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玉的卑贱与高贵

2017-05-11 10:10 作者:老淮枯蝉  | 2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题记: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里曾经说过:“对玉的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玉,经地心之火的洗练、淬火之后,聚岁月之精粹,凝天地之英华,遂有白黄紫碧墨青红,身段绰约,绚丽奇幻,华彩熠熠。集千万载之美,夺千万人之宠。临之心神摇曳,观之心驰神往。自古以来,已成国人之痴迷恋人,永不老去;已为国人灵魂之缱绻,恒久魅惑。或为通灵之神祇,或为生死之瑞祥,或为精神之图腾,或为富丽之荣光。甄璞以切,君子以磋;雕以神工,琢以鬼斧。安享目光之脉脉温情,倾泻于笔端之款款衷肠。

钻石、玛瑙、翡翠和玉,自然之物,何时奉为至宝,不得知。唯其玉,中国人情有独钟,有着极其特别深厚的情结。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在《周礼》中称其为“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礼器。中国古代的礼器大致有两种,一为玉礼器,二为青铜礼器。简单解读,礼器其实就是标注社会等级的工具,不管是用于祭祀、宴飨,还是用于婚丧、征伐。最早,在先祖人心中为祥瑞之物,希望一切大吉大利,万事亨通。这和现在人们将玉作为时尚和富贵的象征有着本质的区别。

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卑贱源于此,其高贵也源于此。

玉,就是石头,只不过是石之美者。至少在几千年前,也许是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它,起初或许当做切割的工具。石头有切割的本领,在那时,可是神通广大了。于是,后来巫师们以其为灵异之物,用以驱灾避邪,随之盛行。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中,有“中华第一龙”之称的玉龙,不说它的鬼斧神工,单说选择玉作为材料,可谓有意而为之。那时的人们,将图腾崇拜形象-----龙和玉奇妙的融为一体用于祭祀神灵,传达神灵的旨意,此可谓龙的高贵,也是玉的高贵。

玉的卑贱与高贵,取决于赏识者的态度,也取决于将它雕琢而成的形象和随它一起流传的传奇故事。仅仅是一方玉,自然之物,并无卑贱与高贵之分。精美的玉,美轮美奂的玉,美到极致的玉,往往不显于外,而藏于“璞”。《史记》载“和氏璧”的惊险奇遇,至今读来,仍让人荡气回肠,慨叹不已。这块几乎用卞和生命换来的玉,几经磨难,几经硝烟,历经丧家辱国之痛,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了秦国手中,丞相李斯以大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刻于其上。随之,这块宝玉的地位便上升为“传国玉玺”之至尊。然而,秦国最终也没有因这块玉璧而“既寿永昌”。关于它后来的命运,几千年以来,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能说得清这是玉的卑贱,还是玉的高贵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至今想来,藏于荆山之“璞”,弃于荒野,地位可谓卑贱无人识。多少风霜之后,卞和以其非同凡响的眼光识得,历经楚厉王、武王,虽遭刖刑而不改其执着之心,身份卑贱的卞和可谓真正的“玉人”,遂痛心疾首,至楚山之下,叩问上苍,抱玉泣血,其行感天动地,终得“玉人理其璞而得宝”,弃于荒野之璞遂成至宝,卞和亦随此玉而成千古。罪也“玉人”,成也“玉人。”玉人为谁?可使“璞”登大雅之堂,也可使“璞”堙没于山林。卑贱与高贵就在“玉人”的一念之间。真是一语难以道破人间事。

面对强势的秦王,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此刻在蔺相如心中无它,只有赵国;此刻,蔺相如更无视自己的头颅,心中也只有赵国。玉之高贵,比之于蔺相如内心的高贵,相去甚远!

华彩熠熠之玉,在汉一朝,王公贵族们为了永垂不朽,将本来高贵的玉肢解成一鳞半羽,用其裹其尸首想不朽,葬于坟墓,与腐朽的尸体相依相伴,高贵的玉在权贵面前立刻卑贱起来,并美其名曰:金缕玉衣。并将其切琢成气势恢宏庄严的玉质编钟也一同葬于坟茔,想让自己的魂魄在地下仍享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来”的雅乐。千年岁月之后,不朽的仍不朽,想不朽的,却早已灰飞烟灭。

早在 《诗经.国风.小戎》中就有了“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温润无瑕,不染尘埃,熠熠生辉的玉,其真正的生命和高贵正如那些有情怀的国人之心。陆机《文赋》有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也因这些有情怀的人而积淀浓郁,底蕴深厚,甚至连泥土都渗入了芬芳的气息。他们将玉的坚韧、刚毅、纯洁、朴实、高雅、稚拙、灵透、温润的自然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潇洒婆娑。屈原守身如玉,在报国无门时,不愿苟且,投汨罗江,以死明志的千古情怀;当文天祥不幸被俘后,元军高官厚禄劝诱无果后在狱中受尽折磨和屈辱,仍凛然说道:“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面对外侮,不愿屈从倭寇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蓄须以明心迹,其明月之心;放弃优裕待遇,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其拳拳赤子之情…… 厚重高雅的情怀,才有了厚重高雅的人文力量,才有了厚重高雅的中国历史,才有了厚重高雅的中国。今天,具有这样情怀的人依旧如朝日灿烂,似花烂漫。

根植于国人对玉悠悠绵长的情结,多少祝福在其中,多少称颂在其中,多少祈愿在其中……有借玉对灵魂的赞美,也有借玉对精神的高歌。操行清白如玉,谓之冰心玉洁;德行缺失,借以补失,谓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谦恭请教谓之不吝珠玉;音韵谐美谓之金声玉振;最美的歌喉或文字谓之珠圆玉润;人具有高尚的灵魂谓之璞玉浑金,怀瑾握瑜;才华不露谓之韬光韫玉;其人光彩照人谓之霞明玉映;在磨难中锻造而成谓之玉汝于成……风烟虽然淡去,但是曾经有多少人 抚琴瑟以咏,扣钟磬而歌。由“玉”生长的思想,由“玉”繁衍的情感枝繁叶茂,花繁似锦。

玉,活在中国的诗词歌赋里,从七八千年前祖先的玉器工具、礼器,到《诗经》中的君子如玉,到现在商场里流光溢彩的玉器,在国人心中始终绿意丰满、苍郁。如果没有玉,不知道我们该用什么最美丽的称谓来歌颂心里那些臻善至美。悠悠千载,地老天荒,玉颜不老,玉质不朽。

白似素练,黄似云霞,紫若霓虹,碧若清溪,青像兰叶红如火。雕琢成万里江山之气象,结构宛然鹤舞苍穹之意境,近思亭台楼阁,遥想云山沧海……玉,是冷的,却又充满温情;玉是无心的,却是心中的美人。它的卑贱和高贵其实深藏于人的心中。

我无玉,但总觉得心里有一方温润的玉,如皓月当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5011/

玉的卑贱与高贵的评论 (共 2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