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宋襄公的仁义

2017-06-06 20:08 作者:清风明月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站在襄陵前,我总会想起这个被《史记》称为秋五霸,实际是有名无实的宋襄公,我既钦佩他的仁义和忠,同时,又为他有些迂腐的行为而叹息。

在一个文明不对等而诸侯争霸的当时,施行仁义,说起来是有些可笑的,就象一个有着绝对绅士风度的人到了一个尚未萌化的原始社会一样,无论怎样展示翩翩的风度,而对方都是无法理解而看似有些搞笑的,这犹如对牛弹琴。

其实,宋襄公是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他的身上体现了忠孝的儒家思想,虽然曾有人质疑他,但真实与虚伪,有时是难以分辨的。襄陵旁的望母台,是宋襄公当年为了看到被父亲驱逐回国的母亲而修建的,只为每天对着母亲所在的方向,能够看上母亲一眼,这是他一颗拳拳孝心的表现,让人唏嘘。

宋襄公讲究仁义。其父宋桓公病重,按照当时嫡长子继承制度,传位给他,可他却在父亲面前恳求传给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宋桓公讲给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

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他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这是宋襄公心中仁义的一面。

齐桓公相约各路诸侯葵丘会盟,会上,他还接受了齐桓公委托他照顾齐国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的嘱托,答应将来需要时予以照应。(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齐桓公病死,齐国内乱,太子昭逃到宋国求救。尽管当时宋国十分弱小,但因齐桓公死前曾委托他照顾太子,宋襄公联合卫国、曹国等,全力帮助太子昭回齐国即位。这体现了宋襄公的信义。

当时的诸侯国大都有野心的,宋襄公也不例外,但宋国弱小,盟约国也是小国。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齐君和楚王的不满,宋襄公又自做主张,没有经过齐国,楚国的同意就约定当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会合诸侯。

其兄目夷劝他说,宋是小国,小国要争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但襄公不听。在到盂地前,公子目夷又劝他要带上军队,以防有变,楚国人是不讲信用的。

宋襄公说:“是我自己提出来不带军队的,与楚人已约好,怎能不守信用呢?”于是,宋襄公不带军队赴会。到了约定之日,楚国早埋伏好了军队。宋襄公和楚成王因为争当诸侯霸主而发生争议,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带回楚国囚禁起来,想借以攻取宋国,直到同年季,诸侯在薄地会见时,在鲁僖公的调停下,襄公才被释放。

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目夷劝阻他,襄公不听。

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楚军开始渡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以后,撤退到宋国襄邑的行宫里养伤。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晋国公子重耳经过宋国,宋襄公仍然予以厚待,并送给重耳八十匹马。

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季,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葬于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城中东北行宫内。

慈不带兵,义不掌财。作为施行“仁义”的宋襄公,他更应该去做一个“孝子”或“绅士”,而不适合做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凶残的敌人,他大讲仁义,未免僵化,最后羔羊入虎口,给后世留下笑柄。

但宋襄公,仍然不失为值得尊重的人!

2017年5月25日 睢县北湖 襄陵 望母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0651/

宋襄公的仁义的评论 (共 7 条)

  • 心静如水
  • 东湖聚李胤德
  • 浪子狐
  • 崔勇(笔名:清心)
  • 鲁振中
  • 秋韵无暇
  • 岁月如歌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