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教圣地龙虎山

2016-11-22 20:46 作者:龘フ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道教圣地龙虎山

以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三绝”闻名的江西鹰潭西南郊的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当今习主席的“龙虎天下绝”而更加驰名。

我不懂道教,只知此教尊生贵生、生道合一,其核心是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无为而治。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里有神仙观念,要修炼得道成仙。有人说去龙虎山可以学到道术,我起先不信,但不知是因为我原本具有道教思想还是因这句话,游龙虎山时我处处想到道教,发现还真的可以学到“道术”。

首先是坐竹筏顺水而下沿途观赏俊丽的丹霞山貌,你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徜徉在山水间,不知不觉就会抛开一切,仿佛置身在世外桃源,要不是那悬棺的提醒还真的以为是桂林山水。望着那悬崖绝壁的悬棺表演,我想到三峡的悬棺:人们因相同的环境和共同的美好愿望,相距千里却选择一样,这是自然造就的必然。就像我们选择沿河而下,我们的情感自然就会被这山水吸引,不知不觉便抛开了尘世的一切,无需去作为,只要选择了,之后一切便顺理成章。这不就是道教所说的“无为”吗。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民族,要是有个英明的领航是何等幸福啊!

在说山水实景演出的《寻龙虎山》,它用巨大天然崖壁上的裸眼3D投影以及布满整个山体的特效灯光,用国际顶尖的蟒蛇音响系统,用从古越民俗村一直延伸到桃花洲跨度2公里的实景场地,彻底颠覆了传统舞台的模式,从视、听、触、嗅、味、感觉等方面让观众自踏入演出区开始就融入其中难辩真实与模拟,在此你能感受这丹山碧水的灵秀之气,体验山水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走一程山岭、淌一段水路,在别有洞天、如梦似幻的晚,在浓到极致、淡到归真的仙境中,我想到要是没有这原本的东西人们那会想到《寻梦龙虎山》,没有《寻梦龙虎山》哪来这完美创造?正因为龙虎山有这许多的“完美”才使人们依恋向往,也正因为人们的这份情素才衍生出各种效应。这不正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吗。于是你会感悟到在“无为”中当如何去“有为”如何去“修炼”。

上清镇。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的正一道创始人张陵,后改名张道陵人称张天师的,在此传承63代一千九百余年,在"虚受一切,涵容万物"的道教理念中使多元文化并存,佛、儒、基督教都在此演绎。《水浒传》开篇《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可以说上清镇那鼓楼上的鼓声,就像旁边戏台上演的戏,无论历史在台上咋演,都把龙虎山推向了中国道教第一山,上清豆腐、天师板栗烧土鸡、天师八卦宴也随之天下扬名。如果没有这一方宝地,道教那么多代大师会在这修炼?没有那么多年的“修炼”这一切能成“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说无蚊村,不管是因竹柏、古樟、桉树有驱蚊效果还是地势环境使蚊子无法繁殖、亦或是大洞里蝙蝠军团的作用,总之无蚊村实实在在的在此长期存在,长期存在的就是必然的,就是“真”,真的必有其“道”。任何事我们只有明其道方可“为”之,否则大多为徒劳甚至像个小丑。

这里许多高空栈道扶手极低,一不小心很容易翻下去,走这样的路真让人担心,你得小心而行,它会让你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掉下去了,就完了。这时你会想到自己有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有啥“道”能使自己留名于世?所以我们要保养生物生命更要重视修炼精神生命,即所谓的“道”吧。孔子、因斯坦是不朽的,成“仙”了。难道这是有意如此好启发我们理解“尊生贵生生道合一”的原理?

沿着栈道攀登丹霞山,看到那悬崖绝壁垂直拔起,那巨大崖石下全是悬空的却竟然不崩塌,许多的岩洞几乎掏空了山体,大山却纹丝不动稳固无比,我忍不住用力蹬踢一个凸出的小石头,发现比水泥沾固的还牢,真不知道这山体是啥材料,比钢筋混泥土还坚固。在理解了为啥那悬空的山体不会倒塌的同时也深深被大自然所折服。据说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随着进一步的侵蚀……龙虎山已属于壮年晚期的丹霞。这是经历了多少修炼才形成的啊!我又一次想到道教追求的得道成仙。要修炼到顺其自然而先知,然后顺应自然而为之,从而能度己度人始为“真人”是需要经历多少无形之风的侵蚀和温婉之水切割的啊。

登得山顶在看,那河不正是青龙吗,那无数丹山不正是虎吗,那村落、道观、庙宇卧于期间,自然就是藏龙卧虎了,难怪历代道教大师华居此地修炼,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因为我不相信那所谓的九十九条龙以及龙虎斗的传说。不相信张天师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我只相信实际,就像道教重视“现世生命”一样。 鲁迅曾说:中国文化的根在道教。我发现我的骨髓里真的深藏道教,以至于我纵观龙虎山,觉得无处不在诠释着道教的理念和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这个从不拜神仙的人在山顶看到庙宇里供奉的道教“太上老君”老子时,也上前拜了三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的,一切“道”和“名”都会随着事物发展而变得,就像喜马拉雅海现在叫喜马拉雅山。我们应极力让一切以本来面目展现,这是大树的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自会悟出各自的“道”。

一弓 2016.10.29.于东至尧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9611/

道教圣地龙虎山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