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年往事

2017-02-15 10:47 作者:千里日月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陈年往事

王重明

我的幼年是在万恶的旧社会,是在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东秦岭山区度过的,尽管只有短短的17年时间,但我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至今叫人难以忘怀,我想把它记述下来,当今的人看了也许会得到一些启迪和裨益的。

一件荒唐的事

12岁那年暑假,一天中午,我和几个伙伴背着竹编的笼子,拿着镰刀,到村后的山坡上去给牛割草。我们来到一棵大核桃树下面,顿生吃核桃的念头。几个人一商量上树摘核桃吃,说干就干,两个人上树摘,其余的在树下拾。正当我们弄得起劲的时候,一个惊人的吆喝声“谁在我树上摘核桃哩?”传入耳孔。大家说不好,快走。树上的人七里哗啦就下来了,地上的核桃还没拾完,提着笼子就跑。我们翻过小山梁,藏在一个高坎子下面,只听那人一边骂着一边从上边的地面走了过去。我们想着这一下没事了,便砸着核桃吃起来。这时候才看清楚,不大功夫竟摘了半笼子核桃哩!我们吃着,说着,还嘻闹着。蓦然,那人站在了我们面前,大家都发怔了,跑是来不及了,只好乖乖的站在那里等候处置。我一看,脸一下子红了,顿觉脸上发烧,我非常难为情地叫了一声“舅”。他气乎乎地说:“三呀,你已经不小了,怎么和这些小东西一起,祸害舅舅啊!”“舅,我不知道那是你家的树。”站在我们面前的那个人,他是我母亲的堂弟弟。“你们这些娃,真是不得了,核桃现在正长哩,糟蹋了多可惜,你看看,一下子打了半笼子,我真想。。。。。。”他没有在说下去,因为有我在场,舅虽然很生气,但他或打或骂却感到为难,只好粗声粗气地说:“这一回饶了你们,下次可不行的。”我们说:“再也不敢了。”那半笼子核桃他也没要,转身就走了。我们庆幸这件事总算平平和和过去了,几个小朋友说:“多亏你是他外甥,不然我们几个非挨揍不可!”

此事叫我母亲知道了,她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她说:“看你今后还有脸见人家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家距外婆家只一里地,我经常去外婆家玩,每到外婆家去,必须经过我那舅家门口。自那次祸害了他家果木以后,每经过他家门口,我便低着头,加快步伐,生怕他们看见了我。谁知越怕越出事。有一回,我经过他家门中,那舅就站在门上,我们撞了个满怀,真是冤家路窄,想躲也躲不及,只好强打精神叫了一声“舅”。他说:“三呀,你来了,到舅家里玩玩吧,你表弟一天还念叨你哩!”我手拽着衣角,低着头,感到很窘。舅说:“怎么还记着那档子事,我把它早丢到耳朵背后了,来,到家里舅给你拿核桃吃。”他拉着我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舅不怪罪你,别到心里去”,我只好硬着头皮到他家里和我那小表弟玩耍了一阵子。

此后,我再也没有糟蹋过人家的果木树。

小学毕业后我到外地读书,后来参加了工作,当了干部,几十年都没有回过故乡。在我回想起儿时的事情时,总想到这件事,也想起我那舅舅,我对自己儿时所干的荒唐事,既感到可笑,又感到惭愧。

交公粮

1947年暑假期间,保公所的差人来到我们村,找到甲长,催缴季公粮。我家这年夏季的公粮是50斤,保公所催得很紧,限期送到商县粮库,否则就要罚款。当时父亲下四川去担脚,家里只有我和母亲,母亲是小脚妇女,不可能行此夫差,所以妈妈让我代替父亲去县城交粮。我觉得我自己已14岁了,应该外出锻炼锻炼了,就满口答应下来。一天我和村子里10多个送粮人一起,清早就担着50斤小麦担子上路了。我们走在去县城的小路上,虽然沿着河边,但仍然是高一脚,低一脚,时而过河淌水,时而走在河滩的沙砾石上,开始还没有觉得担子沉重,在路上跑的挺欢实的,但是走了30路,过了板桥街后,感到肩膀越来越疼,两个腿也觉得越来越拉不动了,特别是爬黄沙岭的那10里路,肩膀火拉拉的疼,两腿每走一步,都感到很艰难。此时我才感到,担着重担子要走60里山路,真不是一件好差事。我咬着牙关忍着疼痛,坚持着,终于在下午到达县城,交了粮,在县城住了一宿,第二天又步行回到了家里,妈妈看到我肩膀红肿的样子,心疼的差点抛出了泪花。

这一次送公粮,路途遥远,肩负重担,爬山涉水,对我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然而我经受住了,我把事情完成了,尽管我受了一定的苦累,但我毫无厌恶之心。我知道对农家子弟来说练会挑担子,挑重担子,是当一个好农民必备的本事。因为它是衡量一个农家子弟是否有能耐的标尺。从这一次送公粮来看,我挑担子的本领还差的很远。我必须继续坚持练习挑担子。此后,我利用空闲时间,给家里担水,给地里送农家肥,到大荆煤矿给家里挑煤,寒假里我还喝同村的小伙子到十多里路的黄川山里去砍柴火,秋麦两季农忙时节,我也帮父亲,把地里成熟的庄稼,一担子一担子挑回家里。就这样年复一年的练着,到我18岁以后,我担上百斤重担,感到不多费劲,上路走的很欢,邻里们都夸我是个能吃苦的好孩子

守 更

守更,当地农民称之为坐

建国前,战乱迭起,社会很不安宁。特别是在解放前夕几年里,土匪、盗贼的抢劫、偷盗活动十分猖獗,老百姓生活在惶恐不安的日子里。人们不时的听到周边村子里有农家被抢被盗的事情发生。我们村里有两户人家就被土匪抢劫过。为了进行防范工作,国民党基层政府,要求各村组织群众进行守更活动,我们村当然也不例外。每晚2---3人挨家挨户轮流进行。我们村边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守更的人以土地庙为据点,每晚在此集中,并住在庙内。守更从天黑算起,每隔一个时辰(大约两个小时)守更的人提着小锣,大家一起在村中的巷巷道道走一趟,一边走,一边敲锣,响亮的锣声,提示人们睡觉要醒一些,增强对匪情,盗情的防范意识,有时候还一边走,一边高声喊着:大家都要睡醒点,防着坏人来作案,这样才能安然点。目的是尽可能做到不出事或少出事。

我家有四口人,在临解放的那几年里,兄长因躲壮丁去甘肃省庆阳一带做小生意,父亲常年四季担脚,多在外,少在家,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守更轮到我家,母亲不可能参加,只有我这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承担起来。我们村里那时候有50多户人家,守更一个月就要轮流一次的。守更虽然不出大力气,但也不是个好熬得差事。如果在秋季节,天气不热不冷,一夜不觉得怎么样就过去了,但要是在夏季和季去守更,那就难熬多了。夏季天气闷热,蚊子、跳蚤叮咬,弄得人坐卧不宁,无法休息,真是活受罪。冬季夜里十分寒冷,老百姓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衣,身上冷得直哆嗦,如果遇上风天,那一夜就更难熬了。我曾多次参加守更活动,那时的情景我至今不忘。解放后,我常想起以前的事情,想到守更,写了一首小诗,不妨抄录于下。

烟波散尽月光明 百姓二人来守更

几番敲锣村中转 提醒村民防匪情

跳蚤蚊子吸我血 一夜折腾不歇停

热浪翻滚实难耐 长夜只盼东方红

躲壮丁

旧社会,从1947年到1949年7月解放之间的三年里,我经受过三次拉壮丁的惊吓,所以在这一时期,如何躲壮丁就成了全家人经常担心的事情。

1948年,全国战事正紧,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家王朝摇摇欲坠。为了最后的挣扎,各地方政府更加变本加利的压迫盘剥老百姓,除了众多的苛捐杂税和徭役之外,地方保甲人员,便不停的抓壮丁,为国民党军队补充兵源。广大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惶惶不可终日。就在这一年春节正月初二晚上,我们村的年轻人,在一个大场上,在老前辈的指导下,排练耍狮子和耍龙灯,全村的男女老少围观者。锣鼓欢快的敲着,小伙子,姑娘们,跟着锣鼓的节奏,跳着舞着,正当大家玩的最开心最起劲的时候,一位长者大声喊着:“拉壮丁的进村啦,年轻人快跑呀!快跑。。。。。。”这一声就像青天霹雳,一下子惊炸了整个场子,霎时间全场乱作一团,人们四散跑开,到处是呼喊声和紧急的脚步声。我也赶忙往回跑,村中的大巷子不能走,我便从一个不常走人的背地方,跑到我家房后,再绕着悄悄来到大门口,用力推开大门,急急忙忙走进堂屋。妈妈看到我急急火火,上气不接下气,便问我发生了啥事情。我说拉壮丁的进村啦!妈妈一听十分着急的说:“快,快拉梯子上房!”我按照妈妈的吩咐,立刻拉了梯子,上到房上,坐在屋脊上细听着村中的动静。村中的狗叫声,人喊声,跑动的脚步声,都可以隐隐约约的听到。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村子静了下来,我估摸着拉壮丁的人一定走了,便从房上下来,回到家中。妈妈说:“娃呀!看这阵势,咱家你暂时不能住了,得找个地方躲一躲,别看你年龄只有16岁,可你的个头高,别人看来你已是大小伙子了,我实在担心,万一。。。。。。”她长叹一声,“唉,我实在叫拉壮丁的事经怕了。”妈妈这一说,我猛然想起哥哥曾经被拉去当兵的情景。那是前两年的事,哥哥被保甲人员绳索捆绑,拉去当兵,妈妈哭的死去活来,将近一个月时间,几乎将眼睛哭瞎。父亲跑前跑后,找人给地方政府说情,无济于事,没有办法,后来只好卖地卖牛,出钱雇了一个以卖壮丁混生活的兵痞,才把哥哥换了回来。哥哥回来了,妈妈才转悲为喜。可是哥哥在家里呆不成了,他只好跟着同村一些常出门的年轻人,到外地去闯荡经商,直到解放后才回到家里。

当天晚上,妈妈领着我来到村里一家没有男孩子人家屋里,经过妈妈说明情况,求人家给个方便,我才住了下来。这家人在我们村里日子过得比较宽裕,顾着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小长工。从这一天起我就和那个小长工睡在一个炕上。整整半个月时间,妈妈不准我出门,他每天给我送饭、放哨。我简直像住在牢房一样,失去自由。我不能和同伴们玩耍,外边发生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真把人憋坏了。就这样一直熬着,过了正月十五,学校开学,我回到学校,大人才放心了。

淘 金

我十来岁的时候,曾经跟着父亲外出去淘金。

淘金,就是到河边上去取沙,借着水的冲力慢慢的冲掉泥沙,如果有金子在最底部就会显现出来,这种采金的办法,就叫淘金,在我们家乡称之为浪金。

有一年秋季,阴连绵,庄稼地里的农活干不成,下雨天是农民歇脚睡觉的好时光,父亲一连睡了好几天,。有一天他说咱受苦人,睡着还没有干活觉着舒坦,走,我领着你下河淘金去。我们拿着淘金用的木盘、铁锨、䦆头等工具,走出家门,来到离家不远的小河边淘金。

我们沿河边走着,父亲凭着过去淘金的经验选地方,走一阵子,停下来取沙淘几盘,没有东西,就又走一阵子,再淘几盘,就这样反反复复不断的进行着。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日落山时回到家里,这一天,人困马乏,一无所获。

第二天,老天还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和父亲继续重复着第一天的干法,结果,还是两手空空回家,第三天,第四天,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无获而归。

我开始烦懆起来,我对这种只有劳动付出,确没有一点收获的事情,实在想不通,心生埋怨,不想干了。我很不高兴的走到父亲面前对他说:“,好多天了,一点成效都没有,咱们收拾了算啦!”

“不能急,浪金就是这样子,”父亲看着我说“没有耐心不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俗话说,十日浪金九日空,一日补上十日的功,只要坚持搞下去,一定会浪到金子的。”

我虽然不高兴,但小腿怎能扭过大腿,还是跟着父亲继续干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我们在一个地方干了半天时间,突然奇迹果然出现了,。在一盘沙中,经过慢慢的摇着,泥沙被水冲掉了,盘底出现了一个黄亮亮的东西,父亲把它捡起来,有小豆颗那么大,父亲先用手掂量了一下,然后用牙咬,凭着多年的经验判定是黄金,没有错,我们简直高兴极了,多日付出的劳动,终于得到了回报。

父亲将这个小小的金豆子,拿到镇上卖掉,作为本钱做起了小生意,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从此也得到了改善。

淘金,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只不过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却对我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我懂得了一个人间道理,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看准了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就要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收效和成功的。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

挖战壕

解放前夕,国共两党战事吃紧,在国民党统治区,地方政府,强派夫差,叫老百姓,给他们挖战壕,准备打仗。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青年。我曾两次挖过战壕,第一次是1948年秋来到城南龟山北坡挖战壕,那年我16岁。我记得,监工的手拿一个木棍,这里转的看看,那里转的看看,谁要是偷懒,他便大声把你训斥几句。他在工地,大家不停的干着,他要一走,我们便坐下来歇歇。有一回监工的走了,我趁空还到城里逛了逛。这一回我们挖了两天,干完了就回家了。

第二次挖战壕是1949年农历七月初三,这一天在我们家乡大荆芋豆岭上挖战壕。因为父亲到外地担脚不在家,我只好代替父亲来行夫差。芋豆岭,据洛洪公路很近,居高临下,国民党地方民团选在这里挖战壕,就是想利用这里的制高点,來阻击人民解放军。

我们来到芋豆岭上,监工的给我们指定了地方,讲述了战壕的规格和尺寸,他带着训斥的口气说,你们要抓紧干,不要磨磨蹭蹭,早干完,早回家,完不成,明天还得来。我们动起手来,呼哧呼哧的出力声响,在山坡上回荡。监工的这边走走,那边看看,不时地训斥民工们。

没有多长时间,忽然听到大荆街方向有枪声,呯呯啪啪,连珠般的响着,大家停下手来,好奇的听着,低声嘀咕着,要打仗啦,并不断张望着。

工地里监工的是地方政府派来的,他虽然很凶,但这会儿听到枪声,他可能预感到情况不妙,他借口说:“你们好好挖,我有事先走了。”他一走,我们也解放了,大家扛着工具快步跑上回家的道路。

就在我们快靠近公路的时候,看到穿着军装的队伍列队由西向东开拔,我们远远地瞧着,不敢靠近,因为当时弄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民团还是人民解放军。后来才听说他们是解放军。那枪声就是解放军和当地民团相遇后打仗的声响。据说民团被解放军很快就打垮了,残部向东逃窜,解放军就是前来追歼逃跑匪军并前去洛南打仗,解放洛南县城的。

我的家乡从这一天起就解放了,广大老百姓,多少年的企盼能过上新生活终于从此开始了。

写选票

就在解放前国民党召开最后一次伪国大代表会的那一年,我已是读初中的学生了。这年暑期的一天,学校的一位老师,来到我家。刚一进门,还没有落座就对我说,:“今天你到学校去帮人家写选票。”我问写什么选票。“不用问,你去了就知道了。”我给家里招呼一声,就跟着老师来到学校。他把我带到学校的操场上,我看到就在我们平时升起和演讲的台子前,已经安放着几张桌子,旁边站着几个不相识的陌生人,来写选票的几个学生也站在哪里,桌子上放着一沓一沓有两个手掌大的纸片片。我估摸着这可能就是选票。在场的一个人发话了,他叫我们几个学生娃,每人坐在一张桌子后边,我们坐好后,一位陌生人和那位老师嘀咕了几句,那人说,现在开始写选票。那人拿着一张选票,命令我们学生也一人哪一张,然后对我们说道:“你们就在当选人这一栏内,填上王某某的名字,记住,只写这个人的名字,不准乱写。”我们便动起笔来,进行填写。我暗暗想着,说是选举,操场上一个选民也没有,真叫人难以理解。有一位学生好奇的大胆发问,既是选举,怎么没有选民呢,那人厉声厉色的训斥说:“你只管填写,问那么多干什么?”我们只好默默的写着,再也不敢说话了。写了几个小时,完成了任务,学生娃就各自回家了。

此后,我一度老想起此事,但一直陷入迷惑不解之中。常听说要发扬民主,老百姓有选举的权利,但为什么又不叫老百姓参加呢?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一直得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直到解放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特别是学习了近代史知识,我才弄明白了。原来国民党统治者的所谓民主,只不过是嘴上喊一喊而已,因为他们害怕人民,所以他们讲民主,是完完全全的欺骗人民大众的假民主。

难忘的牧童岁月

旧社会,在我10至17岁的日子里,只要一放暑假,我便由一个学生娃变成了放牛的牧童。

当牧童,早迎太阳出,晚送日落山,一日三晌,放牛、割草,天天如此,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放牛倒比较轻松,割草则有一定的难度。每天上午,下午放牛,同时完成割一笼子草的任务,中午专门去割草。每晌子回来,完不成一笼子草,大人就会责骂,甚至抽打。旧社会,农村的牛很多,几乎家家都有,少则一头,多则二三头,放牛的大人,小孩也很多,村子四周的山坡上,地楞地边,路边,坟园,所有长草的地方,都不知被牛践踏啃吃了多少遍,弄得草都很难长起来,所以,人要去再割草就难多了。当牧童最发愁的事,就是每天割草任务怎么去完成。为此,牧童们常常动脑子,有时也搞一些日鬼倒棒槌的歪门邪道,他们在笼子中间,棚一些木棍棍,然后把草放在上面,这样使半龙子草变成了满笼子,大人就这么被唬弄过去了,我也曾这样做过。现在想起来,感到实在荒唐可笑。

有人会说,当个牧童就是放牛割草,未免太单纯枯躁了,其实,不然,牧童生活充满着农村少年特有的情趣。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把牛赶到山坡上,牛去吃草,放牛娃或坐或站在草茵上,愿喊就喊,愿唱就唱,他们各抒己长。若放眼望去,历历自然风光全收眼底。那一座座村庄,一片片农田,一条条道路,那郁郁葱葱的林木,那弯弯曲曲的小河,那起伏绵延的山岭,还有那悠悠飘荡着、舒卷着的云团,宽阔空旷的天空,使人顿感无比的神爽。同时,耳边不时地响起哞牟的牛叫声,清脆悦耳的鸣声,以及草丛中蝈蝈、蛐蛐的奏乐声,常常引起牧童的迎合,情不自禁的吹上几声口哨,来表达喜悦的心情。下雨天,牧童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赶着牛,眼观着四处灰蒙蒙的雨景,耳听着沟沟岔岔潺潺的流水响,顿感自己就在画中。当牧童,面对着这麽多的大自然壮景,真叫人感慨万千。

我们这些牧童玩耍起来,也是名目繁多,挺有意思的。大家常在一起玩狼吃娃,点豆窝,打石猴,推牌九,摆方阵等等,还常常相约去捉蚂蚱,逮黄鼠,掏鸟窝,或是去折玉米甜杆杆吃,或是去摘核桃,打旦柿,偷吃人家的果子,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因偷吃人家果子,被追赶的漫坡架岭的跑,即使这样,放牛娃的顽劣性格依然不改。有时候还到村边的小河中,学游泳,练囚水,打水仗。要不是当牧童,那能去享受和领略这些天趣和快乐呢?

牧童整天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受着大自然的薰陶。我当了六七年牧童,长期的默化潜移,对我的性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使我爽朗、宽容、豁达、随和和乐观。岁月是一条长河,我的牧童生活,是这条长河里的一朵浪花。尽管他已经远去了,但它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如今我已成了年逾古稀的老翁,但晚上睡中常常是少年时期当牧童的情景,有时闲坐下来,也常常想起这段难忘的岁月。我写了一首少时当牧童的小诗,现抄录如下,当作此文的结尾。诗云:

少时当牛倌,天天牛为伴。早迎太阳出,晚送日落山。身旁风拂动,头

顶云翻卷。耳听山鸟唱,眼观野花灿。暑热全不顾,风雨无阻拦。不问

人间事。快活赛神仙。老忆牛倌事,惬意荡心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96937/

陈年往事的评论 (共 4 条)

  • 鲁振中
  • 雪灵
  • 芙蓉秋水
  • 荷塘月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