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与鲁迅四十年

2016-11-26 10:05 作者:岩泉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岩泉杂文集》后记

岩泉

前10年(1986-1996)我倾情于诗歌阅读与诗歌创作,断断续续读了千卷书,长长短短写了万行诗。到1997年结集出版《泣血的心韵》时,从已发表的诗歌中选了134首。比较满意的最多13-14首,能流传下来的也就是那么1—3首,其比例恰似“金龙油”的广告词:“1:1:1”很相似。

后20年(1996-2016)主要是读杂文和写杂文,中国现代、当代较有名气的杂文作家写的书,只要能买到或值得一买的,我都买来认真地读,也有不少的杂文集是作家本人赠送或我索要的。比如毛志成、朱铁志、鄢烈山、王富仁、宋志坚、危仁晸、潘多拉等老师的大作。

几百本杂文书中,鲁迅的著作所占比例将近10%。最珍贵的是1973年我还在青海格尔木空军部队当兵时,写信要我叔叔从上海(他当时在警备师一团政治处当干事)邮寄来的《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鲁迅杂文选》(上下册)。这几本鲁迅大师的著作我翻阅了数十遍,因为那时部队里除了马恩列斯毛主席著作和雷锋、欧阳海的故事,几乎找不到别的什么书可看。

如今屈指一算已过40多年,但这几本书,仍旧随我转战南北。虽然我在书上划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杠杠,但包装在外边的“人民军队画页”的纸以及上面的日期“973,8,1”仍清晰可见。几册书的价钱合起来还不到2元钱,我却视其为珍宝。特别是《鲁迅杂文选》上下册让我获益匪浅,正如一位先生答上海《文汇报》杂文名编辑朱大路先生问:“中国文化人这一百年中还有谁比鲁迅更让国人受益吗?文化人的使命还有比启迪民智更重大的吗?同样的篇幅,还有比杂文更密集、更显豁的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40年前的我,才十几岁。是一个刚扔掉放牛鞭子不久的文盲新兵,鲁迅文章中的许多含义我或许还弄不懂,甚至有些字我根本不认得;可是,并不影响我倾听大师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和咀嚼他的《友邦惊诧论》让我看到《中国文坛的悲观》和怎样写才能摆脱《小品文的危机》,特别是鲁迅的那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几十年如白驹过隙,我也算是“自学成才”了,不但能读懂杂文,而且还学着写了不少杂文。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侥幸获了几次奖。当然,也有同僚说我的文章很“反动”——不错,当腐败现象在某时某地成为气候或惯性,你若不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或理论上的认同,那么,他们眼里就是“反动”。至于说我是“反革命”,对 在此我坦然地一笑说:“你少说了前面一个反字,其实我是反反革命”。

因为,我所写的杂文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批(露)剥(去)某些貌似“革命”而实质是投机革命、侵害革命、蚕食改革成果的假革命分子;就像有些腐败分子,口口声声高喊“党,爱国,爱人民”。其实,他只是爱党的执政地位、爱国家的金库、爱人民的忍辱负重。所以,他们那所谓的“爱”,犹如“蚂蝗的吻”。

少年时因为家里很穷,我只读过小学七册(三年半)书,而且是上午读书下午放牛,几乎没受过正规或正统的教育,因此思考问题与撰写文章常常不合“规范”与“章法”,正如我在诗集《泣血的心韵》—《济公》一诗中所云:“信马由缰形如醉态/喜怒哀乐全在规矩之外”。

记得河北杂文家吴兆民先生跟我说过:“杂文最忌从正面讲道理,同一个道理,正面说是论文,反面说就是杂文;扳着脸孔说是论文,嬉笑怒骂就是杂文”诚哉斯言。

这次“江西省杂文选”编委会编辑出版的《南酸枣丛书》我有幸忝列其中。于是将这20年来所发表的800余篇杂文中按“通知”要求“以近期创作为主” 遴选出80余篇,集子分为《朝话夕食》《正常不正常》《反腐与抗战》《蚂蝗的吻》《作家的良知》《堕情的世道》《没有儿歌自己编》等7小辑,也算我四十年来阅读鲁迅杂文的一点收获。文虽粗糙,却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几十年来匆匆而坚定的步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0333/

我与鲁迅四十年的评论 (共 10 条)

  • 鲁振中
  • 心静如水
  • 醉雨轩
  • 雪中傲梅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水墨雨嫣
  • 襄阳游子
  • 准恩哥(change)
    准恩哥(change) 推荐阅读并说 准恩哥(V信:1989023456)已阅读,予以通过并推荐!散文吧有你更精彩!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如今屈指一算已过40多年,但这几本书,仍旧随我转战南北......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