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见敦煌

2017-06-06 14:36 作者:蓝天白云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0多年前,家乡都江堰市一个官员曾在一次大会上,深情地对参会的人说:他刚刚接待完甘肃大漠深处敦煌的一位领导,那领导上车了,突然让司机停下来,来到鱼嘴处,对着“哗哗”流走的岷江水,双膝“扑嗵”跪了下去,泪流满面,说这水就这样白白地流走,多可惜啊,要是能流到他们敦煌,那该多好啊。说完,像个小孩似的“呜呜”了起来……这故事说明都江堰自然条件好,得益于李冰父子2000多年前的功劳,七条河流穿城而过,川西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吾后辈要惜之、惜之……

    传说中的敦煌,缺水、荒凉、遥远……真是这样吗?带着这些疑问,我曾三次去敦煌,每去一次,疑重一次,泪流一次,甚至大彻大悟一次。

    前不久的第三次,让我不得不拿起笔,记下三次综合起来的感受,而并不是友人的戏谑,这次因随行有美女的缘故。

    敦煌,位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

    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三苗人在敦煌栖息。《尚书、尧典》说,帝尧曾经“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这里的三危,就是现在的敦煌。《史记。括地志》去:“三危山有峰,故曰三危,俗亦名卑羽山,在敦煌东南三十里。”《水经注》说:“三危山在敦煌县南”。

    从那时起,敦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统治者为了稳定、扩充地盘,不时让敦煌狼烟四起。张骞、霍去病、卫青等古英雄名字,已载入永久史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以说,敦煌厚重历史,都是由“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推动,要不怎么会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里身回云阙, 觉来泪满天涯”,“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可以想像,多少古代仁人志士,为了守好敦煌这道西域门户,不让外侵骚扰,战死缰场。

    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到清朝时候,敦煌已有2000多万将士捐躯于此。唐朝诗人崔缇镇守敦煌,面对连年的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大声疾呼  :“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如今来到敦煌,神奇就伴随着你,空旷公路上,笔直的天际线和前方道路一样,愈发显得遥远和孤独。你会体会到无边的孤寂和愤懑,会看到大漠的雄浑和悲壮,会听到风吹过时,擦皮肤时留下的坚定,而这一切,只有敦煌的荒漠与旷野,才能赋予你。

    此时,也才能让人真正读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悲催,空濛。敦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竖毅、刚强,因为那是恶劣自然环境下生长出来的。

    温家宝总理曾一次记者会上动情地说:敦煌深处的胡杨树,具有三千年的情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中国人的坚毅就如胡杨树。令在场中、外记者,感叹不已,吁嘘不止。

    然而,又有谁知,敦煌的胡杨树、鸣沙山、月牙泉三者还演绎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一段不死情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沙山子是贫困人家一个正直善良儿子,而月牙儿则是村里大户人家千金,沙山子、月牙儿两小无猜,一起种胡杨、玩沙堆、喝泉水。随着年龄长大,门户的原因,沙山子一直不敢向月牙儿表白。直到有一天,月老爷为女儿选了另一户财主的浪荡公子作郎君时,月牙儿心里一阵阵酸痛,却没任何办法,她只好无助上轿了,就这样,被敲锣打鼓抬走了。

    躲在胡杨林里沙山子,看着心爱的人被抬走,欲哭无泪,肝肠寸断。男人的泪,不停地洒在胡杨树上,感动了胡杨大仙,他突然作法,顿时接亲的路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所有人都被刮走了,月牙儿下轿后,发现不远处的沙山子,迎风冒向她跑来,两人抱在一起,失声痛苦,又一阵风飞刮,两人都不见了。只剩下一座高高的山和一弯清清的水,水旁的胡杨林沙沙作响,像似对这对终成眷属的新人,表示祝贺。

    据说,那山就是沙山子变的,也叫鸣沙山,那弯清清的水,就是月牙儿变的,叫月牙泉。

    深的时候,鸣沙山总会有“沙沙”作响,月牙泉总会“叮咚叮咚”,两人像似在窃窃私语,诉说着地老天荒。

    如今,游人也会在鸣沙山下,看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流得那么安静,好像淡忘了时间,淡忘了尘世,山水总是那样,始终相依。

    鸣沙山下的莫高窟,更是一部佛的传说与保护佛的传说故事,千佛洞里,书写传奇,反弹琵琶的飞天,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说,飞扬的胡旋舞等一幅幅壁画,浓缩了多少代智慧结晶。

    走进莫高窟,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挂着日本姑娘的画像,她叫越智佳织: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学生,1984年因车祸遇难。生前热爱中国文化,得知敦煌莫高窟遭到风沙侵蚀,多次说:“这么重要的古代遗迹被破坏太可惜了,这些遗迹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如能保护好,该多好啊”!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她的父母决定将其生前准备到中国留学的200万日元,捐赠给敦煌研究院,用于保护文物。

    当这200万日元,交到时任敦煌研究所段所长手中时,这个快退休的老人,老泪纵横:“越智佳织,生前没能来过敦煌,可地下九泉有知,她比谁都来得多”!

    感谢的话语,在这里已是苍白,只有将莫高窟这个遗产保护好,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

    可又有谁知,莫高窟之所以保护得这么好,也得益于道士王圆箓 。

    近百年来,王圆箓始终是个争议人物,当然,贬多于褒,就连大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中,也说他是一个历史“罪人”。

    然而,历史的真相是,王圆箓这个斗大字不识的麻城县农民,因家乡连年灾荒,受生计所迫,辗转流落至甘肃酒泉入道修行,被人们称为王道士。光绪十九年的一天,已入不惑之年的他,游敦煌三危山时,发现了莫高圣境。王圆箓感慨万千,狂喜之下,忘却了自己的道士身份,长期居留于此,成了一位负责任的佛教住持,并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上天也真有意思,和尚领地,竟然让一个道士,在这里效犬马之劳。

    王道士以中国农民对佛教极其单纯的虔诚和勤劳负责的精神,受命承担对莫高窟的日常管理后,自觉践行了三大任务:清理长期被落沙封堵的洞窟;率领僧众四处奔走,苦苦劝募,寻求布施;将化缘来的钱财尽其所能,抢救修复坍塌的洞窟和其中的塑像。

    敦煌地区人烟稀少,甚至数百里中无村户,能够获得多少布施可想而知,而偌大的洞窟区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实施修缮,还要满足和尚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也够难为这个农民出生的道士了。然而,他以对佛的一片虔诚之意,苦苦支撑着这块圣洁之地,近40年贯以一之,直至死去。

    尽管争议说,王道士变卖部分国宝,就是史上“罪人”。然而,国宝是什么情况下被他“卖”掉的?

    首先,据英国考古学家奥雷尔·斯坦因所著《古域考古图记》原著译本记载,当年窃走敦煌文物的当事人之一——斯坦因绞尽脑汁,竭尽引诱、欺骗、布施、盗窃等卑劣手段来对付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道士,最后其强盗行径终以得逞,先后两次从王道士手中掠夺部分国宝运至大英博物馆。

    其次,是各级官府对王道士的一片热忱表现冷漠,对他的发现根本不当回事,着实让他心灰意冷并误导了文盲的他。无奈之下,王道士心想,既然这批黄纸残绢不能引起官府的重视,也许它们的确无多大价值,我何尝不可以用其换回一些银钱,来资助洞窟的清理和修缮呢?由此推论,是官方的态度导致王道士可以放心地出售藏经洞的文物。即便如此,王道士还是始终犹豫不决,甚至一瞬间作出了非常英明的决定。斯坦因在回忆录写道:“到了第二晚上,却遗憾地发现满怀疑虑的王道士干了一个通宵,将所有藏卷全部运回密室中去了。”斯坦因只拿到微少的部分宝藏。

    所以这里,我要从心底为王道士叫屈,在那风雨飘摇、腐朽不堪的清末政府,王道士为保护莫高窟,功不可磨。

    胡杨林、鸣沙山、月牙泉、王圆箓、越智佳织……传说与现实,在敦煌交织,因为交织,才有敦煌今天的厚重、旷美……

    踏歌而去,渐行渐远。只有敦煌,这颗丝绸之路上缺水也是绿洲的地方,尽管不大,但她是安放心灵的沃土,放牧灵魂的家园。

    朋友,累了,苦了,到敦煌走走……

请 通 联:四川都江堰新闻中心 云朝清

联系电话:

地 址:四川都江堰善政路782号

Q Q:

邮编:

作者简介:云朝清,男,笔耕30余年,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年作家杂志等,现供职于四川都江堰市新闻中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0521/

又见敦煌的评论 (共 4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心静如水
  • 鲁振中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