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四随笔之十二:就这样,往前走》

2016-11-07 16:16 作者:酉水之女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窗外阳光明媚,树影斑驳射到街道上,翠绿的可。十一长假,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没有时间去香山看红叶了,心里头还是有点滴的失落,暂且就用这些文字来留下一些“北京”的记忆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

十一假期,我带学弟学妹们到北京华学书院听肖老师的国学课。五天的课程,一眨眼的功夫就结束了。每一次听课,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最大的收获,是我多了两个妹妹。两个妹妹是跟我一个组的,一个叫惠惠,另一个叫小瑞,今年都是18岁,正在念大一。按照年龄大小来排,我是老大,惠惠是老二,小瑞是幺妹。

每天我们一起起床,晨练,读经,上课,吃饭,偶尔困了写个小纸条,彼此分享自己故事,过的简单、开心又幸福。 老二来自四川,是我们这个班里最特别的姑娘之一,因为在四百多人的班级里,只有两个姑娘穿汉服,她就是其中之一。初初一看,身着汉服的她,皮肤有点黑黑的,头上总是插着簪子,额前左右每天都留着两缕发丝,笑起来眼睛亮亮的,特别有神,性格开朗大方。

18岁的她,对于中国茶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等,都有所研究,是我们组里的“小百科”,经常在宿舍跟我们分享汉服服饰,经常把我们说的一愣一愣的。欲与她深交,是因为在一次课上我们谈论传统文化问题,她说了一句:“中华文化复兴,衣冠先行”。汉服研究是她的追求,是小小的她对于文化复兴的担当。她说,我没有多大的理想,只想过简单的生活,喝喝茶,弹弹琴,看看书,已是足矣。这些话从一个18岁的姑娘嘴里说出来,我是惊喜、感动、佩服,同时又觉得羞愧。

十八岁,正是花样的少女,除了严肃的谈文化问题,她偶尔也是“神经兮兮”的。比如穿着汉服的时候把袖子挽起来,或是坐着的时候太随意,我们总会说她:“老二,你这动作如此不雅,对得起你身上的汉服么?”她便会撒娇的嘻嘻一笑,然后又继续方前淑女的样子。她时不时也会说出一些让我们捧腹大笑的话,我们组内的氛围总是和谐又温暖。当然,最让人佩服的,是她对于“爱情”的勇敢。

我们班上,还有另外一位18岁的男孩。在我们眼中,或许他并不多么的高大威猛,可是心地很善良,看起来阳光又温暖,而且学的专业还是美声。曾跟我说目前对任何男孩都没有过任何“感觉”的她,就是对那个男孩“一见钟情”了。 随后她就跟我说,要去追那个男孩。我一下子被她震撼了,继而开始欣赏她的率真和勇敢了。接下来,我们一整个小组组成了情报网,到处搜集那个男孩的相关消息。本来她本来只是想要那个男孩的微信,但是在即将离开的那天,她竟然告诉我要去跟那个男孩告白。虽然作为姐姐觉得这样太快了,但是她仍旧坚持着。拗她不过,我们宿舍的所有姐妹帮她画了一个美美的妆,说要让她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给那个男孩。

“学长,我喜欢你”。站在食堂门口,穿着汉服,就那么霸气地,用那双小手挡在了男孩的面前。当时的人不多,可是听见的人都震惊到了。此时此刻她的心,也是“砰砰砰”地跳个不停,脸颊也开始绯红了起来。

男孩也愣住了,一脸茫然,说了一句“对不起”就马上匆匆跑开了。她在食堂门口,看着男孩远去的背影,我不敢猜测她的心里此刻是什么感受,只见她笑咪咪的眼睛,一下子消失了亮光,小手慢慢地藏进了衣袖里……

我的内心深处荡起了一波又一波隐隐地心疼。短短的五天,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对这个男孩的“喜欢”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分别了,以后她再也见不到这个男孩了;也许这短暂的相遇,只是她漫长人生中一朵绚烂的烟火。但是每当她想起这个男孩在舞台上唱的那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时,心里仍旧会被温暖和感动充满,继而从他的回忆里汲取生命的力量,不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原来,这就是十八岁的告白。青涩又美好,这一切,与分离、悲伤无关。

【二】

带着一副浅粉色的眼镜,穿着总是素雅洁净的,轻轻一笑,就像在她脸上开了一朵莲花,带着生命的灵气,纯净之中又夹着点点倔强。这便是我来自河南济源的幺妹,刚上大一。

也许刚进入大学的姑娘,对于大学生活总有许多的憧憬和迷茫。身为大四的学姐,看到大一的学妹总是禁不止叨叨几句。聊着聊着,发现两个人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听着她跟我说自己高中的事情,我一边安抚她一边分享我的心事,总是坐在一起,极为投缘。 我们的位置是这样的,幺妹在中间,老二和我在两边坐着。好像也没有谁故意提出当好姐妹的说法,就那样不知不觉,在朝夕相处中,三个人就形影不离了。

幺妹是文科生,在我这种“学民”眼中,她可以称得上“学霸”了。她很喜欢西方文明,对中国历史也很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跟她聊起天了,很轻松自在,一点不别扭。出生在教师家庭的她,会弹一手好钢琴,画画也是相当厉害。在上课的时候,她用中性笔画了一副凉亭荷花池的风景图,栩栩如生,韵味十足,简直惊艳四座。

日常生活中,能遇到一两个让你有“心疼”的感觉的人,应该是很难得的吧。听幺妹说自己的高考失利,还有目前在学校里的苦恼,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她,拉着她的手告诉她要好好开心的生活……

6号晚上,老师为班上的10对夫妻举行了“结婚周年纪念”华礼,需要10个侍女,我和幺妹都在,她就站在我的后面。我搀扶的新娘刚刚新婚一个月,这次来华学学习,她说就是他们夫妻的蜜月旅行,而我则充当了她在华学结婚纪念礼上的“伴娘”。从此意义上来说,这是极其值得骄傲的。她还跟我分享了许多跟他丈夫之间的事情,特别是强调了“文化共同体”这一点。他们就是在华学相识的,也通过这里的课程,完成了相知相识相爱的过程。不知道幺妹跟她搀扶的新娘聊了什么,就这样,我们姐妹两个完成了我们人生当中第一次“伴娘”的角色。

华礼进行到最后,新郎官和新娘子给全场的家人发喜糖。喜糖撒的满会场都是,幺妹就四处去“抢糖”,抓来了一把又一把,直往我手心里放。看她笑靥如花,像一个渴望了很久糖果的小女孩,我的心里也跟着她洋溢起了无比纯粹的笑容。我们穿着华服,盘腿坐在地上,肩靠着肩,头贴着头,把糖果剥开,吃完一颗又一颗…… 自己有多久没有因为吃一颗糖果而感到幸福了呢?又有多久没有这样肆无忌惮地笑过了呢?和幺妹在一起,好像回到了当初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有好多要去完成的想,又好多想要去看的风景,可是如今大四回头一看,我的那些诗意的远方和梦想,竟然仿佛被埋葬在了撒哈拉的原野里……也许等到许多年后,再回忆起湿地上的丹顶鹤,会让我重新拾回那被遗忘在时光里的信笺,继而相信,它们一直都闪闪发光……

【三】

终于到了分别的日子,我与妹妹们来不及好好地说再见,就匆匆离开了书院。

来来去去,人来人往,席慕容说的好,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确应该好好的道别,可我又总觉得还有下一次更好的重逢,莫名其妙地在离别的日子里注入了微妙的期许,可是谁又能保证离开了的人还能重新来到你人生的舞台呢?所以我们只能在相聚的时候,好好珍惜。留下了老二和幺妹的学校地址,回农大了给她们寄些好吃的。彼此留下深深地祝福,道声:珍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在这个百花即将凋零的深秋,伴着北京昏黄的灯光,我又踏上了北国的征途,偷闲了这么久,得好好干活了。

北京的夜晚都那么凉,长春的温度应当是更冷了,看来也得准备准备过了。

我正在待盼今年的第一场,就这么走,一直向前!

2016.10.8.写于北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6266/

《大四随笔之十二:就这样,往前走》的评论 (共 8 条)

  • 鲁振中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醉雨轩
  • 春暖花开
  • 今生依梦
  • 清澈的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