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医学的思考之三——漫谈中医的气血理论与情志致病说

2017-05-25 09:40 作者:荷戟彷徨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中医看来,气与血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所有功能系统的能量来源就是气血。我们知道,西医重视的是血,关于气,仅仅强调肺吸进呼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在阐述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时,气在西医眼里是没有地位的。这是中、西医的一个重大分歧:中医认为气血是一对互为依存的生命物质,是一对阴阳组合,其重要性不分高低。西医则认为血是基本的生命物质,气只是为血服务的诸多配角之一,血是当然的主人,气的重要性不可与血同日而语。

对西医的理论,不敢置喙,这里只谈中医的气血理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人体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把全身网罗起来,构成一个供血系统。人体又有经脉,络脉,孙络,浮络,也把全身网罗起来,构成一个供气系统。血是看得见的,所以血管也是看得见的;气是看不见的,所以运行气的经络通道也是看不见的。为什么人体除了供血的血管系统外,还要配备一套供气的经络系统呢?

先来看看中医关于“气”的定义。中医认为,生命物质系统由气、血、津液构成,其中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把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统一起来的唯一要素。如果没有气的参与,血和津液只是一堆无生命的东西。在中医眼里,所有系统都必须阴阳平衡,气血也必须阴阳平衡,血为阴,气为阳。生命需要有濡养作用的阴性物质,更需要能使阴性物质活跃起来的阳性物质,气就是生命过程中起温热、推动作用的阳性物质。血的濡养和气的推动,构成人体最重要的一对阴阳平衡。

基于这个观念,中医产生了关于气血关系的具体理论:“血能生气”,“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滞血瘀”,等等。意思就是:人体之气,产生于血;无血则无气,血少则气虚。因此,血充足了,气才能够用,气虚症的根本疗法就是养血。气生成之后,反过来成为血流动的推动力——这就是“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的含义。血生气,气帅血,同步进行,无分前后。

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检验一下这种说法是不是符合实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一,关于人体的病理产物,日本汉方医学认为有三种:水毒,食毒和瘀血。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是“痰、饮、瘀血”,两种说法其实是一个意思:“痰饮”的来源就是身体无法吸收又无力排出的饮食物。我们这里只谈瘀血。瘀血的成因主要有下面4种:1,外伤;2,气滞;2,气虚;4,血寒。有些人把“瘀血”仅理解为外伤造成的“乌青块”,这是严重误解。外伤仅是瘀血的病因之一,但外伤瘀血的占比极少,而且产生的都是表层瘀血,危害不大。大家都有经验,撞出乌青后,无需治疗,没几天乌青就消失了。但是,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是深层瘀血,而这样的瘀血主要是气滞、气虚和血寒形成。请注意,西医所说的血栓也是属于瘀血范畴的,其危害性是众所周知的。

产生淤血的主要机理是血流越出轨道,或血流停滞,或极其缓慢。外伤使血流越出轨道而瘀积。那么气滞、气虚和血寒为什么会形成瘀血呢?是气的异常使血流变慢、变向而形成瘀血。前面说过,“血随气行”,现在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气耍脾气不走了(气滞),或者原本应该往东走,现在突然改道向西了,血只好跟着停下来,或者也转向西了。气不走了可以再走,但血一旦停下来,形成瘀血,再走就走不动了,成为了慢性病理产物:这就是“气滞血瘀”的病机。气虚也是这样的机理:气很少,推动血行的力量不足,血流自然就慢了。至于血寒,原理也是一样:寒主收引——寒气袭击人体,使得被袭击的对象降温而收缩起来,首先受影响的是气,气受寒而降温、收引不动,血的流速自然减缓,所谓血受寒而凝滞,中介作用还是气。

由此可见,影响健康的主要病理物质之一的瘀血,与气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情志致病是中医的特色理论,就是说某种情绪过度了,就会招致疾病,其生理根源也是“血随气行,气滞血瘀”,区别在于,这里气的异常是情绪过度造成的。

中医认为: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怒喜思悲恐五类情绪,分别受五脏管辖。这个理论已经的到充分证明。比如,为什么发怒会引起脑血管破裂?因为“怒则气上”(是肝气),肝经直达头顶,所以怒发冲冠,气冲头顶,血就跟上来了,如果正好血管硬化,就有破裂的可能。电视里经常看到极度惊恐的人小便失禁。那叫做“恐则气下”,恐惧与肾相关,极度惊恐影响肾气,而肾气主导着膀胱的开合,所以惊恐过度就可能使小便失禁。心事重重的人为什么会茶饭不思呢?是因为“思则气结”。思虑重重影响的是脾气,脾气失调,进而郁结,无力运化食物,自然吃不下饭了。林黛玉悲悲切切,结果死于肺病是顺理成章的;赵云年老时,回顾一生,经历无数战阵而毫发无损,不由万分自豪,哈哈大笑而亡,那是极度高兴使得心脏承受不起。

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说明过度的情绪会产生生理障碍,而其中的机理就是极度情绪妨碍了气的正常运行。

《黄帝内经•素问》有一句名言,“百病皆生于气”。这句话道破了人体健康的奥秘。这里的气,既指与情绪无关的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之气,又指与情绪有关的所谓“生气”。人不高兴,我们就说“生气了”。去劝不高兴的人,经常说“别生气啦”。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不高兴了,身体就会产生“多余的气”。你本来舒舒服服的,说明生理之气不缺也不多余,现在情绪异常了,就会在不需要的时候产生气,这样的气就是多余的。多余之气会干扰相关的脏器。因此,“百病皆生于气”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它指出:任何疾病的最初表现都是气的异常。先有了气虚、气陷、气逆、气脱等等气的失调,随后才会影响血的健康,最后影响脏腑的器质状况。换句话说,如果疾病处在气异常的阶段(叫做“病在气分”),治疗起来非常简单,可说立竿见影;如果气异常不能自愈,也不去治疗,继而病入血分,治疗就增加了难度。继续发展,病入脏腑,就更麻烦了。

上面的论述已经可以证明,中医的气血理论是完全符合人体实际情况的。我们不妨再从气功的角度论证一下。

首先要指出,气功绝非瞎折腾。根据实验,气功师发功时,可确定为发出某种微粒流,微粒直径60微米左右,某些还带有正负电荷,说明气功之“气”是有物质基础的。

民间有许许多多功法。静功动功,站着坐着躺着,不一而足。其实万法归一,所有功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意念与姿势来理顺体内逆乱的经气。气功治病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气功能理顺经气,治疗处于气分的疾患;但气功见效也是很慢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必须集中意念,不能心有旁骛,心浮气躁是不可能练好气功的。第二,如果病在血分或在脏腑,气功的效果就很慢。所有气功都强调气沉丹田,其实是要让人体之气下降,不要上逆。如果能把人体之气控制在下腹部,许多不适就会烟消云散。胃病,乳房瘤,肝病等等,始作俑者都是逆乱之气,逆乱之气也是疾患能持久存在的幕后操手。让逆乱之气慢慢归经,慢慢下沉,病理物质就失去了操控者,人体自修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论:中医的气血理论不仅符合人体的实际生理情况,更为我们的保健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山东鲁氏的腹部按摩法,神秘而卓有成效的“脏腑图点穴法”,段氏的脏腑按摩理论等等,这些民间高人之所以卓有成效,享有盛誉,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治疗法着眼于“理气”!虽然他们的手法不同,但操作理念几乎一样:气通即止。——诸君闻道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7868/

关于医学的思考之三——漫谈中医的气血理论与情志致病说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