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雁过拔毛”式腐败须斩草除根

2016-12-26 09:02 作者:疏桐上蝉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对“雁过拔毛”式腐败须斩草除根

湖南长沙县纪委7日通报,一批基层党员干部因收取好处费、截留专项资金等“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近日分别被长沙县执纪部门严厉问责。(12月7日新华社)

当前,各级各地反腐仍然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停的高压态势,虽然“老虎”落马的案例相对大为减少,甚至接连几个月为零,但这不正说明了数年以来反腐的巨大成就吗?“老虎”少了,但“苍蝇”仍然很多,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涉及扶贫领域的“微腐败”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当前惩贪治腐和脱贫攻坚中不可忽视的“顽瘴痼疾”。不管是从反腐的立场出发还是从确保全面脱贫攻坚如期顺利实现的角度出发,多措并举,实现对“雁过拔毛”式腐败的标本兼治都是极为必要和极为迫切的。

反腐永远在路上,保持惩贪治腐的高压态势,才能彰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才能赢得民心民信,持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基层“微腐败”不同于其它层面的腐败,虽然没有“老虎”落马案波及的范围广、牵扯的涉贪涉腐官员人数多、踏方式、系统式腐败的后续连锁反应,但其对政治生态的破坏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深究其因,一是“雁过拔毛”式腐败涉及贪腐数额一般较小,极个别基层干部远离监管、日常教育、党性素养较差、自律自戒性薄弱,没有组织观念、纪律意识,加上长期在不正之风的污染下,价值观和道德观扭曲,不以贪为耻,反视不贪、清廉、安守本分、埋头干事的干部为傻瓜、作为笑谈、冷言相讥、打压排斥;二是“苍蝇”“蚊贪”数量远多于“老虎”,且极为分散,加上其贪腐手段“老辣”,很多不留痕迹,查了一批,又滋生一批,尽管治腐力度很大,但治标不能治本;三是“雁过拔毛”式腐败极为隐蔽,深藏在群众中间,加上腐败关系网“根深蒂固”,难以发现其贪腐线索,更难以连根拔除;四是基层纪检力量薄弱,群众监督意识差,举报渠道不畅,民主监督制度体系不健全,“微权力”也极易成为“绝对权力”,群众的监督权、举报权等权益难得到保证;五是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情关系与权力关系交织的现象尤其突出,加上礼尚往来的民俗习惯,为个别“苍蝇”手上的“微权力”提供了寻租的空间,一些村民为了办成事、争取应得的权益,不得不遵循“潜规则”送礼送钱,对“雁过拔毛”式腐败睁一眼闭一眼、敢怒不敢言。

例如,此次湖南长沙查处的这批“蝇贪”,就生动的验证了以上分析,腐败如野草,风吹又生。这些“蝇贪”的腐败手段大多雷同,或利用职权之便或“影响力”,受他人“请托”,通过下属、亲属等利益代理人或“白手套”进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或利用职权之便,伪造材料、证件、证明,套取、骗取国家资金;或伙同他人,虚开发票、多列开支,将集体资金变到自己腰包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雁过拔毛”式腐败须斩草除根。当前,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不只面临着全面脱贫攻坚、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还面临着正在或即将开启的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如何确保换届期间风清气正?“雁过拔毛”式腐败无疑最大的“拦路虎”之一。“蝇贪”肆虐,伤害的不只是群众,还有对基层的政治生态深层次的破坏。基层的党风不正、政风不纯、干部作风不良,必然影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然影响基层党组织激发战斗堡垒作用,必然难以凝聚人心。如此,基层的发展又何从谈起?基层的清风正气又何以保障?对“雁过拔毛”式腐败斩草除根,就须不断强化基层纪检监督力量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拍蝇”行动,进一步畅通基层监督举报渠道,加强基层村级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增强基层群众监督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构建全透明全覆盖全渗透的监督体系,把监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彻底铲除“雁过拔毛”式腐败滋生的土壤。

作者:伍文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6915/

对“雁过拔毛”式腐败须斩草除根的评论 (共 8 条)

  • 鲁振中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雪中傲梅
  • 浪子狐
  • 绝响
  • 陌语
  • 醉雨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