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岁月催人老风定落花香(2)

2016-11-17 18:01 作者:沉默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岁月催人老 风定落花香

——谈老四题

之二

怎能不老

。黄昏时分。我站在书房的窗前,若有所思的望着楼下那些正在飘零的落叶。夕阳的残照通过前楼窗玻璃的反射,把我的书房也染得通亮。书房内暖暖的,音响中正播放着邓丽君演唱的经典怀旧歌曲《往事只能回味》,那舒缓优美的旋律、感人的词句充溢着整个房间……飘荡的音符让人惬意,也催发着我那难以割舍怀旧的思绪……

我是与我们共和国同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是有着特殊经历的一代特殊人群,也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人。这一特殊经历既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悲哀。骄傲的是,我们经历了少有的锻炼和考验(但愿不要这种锻炼和考验);悲哀的是,正当我们需要增长知识的年龄,却不得学习,荒芜了头脑。虽然被冠以“知青”的美誉,实在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我一家之言)。即使这样,这一代人还是无怨无悔,硬是依靠自我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今日的富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过去的都已成为历史,但“往事不堪回首”,往事也并不如烟,就让他永远留在记忆中吧。

几度风,几度暑寒,“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宋代苏轼《洞仙歌》)。转眼间,那个“喧嚣”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今非昔比,却是“物是人非”。唐代文学家有这样诗句:“酒熟人须饮,还鬓已秋”,“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十载名兼利,人皆与命争。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唐代杜牧《送友人》)。如今虽然赶上了好时代,但我们这一代人都已过了“耳顺之年”,都已是“白头翁媪”。“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唐代艺人刘采春诗),即使从内心不愿意承认老了,但种种迹象表明还是老了,实际上又怎能不老?

“笑问客从何处来”

随着社会进步,事业需要,我工作单位的部门多了,人也多了。以前整个单位上上下下都很熟络,知根知底。如今满眼尽是光鲜、清新而陌生的面孔,走在办公楼内,好像自己不是这个单位的,有时还要被问及“你找谁”?这倒让我想起了唐代贺知章的那首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的时候,内心难免生出一种难言的苦涩和尴尬来。老了,新老已不相识,真的老了。

偶有徜徉在市场的机缘,以前,人称我为“大哥”,而后为“大叔”,如今基本改称“您老”或“老爷爷”了。“辈分”在外人口中“见长”了,这正道出了人们“眼中”的实情。目前我们这一代人,从单身到结婚生子,光阴荏苒,岁月蹉跎,如今都有了第三代了。唐代卢肇有一首《嘲小儿》诗:“贪生只眼前珍,不觉风光度岁频。昨日见来骑竹马,今朝早是有年人”。我们这代人基本已经从“父亲”、“母亲”晋级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仔细看着身前身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的“小字辈”,自己又怎么能不老呢?

望尘莫及的“时尚”观念

近年来,人们生活富裕了,观念有了改变,居家、吃喝、穿戴以及饱暖后对精神生活的欣赏水平也开始讲究了,开始追求时尚了。这些都无可厚非。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有些东西我一直想适应,因观念所累,总是让我望尘莫及,难以与之为伍。别的先不说,仅以歌曲为例。我并不懂音乐,但好听的歌曲还是比较喜欢的,一些经典的怀旧歌曲至今还留在记忆中。而近年来有不少新的歌曲,我感觉缺少一种感人的韵味。在演唱时,或絮絮叨叨,像和尚念经一样;或声嘶力竭,美其名为“原生态”(我并非贬低这些歌曲),我真的不懂。即使这样,那些演出现场(从电视荧屏上)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拥挤在演出台下,像发了疯一样,不知他们是在为歌声而感动,还是为自己的情绪而发泄……我不怀疑这些人对“时尚”的追求和痴迷,但我与这种“时尚”真是有一定差距,正像那首歌唱的那样:“想说爱你不容易”呀。也许是我老了,观念开始陈旧,对新生事物理解、接受的迟缓,与时代脚步已经有了距离?

“网络”的发展,让我力不从心

如今,信息网络广泛普及,已经伸入到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已成为单位、家庭、个人不可或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以前,沟通信息、联系业务,能通个电话就很满意了。而如今信息化的普及,家家有计算机(电脑),人人有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沟通、联系、处理各种事物。这些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普及已经使我们的生活提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但当我看到年轻人那种娴熟的运用技巧,真是有些望洋兴叹。尤其是看到那些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一些孩子对这些电子产品的痴迷及熟练运用,让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步履开始蹒跚,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快速步伐了。清代郑板桥有首《题画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北宋人刘斧在《青琐高议》也有句名言“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人类就这样一代一代、一茬一茬的更替,推陈出新,才使人类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该老就得老,焉敢不老?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句名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时至今日,纵使自我感觉身心还康健,毕竟过了“耳顺之年”,有些事也是力不从心了,“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唐代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宋代辛弃疾《鹧鸪天》)。六十多个寒暑,彩色已经褪成了黑白,光鲜已经变得黯淡,该轻的更轻了,该重的更重了。老了,真的已经老了,当然,老了也并非是一件可悲的事。现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过:“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8426/

岁月催人老风定落花香(2)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