年,那天早上,他帮助一起去卖花的丹东老乡打塑料棚时,手举的钢筋被上空高压线吸住,当场被电击穿身亡!还不到六十岁!得知噩耗,我们都惊呆了,人的生命太脆弱了,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弱小和无能!在殡仪馆开追悼会时,点里女生各个哭得悲痛欲绝,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好好的大活人,说没就没了!难道是上帝需要养花的人,把他叫去养花?他的人和儿子也哭得死去活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1475/

知青的故事(九)的评论 (共 3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浪子狐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