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山公园的变迁(6)

2017-06-03 03:19 作者:宜昌石头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东山公园的变迁(6)

六、东山公园

烈士陵园什么时候变成东山公园的,谁人能说得清楚?

建成于1973年的烈士陵园在属于它的那个革命年代里曾经红极一时,每年清明时节都能接待几十万青少年前来悼念革命先烈;改革开放以后,烈士陵园就变成了东山公园,兴建了大型儿童游乐场,那座高高的摩天轮取代了烈士纪念碑,被称为宜昌主城区最高、最显著的地标,每当六一儿童节,这里就人满为患: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游客,人工湖中游船根本租不到,无处不绽放着一张张儿童的笑脸……那就是东山公园的全盛时期。

记得我第一次到张家界的时候,那座小县城还叫大庸,那个后来闻名世界的风景区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没多大的名气。当时是住在景区里面的一个农民领着我们的车,大摇大摆的通过入口免费进去的。下车一看简直惊呆了:映入眼帘的群山好看极了,抬头就可以看见黄石寨,有些云雾缭绕,真的宛如仙境;他家就是一用楠竹、篾席和木头搭建的茅屋,而且就住在金鞭溪边,那里的景致只能叫绝妙。招待我们的就是自家养的鸡、自家种的菜和大米饭。我羡慕他住在画中,他淡淡一笑:“看习惯了,也就没什么新鲜了。”

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想想京城曾经火爆一时的那个大观园、想想深圳那个人工编造的世界之窗,想想小溪塔那个花巨资构建的三峡集锦,哪一个不是曾经红火不了很久就慢慢被游人冷落了的?而东山公园因为前面被火车站和铁道线所隔断,后面被体育场路挡住,加上又在山上、距离闹热的中心城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加上后来滨江公园的建成、西陵公园转为儿童公园、山脚下的夷陵广场的建设、以CBD为代表的商圈的崛起,人们休闲娱乐观的改变,不仅使得宜昌人有了更多的休闲去处,也使得变化不大的东山公园失去了吸引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仅如此,现在就在同一座东山上,除了东山公园,还陆续修建了绿萝植物园和白龙岗公园。

那个始建于1982年的绿萝植物园就在绿萝路上、依偎在东山的怀抱中,原为宜昌市植物研究所,2000年才改建为植物园,因在宜昌当过县令的欧阳修的那句“翠藓苍崖森古木,绿萝盘石暗深溪”的诗句而命名。那座占地总面积有4.3万平方米的植物园的前身是植物研究所,所以里面有很多奇花异草和珍贵植物;而植物研究所的前身是宜昌苗圃,所以才会有名花园、引种驯化园、水生植物观赏园及盆景园,才会有那个大大的观赏植物温室和花卉生产基地,才会有那么多的参天大树和良好的植被。沧桑巨变,原来的绿萝溪早就成了住宅区,各种商铺鳞次栉比,只有在植物园临街的那面山体上,还能依稀找到远古时代那种翠藓苍崖绿萝的印象。

那座集生态、植物科普、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植物园声称以植物保护为己任,秉承植物造景建园的宗旨,收集了多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和本地珍稀濒危植物。我偶尔也会路过那里,就会进去逛逛,好几次看见植物园中请的一些农工将一些形态好看、长势不错的大树给挖起来、用吊车吊起、用汽车运走,猜都不用猜就知道是换钱去的。而在那个温室的旁边,一家纯净水公司生产正忙,那也是一种生财之道,这可以用“鱼有鱼道,虾有虾路”来解释。

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党的一些机构和部门常常不悬挂招牌。宜昌市委就是如此,进门处一点也不起眼,连公交站点的名字也叫模棱两可的“便民站”,可宜昌人都知道那里面原来为筹备中的三峡省准备的那些楼房现在是干什么的,对面的那好几栋高楼是什么人的住宅楼。也正因为如此,那个原为一片杂草丛生的空闲坡地就在2001年由政府投入300万资金,将那里建设成为一个小型的休闲公园。

白龙岗公园东临胜利四路,南依鸦官铁路线,西靠气象局的三峡风云塔,面积有3.6万平方米。园内依着地势造景,共栽植各种乔灌木52种余株。植物配置也以乡土树种为主,用以体现地方特色。整个公园呈台阶式的绵延上升,那些树木花草与不远处的三峡风云塔连成一片,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政府在兴建的时候,声称是为了改善胜利四路上段的绿化面貌,给市民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其实也就是一个面子工程而已。

可是,不远处的东山公园的冷清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9847/

东山公园的变迁(6)的评论 (共 5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鲁振中
  • 江枫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