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磨刀匠

2017-01-01 16:59 作者:汉水烟柳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几天住的院子里,忽然响起几声“磨剪子来…..戗菜刀….”的高亢洪亮声音,一种久违而亲切的乡音,将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童年的乡村。

我对磨刀匠最早的印象,来源于现代京剧电影《红灯记》。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估计都还记得里面有一个头戴破毡帽,旧棉袄,扛着一条板凳,板凳一头固定一块磨刀石的瘦小老头。这位不起眼的磨刀匠,还是位地下工作者哩。

磨刀匠们的行头基本上大同小异。一条四尺长板凳上,一头嵌着一块或两块磨刀石,一头板凳腿上绑一个小铁水罐,拴着一个布满污渍的帆布挂包,里面装着磨刀的工具。干一这行的大多是头发花白,满脸黄胡子茬,饱经风霜,游走乡村,身材削瘦的中老年农民

他们进入村庄,就扯着嗓子喊起来:“磨剪子来…..戗菜刀…..”这独特熟悉而又抑仰顿挫的吆喝声,韵味十足地回荡在村庄上空。听到这声音,做饭的主妇们和年迈的小脚老奶奶们,总能从针线筐里,番出一两把半旧不新的剪子,从厨房拿出用钝的菜刀,叫磨刀匠整修一番,磨快戗利。

一次奶奶听到磨刀匠清脆悠扬的喊声后,赶忙丢下手中活计,颤动着一双小脚从屋里走出,喊来磨刀的。这个磨刀匠五十岁左右,背有点驼,腰里别个旱烟袋,满脸黑黄色皱纹,满嘴巴花白胡子茬,戴顶暗蓝色毕叽尼帽,系上姜黄色帆布围腰。他来到门前,放下板凳,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接过奶奶拿出的两把剪子,一把菜刀,看了看,说:“这是把好刀,只是用旧了,刀口变厚,还有几处小豁口,要戗要磨。”奶奶说:“不是啥,老一点硬一点东西,像切牛皮,胳胞都切酸了,还切不掉,自己磨了,管不了两天。还是你们手艺人,磨的好用。”磨刀匠笑道:“老人家,不是我吹牛,我磨过的菜刀,削铁如泥,吹可断发,管你用半年不倒刃。又转过脸对我说,小朋友,帮我舀点水来。”奶奶回应道:“那敢情最好,钱不会亏待你!”

我舀来水后,只见他弯腰将菜刀固定在板凳一个铁箍卡和木楔上,然后像骑马一样跨在板凳中间,安上丁字形铁戗刀,双手握着铁戗子两角,将门牙宽的戗刀,对住菜刀边缘,来回戗起来,戗起一绺绺细铁皮屑花,像木匠刨木子刨出木花一样。一面戗,一面用旧毛笔刷,从小铁罐里沾点水,把戗过处刷刷。一面戗罢,翻个面,再戗。戗好后,用中间洼两头高青灰色磨刀石细磨磨,边磨边用大拇指在刀刃上挡挡,光了再磨,直到当着指头有涩感,才算磨快。有时,还眯着眼看刀口是不是一条直线,刀刃是不是乌黑。磨刀匠说,刀口一条直线,刀刃有黑影,磨到这个程度,刀最锋利。随后,他又用砂纸沾上水,沙沙地前后左右,把刀面刀背上的铁锈除去,暗黄色的污水顺面刀身流到地面,洇湿一片,磨刀匠粗糙的手,也是满手污水。磨好的菜刀,焕然一新,像新菜刀一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磨刀匠举着磨好的菜刀,得意地往奶奶眼前晃晃,寒光闪闪。还让我找来纸片。我跑进屋子,找来张旧作业本皮,他拿到纸片后,像削面条一样,将纸片削成一个个纸条,冲着奶奶说:“老人家,刀磨的咋样?”奶奶笑得两眼眯成了一条线,伸出大拇指,夸道:“师傅,好手艺!以后磨切刀,光认你。”磨刀匠清脆地应道:“好哩!这周围方圆几十里,我基本上一年转一遍,帮我宣传了,我不收你钱。”奶奶连忙说:“那恁成?你们手艺人也辛苦,也要养家糊口的。到时候,工钱我给你,遇时吃饭,再管你顿饭吃。”磨刀匠称赞道:“老人家,你真是好心人哪,好人有好报!”

随后,又把奶奶两把剪子磨好。奶奶从堂屋里给端了杯凉茶,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一鼓气喝完,用袖子一抹嘴巴,收起奶奶给的块把钱工钱,说声谢谢老人家,装起磨刀的工具,将板凳扛上肩头告辞,边走边又吆喝起“磨剪子来.....戗菜刀.....”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生变化。现代科技冶制的刀具,耐用锋利,磨刀匠如同很多传统的手艺人一样,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这些农耕时代的充满乡村气息和生活味道的传统手艺,是传统文化一部分,深刻人类一点一滴前进的印记,时常引起人们浓郁的乡情乡愁,令人缅怀,催人奋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8429/

磨刀匠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