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子语录101-130】文/西子湖畔

2017-01-05 19:33 作者:西子湖畔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相信,每一个光芒四射的人都是被宠的。不仅仅是被别人宠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内心深处深深宠爱着自己,眷恋着自己,欣赏着自己。即使有一天,别人的宠爱消失,外界爱的源动力不足,他们心中的爱也如熊熊火炬,不会熄灭。

如果,我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精彩无比的演出,那么,请相信,不是因为我们相遇了才精彩,而是因为我们各自精彩,所以才相遇;同样,不是因为你的到来我才精彩,你的离去我就暗淡无光,而是你的到来让我们彼此都更加精彩,即使有一天你悄然离去,我也依然精彩,魅力如初……

一个人心底真正的爱是不依附任何人而存在的。你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悦纳自己是爱恋别人的先决条件,因为真正的爱,都是在众里寻他千百度后惊喜地找寻到了“另一个自己”。灵魂震颤、呼唤着彼此的名字,是那样的熟悉,我们在彼此身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懂你,就如同你懂我一样。

惟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的精彩从来就不是别人铸就,而是你自身从于本心的爱散发出无限的光辉、无限的活力,外界的爱才会向你聚集。精彩,从来只能由自信成就,能够一个人活色生香,才能两个人翩然共舞。【西子语录之一百零一】

喜欢写文字的人,大抵是寂寞的。因为这寂寞无处安放,又不肯随波逐流,所以倾注笔下,聆听来自灵魂的声音。

品读文字,就是品读着寂寞,那寂寞就如同秋风萧瑟、打芭蕉、暗香疏影、大漠孤烟……所有的新愁字句与寥落陈词都是一颗孤寂的心在讲述着一段段故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之人,都是极为孤独、寂寞的。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剥离了表面的繁华与喧嚣,才有可能真正沉下心来深入思考生活生命的意义,才能倾尽自己全部心血、全力以赴来干一番事业。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学者、大文学家都是甘于寂寞的原因吧。

一个人在文字中颠沛流离,一个人在文字中寻寻觅觅,一个人在文字中杨柳依依,一个人在文字中临风飘逸……我知道,文字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寂寞的心在律动,凄苦着,清欢着,享受着,伴随着时光斑驳的印迹化为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一阕阕百转千回的词……【西子语录之一百零二】

初相遇时,你总是笑着对我说,来日方长,来日方长……于是,你优雅地隐藏了所有的心事,只留给我一个个难解的迷与朦胧浅淡的来日……

因为认为来日永远方长,所以没有及时把最真挚的话真心交付、全盘托出,所有相知相契的欢喜就这样逐渐淹没在四季苍白的轮回中,只落得苍苔露冷,花径风寒,遗憾去年复今年,烛泪干时,相见欢顿变作声声慢……

直到有一天,离别的苦痛、消失的无踪,将你我惊醒,才发觉,岁月是怎样的无情!那些没有及时说出的话,或许将再也没有机会说出;那个你许愿的来日,或许将再也没有了来日……

一路上,我们总是在等待,总是在寄托未来,总是说某一天,我会将你陪伴。来日,来日,我会对你掏心掏肺,我会对你倍加珍惜。然而,残酷的事实是,来日并不方长,缘分会惩罚过分的吝惜,那些嘴里豁达的来日恐怕再也没有了再次拥有的契机,就如同孩子成长父母的老去,从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没有及时表达的爱,最终只能换来终身懊悔,一声叹息……

我慢慢吟诵着那些物是人非的诗句,朝花夕拾,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以初相遇的心情对你,不遗余力,只争朝夕……【西子语录之一百零三】

相知,是一场临水照花的修行。没有花的娇艳与丰盈,没有水的温婉与缠绵,就没有彼此映照的惊艳与彼此懂得的温暖。

真正心灵契合的人相处其实是两颗成熟的心在彼此聆听、彼此碰撞、彼此交融、彼此感受。闻香,识色,思无邪。即使心海里满是情意,也不急不躁地缓缓流淌着,就宛如一首古筝曲,清泠弦上音,只诉有缘人。

山水之间,蝶蹁跹,经过一番庄周的点醒,你渐渐读懂了我的语言,而我也渐渐了解了你的悲欢,光阴里的故事渐渐丰满再丰满,写着最初的懵懂羞怯与之后的葱茏盛宴,再之后,即使你不言,我不语,也感觉空气中弥漫着恬淡静美的安详与从容,没有丝毫的尴尬与紧张。

人生最惬意的逍遥,或许就是你可以任性驰骋或静坐,而身边却总有一个能陪你动、陪你静,陪你哭、陪你笑的人,草长莺飞也罢,风烟俱静也好,秋月你们的生命都能共鸣与共享。说与不说,其实只是语言与眼睛的区别,而心从来别无二异,就像你在或者不在我身边,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气息,你的所有早已羽化在我心里,那就是不悲不喜、不离不弃、彼此懂得、彼此相知的秘密……【西子语录之一百零四】

冯唐说,“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你说,想你的每一天都是如此美丽,怀春,是生命中最浓烈的情欲。

想那杜丽娘可不就是在一个美丽的春日里因情而死?后又因情而生?可见,一个春天,便能撩拨起人所有的闲情搁浅,唤醒人所有的悱恻缠绵。

赏尽春花的烂漫,我以一种清绝之姿行走在明媚鲜妍间,纵使是寂寞延展,纵使是春难眠,我终是守着千年前一个悠远而绵长的呼唤,蕴珠生烟,怀川盈媚,月明沧海,玉暖蓝田;我终是喜欢沉淀后的欣然,将你的话数阕翻遍,在春风里单曲循环,就如同你在我耳边轻语呢喃,诉说着水墨淋漓的永远……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好一个“缓缓归”的期盼与等待!只此一句,便将我的心摇曳生辉,多情葳蕤,沉醉了几次潇湘竹翠,婉转了几番蛾眉轮回。

不要说东风无赖,落月摇情任凭裁,亦莫叹玉环飞燕花期短,幽梦一帘里埋。自古春情多缱绻,我用最温柔的一袭春暖对你,期待那再一次的陌上花开……其实,春天就是一场美丽有优雅的等待:你等我缓缓归,我等你款款来……【西子语录之一百零五】

人在什么时候心走得最近?就是两个人都放下一切的顾虑、戒备和伪装,坦诚地面对自己和对方的时刻。两个人可以分享彼此的痛苦快乐,说着只属于两个人的私房话,欢笑着只有两个人可以听懂的暗语,流泪着只属于两个人的故事……心,就这样靠近了。

什么时候心开始变得渐行渐远了?其实,有时并不一定是两人中有人变心的结果。人们往往有种误解,如果曾经亲密地交流过,那么,以后只要出现没联系、没说话的情况,就是感情疏远了。事情悲哀的是,人人都这样想,假象的疏远就变成了真正的疏远。你要知道,对方正处于什么状态,给予最大程度的体谅与理解,而不是以自己的揣测当做事实来加以判断。如果对方是因为忙于工作或者别的重要的事情,再或者是心情低潮期,那么,请保持优雅的等待,不要固守着“没有任何事情比我更重要”的想法不放。没错,人在热恋期都会这样想,尤其女人喜欢这样想,觉得自己对对方来讲就是最最重要的,什么事情也不能越过自己的次序。特定时期这样想可以理解,可是,你需要知道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社会残酷的竞争,都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要为生存、事业而打拼,谁都不是地球的中心,不要幻想有人能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你身边,照顾你的小情绪。

人,必须强大起来,必须自信起来,女人更应如此。对于友谊爱情的过度依赖都是不利于自我健康成长的。你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才会有无限美好的风景在你面前展现。

人,都是被吸引来的,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让自己的身心都变得美丽再美丽,才会有对抗时间永恒魅力。如果彼此之间有真情,就要相信对方,曾经的美好谁也不会忘记。无端的猜测只能将曾经的默契抹杀,重逢时的指责只能让原本离得很近的心撕扯开距离,让彼此都感到陌生与伤心

如果你能在分别的日子里一直保持着相聚的温度,适当的时候主动问候一下对方,那么,重逢时无需多,只一句话,彼此便会觉得温暖如初,似乎从来都不曾分开过……

真正的知己,并不是天天腻在一起的人,而是你们的心走得最近的人。什么时候你开始将自己的心冰封,不再对对方敞开,不再分享、不再交流,那才是真正的疏远。永远并不是一句虚妄,感情也并非镜花水月,情有多深,路就能走多远,信与不信全在你一念间,友谊如此,爱情亦如此。【西子语录之一百零六】

我永远不说再见,是因为我懂得珍惜,生命中的人我不会主动放弃;我永远不会说出你的秘密,因为我不忘初心,坚守着最初的信任与美丽;你可以随时离我而去,我会心痛会不舍但永远不会怨恨你,因为对于感情我只要问心无愧便好,不要横生芥蒂;我永远也不会说出无情的话,因为我不愿辜负那曾经美好的回忆……我不能保证别人“永远”,但我可以保证自己做到“永远”,相识时见人格,分离时见人品,不论多少人乍逢便散,不论多少人渐行渐远,而我依然留在此地,保持着永恒的温度,如初见地对你!或许,前一秒撕心哭泣,但后一秒,又灿烂无欺……感恩所有人对西子的友爱与别离,心里有我的人,在与不在,我都感觉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没有远离。也许,某天,我就会化作一个永恒的意象,如同西湖明媚的阳光在你心中永久地留下一个光明的开始,一个唯美的世纪……【西子语录之一百零七】

相知是什么感觉?那感觉就像是我最爱的【红楼梦】,耐得住一遍又一遍地翻阅与品味……初见时有一丝怦然心动的欣赏,之后是淡淡相处的无声,相互在表面沉寂的矜持中默默感受着对方心的悸动,直到有一天,在某一个章节里惊醒,突然发现,那章节里有着天然的相似,有着另一个自己,有着灵肉合一的石破天惊……

你可以阅人无数,也可以博览群书,但真正能走进你生命里、融进你血液中的只是那么有数的几个人,那么有数的几本书……其实,兜兜转转走了一圈之后你才会发现,有数的几个人、有数的几本书都是说多了,因为往往事实是——数学中的“有且仅有”、“当且仅当”。有且仅有这个人的出现,才可以唤醒你前世沉睡的记忆,当且仅当这个人在身边,你才会倍感心安。这就譬如,宝玉见过那么多灵秀聪慧的女孩子,然而,有且仅有黛玉是他的知己;当且仅当黛玉在他身边时他才能安心踏实,以至于抱着那只会接走林妹妹的船只死死不放……

相知往往并不仅仅是初相遇的一时好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缓慢而沉淀的过程。时间越久,彼此越默契;时间越久,彼此越洞悉;时间越久,彼此越眷恋;时间越久,彼此越不能分离……因为彼此已经融入了对方的生命,哪一方缺失都像是心被镂空……

当你开始反复品味一个人、反复阅读一本书而丝毫不感觉有一点点厌倦,反而随着品味、阅读的次数增加而眷恋加深的时候,那么证明,这个人、这本书就是真正与你有缘的,是你真正的知音。【西子语录之一百零八】

隔着岁月的疏忽与疑虑一路走来,将那些曾经漏掉的细节再重新拾起,才发现,原来流年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恩赐,相遇后花枝繁茂、含情无语,我们一直都有着深深的默契……

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谁是谁的唯一,惟有在时间经纬的考验下,在一路同行的历练中,才会慢慢感悟出谁和自己的心贴得最近,谁才是自己的红颜知己。

乍见之欢总会被时间冲淡,很多一上来就“相见恨晚”的人转眼就形同陌路、烟消云散了。而那些在相识后,彼此相互关心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用长久的观察、审视、探测与判断作为基础,执着地陪伴在身边的人,即使默不作声,彼此的心意也是相通了。一旦一个契机点醒,就会在瞬间爆发出感动人心的“洪荒之力”,才会在彼此的心中认定那个人、那份感情就是自己的“唯一”,没有人可以代替,没有人可以超越。

有时候,长久的沉默不是无情,长久的分离也不是无意,而是一份深沉真挚的感情必须经历的考验期。人人都需要一个时间来感知对方、感知自己、感知自己与对方之间的情意。

不要说,早知今日,当初干什么去了?无端浪费了不少良辰美景。这就如同宝黛间的分分合合、哭哭闹闹,彼此间不断试探、不断感应、不断深入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其实,彼此间不断地试探与猜疑,才是爱情初始的样子,与“后现代主义”衍生出来的“快餐爱情”有着天与地、水与火的本质距离。【西子语录之一百零九】

热恋期是一个荷尔蒙高速运转的阶段,你不必费心去想,彼此间也有说不完的话。可是,人们往往会发现,热恋期一过,彼此间的交流就回落成低谷,因为彼此对对方的人生经历、来历背景已经全部知晓,故事讲到终结便没有了下文……当情话讲尽,新鲜感尽失的时候,人们的情感就进入了寡淡的平缓期。

双方觉得彼此都太熟悉了,反而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其实,感情平缓期是一个考验两个人志趣合不合拍的最佳时期。因为志趣相投的话,永远都不会厌倦,永远有话可说,无论高雅、低俗,双方都能投入其中,互动得不亦乐乎。是否长久地拥有“共同语言”是衡量两人是否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最突出的标志之一。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生活在继续,每一天的成长绝不是简简单单地重复,你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长篇连载小说,回目造它个成千上万,让人永远有书可读,有欲望想探索,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永远有故事吸引人想听“下回分解”……

人都有猎奇心理,所以短时期的吸引人是不足为奇的。喜新厌旧恐怕是人类的通病,了解人性后也不必过于深责,而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保持自身永久的魅力,让相爱的两人间能长久吸引,获得长久的愉悦。

低级的恋爱者就好比是拙劣的诗人,仅仅能在荷尔蒙激增的状态下偶尔蹦出一些美词美句,然后就是不断地自我重复、江郎才尽了。

而高级的恋爱者却是优秀的作家,他们懂得如何讲故事,如何铺排,如何渲染,如何千里埋伏笔,如何推进故事情节……于是,天天有新的故事等着你读,即使返回头讲过去的故事,优秀的作家也能重新注入新的章节,因为生活的源泉每一天都是新的!

你必须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生活趣味的人。爱情,也才会在趣味中日新月异,久处不厌。【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

一个不经意的回眸,邂逅了你浅笑沉醉的脸,柔风习习,尘缘款款,我的笑靥绽放在湖山畔、云水间。你陶醉于我的妩媚嫣然,而我却陶醉于你看我的眼……那眼神轻温柔曼,如月华缭绕,轻舞纱幔,让我不得不相信,与你邂逅是一场注定的尘缘。你的知己之言,触碰了我三千柔情蕴煮的欲诉还休的夙愿,惊醒了那空寂楼台遗落的相思暖、晓妆寒。你拔剑煮酒的豪情里有着柔情点点,痴缠万千,几世辗转,终于踏世而来,没有错过成擦肩……繁华的流光里,我有着一种静默安然,习惯于一个人看花开花落,将自己的心修炼成禅意白莲,纵有千千阕歌,也要为君清歌缓弹。说慧根,惊叹。你对我的心有着天然的灵感,懂得我所有的黛眉微颦、清泪涟涟,一句话就可以让我的心湖千波起微澜、温柔缱绻。如果,这世间所有的痴缠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眷恋,那么,我不怕世人笑我痴傻疯癫,也要倾尽幽怀,楚歌声声为君伴,泠泠雅意,醉卧烟岚……【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一】

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总听到一种来自旷古的声音,将我呼唤。那缓缓的温柔,可是你穿越山遥海阔的距离把我记起?曾经以为自己的心已经修炼到如止水般平静,不泛任何涟漪,可是,我终究无法抵挡你满满的温柔,眉眼里的情意,霎时间,心里充满了汹涌澎湃的勇气。你可知,你就这样,不容置疑地走进了我的心里,你的一举一动都牵动我的心随你一起潮涨潮汐……来不及亲口告诉你我爱你,是因为,这天地间,有着无数难以言传的秘密,有着无数难以逾越的距离,我一直害怕分离时的孤寂,只将你的一切深深牢记,待到孤寂时再一一观摩、抚摸,哪怕潸然泪滴、梦里相聚……从来不去将真爱进行比较,从来不去妄加揣度你心中我是不是唯一,因为,我始终相信这份爱自始至终就是无人可以代替!我从来不在人群中,那个灯火阑珊处的寻觅,才是我心门的府邸。是你,执着地寻觅,慧语的灵犀,才打开了我的心门,不离不弃。爱是一种信仰,是这世间可以披荆斩棘的力量,创造奇迹。为你,我愿意,踏着你来过的足迹一路将你追随、陪伴、不留余力……【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二】

为什么女人爱花,而男人爱花一样的女人?因为,女人在看到花的那一刹那间,灵魂便被大自然的美好触动了,那种源自于纯天然的美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必刻意妖娆便已然倾城,让触目所见的女人心底那份对美与善的本能喜爱与寻觅被唤醒、被激发,希望自己的生命也如同花儿一样美丽,从而由内而外感受到整个世界的美好,所以佛祖才告诉我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你便知道,男人为什么爱花一样的女人了。因为花一样的女人是美丽的,这份美丽是独特的,是天然的,是无法复制的,让男人的心灵在瞬间就可以受到震颤,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就如同女人爱花时的那份惊艳一模一样,从而在骨子里盛开出一朵桃花来……为什么越清纯、越有内涵的女人越会得到男人的怜爱?因为那份不染凡尘的清雅像极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很少有人会为统一模型整合后的“塑料花”而感到惊艳,是因为过分人工后的“花”已经失却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已经不能称其为“花”了。美丽,从来都是由内而外的,形神兼美,方可称其为“美丽”,而不仅仅是外在的“漂亮”;能触

及到心灵深层次的东西,一定都葆有了生命最本质的特性,纯天然、毫无矫揉造作的成分,让人感触到自然而然状态下的渗入骨髓的美丽与蓬勃的生机……还记得加温的故事吗?当新婚之夜,女巫对加温说:“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半是丑陋的女巫,一半是倾城的美女,你想我白天或是夜晚是哪一面呢?”这个问题或许太残酷,因为它挑战了男人对美丽追求的本性。故事的结局很出人意料,加温回答道:“既然你说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由你自己决定吧!”女巫终于热泪盈眶:“我选择白天夜晚都是美丽的女人,因为我爱你!”是啊,其实,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女人,有人关怀,有人怜爱。爱固然能让女人变得美丽,可是,如何得来爱情?女人是不是首先要有一颗渴望变得美丽的心?无论内在还是外在,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既如此,女人就要让自己的生命一直像一朵花一般盛开,不为镜花水月的幻灭而枯萎,不为风刀霜剑的来临而凋零……【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三】

一个心中有“桃源”的人是诗意的,是可以超越庸常生活的,可以消解在行走的路上所遇到的苦难与磨砺,并将其内化为浪漫情怀。

很多人都误以为,“诗意”这个词是诗人们或是文人雅客的专利,其实,非也。诗意并不是说你一定要会写诗,你一定要是个诗人。事实上,即使你会写诗,也未必有诗意的情怀;即使你本身就是个诗人,也未必能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这区别就好比是林黛玉与薛宝钗,同样为才女, 同样会写诗,但一个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诗,诗意已经内化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飘逸灵性的精神,而另一个则与诗意人生无缘矣。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可见,人应该回归到生命的本质,每一个日子都应该让生命翩跹起舞!

诗意的人生都是个体对自身生命状态的自觉选择。它是对生命真挚的热爱和对人生深情的关怀;是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宠辱偕忘、处变不惊的淡然与超脱;是陶渊明式的“悠然南山”的萧散简远;是不被物欲诱惑、不被灯红酒绿侵染、不忘初心的纯洁与本真;是忧愁满腹时的浅斟低唱,云淡风轻;是“感时花溅泪”的真情流露,优雅从容……

我们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有真切诗意地生活过吗? 在虚伪弥漫的假意间,可否还有血性的真性情的流露?在各色诱惑面前,可否还有自己的一丝脱俗品性,能涤荡出属于自己特立独行的激烈而又冲淡、平凡而又臻于雅致的绚烂诗意般生活方式?身居闹市,可否还有“而无车马喧”的心远地偏,能收起心猿意马,再静下心来聆听一场春雨、细嗅一次花开?

其实,真正的诗意已经不再简简单单指文学形式的客体本身,而是更深层次地沉淀为人类生存方式的诗化,光辉人格的感性显现。

心中有“桃源”的人,自然是春有百花秋有月,有凉风有雪,每一个季节都可以诗意流转,每一个日子都可以诗意翩跹……【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四】

越来越喜欢在深夜里静静地伴着昏黄的灯光,想你……想你,是一种淡淡忧伤的暖;想你,是一种荷塘月色的清冷微温。

莫怪我太有灵性,随随便便一个景致,我就能“通感”到你看我时那深邃而又多情的眼神。那感觉像极了满池荷塘幽香晕开,魅惑我的身心意乱情迷,追随记忆搜索你的身影在心湖里上下翻滚,朦胧一丝甜蜜而又缄默的暗香,站成岁月中的一尊守望。

不得不承认语言的有限,即使尽我所能到达绚烂极致,也仍觉意犹未尽,仍有那么多那么多未尽之意没有来得及向你倾诉……

年少时喜欢远走他乡,总觉得风景在远方。而今,却只想执着一段守望,喜欢用心守望一场爱的原乡。

你说,见到我时,什么都好。见不到我,一切不好。这世界,原来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在与不在而改变模样……

从不怀疑你对我的牵肠挂肚、辗转思量皆是前世注定的过往,而我可以笃定地报你以一生的荷香……

我不知道这世上究竟有多少风云变换,也不知道人间有多少沧海桑田,我只知道,遇到你,我诗意葱笼,温润出一阙阙“重章叠韵”的词章,心,也在“瞬刻永恒”中停止了流浪。

我感恩命运让我们相遇,让我绽放了生命中最夺目的光芒。你总说,我的美丽温柔、纤尘不染就是最美的荷花妆,永远记挂在你的眉间心上,凝聚成你今生的信仰,每时每刻不曾忘……

又是一个清冷的夜,又飘渺过一丝莲的馨香,你的笑容又在我心中莺飞草长,泄露了我对你的思念又如约起航……【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五】

猜忌,有时候就是一个死穴,别人进不来,而你也出不去。所有的暗示都是自己的消极判断,直到你悲痛欲绝,也不过是在证明自己早期经验里的不受重视、不被认可的不自信原罪。一个人越是对自己不自信,就越是会怀疑别人。同样,越是对一段感情不自信,便越是会找出形形色色的理由来证明所有的细节指向都是刻意为之。为什么林黛玉会经常怀疑贾宝玉对他的感情?其实,她明明知道,宝玉心里是有自己的,自己在宝玉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因为她的不自信、不确信,导致她没有安全感,不笃定地相信自己的唯一性和不可取代性。如果,你已经尽自己所能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最好的人,那么,你应该相信自己配拥有最美好的感情!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不会因为对方没有“秒回”你的消息而胡思乱想?会不会因为你的热情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而灰心丧气地认为对方变心了?那种不被重视的体验,让你想推翻曾经所有积累起来的美好感觉,而原因却仅仅是因为对方搁置了你的消息,让你等待了。

人人都渴望被重视,都希望在对方心里自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可能做到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分不迟的“秒回”信息。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忙,都有自己的心情需要调整,别人没有回复消息,并不代表绝对的不重视你;别人没有回应你的热情,也并不代表绝对的心里没有你。这里面的关系,真的不是一一对应那么机械与简单。

其实,最好的相处,并不是一时一刻也不能分开,一分开就没有安全感。而是,你即使不在我身边,即使没有及时回复我消息,我也不会胡思乱想;而你也不会因为没有“秒回”我和“时伴”我而感到愧疚和歉意。你可以尽情地做回你自己,可以尽情地随着自己的心意来选择距离,而我也不会有任何不解与抱怨。因为彼此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历练,早已确信彼此在彼此心中的分量与地位,不会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轻易改变与放弃。彼此信任,彼此牵挂,彼此默契,彼此陪伴,就是最稳定、最真挚的告白。【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六】

人们常以购物的区别来说明性别差异:男人买东西往往直截了当,需要什么,直奔目标而去,不喜欢浪费时间逛;女人却是喜欢“曲径通幽”,买东西并非“指哪打哪”,享受的就是逛和选择的过程,要的就是一种心理上美的优越感。这种性别差异,可以说,男人比女人有更精准的目标性,更偏于理性,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恋爱婚姻中,这一点也很明显。

男人往往知道自己爱一个女人的理由是什么,比如,美貌、温柔、善良等等。可是,相比较而言,女人的爱却有些盲目,她们有时仅仅是爱对方爱自己的感觉。这也就是那个笑话:妈妈问女儿的男朋友,你喜欢她什么?男朋友说,喜欢她的美丽、善良。问女儿,女儿则说,喜欢他喜欢我。从前我只觉得这是个笑话,可是现在,我却觉得,“女人所谓的爱,多半是被爱”,这是一种现实的悲哀。

恋爱,是一个可以让人迅速成长、生命迅速提升的绝好契机。可是,如果,你心中的爱没有打开,你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学会什么是真正的爱、奉献与包容,你的生命就不会因为恋爱而得到一点点升华与阔达。

不知道自己爱对方什么,仅仅是喜欢对方喜欢自己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自恋。这种变相的自恋非但抹杀了对方的优质特性,使你在爱的过程中没有汲取到对方身上的优点,使生命得以提升,反而,使自己沉溺于更加狭小的世界,不懂得奉献与感恩,变得自私和贪婪。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对方的是什么,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并不知道自己要的究竟的是什么。这种盲目性会导致,你喜欢的对象并不是确定的,换成随便什么人都行,因为你爱的就是对方喜欢你的感觉,而并不去区分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谁,故事的最终恐怕是悲剧一场。

人,必须有足够优质的爱,才会换来更优质的“被爱”。单方面的喜欢“被爱”,只是瞬间索取的快感,而不会有生命更高境界中的认同与相依的快乐和喜悦。

女人,应有生命的厚重与典雅,应有理性的思维与判断,不要因为“被爱而爱”,要成为一把做工精致、择匙挑剔的“锁”,只有特定心有灵犀的有缘人才能打开,演绎一场同心同德的相知相伴。【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七】

人们往往通过别人嘴里的评价来判断一个人,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感知。一个没有自己主见和判断的人,只能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不能真正识人,甚至会酿成悲剧。

想起《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尤二姐和尤三姐与兴儿说话的时候问起宝玉,兴儿就说,姨娘别问他,说起来姨娘也未必信。他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尤二姐听罢就感叹,我们看他倒好,原来这样。可惜了一个好胎子。我们知道,尤二姐和尤三姐在守期间与宝玉相处过,本来尤二姐觉得“看他倒好”,可是,仅凭仆人的一句话,就改变了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立刻随了世俗的看法,觉得宝玉可惜了。这时尤三姐就说话了:姐姐信他胡说,咱们也不是见一面两面的,行事言谈吃喝,原有些女儿气,那是只在里头惯了的。若说糊涂,那些儿糊涂?于是又举出宝玉替她们挡住和尚们的气味和要把他吃过的茶杯另洗了再给尤二姐倒茶这两个例子,来证明宝玉真正是一个对人有体贴、怜香惜玉的性情中人。她觉得宝玉是因为不合世俗人的看法行事,所以才不被理解。在这里面,尤三姐对宝玉有一种心灵上的“懂得”,这种懂得其实无关风月,而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才能够彼此真正理解。世俗之人就只能认为是风月,所以,尤二姐调笑说,依你说,你两个已是情投意合了。竟把你许了他,岂不好?……

从这些对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两姐妹的不同。一个是没什么主见,只能通过别人的判断来判断;另一个却是,不管别人如何评判,她有她自己的感觉和理解,并不被世俗看法所左右。我们知道,后来尤二姐被王熙凤折磨而死,吞金自杀,令人扼腕叹息,其实她的悲剧也和她本人软弱、没有主见的性格有一定关系。

要说因为没有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判断来识人,仅凭他人之辞而酿成悲剧的例子,最典型的恐怕莫过于柳湘莲退婚、尤三姐自刎的例子了。原本一柄鸳鸯剑情定终身,可以见证一段才子佳人的人间佳话,可是,剧情却因为柳湘莲的听闻和怀疑而急转直下,直奔“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的悲剧终篇。尤三姐暗恋柳湘莲五年,她对他是了解的,觉得他才是与自己心意相通之人,所以把自己的终身托付于他,一等再等。可是,柳湘莲对尤三姐却并不了解,在这种不了解的情况下,他怎样去判断尤三姐的为人?他并没有亲自去接触尤三姐这个人再来做判断,而是,仅凭听来的传闻和别人嘴里的说法来做判断,便认为尤三姐不干净,决意要回鸳鸯剑。这一个索要,便要了尤三姐的命……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都知道要想了解一条河到底深不深,必须亲自下河试试才行,不可全然听信老牛和小松鼠的说法。可是,长大后,我们的思维渐渐懒惰了,感知渐渐麻木了,喜欢人云亦云地随声附和了,喜欢听信八卦来判断一个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一个没有自己主见和判断的人很容易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八】

你可知道下棋的极致快乐吗?也许你会说,赢了便是最大的快乐。刚开始的时候,获胜可以给你提供短暂的快乐,可是慢慢你就会发现,如果你和对面下棋的人水平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坐标系里,即使你赢了,也并不快乐,因为太轻而易举的胜利,没有任何成就感,所以兴味索然。棋盘上的极致快乐,输赢并不是关键,而是你遇到了一个棋逢对手的“劲敌”。因为棋逢对手,所以你们水平不相上下,所以你必须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才能战胜他,以至于你们在方寸间凝神屏息、斗智斗勇、全力搏杀,调动起浑身每一个细胞,战了个昏天黑地,战了个酣畅淋漓,最后不论谁输谁赢,两人都会开怀大笑,因为彼此都体验到了如饮醇酒般的——痛快!

人们总喜欢张爱玲的那种“低到尘埃里”的爱,仿佛一个女子只有“低到尘埃里”了,才能真正表达自己遇到喜欢的人时的那种惊喜与谦卑。但是,你可曾想过,你是“低到尘埃里”了,可是,对方是否喜欢“低到尘埃里”的你呢?这就如同,你遇到一个棋中高手,你对他爱慕有加,可是,也许对方却因你的“低入尘埃”而根本没有给你“过招”的机会。世界上所有不对等的爱,都失去了保持持久的平衡感和安全感的力量。

爱情,是一场很微妙的情感历程。双方只有精神上的匹配与灵魂上的棋逢对手才能引起持久的兴趣与共鸣。我们知道,薛宝钗和林黛玉无论比才比貌都是不相上下的,可是,为什么贾宝玉爱的终究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为什么薛宝钗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挤入宝黛二人的知己世界?那是因为,她与宝玉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并不懂宝玉,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匹配!

一强一弱的失衡可以产生崇拜,但是,棋逢对手的平衡却能产生欣赏。我总认为,这种欣赏是真正持久的欣赏,因为你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同样鲜活的精彩。

如何让你的爱恋更稳定、更持久?我想,就是你要永远与对方势均力敌、棋逢对手!【西子语录之一百一十九】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冷色调,或许是太小就见识了林黛玉仙子般的气质,所以非常偏爱青色、绿色和白色,所穿衣服也基本是这些颜色,以至于同学们都觉得我像极了林妹妹,说我不食人间烟火……直到读研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穿红色、粉色也好看。这才体悟到,原来生命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色系,还有着更为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颜色展示了不同的风景,而你,值得拥有整个生命历程中的美好!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年少时总有着骨子里的清高与疏狂,清冷色系的选择与之再“标配”不过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爱上了暖色调。喜欢在寒冷的冬季身着一袭红衣,同事们都称我为“粉红女郎”。其实,我只是爱上了温暖的感觉,越来越喜欢用心底恒温的热情来对抗人情冷暖的俗世凡尘。很多文字中女子偏爱一个叫“薄凉”的词,笔下总是有着数不尽的“薄凉”。然而,我却从来不爱,因为从来就不是一个薄凉的女子,我的骨子里有着对生活高密度的热爱和对真正喜欢的人与事持有的近乎偏执的执着。

大学时老师讲起冰心与庐隐的区别,说二者文风的区别源自她们不同的“生命底色”。若说冰心是温暖明快的金色,那么,庐隐便是的寒凉冷肃的灰色。

如果生命是一种选择,我不愿固守苍凉,我愿选择温暖如初与永不放弃……【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

我时常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观众,你还能持续精彩吗?由此引发的质疑就是,如果没有读者,你还能保持旺盛的创作吗?如果没有听众,你还有热情洋溢的歌唱冲动吗?如果没有鲜花和掌声,你还能翩翩起舞吗?

有人曾说过,没有关注就没有动力,没有观众就没有坚持。

我从来不否认,每个人内心都存有被认同、被欣赏、被赞美的渴望。问题就在于,这种认同、欣赏与赞美是不是支撑起你坚持下去的唯一力量?是不是你人生精彩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了鲜花与掌声,你就没有了执着坚定走下去的理由?没有了关注与互动,你的人生就将一塌糊涂?

如果,一切都是建立在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基础上,那么我想,这样的坚持真的是非常脆弱的。人气旺时,自我膨胀;人气弱时,自怨自艾。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让你轻易选择放弃。

这时,我不禁要问,一切都是为取悦读者写的文,是真的热爱写作吗?一切都是为迎合听众唱的歌,是真的喜欢歌唱吗?一切都是为满足观众跳的舞,是真的痴迷于舞蹈吗?

当你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后,也就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热爱,迷失于热闹喧嚣中,离肺腑真意越来越远。

我感动于曹公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境况下,潜心于《红楼梦》的创作;我感动于庖丁一生只做解牛这一件事,却做得“由技入道”;我感动于《青衣》中的“嫦娥”,倾尽此生在雪地中独舞,香消玉殒……

“恨无知音赏”自是千古慨叹,但并不必为寻“知音”而迷失了自己,并不必为求观众,而放弃了自己多年来的坚持。你可知,当你在孤独中坚守时,是多么地迷人!浑身散发着生命不竭的芬芳……

生命的精彩,很多时候,是在于“自我完成”,而并非“他人赋予”。【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一】

越来越发现“道”之神奇所在:许多生命的境遇与状态都需要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对立”来进行救赎。譬如热与冷、雅与俗、富贵与贫穷、入世与出世等等。

让我以《红楼梦》里的情节来举例吧:

还记得薛宝钗为什么要服用冷香丸吗?那是因为她有一种娘胎里带来的“热毒”,每年都要发作,咳喘不止。后来得了个癞头和尚给的“海上仙方”,病便好多了,这个仙方便是——冷香丸。曹公给出的这个药方名很是耐人寻味,而宝钗的“热毒”同样给我们以警示。我们知道,宝钗是一个热衷于世俗所有名利现实的女子,虽然她表面上是个“冷美人”,但她不是什么都不要,相反,她要的更多,现世的权利、财富、地位、爱情,她一样也不放,只是做得比王熙凤来得内敛,不露痕迹而已。既如此“热”,所以,只有“冷”,才是对宝钗“热毒”的救赎,最后也就得到了“金簪雪里埋”的结局。

说起雅与俗、富贵与贫穷的典型对立例子,莫过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了。表面上刘姥姥丑态百出,滑稽可笑,可是,在她“俗”与“贫穷”的背后,却让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鲜活生命的存在,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是这些“大雅”的小姐们和富贵至极的贾母都欠缺的,都觉得惊奇的!所以,刘姥姥的大俗即大雅,也只有她的出现,才让贾府严肃、呆板、沉闷的空气透露出乡村泥土般的清新气息,才给贾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所以,俗是雅的一种救赎,而贫穷是富贵的一种救赎。

至于入世与出世的彼此纠缠与对立,恐怕就是整个红楼给出的命题。不管贾宝玉怎样眷恋红尘,怎样沉迷于钟灵神秀的姐姐妹妹间,可最终还是需要用“出世”来对他进行救赎……

这世间,能治愈你的,往往是你所欠缺的却又是生命内在极度渴望了解的所在。我想说出的真相是——云端的女子需要人间烟火来救赎;虚拟的网络需要真实的生活来救赎。【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研二时学至此,我心有戚戚,沿袭发散思维的习惯来推而广之,觉得不仅诗词创作是以“识”为主,其实,对于任何技艺的掌握和与任何人的交往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识”是一种判断事物是非好坏、优劣高下的品鉴甄别能力,它将决定你人生的重大选择与所能达到的层次。它并不会自然生成,而是需要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和阅历。

人在见识浅的时候很容易迷失,不知道自己真正爱的是什么,可以一时凝眸,而转眼又会见异思迁。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和洗礼,不仅不易知人,也不易知己,无法把握住情缘。

见多方能识广,“熟参”基础上的眼界自然是高的,这时才能照见自己的本心,识已又识人。这就好比,贾宝玉必须要经历过那么多风格迥异的女子后方才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林黛玉是他的知己。

网络上的女子,在虚幻的世界里要懂得保持一颗清澈澄明的心,不被虚拟世界的假象所蒙蔽,不被各色花言巧语所诱惑。虽然张爱玲说过,“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但我却觉得,一个真正有风骨的女人,是不屑把自身的价值建立在得到异性爱的基础上的。任何人对你的爱慕与尊重都来自于你本身,而不是你得到了哪个异性的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个道理只有见识足够的时候才会懂。

你只有唱过很多的歌,才能慢慢体会到音乐的发音规律与气息驾驭,才能知道到底哪类歌曲是最适合自己的,可以把自己的嗓音特色发挥到极致;你只有写过很多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才能渐渐领悟到文学语言的魅力与创作技巧,才能知道到底哪种体裁才最适合自己创作;你只有交往过很多的人,才能“熟参”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的最爱,才是老天为你量身定制的“标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识万人而后知心。【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三】

唱了若许天的男歌,突然发觉自己的唱功见长。返回头再来唱女歌,似乎对声线的控制与感情的把握更到位了。不禁有所体悟:即使你用女声的温柔曼妙来演绎男歌,把男歌唱得再婉转、再柔情,它终究是男歌,骨子里的刚性是无法消逝的,是绝对有别于女歌的存在。譬如,同为表达爱情里的伤心,女歌多为悲悲切切的哀怨,而男歌多为撕心裂肺的宣泄。当你用心演绎这种男性的撕心裂肺时,习惯了温婉的你,会瞬间被这份“雄性的魅力”击中,灵魂震颤。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会激活你体内被压抑、不常显露出来的激情因子,让你能在女性温柔特质的另一面中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提升自己。

瑜伽里讲,没有紧张,就没有放松。所以瑜伽体式的每一套动作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都是成对的结合。可以说,瑜伽的核心就是和谐与平衡。同理,“豪放”与“婉约”也可以因臻于平衡而相得益彰。当你体验过真正的“豪放”后,你反而能更好地“婉约”。任何一门技艺的提升,往往都不是直线机械发展的,它往往优雅得很,它喜欢“静水流深”、“曲径通幽”。

当你的水平在一个程度上止步不前、遭遇瓶颈时,如何为死水一潭、波澜不惊的局面带来一丝清风徐来的清新气息?其实,不要固守积习成壁垒,《易》之所谓“道者反之动”,人生的突围大抵如此。往往需要到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风格里寻找灵感,从而打通“任督二脉”,而后功力大增!【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四】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一出着实温暖了很多人焦灼枯萎的内心。可是,如果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就会明白,任何新鲜一时的“金句”,我们都不要盲从,而要有自己的见解与反思。

这句话中展示了这样一组矛盾——“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此二者的突兀对立关系,让人一下子有了一种厌弃当下的现实生活、转而追求“诗和远方”理想生活的冲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苟且”这一词的提法,很明显,它是指人对生活的主观态度,而并非是生活客观存在的本身。想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生活得苟且吗?想“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他生活得苟且吗?想“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一部红楼千行泪,他生活得苟且吗?……举凡历史上种种生活困顿的人,并不会单纯地因为外在的经济条件而把生活过得“苟且”,只要心中有“诗和远方”,他们的人生依旧光彩照人、分外夺目!

如此,这个“苟且”的生活态度就是一个人自主的选择。顺延惯性定律,一个人如何对待当下,就会如何对待未来。一个自觉自愿把当下的生活过得“苟且”的人,你怎么可能指望他会把未来过成“诗和远方”?就如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一样,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诗和远方”。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不能让你感到心安、自得、诗意、满足,那么,你就是到了“远方”,走遍天涯海角,也一样不会觉得随心顺意、与美同行。

记得导师曾说过,“无论现代化生活如何高速发展,也无法再还原人类曾经有过的田园生活。真正的‘田园’其实只活在诗词中,只活在有精神家园的人心中。”所以,真正的诗意,其实并不依赖于外在的“桃源”之形,而是栖居于内在的“桃源”之实。

人们往往喜欢一时空想后的冲动与欣喜,于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成了无数人的向往。可是,我想问的是,你看看之后又怎么样了呢?你的生活发生质的改变与飞跃了吗?就如同“娜拉出走”让当时的青年热血沸腾,可鲁迅偏偏要冷静地指出,“娜拉走了以后会怎样?结局也不过就是回来与堕落两种。”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你不是不能追求“诗与远方”的生活,而是,你只有用不是“苟且”的心态来看待生活时,才有可能寻找到“诗与远方”。否则,你就是天天生活在空幻中的人,注定镜花水月一场。

没有反思,就没有理性的觉醒。你纵使寻遍世间每一个角落,也根本找不到绝对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你若懂得真正的诗意与远方,那么,你完全可以把当下的生活过成“诗与远方”。如果,你本身就是“诗与远方”,诗意盎然,清澈高远,又何必苦苦外寻呢?或许,有一天,你就成了别人眼中的“诗与远方”,兀自芬芳,令人神往……【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五】

生活中见惯了性情暴戾之人,我开始向往霁月风光、气象平和之人。

这种人身上往往没有让你乍见就神魂颠倒的惊艳感,他们从来不是空中惊雷,以绝对的高调来博人眼球,而是以低调奢华的内敛,来撑起岁月赋予的从容、深刻。或许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身上的不急不躁、沉稳安静、和蔼可亲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瞩目,给人留下特别难忘的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平和会以世间珍贵的稀缺品位烙进你的生命里,让你眷恋,让你感动,让你崇拜。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他们的气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是他们的胸怀,他们以清泉般的优雅之姿行走于功利狂躁的人世间,所到之处,留下的是涓涓的大爱与温暖。

平和,是人生沉淀后的成熟,是历经风雨后的持重,是不受情绪所驭的大智慧。它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不可小觑的力量。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正是这种“柔德”,让沉静、柔软、平和、包容成为“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魅力品质,发散出万物之灵与生俱来的光芒。

平和之人,早已看惯了世态炎凉,洞察了人生百态,反而集结了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充溢胸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世俗名利所累,赠人以微笑与温暖,传递着无限的正能量。若你此生遇到气象平和之人,乃为人生一大幸事,可深交也!

歇斯底里与剑拔弩张是低级躁动的劣质,安之若素与沉稳平和才是不卑不亢的风骨!

【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六】

找寻快乐是人的本能,而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样的快乐才能保持持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苏轼有词云:“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里的“清欢”,顾名思义就是轻轻浅浅、简简单单的快乐。在东坡看来,正是这轻轻浅浅、简简单单的快乐最让人回味无穷,也只有这样浅淡的欢愉才是人间真味。

古今无数人都被东坡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打动了,而我在反思的是——既然“清欢”是人间真味,那么,“清欢”怎样获取?什么样的人才喜欢“清欢”?生命到了什么阶段才会向往、享受“清欢”?

在当下这个喧嚣的时代,能够体味到“清欢”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多少人耽溺于购物的狂欢,不过是想借此填补内心的空虚;多少人醉心于声色的追逐,却渐渐迷失了自己;多少人在掉进金钱和名利的旋涡,身心被无尽的欲望占据……人们越来越害怕孤独,只因在孤独中需要面对的是自己无尽的空虚;人们越来越害怕“无味”,因为“无味”就意味着生活的无聊,所以需要寻找各种刺激来满足灵魂与肉体的本能需求。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颜色过于绚丽会让人眼花缭乱,失去的感受色彩的天性;锣鼓喧天的声响会震耳欲聋,令人不辨丝竹之声;烹饪时各种调味料放得多了,久之,舌头反倒变得麻木,很难再品尝出蔬果本身的清香了。在追逐声色享乐的迷途中,人们渐渐丧失了一颗感受“清欢”的心。

一直觉得,性情疏朗恬淡、不慕名利、耐得住寂寞的人天然和“清欢”有缘。他们在喧嚣中静品一盏清茶,感受于各色食材带来的酸甜苦辣味觉享受之外的真味;在孤独中聆听鸣山涧、静赏花开无语,在滚滚红尘中不失真我本色,泠然独善。“清欢”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他们心中的快乐之花,历尽春秋而不凋零。

然而,这种天然与“清欢”的契合不易“天成”,须经世事磨砺与年龄渐长、人事沧桑后方更易贴近。一切对于“浅淡”的偏爱,多半是“绚烂”过后的心仪。此之谓“豪华落尽见真淳”是也。

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向往着激情澎湃,渴望着声色五味,对于这个世界有着太多好奇的探索,太多感官的贪恋,这个时候不太容易喜欢清淡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生活的历练,该吃的都吃过了,该喝的都喝过了,该爱的都爱过了,该受的磨难都经历了,灵魂的“味蕾”这才逐渐苏醒过来,开始慢慢领悟到人间的“真味”。你来想想,能说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东坡是在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经历后才说出这句话的?此时,你便会懂得。

过于浓烈的快乐,往往是一种生理的快感,这种快乐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感官刺激,却不能让你获得持久的愉悦。真正的快乐,其实存在于那些简简单单的“清欢”之中。

“大道至简”,简单的快乐才长久。不必山珍海味,不必鲜衣怒马,吟一折《牡丹亭》,填一阕《满庭芳》,啜一壶西湖龙井,在黑白对弈中沉思,在兰亭古帖中涵泳……这一刻,你便会发现,从心底生发出来的快乐扑面而来,缠绵隽永,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你心间馨香悠远地静静流淌……【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七】

没有新年的狂欢,没有觥筹交错与推杯换盏,只有一种淡淡的隐痛在省察着自己。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新旧更替的过程,可是,一年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悄然逝去,而我“更新”、“蜕变”了吗?是不是更新的只有时间,收获的只有年龄,而“真我”与“本我”却还停留在原地踏步?

为什么古有“女伤春、士悲秋”之说?你会发现中国诗词中有数不尽的伤春悲秋之作,不要武断地说这是文人的矫情与无病呻吟,其实,我认为,这是人对自我生命的一个自觉省察。你看,《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为随丫鬟春香逛了一趟自家的后花园,看到满园春色,不禁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而当春香建议再多逛逛时,她却说,“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回到闺房后便神思缱绻,做了一个惊人大胆的私会春梦。这一个“春梦”便惊醒了道貌岸然的封建伦理道德,惊醒了古往今来无数怀春少女的多情之心,惊醒了种种套在人性上看似中规中矩但实则残忍的桎梏。它是那样梦幻,又是那样真实,是一个女子对她生命的一种体察、觉醒、渴望与叛逆。女子伤春,其实触动的是女子对青春、爱与美的追求与向往。青春对于一个女子来讲就如同花期,如此短暂,所以她们希望自己能在花开的时节遇到心仪的人,就如同花开正艳的时候有人赏,方能留住美丽、留住芳香,方不辜负一段惊艳明媚的时光。而士大夫为什么悲秋?那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种秋收,士大夫面对这该是硕果累累的收获时节,反观自己却一事无成,漂泊落拓,功未成、名未就的悲怆感便会油然而生。这里面,其实是一个男子对他生命价值的一个反思与慨叹,是对成就感的热切追求。

我觉得,无论是“女伤春”还是“士悲秋”,都包含了人对芳华渐逝而心愿未成的恐慌与迷茫,这种迷茫是生命对其本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与省察,触目惊心地提醒着自己,还有多少心愿与理想没有实现,还有多少美好与憧憬没有来得及追求。

有人说,新年意味着人又老了一岁。没错,年龄的增长势不可挡,非人力所能挽回,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它都以你能看得见的方式在提醒着你——可供你随意挥霍的时光越来越少了。我们知道,《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一个害怕长大、拒绝长大的人。在他心中,青春是那么美好,可以无忧无虑,而长大就意味着要面对种种人世间的生离死别,种种的不快乐。可是,我同时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心中永远存有“青春”的人。因为他一路在进行反思,一路在进行成长,虽然他主观上可能排斥“长大”,可是他的心灵却因成长而永葆了青春。

新年是一个最好的反思时间,此时,我并不想流于“伤春悲秋”,也不想空叹“朱颜改”,我只是想反思一下,这过去的一年里,我还有多少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愿没有达成。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是,现代人却往往是“千里之行,止于足下。”我们习惯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习惯活在惰性的舒服与满足里,很多事情,我们只是想想而已,却没有真正的行动,忘却了飞翔的冲动与追逐的勇气。

如果没有心灵的成长,没有坚持不懈的追求,那么,所有的更替也不过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假象。而“新年”也就不过是“伤春悲秋”与拒绝长大的反复纠结与迷惘。【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八】

很喜欢叔本华的这句话:“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好一个“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我想,这是做学问最为核心、最为直接的方法论。

以我自身经历为例:从小学的课本上就被告知,老庄思想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是消极的、落后的,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因此,老庄思想是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如此,我便对老庄思想有了偏见,有了定格,认为只要是老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以至于小学三年级读到《红楼梦》里北静王问贾宝玉最爱读什么书那一段,就对宝玉的回答感到非常奇怪,因为他的回答竟然是《庄子》!直到有一天我读研了,专门学习了《庄子》,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庄子”和那些现成的盖棺定论根本不是一回事!那种阶级决定论的研究方法是多么害人!多么可笑!多么可悲!这就如同《诗经》开篇的《关雎》,明明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诗篇,却偏偏要附会成什么“后妃之德”,怪不得这要遭到汤显祖的耻笑,让他笔下的杜丽娘不听迂腐老先生陈最良的讲解,对封建思想的“三从四德”不以为然。又如,一提起《易经》,人们脑子里往往立刻就会想到“算命”,其实,那真是偏离了《易经》的精髓,玷污了伟大的辩证法思想!

当我们的思想从最开始的时候就被别人误导后,我们恐怕就会与真正有价值的人、有价值的思想失之交臂!

周国平说,“即使那些认真的教科书,我们也应记住,它们至多是转述,由于教科书必然要涉及广泛的内容,其作者不可能阅读全部的相关原著,因此它们常常还是转述的转述。一切转述都必定受转述者的眼界和水平所限制,在第二手乃至第三手、第四手的转述中,思想的原创性递减,平庸性递增。”这就是我们不直接读原著、而只相信别人的评论与阐释的弊端,也是我对于做学问体会最深刻的一点。

人常说,闻名不如见面。为什么?因为只有见面,你才能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堆别人嘴里的概念。同理,只有直面文本,与大师进行面对面无阻隔交流,才能让灵魂得到洗礼与震颤!【西子语录之一百二十九】

人们大多喜欢热闹欢聚,而害怕孤独自处。因为孤独的灵魂没有勇气还真是难以面对,这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天生“喜聚不喜散”,希冀着大观园里的这些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的姐姐妹妹们能永远围着他,他害怕这些人“人间无可寻觅”之时的悲凉和无趣,于是,他赌咒发誓,“活着,我们一起活着;不活着,我们一起化灰化烟。”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论你多么留恋,多么不舍,别人也不可能永远地陪着你,你总有要面对自己灵魂的时刻。后来,宝玉终于领悟到,“各人只得各人的眼泪罢了”……没错,聚与散都是人间常态,而你所能拥有的也不过就是自己造化的悲欢罢了。恒常的,不是欢乐与痛苦,而是人生的孤独。

人,生而孤独,死亦孤独。从本质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心灵深处更多的是沉寂的山河,而喧闹的永远是外在的浮华。正如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山河大地都是静默寂寥的,道法自然,人心也只有在沉寂空冥中归于清醇澄澈。正是这份沉寂空冥注定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只能沿着心灵的指引踽踽独行,别人无法替代,无法分享,你,永远是这一个你!

孤独是一段永生相伴的肃穆时光,是一个人月下的独语清欢,是一场灵魂的精神盛宴。它与外在的热闹和沸腾无关,而与思想和智慧有染。静守孤独,其实也不是一种苦味的残忍,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无不走过了数不清的孤独时光。于孤独中反思,于孤独中生慧,生命最内在的底蕴,恐怕也不是万人同行的策马奔腾,而是一个人朝圣的神圣奔赴。

君子居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生亦有欢,志远而冰清,死亦何憾,情深而庄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独对己怀,灵隐深守,此时,你会发现,孤独就是最好的可以面对自己、了解自己、提升自己、展示自己的时刻。【西子语录之一百三十】

西子湖畔:字雯青 昵称:西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9422/

【西子语录101-130】文/西子湖畔的评论 (共 9 条)

  • 清澈的蓝
  • 雪灵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紫色的云
  • 暗雪
  • 江南风
  • 雪中傲梅
    雪中傲梅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祝您创作愉快!
  • 鲁振中
    鲁振中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 丫丫

    丫丫欣赏佳作!学习,问好,赞,推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