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贫困

2017-05-08 07:01 作者:雪雨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论 贫困

我们无人不渴望富有,我们却总有人时常卷入贫困。

什么是贫困?

它是上苍赐给我们无比丰盛的财富,因为造物主不可能把忍耐、勤劳,智慧、美德和学问一下子装进我们入世时太幼小的脑袋里。贫困是才干的试金石。“寒门出壮士,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许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壮士,无不饱受过贫困的磨难。人在一贫如洗时往往能发挥最大潜力,干出一番惊人的业绩。《红楼》这部文学抗鼎之作的作者曹芹先生,青年时期沦为乞丐。但是艰难困苦的生活却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使他终于以不朽的光辉照耀文坛。一部波澜壮阔的世界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贫困人的斗争和创造史,大概人穷极了才起来变革。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少壮时无一不经受贫困。马克思曾经贫困潦倒,以至于连一枚邮票都买不起,可他却指导了全世界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杜甫为古今“诗圣”,正是因为穷极了才写出了反映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

贫困是思想的源泉。一个人一无所有时想法一定很多很多。一当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时,他的思想就不会在发展了。“当我知道,那些躺在毛毯上的人所做的梦并不比睡在泥地上的人所做的梦更美好时,我又怎么能对生活的公正失去信心呢?”所以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无一不饱尝贫困。从临终前叮咛家人不要忘记替他还上邻居家鸡钱的苏格拉底,到无钱买面包的马克思,从孔夫子到毛泽东,他们都是穷人出身。

贫困是气节的一杆称。“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只有他受穷时才看得见的。民国时期的朱自清,饿死不买美国的救济粮,不正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今天许多饱学之士,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享受,毅然回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不正表现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国主义气节吗?”“有奶就是娘,”“见钱眼开”的人,从来就是国人唾弃的软骨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贫困是友谊的测谎器。“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你今天发了哥们才来凑个热闹,那样的友谊靠不住。见朋友眉头不展,知是囊中羞涩,立刻解囊相助,助友为乐。富不弃貧,穷不嫌貧,穷不欺无,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你若不知朋友是否可交,你出门时一次不带钱看他怎么办。

贫困是学问的衣着。大凡胸无点墨的人,才往往故意把自己装扮得头上冒油,脚下生风。只有孜孜不倦的学者和干事业的人,才从外表上至少看不出庸俗、惹眼或讨嫌。托尔斯泰为一代文豪,却每每被误认为农民。毛泽东为一代领袖,一生中总是两袖清风,可他脑子里却能装下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次革命,能装下三个世界。

贫困是致富的原动力。今天穷了,我们明年就有可能富,今天富的,明年不一定就有。事物总是向两端发展,只要努力,我们就一定能由穷变富,由无到有,我们的祖国就一定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腰板一定会硬起来。

贫困是暂时的、相对的,富有才是我们的目的。但是只有贫困才是我们创造文明和财富的原动力。

贫困使我们在富有的时候更富有。有的人口袋里鼓鼓的,脑袋里空空的,我建议他想办法穷一段时间就好了。

让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某个未成年阶段都贫困潦倒上一阵或者穷上几天该有多好啊,假如你能豁达且游刃有余地主宰贫困,那么,你必将拥有永生的幸福和财富。

我也渴望富有,但我很珍惜贫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4408/

论贫困的评论 (共 7 条)

  • 浪子狐
  • 心静如水
  • 鲁振中
  • 紫色的云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盛夏
    盛夏 推荐阅读并说 论文写得很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